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鳴
摘要:通過教學,讓學生熟悉并掌握Python語言中常量和變量的運用。只有扎實掌握基本知識,形成良好的計算思維,才能在以后具備對計算數(shù)據(jù)的探究分析能力,從而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關鍵詞:Python ;常量;變量;高中信息技術課
本課的教學對象為高中一年級學生。由于我們的學生大部分來自農(nóng)村初中,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在對新教材中Python語言的學習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困難。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盡量做到例證淺顯易懂,多操作、多演示,給學生直觀感受。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字符串的含義。
(2)了解賦值的含義。
(3)熟悉變量和變量的定義。
(4)熟練掌握設定正確的標識符。
(5)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1)變量的標識符設定時的注意事項。
(2)正確理解賦值。
(3)敲寫代碼時標點符號的正確運用。
三、教學工具
機房,多媒體工具。
課時安排:1課時。
四、教學過程
由一個問題引出新的知識點。
老師在電腦的教師演示界面上,打開shell窗,在里面寫出如下程序:
>>> a = 1
>>> b = 2
>>> a = a+b
>>> b = b*2
>>> print (a,b)
師:同學們,這里最后輸出a和b的值,到底是多少呢?這里面重復出現(xiàn)a和b,是一樣的還是有所區(qū)別呢?在這里面,哪些是常量,哪些又是變量呢?
學生思考:a和b的值,什么是常量,什么是變量?
教師闡述常量的定義,并以書上的例子詢問學生: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常量‘Hello‘Good字符串有什么明顯的共同點?
學生回答:兩個都有引號。
教師引入字符串的含義:以單引號或雙引號括起來的任意文本都是字符串,并且強調一定是英文輸入法下的引號。要注意字符串中每一個元素都是可以被提取的。
接下來,教師解釋什么是變量。變量即變化的量,核心是“變”與“量”二字,變即變化,量即衡量狀態(tài)。完整的變量包括:變量名、等號、變量值。對于計算機,變量可以看作是一種存放信息的容器,用于存儲在計算機程序中需要引用和操作的信息。對于人,提供一種用描述性的名稱對數(shù)據(jù)進行標記的方法,這樣我們寫的程序就可以更清楚地被讀者和我們自己理解。并且Python的變量不需要特別聲明,數(shù)據(jù)類型是Python自動決定的,可以直接輸入。
教師給學生說明變量的重要性。因為程序執(zhí)行的本質就是一系列狀態(tài)的變化,變是程序執(zhí)行的直接體現(xiàn),所以我們需要有一種機制能夠反映或者說是保存下來程序執(zhí)行時的狀態(tài)以及狀態(tài)的變化。那么我們首先要學會如何設定變量,在給變量起名字的時候要注意一些問題:
(1)變量名只能是字母、數(shù)字或下劃線的任意組合,且不能以數(shù)字開頭,可以下畫線開頭。
(2)字母的大小寫是有區(qū)別的。
(3)變量名可以用中文和拼音,但是盡量不要這樣定義。
(4)系統(tǒng)關鍵字不能用作變量名。
(5)變量定義的等號左右建議用空格隔開(有無空格效果相同)。
(6)見名知意,變量名要具有描述性的作用,要寫得簡潔直觀易懂,且不要太長。比如,r代表半徑,s代表面積。
教師舉例提問:1ahs,ahs#1,name_1,HelloWorld,哪些命名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并在shell窗口給學生演示。
教師提出疑問:在Python中我們用等號 = 來給變量賦值,也就是給變量值,比如a = 1。那么a = 1這條語句能不能讀成a等于1呢?很顯然是不能的。這里的設定主要是指在內存中分配了一塊空間把1這個整數(shù)存儲起來,然后又在內存中創(chuàng)建了一個名為a的變量,并且將a變量指向存儲1的內存地址。簡單一點來說,a = 1這條語句運行之后,a就是一個變量,它代表的值就是1。當然a 作為一個變量,它的值會隨著重新賦值而發(fā)生變化。例如:
>>> a = 1
>>> a
1
>>> a = 'name'
>>> a
'name'
由此可見,在Python中,如果我們想讓a存儲不同的數(shù)據(jù),不需要刪除原有變量就可以直接賦值。處理的方法有如下幾種:
(1)直接重新賦值,相當于取消變量名與變量值的關系。
(2)刪除變量delete。
(3)超時清理。Python有自己的內存回收機制,每隔一段時間,檢查沒有變量名的變量值,進行清理,一般不用擔心內存會滿。
(4)用變量為變量賦值:
>>>name1 = "aaa"
>>>name2 = name1
>>>print (name1,name2 )
>>>aaa aaa
>>>name1 = "bbb"
>>>print (name1,name2 )
>>>bbb aaa
用變量name1給變量name2賦值,name1只是將它自己變量的值交付給name2,賦完值之后name2獲取到新的值,之后它們倆就沒有關系了,此時無論name1如何變化也不會影響name2的值,因為“name2=name1”并不是建立name1和name2的關系。
這個時候回到課堂一開始提出的問題上,那么很明顯這里a = 1+2;b = 2*2,最后的答案是3和4。
五、課后問題
>>> a = 1
>>> b = 2
>>> a+b
我們都知道結果是3,如果:
>>> a = ‘1
>>> b = ‘2
>>> a+b
結果又是多少呢?這個問題我們留在下節(jié)課解答。教師進行本節(jié)課的總結,同時提示同學們預習下一節(jié)課的內容《運算符及表達式》。
六、教學設計反思
(1)本節(jié)課的設計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上有以下兩方面的優(yōu)點:一是由淺入深地解決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2)本節(jié)課還存在的不足之處,有待改進:可以適當給予學生自主操作和討論的環(huán)節(jié)。
參考文獻:
[1]黃天羽,嵩天.以圖形牽引興趣的Python 案例教學方法與實踐[J].計算機教育,2017(08).
(責任編輯:奚春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