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君慧
摘要:要想真正走好閱讀高質教學的每一步,教師就要為有效閱讀、朗讀感悟、立足趣味、讀寫結合等環(huán)節(jié)注入高效色彩。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閱讀教學,必然會沿著高質教學的軌道前行,閱讀教學質量自然能夠得到有效提升。本文主要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策略進行了分析,以期能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帶來一些啟發(fā)和思考。
關鍵詞:有效閱讀;教學質量;小學語文;提升策略
引言
在新課改背景下,國家對語文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要重視語文閱讀和寫作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采取具體的措施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指導,有效提升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從而推動語文教學質量快速提高,推動學生各方面快速發(fā)展。
一、有效閱讀教學,引導學生初步感知閱讀魅力
新課改中明確強調,閱讀是學生的自主性活動。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必須尊重學生的自主性閱讀行為以及自主閱讀需要,要給予學生閱讀空間,給學生以閱讀點撥,拉開閱讀文本的簾幕,讓學生先感知閱讀文本,為后續(xù)的再理解閱讀文本做好鋪墊。
當然,為確保學生的有效預習,教師必須在學生閱讀預習前,給學生提供預習導學案,“以導讀,促閱讀”,落實有效閱讀教學的第一步。
如在學習《祖父的園子》時,教師可以設計如下導學案,指引先行閱讀。
【導學案】
學習目標:1.認識重點生字;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熟讀課文,想想課文描寫“我”在祖父院子里的生活情景,體會“我”在院子里自由自在、快樂無憂的心情,感受童年生活情趣;
學習重點:1.體會作者從那些情景表現(xiàn)“我”在院子里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心情;2.學習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實表達自我的寫作手法;3.搜集有關作者蕭紅的資料,了解小說《呼蘭河傳》;4.讀通課文,疏通詞句,圈畫生詞,讀準字音,認準字形;5.能夠為文章中找出像“明晃晃”一樣的詞語。
整體感知:課文主要寫了什么?按照課文內容填空:祖父的園子是一副明麗的漂亮的富有童話色彩的畫,畫里有__、有__、有__、有__……等
品味探究:1.“我”在園子里的心情是怎樣的?你從那些地方體會到;2.為什么作者對祖父的園子久久不能忘懷?
回顧全文:學了這篇文章你的收獲是什么?
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有效提升閱讀能力
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引導,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小學生具有相當豐富的想象力,擅長使用思維能力在腦海中勾勒出事物的形象。因此,語文教師可以使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方法,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并引導學生進入教學情境中,感知文章的思想感情并掌握文章的主要內容。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在情境創(chuàng)設過程中,適當加入游戲因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從而可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例如,在教授《雪地里的小畫家》一課中,語文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將課文中描述的場景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讓學生領略到大自然的美好。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進行閱讀,并勾勒出文章所描述的場景。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的想象力能得到有效提升,閱讀能力也會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強。
三、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方法,促進學生能力發(fā)展
在新課標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使用先進的教學手段,科學引導學生進行語文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為保證教學質量,語文教師需要掌握正確的語文閱讀教學方法,使用適當?shù)恼Z文閱讀教學方法,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學習質量。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掌握個性化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高效地學習語文。通過這種方式,語文教師可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需求,這將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例如,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習能力和家庭環(huán)境,設計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增強學生的歸屬感,讓學生明白自己對父母和教師的重要意義。這樣將促使學生在學習中充分發(fā)揮學習主動性,讓學生明確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重視,從而可有效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的發(fā)展。
四、延伸課外閱讀,拓展閱讀課堂
有效的閱讀勢必要課內、課外閱讀相結合。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延伸閱讀課堂,基于課內閱讀,開展必要的課外閱讀。首先,教師可以基于課內閱讀,適當留白,抓住學生的閱讀興趣點,為后續(xù)的課外閱讀做鋪墊。這樣能夠讓學生在興趣的驅使下自覺投入課外的閱讀活動。同時,將課外閱讀材料與課內相對接,有助于學生從課外閱讀中加深對課內閱讀文本的理解。
如在學習《紅樓春趣》時,教師可以在推薦學生閱讀《紅樓夢》時適當留白:“你想不想知道寶玉、黛玉、寶琴他們的故事?讀紅樓,品人生,大家可以下課進行課外閱讀”,喚醒學生的課下閱讀興趣;如在學習《繁星》時,教師也可以推薦學生閱讀《春水》;其次,在信息交融的現(xiàn)代社會,快餐文化侵蝕著學生。因此教師要注意在推薦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活動時,就閱讀范圍向學生提供各種各樣的閱讀材料。如科學類閱讀文本《萬物簡史》《萬物運轉的秘密》,如散文類閱讀文本《目送》《守望的距離——周國平散文集》,如小說類閱讀文本《阿Q正傳》《在酒樓上》等。
五、發(fā)揮激勵性評價,增強學生閱讀自信心
發(fā)揮激勵性評價的作用,增強小學生閱讀學習自信心亦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必行之策。所謂激勵性評價,是指對學生的閱讀學習表現(xiàn)給予鼓勵或者表揚。這樣積極的評價語言能夠增強學生閱讀學習的自信心,進而激發(fā)學生參與閱讀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值得一提的是,在運用激勵性評價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評價的差異性,針對不同能力層次、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應采取不同的激勵性評價,以確保學生切實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注與關懷,從而充分發(fā)揮激勵性評價的作用。
結語
綜上所述,語文是小學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為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語文教師需要合理開展語文閱讀教學活動,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指導,提高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并保證學生全身心地參與到語文課堂教學中來。同時,教師要及時轉變教學觀念,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狀況,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引導學生有效學習語文,從而可有效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史華麗.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 , 2020(11).
[2]姜順玲.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提升路徑[J].學周刊,20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