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金波 姚明木
3D 打印技術近年來在醫(yī)學領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成為脊柱、骨盆、顱頜面部等部位手術設計的重要幫手。 重慶大學附屬三峽醫(yī)院小兒外科于2016 年6 月至2018 年8 月將3D 打印技術應用于小兒后天性肘內翻畸形截骨矯形手術,取得了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回顧性收集重慶大學附屬三峽醫(yī)院小兒外科自2016 年6 月至2018 年8 月實施截骨矯形手術治療的后天性肘內翻畸形患者臨床資料。 病例納入標準: ①術前利用3D 打印技術制作3D 模型,術中采用3D 模型輔助手術者; ②骨折后繼發(fā)肘內翻畸形,且已骨性愈合者; ③內翻角+對側提攜角>20°者; ④未合并其他需同期手術處理的病變者。 共收集病例16 例,其中男童10 例,女童6 例,平均年齡7.7 歲(6.2 ~10.4 歲);均有肘關節(jié)外傷史,受傷至手術時間為7 個月至4 年8 個月,平均21 個月。 術前采用HSS(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肘關節(jié)評分標準評定肘關節(jié)功能[1];其中優(yōu)11 例,良0 例,一般4 例,差1 例,優(yōu)良率為68.75%。 術前測量患側肘內翻角為8°~29°,平均(17.88 ±6.78)°;前傾角為3°~50°,平均(37.30 ±13.10)°;鮑曼角為97°~115°,平均(108. 39 ± 5. 59)°。 采用測量肱尺角(HUA,humeral-ulna-angle)法測量健側提攜角。
所有患者術前行CT 斷層掃描(16 排螺旋CT,德國西門子公司),掃描層厚1 mm,獲取Dicom 數據,將數據導入Mimics 15.0 軟件獲得骨折區(qū)域的三維圖像,以STL 格式文件輸入3D 打印機。 采用ABS 樹脂材料在3D 打印機上按1 ∶1 的比例打印3D 實體模型。 在3D 模型上進行三維截骨,同時糾正內翻角度、前傾角及旋轉。 糾正內翻截骨角度=患側內翻角+健側提攜角,糾正前傾角截骨角度=患側前傾角-健側前傾角。 選擇合適的固定點進行克氏針模擬內固定(圖1A 至圖1D)。
術前用環(huán)氧乙烷消毒3D 模型。 采用全身麻醉,患者取仰臥患肢外展位,鉛衣保護患者頭頸胸腹及生殖器。 取肱骨遠端外側縱形切口,由肱橈肌與肱三頭肌間隙進入,切開骨膜顯露肱骨遠端,按術前測得的擬糾正角度,參照3D 模型(圖1D 至圖1E),于肱骨相應截骨部位橫向穿入直徑1.5 mm 克氏針,術中再次C 臂透視確定截骨線,鋸成楔形切除骨塊,保留對側少許骨皮質增加穩(wěn)定性,手法折斷內側骨皮質,外翻位加壓糾正畸形后予克氏針固定,一般選擇直徑2.0 mm 克氏針2 ~3 枚,經肱骨外髁扇形或交叉固定,或經內外髁交叉固定。 術后上肢石膏托輔助外固定,3 周后拆除石膏開始肘關節(jié)功能鍛煉,一般術后4 ~6 周骨痂生長滿意后即拆除內固定克氏針。
圖1 3D 模型模擬手術及術中參照 注 A:在模型上設計截骨部位和角度; B:模擬截骨; C:觀察截骨效果; D:模擬內固定; E:術中參照模型定位; F:術中截骨與模擬截骨吻合Fig.1 3D printing model:surgical simulations and applications
術后6 個月行患側肱骨正側位X 線片檢查,測量肘關節(jié)提攜角、肱骨前傾角及鮑曼角。 采用HSS 肘關節(jié)評分標準評定肘關節(jié)功能:90 ~100 分為優(yōu),80~89 分為良,70 ~79 分為一般,60 ~69 分為差。 優(yōu)良率=評分為優(yōu)、良的例數/總例數×100%[1]。
采用SPSS 19.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的整理與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手術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 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和率表示,手術前后比較采用配對χ2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6 例患者術后均獲隨訪,肘內翻畸形均獲矯正,截骨術后均骨性愈合,無神經血管損傷,無傷口感染及針道感染。 3D 模型模擬手術效果:提攜角范圍為9°~19°,平均為(13.57 ±2.62)°;術后6 個月提攜角范圍為9°~19°,平均為(14.34 ±3.28)°,前傾角范圍為24°~51°,平均為(40.08 ±7.44)°,鮑曼角范圍為55°~76°,平均為(67.54 ±6.10)°。 3D 模擬手術與實際手術后提攜角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 =1.76,P =0.1),手術效果符合預期(表1,圖2)。 術后6 個月隨訪時根據HSS 肘關節(jié)評分標準評定肘關節(jié)功能:優(yōu)10 例,良0 例,一般5 例,差1例,肘關節(jié)功能評分為69 ~100 分,平均為(89.31 ±11.62)分,優(yōu)良率為62.5%,與術前肘關節(jié)功能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 =1.03,P =0.32),詳見表2。
圖2 手術前后X 線片對比 注 A:術前正位片; B:術前側位片; C:術后正位片; D:術后側位片; E:術前外觀; F:術后1 年外觀Fig.2 Comparison of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radiographic findings
表1 手術前、模擬手術及術后測量相關角度Table 1 Preoperative,simulated and postoperative measurements of the relevant angles
表2 手術前后肘關節(jié)功能HSS 評分(±s,分)Table 2 HSS elbow joint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s(±s,points)
表2 手術前后肘關節(jié)功能HSS 評分(±s,分)Table 2 HSS elbow joint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s(±s,points)
項目手術前手術后6 個月t/χ2 值P值疼痛39.38 ±8.73 38.44 ±8.89 1 0.33功能18.75 ±2.30 18.75 ±2.30--矢狀面活動范圍4.81 ±0.40 4.75 ±0.45 1 0.33肌肉力量8.25 ±2.11 8.13 ±2.06 1 0.33屈曲攣縮5.75 ±0.68 5.50 ±2.89 1.46 0.16伸直攣縮5.88 ±0.50 5.75 ±0.68 1 0.33旋前3.25 ±0.77 3.25 ±0.77--旋后3.88 ±0.34 3.88 ±0.34--HSS 評分89.94 ±11.13 89.31 ±11.62 1.03 0.32優(yōu)良率(%)68.75 62.5-1
肘內翻畸形是兒童肱骨髁上骨折后期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也可繼發(fā)于肱骨遠端骨骺損傷。 肘內翻畸形不僅引起肘關節(jié)外觀的改變,還造成肘關節(jié)力線、尺骨鷹嘴及肱三頭肌向內側移位,對尺骨產生長期反復的外旋力矩,造成肘關節(jié)外側副韌帶松弛,最終導致肘關節(jié)不穩(wěn)定;此外,還可引起同側肩關節(jié)后側不穩(wěn)定和尺神經等解剖結構的移位[2,3]。由于明顯的外觀畸形和不同程度功能障礙,常常對兒童身心健康產生嚴重影響,大多數肘內翻畸形患者及家屬都有手術矯形的意愿。
傳統(tǒng)截骨方法利用肱骨正側位X線片設計截骨角度,只能改變內翻和前傾角度,無法糾正旋轉角度,而肘內翻通常伴有肱骨遠端內旋畸形[4]。 矯形手術后部分患者畸形復發(fā),肘關節(jié)功能恢復差,可能與術中未同時矯正旋轉畸形有關,因此旋轉畸形的矯正同樣需要引起重視,尤其對于術前測量前傾角過小、內旋超過20°、伴有肘關節(jié)屈曲受限的患者而言,術中需同時矯正三維畸形[4]。 對肱骨遠端內旋畸形通常應用Yamamoto 法測量肱骨遠端內旋角度,并同時予以矯正[5]。 CT 三維重建技術可以清晰觀察骨關節(jié)畸形的形態(tài)學改變,但醫(yī)生面對的依舊是二維圖像,缺乏立體感。 傳統(tǒng)手術方法術中更多憑借醫(yī)生肉眼所見和經驗進行定位截骨,常需要多次修正截骨,或者在C 臂機下不斷調整以獲得滿意的矯形,從而導致骨量損失增加、手術時間延長、出血量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增加,其可靠性和精確度也難免受到影響。 近年來3D 打印技術的發(fā)展突飛猛進,在醫(yī)療領域得到了極大的發(fā)展,在矯形、顱頜面、泌尿、胸心外科等領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6-11]。 通過3D 打印模型可以使醫(yī)師對骨關節(jié)畸形的形態(tài)獲得更直觀、立體的感受,有助于畸形的立體定位和術前的全面評估,從而精確設計最佳的手術入路和截骨平面,確定術中所需暴露的范圍,減少手術創(chuàng)傷和重要解剖結構損傷的風險。
利用3D 打印模型協助進行準確的術前計劃和手術模擬,以及選擇最合適的植入物進行內固定,優(yōu)化內固定方案,可大大提高術前截骨平面設計和內固定材料選擇的準確性[12,13]。 通過手術預演使術者更熟悉術中截骨、復位和固定過程,可提高手術準確度和手術效果[14]。 手術中我們將3D 模型與術野情況相對照,依據術前設計方案精確截骨和內固定,使得矯形更加準確,固定更加合理可靠,減少了醫(yī)生和患者在放射線下暴露的時間和劑量。 楔形截骨時應保持內側骨皮質及骨膜完整,增加穩(wěn)定性;手法折斷內側骨皮質,外翻位加壓糾正畸形后再行內固定。 如有明顯旋轉畸形,可術中對比3D模型同時糾正。 關于內固定方式有多種選擇,鋼板或克氏針均可。 我們的經驗是在3D 模型上進行克氏針模擬固定,一般選擇直徑2.0 mm 克氏針2 ~3枚經肱骨外髁扇形或交叉固定,或經內外髁交叉固定,多可達到穩(wěn)定固定,且可避免鋼板內固定需二期手術取出的麻醉風險與創(chuàng)傷;如克氏針固定欠佳,則選擇鋼板內固定。
本研究中,在3D 模型進行模擬手術后測量提攜角,術后6 個月復查X 線片測量提攜角,對數據比對分析發(fā)現,3D 模擬手術與實際手術后提攜角、前傾角對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手術效果符合預期。 術后6 個月HSS 肘關節(jié)功能評分(89.31 ±11.62)分,與術前對比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患者截骨矯形術后肘關節(jié)功能與術前相仿。 但3 例肘關節(jié)矢狀面活動范圍有一定丟失,1 例肘關節(jié)功能評級由優(yōu)降為一般,考慮與術后疼痛導致關節(jié)功能鍛煉不充分以及手術后局部瘢痕組織攣縮有關。 另外,本組有1 例患者肱骨遠端粉碎性骨折繼發(fā)肘內翻畸形,受傷到手術時間為3 年5 個月,術前根據HHS 評分肘關節(jié)功能評價差,考慮可能與粉碎性骨折、肘部肌肉損傷嚴重、瘢痕形成等有關;術后隨訪HHS 評分與術前相仿。 雖然在疼痛、功能、肌肉力量、屈伸攣縮、前臂旋轉等方面,手術前后評分無明顯變化,但仍需警惕手術創(chuàng)傷可能對肘關節(jié)功能產生影響。
3D 模型可再現患者病變的三維解剖結構,我們在術前借助于患者的解剖模型與患者及家屬進行病情交流,使患者及家屬對疾病有更加直觀的理解和認識,有利于醫(yī)患溝通交流,增加醫(yī)患互信,減少醫(yī)療糾紛的發(fā)生。 但是3D 模型是基于計算機斷層掃描獲取的3D 數據打印而成,受分辨率、計算機處理、打印機精度與設置等多因素影響,與實際解剖可能存在一定差異[15]。 3D 模型模擬手術畢竟是脫離肌肉、韌帶等軟組織附著的一個孤立標本,與現實手術操作仍有較大差異,因此仍需要具有一定手術經驗的醫(yī)師進行操作,手術中需隨機應變,以獲取更好的矯正效果,避免不必要的手術風險。
本研究的不足之處是樣本量較小,未能設計對照組出血量、手術時間等相關指標評價,隨訪時間較短,不排除隨著時間的延長,可能有部分矯形丟失的情況。 另外,在3D 模型上無法準確測量前傾角和鮑曼角,因此還需要更大樣本量和更深入的研究,來進一步評價3D 打印技術在小兒肘內翻畸形截骨矯形中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