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絲雨
摘要:馬華文學已然成為華人世界的焦點,張錦忠通過這本書表達了他對馬華話文學的諸多看法,本文僅對緒論部分做簡單的評析。
關(guān)鍵詞:馬華文學;重寫;離散;臺灣
馬來西亞華文文學受“五四”文學的影響,發(fā)軔于1919年。作為中國文學海外流傳的一脈,歷經(jīng)幾代馬來西亞華人作家的努力,已成為世界華文文學的重鎮(zhèn)之一,其中馬來西亞華人作家張錦忠、黃錦樹、林建國等等以不同的視角、題材沖擊著馬華文學。
張錦忠生于獨立前的馬來西亞彭亨州,1981年到達臺灣先后完成本科、碩士、博士學業(yè),并在1995年在臺灣安家落戶。臺灣特殊的人文條件和社會資源使得學習英國文學專業(yè)的張錦忠不得不開始反思馬華文學研究為何如此荒涼,于是他收錄了由他的11篇論文組成的著作《南洋論述:馬華文學與文化屬性》,深刻、精辟地探討了四個議題范圍,分別是(一)馬華文學的定義/疑義、地位/困境與身份/文化屬性;(二)重寫馬華文學史;(三)新馬現(xiàn)代主義文學、新詩再革命與[六八世代];(四)離散詩學與新興華文文學,緒論部分也對這四個議題進行克一定的總結(jié),讓筆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全書。
本文通過對緒論四個議題方面的內(nèi)容梳理,然后總結(jié)出張錦忠的觀點,著重針對(一)(二)(四)部分提出筆者的個人看法。
張錦忠首先表達了自己對華文文學指稱的疑慮,過去總是用“南洋文藝”及“馬來亞文藝”統(tǒng)稱海峽殖民地或馬來聯(lián)邦發(fā)生的華文文學事實,但是那些作者身份存在歧異,因為作者有定居南洋、有待過一段時間返回中國的,所以這些統(tǒng)稱并不恰當。正是處在特殊的環(huán)境下,進而張錦忠認為“雙重意識、地方感性及中華屬性的探討,乃再探戰(zhàn)前馬華文學或論述建國以來的馬華文學的重要議題”,1雙重意識指的戰(zhàn)前和建國前期的馬華文學既體現(xiàn)了中華屬性,對祖國的愛戀和牽掛,又體現(xiàn)了本地屬性既地方感性,描寫馬來西亞當?shù)氐陌ū镜氐娘L土民情、 歷史地理、自然景觀、本地民族的人文傳統(tǒng)等。筆者很贊同張錦忠這一說法,南來華人時刻心系祖國,加上馬來政府不允許華人公然宣揚民族主義,他們只好把情感寄托在文學作品里,跳出華人獨有的公共空間,比如商會、學校、茶室,是囊括了馬來人、華人和其他民族的更大的空間,多多少少與其他民族產(chǎn)生聯(lián)系,華人作者也會以本地視角去書寫文學作品。但是筆者注意到張錦忠提到的中華屬性僅僅只是為了宣傳民族主義,單從政治方面理解中華屬性這一點未免有些不恰當。比如吳進的《熱帶三友》介紹了馬來西亞的亞答屋,與中國的茅屋做了一個簡單的對比,一些建筑用途、風格也受到了中國影響,文中也多次提到了福建,但是字里行間里流露更多的是作者通過對亞答屋的介紹,對馬來西亞人文風情的喜愛。馬華文學作品的中華屬性也可指向美學與文化上的意義,諸如參考中國神話、哲學思想和一些文學寫作方法。當然,如果馬華文學只有中華屬性,那么它也只是海外的中國文學,正是因為地方感性的凸現(xiàn),才產(chǎn)生具有“雙重意識”的文化屬性的馬華文學。
如今很多學者主張重寫馬華文學史,張錦忠也不例外,他提到了重寫馬華文學史的必要性。從五十年代末期至八十年代初期,在馬華文學史研究上,方修可以說是獨立能夠風騷的前驅(qū)工作者。張錦忠認為方修整理的文本不足一是言堂色彩太濃,比如《山芭》、《盲牛》存在大量的粵方言、本地方言,不懂方言的人看起來就會有點吃力;二是排除了象征主義、唯美主義傾向的作品;三是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現(xiàn)實主義文學與時代脫節(jié)。另外,張錦忠算是做了一個小小的文獻綜述,總結(jié)了一些作家對重寫馬華文學史提出的意見和看法,比如王文原、漢素音。對于重寫馬華文學史的問題,筆者認為可以有幾個思考:一、馬華文學的內(nèi)容限定;二、文學史如何分期;三、用什么語言書寫。方修通過整理的史書與文選展現(xiàn)歷史,所以大多數(shù)是現(xiàn)實主義作品。然而后人寫作文學史往往陷入方修的世界,無法跳到更美麗的世界去超越他。如楊松年所言,我們要走出方修,“能以方修文學史為基礎(chǔ),更進一步發(fā)掘更多有用的文學史料,從多個方面,多個角度在文學的論析上作深入的分析與發(fā)揮”2,所以我們需要打開視野,收集更多相關(guān)史料,融入更多其他藝術(shù)手法的作品,才能正確分析馬華文學的發(fā)展。況且新馬華文學呈現(xiàn)多元的風貌,一方面分不同時期分析馬華文學史的發(fā)展,不僅僅整合現(xiàn)實主義作品,除此還有象征主義、現(xiàn)代主義等作品,另一方面,把各個文體在不同階段呈現(xiàn)的發(fā)展特點一一比對,比如小說、詩歌、散文等文體,總結(jié)出某一時期呈現(xiàn)出的藝術(shù)特點。才能完整地反映馬華文學史。張錦忠認為“所有的分期或斷代,都只是方便的劃分法,背后的主導(dǎo)論證符碼其實是劃分者的文學(史)觀或沒有文學(史)觀”,3文學史的分期直接影響馬華文學史,文學史到底有幾個不同的時期,這些時期的文學作品分別呈現(xiàn)不同的文學特色。劃分者根據(jù)自己標準來劃分文學史,比如盛衰標準、著名的事件來反映自己文學史觀,分期也不能同時采用幾個標準,這樣會導(dǎo)致分期紊亂的問題,所以劃分者需要抱以謹慎、認真的態(tài)度來進行劃分。
長期以來,馬華作家最大的焦慮:國家不承認我們。當前的馬來西亞國家文學,是采用官方語言馬來語作為國家文學憑證。用華文書寫,將永遠被排除在國家文學的殿堂外,王文原、漢素音認為馬華文學處在多語文學環(huán)境,沒有必要以語文來界定華文文學,擴大語言范圍來重寫文學史,筆者不認同這一觀點,因為這樣做的工作量非常大,只會心有力而余不足。華文寫作是馬華文學的一大特色,華文作為一種隱性力量是華人作家互相支撐的文字,它帶給人溫暖。至于漢素音所提到的印度與阿爾及利亞的作家多以英法語寫作,因為印度以前屬于英殖民地,阿爾及利亞屬于法殖民地,大部分人都會說英語、法語,甚至許多非洲國家的官方語言都是法語。華人擁有自己的文字,為何還要用英文來創(chuàng)作呢?張錦忠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有兩個:一是利用外國的資源成就個人的文學事業(yè),用英語創(chuàng)作:二是留在大馬用馬來語創(chuàng)作。借用黃錦樹的說法“以占主導(dǎo)地位的民族的語言、文化為標準,強迫其它族裔向它認同,‘國語’和官方語言便是個最重要的設(shè)計之一,獨立前、獨立后華人在這方面的爭?。幦∪A文被列為官方語文)幾乎敗北,爭取到的只是個私立的場域:華文小學、華人獨立中學、華文報紙的發(fā)行──這一切,都早于大馬民族國家的建立,因此爭取到的不過是承認它們存在既成事實而已。其后的生存、發(fā)展都備極艱辛?!?文字沉重又盡顯無奈,華文做了這么久的斗爭,盡管一路艱辛,但依舊堅守初心,突然用英語或者馬來語創(chuàng)作,不就等于所有的努力前功盡棄?只是為了成為國家文學,用雙語、多語創(chuàng)作并不能顯示對國家的忠誠度,留在大馬的華人作家用馬來語創(chuàng)作是少數(shù),去歐美用英語創(chuàng)作的華人作家更不在話下,所以想要馬華文學被國家承認是任重而道遠的。
第三章主要描述了馬華現(xiàn)代主義文學簡史以及張錦忠對現(xiàn)代主義文學的一些思考,本文在此不過多敘述?!半x散”是一個古詞新用的概念。從《舊約》時代以來,這個詞就與猶太民族散居流浪到世界各地的經(jīng)歷相關(guān)聯(lián),具有離開家園卻無法割斷與家園文化的聯(lián)系的含義。隨著文藝理論的發(fā)展,“離散”也被納入學術(shù)研究的議題,離散文學的研究也進入海外華人作家的視野,因此,離散可以說是馬華文學的重要特征。東南亞國家的政治施壓和全球化趨勢,改變著華人離散的單一狀態(tài),不再是有去無回,而是來來回回,就像候鳥一樣來了又去,去了又來。華人離散族群分布在世界各地,筆者把離散族群分為三個類型:分別是歸返、再移民和旅行跨國性。20 世紀 60 年代受東南亞種族政治及中國臺灣當局對華僑學生的教育政策的影響,東南亞地區(qū)逐步形成了留學臺灣的傳統(tǒng),其中以馬來西亞最為突出。這批馬來西亞華人成為一支在馬來西亞華社頗有影響力的留臺社群,李有成、李永平、張貴興、潘雨桐、商晚筠、張錦忠、黃錦樹、陳大為、鐘怡雯等當代馬華文壇的重要作家均可歸入這一群體。他們在臺灣完成學業(yè)后,除潘雨桐、商晚筠等少數(shù)人返回馬來西亞外,大多選擇留在臺灣定居,即回歸祖國,完成先輩無法回歸神州的愿望?!斑^去的論述并未視這些離散華人為流動現(xiàn)象,似乎他們移居南洋或美加之后便落地生根,不再變易居所”5,再移民對這一說法的否認,華人落地生根后,有的選擇繼續(xù)流動,比如林玉玲,她是土生華人后代,后來又移居美國?!奥眯锌鐕浴笔橇钟窳崽岢鲇靡悦枋鲞@種現(xiàn)象的一個概念,本用于闡釋香港英語詩人在不同國家和地區(qū)跨域旅居的現(xiàn)象。實際上,“旅行跨國性”廣泛存在于華人中,他們跨國旅居、頻繁奔波游走于中國及他國之間,成為“太空人”。6比如嚴歌苓移居美國,長期居住在中國,中美兩地長期來回跑,所以說跨國性也是新興華文文學的一大特征。
離散意味著流動、跨國,張錦忠在文末中寫到馬華文學必須離境,到華文文學營運中心的臺北才新興起來,筆者認同馬華文學可以離境,但不同意張的觀點。首先,馬華文學必須離境是一個武斷的說法,事實確實如此,政府獨尊馬來文化,華文文學在馬來西亞的處境不好,本土的馬華文學帶有兩重意識,可是離境了的馬華文學依然帶有濃厚的南洋特色,無論他們在美國還是臺灣,南洋人文風情是他們小說的基礎(chǔ),他們何時拋開過這一點?換句話說,離境了的馬華文學仍然與南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不離境何嘗不是一種更好的選擇?第二,離境了就能夠成為了國家文學了嗎?或者離境了就代表馬華文學能夠在馬來西亞甚至全世界得到更高的地位?后者的答案或許是,筆者認為那也微不足道。最后,不可否認,臺灣這片土地培養(yǎng)了許多優(yōu)秀的華文作家,臺灣的一些理論資源能夠給馬華文學帶來新的變化,還有,臺灣的文學理論能全面的觀照馬華文學嗎?在臺的馬來西亞華人的作品是臺灣文學還是馬華文學還是已經(jīng)是獨樹一幟的在臺馬華文學,至今還爭論不止。
總的來說,張錦忠寫的這篇緒論還是很多地方值得肯定,總結(jié)出馬華文學的文化屬性、視野放大到整個世界文壇重寫馬華文學,正確認識到馬華文學困境、焦慮并提出獨到見解看法,但是有的還是不夠全面,甚至帶有一些太自我、主觀。
參考文獻:
[1].黃錦樹:<國家、語言、民族、馬華──民族文學史及其相關(guān)問題>,《世界華文文學研究》第四輯2007年12月,頁239-242。
[2].李有成、張錦忠主編:《離散與家國想像:文學與文化研究集稿》,臺北:允晨文化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2010 年。
[3].溫明明,<從離散到跨國散居——論“全球化語境中的海外華文文學>,《華僑華人研究》,2019年12月第4期,頁66-72。
[4].楊松年,<方修——建構(gòu)馬華文學歷史的功>,何國忠主編《承襲與選擇:馬來西亞華人歷史與人物文化篇》中國臺北:中央研究院東南亞區(qū)域研究計劃,2001。
[5].張錦忠,《南洋論述——馬華文學與文化屬性),臺北:麥田出版社,2003。
注:
1.張錦忠,《南洋論述——馬華文學與文化屬性),(臺北:麥田出版社,2003),頁47。
2.楊松年,<方修——建構(gòu)馬華文學歷史的功>,何國忠主編《承襲與選擇:馬來西亞華人歷史與人物文化篇》(中國臺北:中央研究院東南亞區(qū)域研究計劃,2001),第206頁。
3.張錦忠,《南洋論述——馬華文學與文化屬性),頁52。
4.黃錦樹:<國家、語言、民族、馬華──民族文學史及其相關(guān)問題>,《世界華文文學研究》第四輯2007年12月,第241頁。
5. 李有成、張錦忠主編:《離散與家國想像:文學與文化研究集稿》,(臺北:允晨文化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2010 年),第 541 頁
6.溫明明,<從離散到跨國散居——論“全球化語境中的海外華文文學>,《華僑華人研究》,2019年12月第4期,頁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