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霞
(常州市武進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江蘇常州 213100)
近年來,沙門氏菌造成食物中毒的事件頻繁出現(xiàn)。動物性食品是沙門氏菌重點污染的對象,動物的貯藏、運輸、銷售、屠宰加工等步驟都易被沙門氏菌污染[1]。豬肉是我國居民的核心肉類食品之一,對沙門氏菌在豬肉產(chǎn)業(yè)鏈中的實際污染以及傳播情況進行及時監(jiān)測,有利于進一步保證豬肉安全。
1.1.1 材料與試劑
豬肉,隨機選擇3個超市以及6個市場。三塘鐵(TSI)瓊脂、HE瓊脂、MH肉湯(MHB)、尿素瓊脂、亞硫酸鉍(BS)瓊脂、糖發(fā)酵管、TT、MH瓊脂(MHA)、BPW、Taq酶、瓊脂糖、dNTP、溴化 乙 錠(EB)、MgCl2、DNA Marker DL2000、10×Buffer。
1.1.2 儀器與設備
YM75高壓蒸汽滅菌鍋;IKAT25數(shù)顯型分散機;Heraeus Muhifuge X3R高速冷凍離心機;SPX-250-Ⅲ生化培養(yǎng)箱;BIO-RAD凝膠成像分析儀;Mixone漩渦振蕩器;QS-DX7實時熒光定量PCR;微量注射器、BY-C18臺式離心機。
1.2.1 沙門氏菌在豬肉中的分離、鑒定
(1)樣品采集。使用無菌手術刀取豬腿肉250 g,將其放進滅菌容器、保溫箱內(nèi),第一時間帶回實驗室進行檢驗。
(2)沙門氏菌的分離和鑒定。對PCR檢測呈陽性的肉樣開展沙門氏菌的鑒定和分離[2],參考相關方法實施操作。采取接種環(huán)取1環(huán)TTB增菌液,劃線接種在BS、HE瓊脂平板上對沙門氏菌進行分離。接著采用賴氨酸脫羧酶實驗培養(yǎng)基、尿素瓊脂以及三糖鐵瓊脂、氰化鉀培養(yǎng)基、糖發(fā)酵管等來鑒定沙門氏菌。
1.2.2 豬肉中沙門氏菌的PCR檢測
(1)特異性與廣譜性檢驗。在LB液體培養(yǎng)基中接種不同的沙門氏菌以及其他非沙門氏菌菌株,在175 r/min、37 ℃條件下開展純菌培養(yǎng)24 h,提取DNA模板實施PCR擴增,采用電泳法對擴增產(chǎn)物進行檢測[3]。
(2)實用性檢驗。依次培養(yǎng)沙門氏菌菌株以及志賀氏菌、大腸桿菌等其他菌株,接著將它們混合取100 μL對1份25 g|無菌豬肉樣品進行感染[4]。把感染之后的樣品在適宜溫度下放置2~5 h后,用225 mL生理鹽水進行浸泡,在45 mL LB液體培養(yǎng)基中添加5 mL浸泡液,在37 ℃下培養(yǎng)5 h,取1 mL培養(yǎng)物用來進一步提取DNA模板開展PCR擴增,采用電泳法對其產(chǎn)物進行檢測[5]。
從市場以及超市一共采集83份豬肉樣品,其中超市、市場分別為14份、69份。肉樣里面的熱鮮肉以及冷卻肉分別為39份、44份。
從豬肉樣品中一共分離到21株沙門氏菌,沙門氏菌的檢出率達到了25.3%。超市、市場中冷卻肉的沙門氏菌檢出率是14.3%、13.3%,兩者之間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冷卻肉、熱鮮肉的沙門氏菌檢出率是13.6%、38.5%,兩者之間差異顯著(P<0.05)。超市、市場中肉樣的沙門氏菌檢出率是14.3%、27.5%,兩者之間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
2.2.1 特異性與廣譜性
本試驗共檢測了8種不同的沙門氏菌以及非沙門氏菌,擴增結果如圖1、2所示。8種不同的沙門氏菌都可以擴增出如圖1中的特異性條帶,片段長度擴增到516 bp,與目標片段長度相同;圖2中沒有產(chǎn)生條帶的泳道是非沙門氏菌,實驗里面用的陰溝桿菌、金色葡萄球菌、志賀氏菌、檸檬酸桿菌以及大腸桿菌不能被這一引物擴增。結果表明,這類引物不僅具有一定的廣譜性,可以用于擴增各種沙門氏菌,而且這類引物的特異性非常高,無法擴增非沙門氏菌。
圖1 沙門氏菌PCR擴增電泳圖
圖2 沙門氏菌和其他菌PCR擴增電泳圖
2.2.2 實用性
用沙門氏菌與其他混菌、單菌對豬肉樣品進行感染,經(jīng)短期培養(yǎng)之后,提取DNA開展PCR擴增,其結果充分表明,經(jīng)沙門氏菌陽性感染的樣品都可以擴增出目標條帶,而陰性感染的樣品不能擴增出條帶,如圖3。
圖3 混合培養(yǎng)物PCR擴增電泳圖
在細菌濃度很高的情況下,全部的沙門氏菌陽性樣品都可以擴增出特異性條帶,混合培養(yǎng)物感染與純菌感染的結果相同。當細菌的濃度達到了103cfu/mL的時候,純菌感染樣品的陽性檢出率比混合感染樣品高。其核心原因是混合感染樣品經(jīng)過增菌后,沙門氏菌以及非沙門氏菌共同增長,在整個細菌濃度中非沙門氏菌占了較大的比例,而沙門氏菌的濃度可能低于103cfu/mL,進而導致最終獲取的有效模板濃度太低,乃至PCR反應體系不能擴增出條帶[6]。另外,盡管常規(guī)PCR對模板的相關要求不高,可模板品質的好壞也是PCR反應是否順利開展的一個核心因素。太多的非目標模板DNA也許會影響引物對模板DNA的準確識別,使擴增效率不斷降低。
在豬肉中沙門氏菌的分離、鑒定實驗中,重點檢測了沙門氏菌在豬肉中的實際檢出情況,結果表明,本地區(qū)豬肉的微生物污染很嚴重,沙門氏菌檢出率非常高;此外冷卻肉的品質優(yōu)于熱鮮肉,集貿(mào)與超市出售的肉的品質沒有太大差異。
本實驗沒有對沙門氏菌開展耐藥基因的檢測與血清型的鑒定。血清型的相關鑒定能夠將污染源顯示出來,部分血清型與環(huán)境、特定的產(chǎn)品有關,利用血清學的相關知識可以追蹤流行病,明確食物中毒事件的具體污染源。耐藥基因的相關檢測有利于為耐藥性的出現(xiàn)以及傳播提供有效、真實的信息。于是為了更好地評估耐藥沙門氏菌在肉類食品中的實際風險,還需要深入研究分離菌株的耐藥基因檢測與血清型鑒定。
在豬肉中沙門氏菌的PCR檢測實驗中,對豬肉樣品與混合培養(yǎng)物中提取的DNA模板實施了擴增,并且獲取了不錯的成效。因為DNA模板的用量較小,細菌培養(yǎng)物的濃度太低的時候,會使得DNA模板濃度太低,進而無法檢測出特異目標條帶。唯有簡化操作步驟、減少PCR檢測成本,PCR檢測技術才可以在現(xiàn)實生產(chǎn)中獲得有效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