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世雄,陳海燕,王麗玲(江西省會昌縣人民醫(yī)院,江西 贛州 342600)
甲狀腺良性腫瘤是一種內分泌疾病,常見于臨床中,其主要發(fā)病群體為青年女性,發(fā)病率較高。相關研究表明[1],甲狀腺良性腫瘤發(fā)病率目前仍在逐年提升,以往常實行傳統(tǒng)手術治療,但由于人體頸部存在著復雜的解剖結構,在手術期間很容易使患者血管和神經受到損傷,從而在術后引發(fā)一系列并發(fā)癥,對身體康復造成影響[2]。近幾年,仍在不斷發(fā)展甲狀腺手術,在實行甲狀腺良性腫瘤治療中開始廣泛應用單側甲狀腺葉切除術,現(xiàn)階段有兩種常用的單側甲狀腺葉切除術入路方法,分外側入路和中間入路[3]。為了探討不同治療手段所獲取的療效,提升治療有效率,有效預防并發(fā)癥,本研究以甲狀腺良性腫瘤患者為觀察對象,分析其實行不同入路的單側甲狀腺葉切除術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本次試驗于2020年2月-2021年1月選取我院收治的92例甲狀腺良性腫瘤患者為觀察對象,納入患者結合臨床病理組織活檢與體征表現(xiàn)符合《現(xiàn)代腫瘤學》[4]關于甲狀腺良性腫瘤的診斷標準,且知情同意研究。依據不同入路方式分為外側入路組(n=46例)和中間入路組(n=46例),外側入路組中:男、女比例為15∶31,年齡24-59歲,平均(41.26±2.35)歲;中間入路組中:男、女比例為14∶32,年齡25-58歲,平均(41.12±2.29)歲。運用統(tǒng)計學方法對比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等基本資料,因素存在可比性,但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已通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要求。
1.2 方法 外側入路組:實行外側入路單側甲狀腺葉切除術,輔助患者以氣管插管進行全身麻醉,麻醉起效后,于胸骨切跡1-2橫指位置行對稱kocher切口,切口長度在4-5cm,用超聲刀將頸闊肌和皮下組織切開后找到病灶,自甲狀腺葉的外側逐步分離并結扎甲狀腺血管,將甲狀腺葉向峽部分離,完成后切除腫塊和甲狀腺葉,之后將切口縫合。中間入路組:實行中間入路單側甲狀腺葉切除術,輔助患者以氣管插管進行全身麻醉,麻醉起效后,于胸骨切跡1-2橫指位置行對稱kocher切口,切口長度在3-4cm,沿著頸白線用超聲刀切開頸闊肌和皮下組織后,將器官暴露出,牽扯頸前肌群,使用超聲刀在發(fā)現(xiàn)患病的甲狀腺后切開被膜,將真假包膜的間隙擴開,切斷甲狀腺峽部后進行結扎。在將甲狀腺懸韌帶暴露出后,使用超聲刀將甲狀腺外側的韌帶及懸韌帶切開。翻起甲狀腺及相關腫塊,采取夾鉗夾斷氣管前外側的甲狀腺峽部,切除甲狀腺葉和腫塊后將切口縫合。
1.3 觀察指標 ①臨床指標: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各項臨床指標,手術情況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切口長度及術后住院時間。②統(tǒng)計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例數,相關并發(fā)癥包括短暫性抽搐、出血、喉頭水腫及喉返神經損傷,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與臨床效果呈反比。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23.0軟件處理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s)描述,采取t檢驗;計數數據以[n(%)]表示,采取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指標 中間入路組比外側入路組的手術時間、術后住院時間均更短,術中出血量更少,切口長度更短(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各項臨床指標比對(±s)
表1 兩組患者各項臨床指標比對(±s)
2.2 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中間入路組4.35%(2/46)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要比外側入路組19.57%(9/46)的更低(P<0.05)。
甲狀腺良性腫瘤是一種內分泌疾病,現(xiàn)階段仍未明確發(fā)病原因,其相關影響因素包括電離輻射、雌激素水平失調及缺碘,導致患者伴有呼吸困難、吞咽困難等不良癥狀。相關研究[5]表明,甲狀腺良性腫瘤患者發(fā)生惡變的可能性在10%-25%。因此,對甲狀腺良性腫瘤患者實行安全有效的治療方式可發(fā)揮出關鍵性作用,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提升生存率。
現(xiàn)階段,甲狀腺良性腫瘤患者的主要治療手段為外科手術,常用術式為單側甲狀腺葉切除術,共分為兩種入路形式,包括中間入路和外側入路,實行外側入路時切口較大,手術治療期間會大量出血,完成手術后很難于短時間內恢復,無法保證預后效果,會限制臨床應用。中間入路單側甲狀腺葉切除術相比外側入路,是經斷并游離甲狀腺峽部,實現(xiàn)顯著的治療效果,整個手術形式的中心為氣管,重點為韌帶,應先對氣管與甲狀腺之間的硬固定進行處理,再對甲狀腺軟固定進行處理,切口較小[6-9]。本次試驗結果顯示,相比外側入路組,中間入路組處于更短的手術時間、術后住院時間,更少的術中出血量,更小的切口長度及更低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P<0.05)。可見,中間入路的單側甲狀腺葉切除術可在解除韌帶及甲狀腺峽部等硬固定后,使患者向中間移動腺體,降低術中出血量,減小手術切口,加快病情恢復。除此之外,中間入路可將甲狀腺腺體暴露出,手術視野開闊,方便醫(yī)生對甲狀腺體及周圍血管進行處理,有效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縮短手術時間[10-11]。
總而言之,甲狀腺良性腫瘤患者采取中間入路的單側甲狀腺葉切除術治療,能夠改善患者臨床癥狀,縮短手術時間,有效預防并發(fā)癥,獲取顯著的治療效果,臨床實踐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