□ 劉寶水
龔賢(1618-1689),清初山水畫名家、“金陵八家”之首、“野逸畫派”重要代表人物?!稈毂陲w泉圖》創(chuàng)作于龔賢晚期,用筆蒼郁古樸,用墨濃重而潤,筆墨渾淪,運用巧妙?,F(xiàn)對其筆墨運用試作分析。
北宋韓拙《山水純?nèi)分姓f:“山水悉從筆墨而成。”龔賢對筆墨有獨到的見解,強調(diào)“筆法要健,墨氣要活”。他認為,“筆法易遒勁。遒者柔而不弱,勁者剛而不脆”“墨氣中見筆法,則墨氣始靈。筆法中有墨氣,則筆法始活。筆墨非二事也”。在《掛壁飛泉圖》中,龔賢為表現(xiàn)意象,淡化線的功用,強化墨的表現(xiàn)力,從而成功地駕馭筆墨。用筆多中鋒,線條渾厚圓潤;采用“積墨法”塑形,喜用潤墨、干墨,不用濕墨。作品以其獨有的筆墨語言表現(xiàn)出意象。
(一)樹的筆墨表現(xiàn)樹為山之衣。若沒有樹,山便不會呈現(xiàn)茂盛的景象?!稈毂陲w泉圖》中,樹的表現(xiàn)手法獨特。樹干多為白色,少皴擦或不皴擦、不渲染,只用濕筆中鋒勾畫,線條有轉(zhuǎn)折、斷連、剛?cè)幔€條的圓厚感通過筆墨來實現(xiàn)。畫面在濃黑的石頭中出現(xiàn)幾株白色的樹干,被一片濃黑的樹葉包圍。白色的樹干勁挺、跳動,如同夜空里的閃電,使沉寂、幽邃的黑更顯博大、神秘,寂靜中蘊涵無限生機。畫樹葉用點、皴、染等筆墨手段,“大約一遍為點,二遍為皴,三遍為染,四、五、六遍仍之”。墨層層疊積,枯中加潤,呈現(xiàn)深、濃、濕之變化。所畫樹叢不求單體形象的逼真,只求群體形象的渾潤。近觀之,則葉葉分明,一樹一色;遠望之蓊蔚渾厚、和諧相融,著力營造一種朦朧景狀。
(二)山石的筆墨表現(xiàn)石為山之體。山石是山水畫的重點表現(xiàn)之一。圖中,山石大小相間,小石若干相抱,與大石形成完整與瑣碎的節(jié)奏組合變化。山石的表現(xiàn)除輪廓用線以外,其他地方幾乎看不到線的存在。筆法亦與畫樹相同,中有轉(zhuǎn)折處,不露棱角。山石用墨采用“面皴法”,干皴與濕染相結(jié)合,墨先干后濕,反復積染,使其外潤而內(nèi)有骨。
因“下苔草所積陰也,上日月所照陽也”,陽白而陰黑。筆墨皴其下不皴其上,底部黑,頂部白,中間過渡為灰,陰陽有別。山石因黑、灰、白墨色的自然過渡有了真實感、立體感。此外,為打破筆墨表現(xiàn)的局部呆板,龔賢采用“點苔法”。點苔用筆或方或圓,或濃或淡,或聚或散,變化多端。筆健墨潤,神采內(nèi)貯。此圖對山石的描繪大巧若拙,其神奇在于筆墨的巧妙。
意境是山水畫的靈魂。龔賢曾言:“先言筆法,再論墨氣,更講丘壑,氣韻不可不說,三者得則氣韻生矣?!鄙剿媱?chuàng)作先有丘壑(即位置)安排,再通過筆墨表現(xiàn)產(chǎn)生氣韻生動的意境畫面。
(一)畫面層次的筆墨表現(xiàn)《掛壁飛泉圖》咫尺千里的畫面美感,源自多層次的筆墨表現(xiàn)。作品中丘壑的編排制約著畫面層次的表現(xiàn),也關系到意境表現(xiàn)的成敗。丘壑布置采用“三遠法”,是龔賢對郭熙“三遠法”的創(chuàng)新。他指出:“畫有三遠,曰平遠,曰深遠,曰高遠。平遠小景,深遠煙云,高遠大幅。畫手卷要平遠,畫中幅要深遠?!贝俗鞑捎谩案哌h法”布置:壓低近、遠景,抬高中景,布置意象追求“奇”與“安”,既有別于現(xiàn)實,又合乎常理。
為表現(xiàn)層次和空間,龔賢巧妙地利用了黑與白、濃與淡、虛與實等筆墨對比因素。樹叢之中樹干近白遠灰、樹葉近濃遠淡;石頭上白下黑,過渡自然。意象表現(xiàn)黑白互襯,前后距離分明。樹叢多渾融,山石多變化,穿插組合,層次明顯。樹叢、山石用墨層層積染,天空、云霧、水面不著一筆一墨。茅舍寥寥數(shù)筆,虛出不染,點綴于黑密而厚重的千巖萬壑之間。畫面緊要處著力描繪,次要處概括表現(xiàn),整幅作品無虛不能顯實,無實不能存虛,虛實相生,頗顯空間,呈現(xiàn)出鮮活的靈動感和曠達的厚重感。
(二)畫面光感的筆墨表現(xiàn)《掛壁飛泉圖》創(chuàng)造性地將中國畫傳統(tǒng)的黑、白、灰構架關系與視覺經(jīng)驗進行成功結(jié)合,營造出光作用下濃郁生氣的山水境界。石頭下端多次積染,墨色濃黑,越往上積染的次數(shù)越少,產(chǎn)生黑、灰、白自然遞變,增強了體積感、受光感;上端的白在整個畫面中閃耀,產(chǎn)生神秘感。樹林層層積染,由濃變淡,與空白相融合生發(fā)出光的籠罩感??瞻着c具有黑、灰墨色組合變化的實寫意象相聯(lián)系,使畫面產(chǎn)生靜謐感和明暗變化的節(jié)奏感。整體與局部的墨色變化和諧交融,共同營造出極具自然生氣且具光感的世界,描繪出大氣籠罩下大自然的勃勃生機。
清笪重光《畫筌》中言:“夫山川氣象,以渾為宗?!饼徺t《掛壁飛泉圖》是筆墨、自然、意境的有機結(jié)合,它以“渾淪包破碎”的表現(xiàn)手法和高標千古的筆墨形式營造出寧靜深邃、生機勃發(fā)的山水意境,對后世山水畫發(fā)展影響深遠。
《掛壁飛泉圖》清·龔賢 紙本水墨 273cm×99cm 天津博物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