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代際關系質量對農村老年人口相對貧困的影響
——基于CFPS的微觀數(shù)據

2021-10-22 07:21:24王廣斌
關鍵詞:代際測度子女

馬 莉,王廣斌

(山西農業(yè)大學農業(yè)經濟管理學院,山西 太谷 030801)

2020年底,中國提前10年實現(xiàn)《聯(lián)合國2030年可持續(xù)發(fā)展議程》的減貧目標,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qū)域性整體貧困,為全球減貧事業(yè)發(fā)展和人類發(fā)展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事實上,中國作為擁有14 億人口的國家,基礎差、底子薄,長期飽受貧困問題困擾。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脫貧工作不斷深入,成立專門扶貧機構;制定“八七扶貧攻堅計劃”,確定由救濟式扶貧轉向開發(fā)式扶貧;取消農業(yè)稅,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等一系列農村社會保障制度。201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中國農村扶貧開發(fā)綱要(2011— 2020年)》,脫貧攻堅被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中,到2020年底,9 899 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 個貧困縣全部摘帽,貧困地區(qū)2020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2 588 元,較2013年年均增長11.6%[1]。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進入鄉(xiāng)村振興階段,中國仍然面臨著由于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帶來的相對貧困問題,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應重點關注易返貧致貧人口,持續(xù)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持續(xù)縮小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差距,治理相對貧困[2]。農村老年人口作為易返貧群體與邊緣群體,將成為相對貧困治理的重點對象。2021年中國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60 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26 402 萬人,占中國總人口比重18.7%,老年人口規(guī)模龐大,人口老齡化程度持續(xù)加深。從城鄉(xiāng)差異來看,中國農村60 周歲、65 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分別占農村人口的23.81%、17.72%,比城鎮(zhèn)分別高出7.99%、6.61%[3],中國將面臨人口長期均衡發(fā)展的壓力。因此,治理農村老年人口相對貧困問題既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需要,也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有效銜接的必然要求[4]。

一、文獻回顧

治理農村老年人口相對貧困要重點關注的就是農村養(yǎng)老問題。事實上,農村養(yǎng)老的社會關注度較高,但實際的養(yǎng)老保障水平較低。進入老年階段,收入減少,醫(yī)療、康養(yǎng)費用等支出增加,雷麗芳等發(fā)現(xiàn)老年人口隨著年齡的增加日益貧 困[5],脫貧攻堅時期的政策兜底雖然可以解決農村老年人的絕對貧困問題,但不能解決農村老年人口的多維相對貧困問題,農村老年人口在經濟、健康、生活條件、精神等方面仍然面臨著嚴重的相對貧困剝奪。汪連杰認為養(yǎng)老保險可以緩解農村老年人的經濟剝奪感和社會剝奪感[6],但邊恕等發(fā)現(xiàn)農村老年人口的養(yǎng)老金卻不能減緩老年貧困的發(fā)生率,反而小幅度提升了貧困發(fā)生率[7],但農村養(yǎng)老保險不足以養(yǎng)老,僅能作為生活補貼。因此龍玉其提出要提升養(yǎng)老保險的公平性[8],高玉強、宋群認為應平衡財政負擔,逐步提升對老年人的扶困標準[9],以上都是從社會保障角度來研究老年貧困[10]。尚振坤針對成年子女與老年父母代際關系和成年子女對老年父母的代際支持,提出代際關系的和諧程度會極大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11],吳茜、姚樂野研究發(fā)現(xiàn)子女代際支持有利于改善農村老年多維貧困[12],湯磊等認為子女的情感支持顯著影響老人主觀幸福感[13]。黃慶波等提出成年子女與老年父母之間的代際關系主要有緊密型、奉養(yǎng)有間型、疏遠型三種類型[14],劉立國認為養(yǎng)老依賴于子女的自覺[15]。杜曉研究發(fā)現(xiàn)農村代際關系開始發(fā)生變化,老年人地位逐漸邊緣化,代際互動出現(xiàn)理性化[16],孫海婧、李實認為農村互助養(yǎng)老雖然有較強的代際外部性,卻模糊了代際補償?shù)睦鎮(zhèn)鬟f,無法可持續(xù)發(fā) 展[17]。在社會老齡化的背景下,農村老年人的空巢現(xiàn)象也日漸突出,精神難以得到慰藉,孤獨成為農村老年人口的常態(tài)[18],農村老年人口的精神相對貧困問題也需要被關注。

綜上,目前關于治理老年人口相對貧困的研究往往過于注重社會保障和社會養(yǎng)老,邊緣化子女的代際養(yǎng)老,淡化子女在老年人贍養(yǎng)與撫養(yǎng)中占主體地位、發(fā)揮的主要作用。但從長遠角度來看,治理農村老年人口的多維相對貧困,一方面通過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和提高老年人自身經濟能 力[19],另一方面由于代際關系質量是影響子女養(yǎng)老是否實現(xiàn)和實現(xiàn)程度的決定性因素[20],還應著力提升成年子女與老年父母的代際關系質量?;谝延醒芯浚\用A-F 法測度農村老年人口多維相對貧困狀況,并運用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探究代際關系質量對農村老年人口精神相對貧困和多維相對貧困的影響機制,以期為治理農村老年人口多維相對貧困提供新視角。

二、數(shù)據來源、研究方法及變量說明

(一)數(shù)據來源

數(shù)據來源于2018年中國家庭追蹤調查(CFPS),中國家庭追蹤調查(CFPS)針對中國居民的經濟與非經濟福利,調查問卷包括經濟、家庭、健康等多個維度,樣本覆蓋25 個省、市、自治區(qū),調查對象包含樣本家戶中的全部家庭成員[21]。通過篩選農村60 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剔除缺失指標和異常樣本,最后保留2 726 個 樣本。

(二)研究方法

A-F 法由Alkire 和Foster 等于2007年提出,是用于衡量貧困和福利的多維測度方法[22],后被聯(lián)合國開發(fā)計劃署用于《人類發(fā)展報告》,成為學術界較為權威的測度貧困的方法。采用A-F 方法測度農村老年人口的多維相對貧困狀況。

(三)維度、指標說明

為精準識別、測度農村老年人口多維相對貧困[3],根據農村老年人口多維相對貧困存在常態(tài)性和波動性[23],在經濟、健康[24]、精神[25]等維度的相對貧困特征尤為明顯,結合脫貧攻堅時期“兩不愁三保障”對生活條件維度的要求,共設置經濟、健康、生活條件、精神四個維度共13 個指標測度農村老年人口多維相對貧困,具體指標解釋、指標被剝奪臨界賦值、指標權重如表1 所示。

三、實證分析

(一)多維相對貧困測度及分析

1.測度結果及分析

由表2 可以看出,隨著剝奪臨界值K的增大,樣本數(shù)逐漸減少,相對貧困發(fā)生率H大幅下降,平均剝奪份額A逐漸上升,多維相對貧困指數(shù)M不斷降低。由于K值的逐漸增大,使得相對貧困的覆蓋范圍逐漸縮小、相對貧困程度逐漸加深、整體貧困水平逐漸降低。當K=0.1 ~0.3 時,樣本 在極少指標上陷入相對貧困;當K=0.5 ~0.8 時,陷入相對貧困的樣本數(shù)較?。划擪=0.9 時,僅有2 個樣本陷入相對貧困?;谵r村老年人口多維相對貧困測度結果,當K=0.4 最具觀測性。因此,以K=0.4 作為為農村老年人口多維相對貧困標準分界線,即若樣本的總剝奪得分大于或等于0.4認為該樣本陷入多維相對貧困;若樣本的總剝奪小于0.4 認為該樣本未陷入多維相對貧困。

2.K=0.4 時各指標貢獻率結果及分析

由圖1 可以看出,在13 個指標中,家庭人均存款對多維相對貧困的貢獻率最高,家庭人均收入次之,自評健康狀況對多維相對貧困的貢獻率排在第三位。農村老年人口收入薄弱,存款少,且往往因健康問題導致醫(yī)療支出大,依靠微薄的養(yǎng)老金無法支持日常生活消費和支出。從各維度整體來看,經濟維度對多維相對貧困的貢獻率為34.39%,在四個維度中最高;而健康維度、生活條件維度、精神維度對多維相對貧困的貢獻率分別為20.05%、24.72%、20.85%,這三個維度之間差距較小,且都超過了20%。因此,經濟維度是農村老年人口多維相對貧困最主要的貢獻維度,健康維度、生活條件維度、精神維度均是農村老年人口多維相對貧困的重要貢獻維度。

在經濟維度中,大部分農村老年人口缺少資本積累,沒有退休金,也無法外出務工獲得務工性收入,尚有勞動能力的老年人可以通過種植業(yè)獲得微薄收入,總體上農村老年人口面臨著現(xiàn)金及存款少、收入少且來源單一的困境,易在經濟維度陷入相對貧困。在健康維度中,農村老年人口的自評健康狀況對多維相對貧困的貢獻率比日常行為能力、慢性病對多維相對貧困的貢獻率高,老年人在評價自己是否健康時,往往與過去自己的健康狀況相比,但隨著人進入老年階段,通常情況下身體機能和行動能力會不如中年時期,因此,農村老年人口的自評健康狀況具有主觀性。在生活條件維度中,由于清潔生活燃料、沖水類型衛(wèi)生間在中國農村家庭還沒有普及,衛(wèi)生間類型和生活燃料對多維相對貧困的貢獻率較高,且數(shù)據顯示樣本中不少農村老年人口在生活用水方面存在使用非自來水或純凈水、桶裝水、過濾水的現(xiàn)象;中國農村老年人口的通信狀況良好;大部分農村老年人口的住房面積超過了15 平方米。在精神維度中,生活滿意度、社會信任度、對未來信心程度對農村老年人口多維相對貧困的貢獻率都超過了5%。社會信任度對農村老年人口多維相對貧困的貢獻率最高,為8.48%。在城鎮(zhèn)化進程中,農村年輕勞動力流入城鎮(zhèn),農村老齡化、空心化現(xiàn)象凸顯,農村“空巢”老人越來越多,子女不在身邊,老人的孤獨感加深,對生活的滿意度、對未來的信心程度減弱,且社會發(fā)展迅速,老年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弱,針對老年人的各種欺詐方式層出不窮,導致農村老年人口對社會的信任程度低。

(二)代際關系質量對精神相對貧困、多維相對貧困的影響

1.變量說明

根據上述對農村老年人口多維相對貧困的測度結果,以及在農村“空心化”、農村家庭老人“空巢化”背景下對農村老年人口精神相對貧困的關注,設置兩個模型,模型Ⅰ以精神相對貧困為因變量,模型Ⅱ以多維相對貧困為因變量,代際關系質量為模型Ⅰ和模型Ⅱ的核心變量,模型Ⅰ和模型Ⅱ的協(xié)變量均設置為年齡、性別、婚姻狀況、受教育程度、子女數(shù)、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居住類型、地區(qū)。各變量的解釋與描述性統(tǒng)計如表3 所示。

表3 變量解釋及描述性統(tǒng)計

2.二值Logit 回歸估計結果分析

在進行傾向得分匹配(PSM)之前,先運用Stata 軟件進行二值Logit 回歸,評估代際質量關系對農村老年人口精神相對貧困及多維相對貧困的影響。如表4 所示,代際關系質量在1%的水平上負向顯著影響樣本農村老年人口的精神相對貧困及多維相對貧困,即代際關系質量越好,對農村老年人口精神相對貧困及多維相對貧困的抑制作用越明顯?,F(xiàn)實中,成年子女與老年父母之間的代際關系質量越好,成年子女更愿意為老年父母提供經濟方面的支持,更愿意照料老年父母的日常生活,更愿意與老年父母溝通交流,因此,代際關系質量是抑制農村老年人口多維相對貧困及精神相對貧困的顯著影響因素。

表4 二值Logit 回歸估計結果?

在模型Ⅰ的協(xié)變量中,只有婚姻狀況通過了1%水平上的顯著性檢驗,表明在婚比其他婚姻狀況對農村老年人口的精神慰藉更明顯,農村老年人口有“老伴兒”的陪伴、溝通交流、互相照料,得到精神撫慰。而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子女數(shù)、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居住類型、地區(qū)均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

在模型Ⅱ的協(xié)變量中,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子女數(shù)、醫(yī)療保險、地區(qū)均通過了1%水平上的顯著性檢驗,而婚姻狀況、養(yǎng)老保險、居住類型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高齡老年人口的健康狀況和生活自理能力往往比低齡老年人口差,收入更加薄弱,故高齡農村老年人口比低齡農村老年人口更易陷入多維相對貧困;男性農村老年人口比女性農村老年人口更易陷入多維相對貧困;受教育程度高的農村老年人口比受教育程度低的農村老年人口更易陷入多維相對貧困,受教育程度高的農村老年人口在經濟方面狀況通常比受教育程度低的農村老年人口要好,且受教育程度高的農村老年人口可以通過閱讀等精神文化活動獲得精神慰藉;子女數(shù)多的農村老年人口比子女數(shù)少的農村老年人口更易陷入多維相對貧困,子女數(shù)越多,子女之間對誰養(yǎng)老的問題可能會互相推諉,最終導致無人養(yǎng)老;沒有醫(yī)療保險的農村老年人口比有醫(yī)療保險的農村老年人口更易陷入多維相對貧困,醫(yī)療保險使農村老年人口節(jié)省了看病吃藥開支,沒有醫(yī)療保險的老年人可能因為看病吃藥的開支陷入經濟困境,從而不愿再看病吃藥,最終導致自身的健康狀況更差,產生更大的醫(yī)療開支;西部地區(qū)的農村老年人口比東部地區(qū)和中部地區(qū)的農村老年人口更易陷入多維相對貧困,西部地區(qū)在經濟發(fā)展、農村居民生活條件整體與東部、中部地區(qū)相比較差。另外,我國的農村老年人口每月的養(yǎng)老金在100 元左右,不能對農村老年人口發(fā)揮出明顯的減貧作用,導致養(yǎng)老保險不能成為抑制農村老年人口多維相對貧困的顯著影響因素。

(三)傾向得分匹配分析

1.傾向得分匹配方法

研究“代際關系質量會對老年相對貧困的影響”,將樣本簡單分為處理組(強代際關系)和控制組(弱代際關系),直接計算強代際關系帶來的處理效應得到的結果并不可信。顯然,協(xié)變量集均會對因變量(老年相對貧困)和核心變量(代際關系質量)產生影響。為了解決上述的問題,利用匹配的思想,將控制組的個體與處理組中的個體根據協(xié)變量“距離”相近的方法進行匹配,這就使得匹配過后的個體除是否接受處理外無顯著差異,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自選擇偏誤。參考陳強編著的《高級計量經濟學及Stata 應用》,使用傾向得分匹配(PSM),即使用傾向得分作為距離函數(shù)進行匹配[26],解決樣本“自選擇”的問題[27]。

首先,設置處理組和控制組,處理組代表代際關系質量得分大于4 的樣本,IRi=1,表示強代際關系;控制組代表代際關系質量得分小于或等于4,IRi=0,表示弱代際關系。

其次,運用Stata16.0 軟件對各協(xié)變量Xi與IRi之間進行二值Logit 估計傾向得分,如下:

再次,根據各協(xié)變量與IRi的傾向得分,將處理組和控制組的樣本分別進行一對一近鄰匹配、一對四近鄰匹配、半徑(卡尺)匹配、核匹配,得到處理組的平均處理效應ATT、控制組的平均處理效應ATU 以及所有樣本的平均處理效應ATE,如下:

式中:N0+N1=N為樣本容量,y1i、z1i分別為處理組的多維相對貧困狀況、精神相對貧困狀況,y0i、z0i為控制組的多維相對貧困狀況、精神相對貧困狀況。

最后,檢驗匹配結果是否較好平衡樣本結果,即進行平衡性檢驗。

2.傾向得分匹配結果及分析

如表5 所示,樣本中,性別影響代際關系質量,樣本男性農村老年人口與子女的關系質量差于樣本女性農村老年人口與子女的關系質量;地區(qū)影響代際關系質量,樣本西部農村老年人口與子女的關系質量差于樣本東部、中部農村老年人口與子女的關系質量。

表5 二值Logit 傾向得分回歸結果?

如表6 所示,模型Ⅰ中,一對一近鄰匹配的平均處理效應ATT 估計值的-0.123 9,對應的t值的絕對值為5.67,大于臨界值1.96,表明顯著;且ATT 的自主標準誤為0.021 9,在1%的水平上顯著,ATU 與ATE 同樣在1%的水平上顯著,在一對四近鄰匹配、半徑(卡尺匹配)、核匹配中,平均處理效應估計結果均類似??傊?,以上各種得分匹配的結果表示,強代際關系的平均處理效應為負,對老年人口精神相對貧困起到顯著的抑制作用,基本在1%的水平上顯著。

表6 一對一近鄰匹配結果

模型Ⅱ中,一對一近鄰匹配的平均處理效應ATT 估計值的-0.102 3,對應的t 值的絕對值為4.50,大于臨界值1.96,表明顯著;且ATT 的自主標準誤為0.022 7,在1%的水平上顯著,ATU與ATE 同樣在1%的水平上顯著,在一對四近鄰匹配、半徑(卡尺匹配)、核匹配中,平均處理效應估計結果均類似。總之,以上各種得分匹配的結果表示,強代際關系的平均處理效應為負,對農村老年人口多維相對貧困起到顯著的抑制作用,而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

如表7 所示,匹配后協(xié)變量的標準化偏差基本上都小于10%;而且絕大多數(shù)協(xié)變量的t 檢驗結果表明處理組和控制組之間不存在系統(tǒng)差異。從樣本整體匹配結果來看,匹配后樣本估計的PseudoR2為0.002,較匹配前的0.007 小,表明匹配后處理組和控制組的分布差異較小,匹配的質量較高。由此,可以說明協(xié)變量與代際關系質量之間不存在很強的內生性,即代際關系質量對匹配后的樣本是隨機的。

表7 傾向得分匹配平衡性檢驗結果

四、結論與建議

(一)主要結論

根據農村老年人口相對貧困特征,構建多維相對貧困測度體系,并根據測度結果,運用傾向得分匹配PSM,探討代際關系質量對農村老年人口精神相對貧困及多維相對貧困的影響機制,主要結論如下:1)從維度層面看,經濟是農村老年人口多維相對貧困最主要的貢獻維度,健康、生活條件、精神均是農村老年人口多維相對貧困的重要貢獻維度;從指標層面看,家庭人均存款對農村老年人口多維相對貧困的貢獻率最高,家庭人均收入次之,自評健康狀況排在第三位。 2)代際關系質量對農村老年人口是否陷入精神相對貧困及多維相對貧困影響顯著,代際關系質量越好,對農村老年人口精神相對貧困及多維相對貧困的抑制作用越明顯。3)在婚比其他婚姻狀況對農村老年人口的精神慰藉更明顯。農村老年人子女數(shù)越多反而更易陷入多維相對貧困。養(yǎng)老保險不能成為抑制農村老年人口多維相對貧困的顯著影響因素。

(二)對策建議

根據上述研究結論,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第一,建立農村老年人多維相對貧困識別機制,可從經濟、健康、生活條件、精神多維度精準識別。2020年之前,我國根據設定的“絕對貧困線”識別貧困人口,在解決了絕對貧困之后,應考慮多維度識別相對貧困,避免識別偏離,綜合測度農村老年人口的相對貧困程度,更加客觀、全面地分辨出農村老年人口的相對貧困類型。有學者認為可以采取自下而上的貧困申報機制[28],因為人力識別總是存在偏差,信息化時代下多維相對貧困的識別應結合大數(shù)據,政府可建設農村老年人口相對貧困大數(shù)據平臺,在設定單維及多維相對貧困標準的前提下,村委會將超過60 周歲的老年人的基本情況上傳到大數(shù)據平臺,平臺自動測度該老年人是否陷入多維相對貧困或者某一單維相對貧困,根據平臺測度結果,精準施策,既公平、高效,又有利于統(tǒng)一化管理。

第二,強化子女對農村老年人口的代際支持,提升代際關系質量,重塑家庭在老年人贍養(yǎng)與撫養(yǎng)中的主體地位。針對有子女的農村老年人,大力弘揚敬老、養(yǎng)老的傳統(tǒng)美德,積極營造“孝”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對于多子女的農村老年人口來說,贍養(yǎng)不只是某一個子女的義務,所有的子女都應贍養(yǎng)老人,子女之間贍養(yǎng)程度的“不公平”對子女之間的關系也是一種危害,要是使孝敬老人、贍養(yǎng)老人不僅作為道德模范行為,還應成為每個子女的自覺行為。重視子女的代際支持在農村老年人相對貧困治理中的作用,子女對農村貧困老年人經濟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對于農村老年人口多維相對貧困有顯著的緩解效應[11],快節(jié)奏的生活往往使子女忽視對老年父母的精神關懷,應宣傳引導子女多于老年父母溝通交流,避免“老年孤獨”,緩解農村老年人口的精神相對貧困。

第三,提升對農村老年人口的社會保障水平。提高農村老年人口的養(yǎng)老保險標準,目前,我國農村老年人口領取的養(yǎng)老金在100 元左右,無法保障農村老年人口的日常支出,需要改進農村養(yǎng)老保險繳費補貼辦法,建立政府補貼與家庭狀況相適應的動態(tài)調整機制,避免因繳費與補貼掛鉤、不與實際狀況掛鉤,降低養(yǎng)老保險的減貧效應[29]。繼續(xù)推動農村醫(yī)療保險的全覆蓋,將農村老年人口納入大病保險覆蓋范圍中,完善醫(yī)療救助體系。促進針對農村老年人口的醫(yī)養(yǎng)結合,充分發(fā)揮社會保障對農村老年人口的減貧作用。

猜你喜歡
代際測度子女
三個數(shù)字集生成的自相似測度的乘積譜
R1上莫朗測度關于幾何平均誤差的最優(yōu)Vornoi分劃
為子女無限付出,為何還受累不討好?
與子女同住如何相處?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29:54
非等熵Chaplygin氣體測度值解存在性
Cookie-Cutter集上的Gibbs測度
教育扶貧: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
甘肅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24
農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遠?
“這里為什么叫1933?”——銅川“紅色基因”代際傳承
當代陜西(2019年18期)2019-10-17 01:48:54
論人權的代際劃分
山东省| 镇远县| 会同县| 长寿区| 凤阳县| 通辽市| 平邑县| 措美县| 鸡东县| 洛宁县| 阳山县| 靖边县| 和静县| 滁州市| 定西市| 正蓝旗| 绍兴县| 尚志市| 徐汇区| 东平县| 开封市| 正蓝旗| 镇宁| 罗甸县| 郑州市| 肇州县| 盐边县| 临安市| 宾川县| 嵊州市| 临潭县| 文成县| 孟村| 新泰市| 大港区| 临清市| 美姑县| 盐津县| 剑川县| 仁布县| 遂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