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成輝 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學
學寫詩歌
一 任務解說
這里的詩歌,特指新詩,是指產生于中國“五四”運動前后,在現(xiàn)代白話文基礎上,打破傳統(tǒng)詩詞格律的束縛,旨在表現(xiàn)新時代內容,形式上靈活自由的一種詩歌樣式。本單元五首詩歌均為抒情詩,且抒發(fā)的都是青春情懷,手法上都運用意象抒發(fā)詩人的主觀情感。
我們在學寫詩歌前,首先,要了解新詩的四個特點:一是審美的獨特性,新詩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產物,掙脫了數(shù)千年的封建桎梏,詩人們將目光聚焦于“人”本身,追求個性的獨立和自我的覺醒;二是意象的新穎性,在中外意象的雙重影響下,新詩的意象具有傳承和創(chuàng)新的特點,它既不是對傳統(tǒng)意象的完全傳承,也不是純粹的“拿來主義”,而是在兩者融合基礎上的新形象;三是語言的變異性,新詩的語言打破了日常語言的邏輯,具顛覆性和反常性特點,或運用反諷、象征,或顛倒語序,使用冷僻詞等來突顯語言的張力;四是節(jié)奏的跳躍性,相對于傳統(tǒng)詩歌,新詩的形式更自由,在押韻、音節(jié)停頓、詩句的分行等方面都有不同的探索。
其次,在學寫詩歌時,要掌握三個要點:情感、意象和韻律。
一要激活詩情,先定調。我們可以從“社會”“自然”和“自我”三個角度去尋找詩情。從社會中尋找:要準確把握時代的脈搏,深入體會時代精神,如《沁園春·長沙》作于反帝反封建斗爭風起云涌、工農運動蓬勃發(fā)展的時代,詩中充滿了詩人青春時代熾熱的情感和豪邁的氣概。從自然中尋找:大自然豐富多彩,有聲有色,有形有相,蘊含著無限的詩意,如聞一多借“紅燭”寄托奉獻精神和青春理想,昌耀賦予“峨日朵雪峰”以謙卑和生命力。從自我中尋找:“我”的生活就是海洋,凡是有“我”生活的地方就有詩情和詩意,“我”的理想、青春、自由,“我”的喜好、憂傷、悲憫,“我”的親情、友情、愛情……無不閃耀著動人的光輝。
如聞一多《發(fā)現(xiàn)》:
我來了,我喊一聲,迸著血淚,
“這不是我的中華,不對,不對!”
我來了,因為我聽見你叫我;
鞭著時間的罡風,擎一把火,
我來了,不知道是一場空喜。
我會見的是噩夢,哪里是你?
那是恐怖,是噩夢掛著懸崖,
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愛!
我追問青天,逼迫八面的風,
我問,(拳頭擂著大地的赤胸)
總問不出消息;我哭著叫你,
嘔出一顆心來,——在我心里!
這首享有盛譽的詩之所以能夠感人肺腑,就在于詩人所抒發(fā)的,是從心底里爆發(fā)出來的真情。詩人早年留學美國,更加深了對祖國的眷戀。然而,當時的中國卻是一個軍閥專橫、政治腐敗的社會,猶如“一溝絕望的死水,清風吹不起半點漪漣”。因此,回到祖國來的詩人,不能不感到強烈的失望和悲憤。他呼天搶地地追問,他痛哭著呼喚,最后,直到嘔出心來……
二要精選意象,為寓情。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痹姼栊枰柚庀髞硎惆l(fā)情思。這個意象可以是詩人自己,也可以是詩人以外的物象,具象為人、物件、動作和細節(jié)等等。
首先,取“象”來自三種途徑:一是來自長期的積累和閱讀,如古典詩詞中蘊含離別之情的“長亭”“柳”“灞橋”等意象;二是來自日常生活中呈現(xiàn)的事物,如周圍的事物、夢中的影像和回憶中的對象等,這是最重要的來源,如雪萊的《致云雀》以云雀為中心組成密集的意象群,表達詩人奔放的激情和堅定的理想;三是通過變形的眼鏡和聽筒,經(jīng)由聯(lián)想和想象創(chuàng)造出來的,這類“象”常常是扭曲的、異形的,如臧克家的《老馬》描繪的并不僅僅是一匹可憐的老馬,而主要是寫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北方農民忍辱負重、堅韌不拔的精神素質,“老馬”是具有象征意義的“象”。
然后,要將情思附著在“象”上。常見的有三種方式,即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和緣事抒情。其中的“景”“物”“事”就是“象”,也就是情感和思想傳達的通道。借景抒情有樂景襯哀情和哀景襯樂情,換個角度說,便是以美襯丑,或以丑襯美。如《詩經(jīng)·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當初我應征不得不離開家的時候,青青的楊柳依依隨風飄動,以樂景寫哀情;現(xiàn)在我能夠高高興興回到家鄉(xiāng),紛紛大雪卻漫天飛舞,以哀景寫樂情。今昔對比,景情反襯,感慨萬千。托物言志是通過對某種事物的描繪,借以表達個人的某種情感和思考。一般是以物襯人,最終二者融為一體。常用的技法便是象征,如前所述的“老馬”。而緣事抒情,類似于起興,先敘述,然后引發(fā)抒情或思考。如鄭愁予的《錯誤》,借敘游子走過江南,抒發(fā)思婦等盼歸人的情懷。
最后是升華。包括意義的升華和結構技法的提升。途徑也有三:一是在關鍵處點染、開拓,著一字,而神韻全出,如《沁園春·長沙》中“誰主沉浮”的“主”,表達了詩人雄視天下的凌云壯志;二是點明情思,避免太過晦澀難懂,類似于散文的“卒章顯志”;三是強化主題,前后呼應或反復吟唱,前者顯得結構完整,后者則感情熱烈,能看到情思動態(tài)的流動過程,聞一多的《紅燭》即屬后者。
三要優(yōu)美韻律,需和諧。詩歌是富于音樂性的文學體裁,這種音樂的美來自詩歌的韻律和節(jié)奏。合理安排詩歌的韻律和節(jié)奏,以適合所要表達的情感意蘊,是詩歌寫作的關鍵之一。如郭沫若《立在地球邊上放號》的雄奇奔放、雪萊《致云雀》的浪漫激情,與作品的韻律節(jié)奏是協(xié)調一致的。
如何錘煉語言?首先,要注意語言的凝練、含蓄,富于聯(lián)想和想象。如徐志摩《再別康橋》的開頭一節(jié)和最后一節(jié):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詩歌第一節(jié),寫久違的學子作別母校時的萬千離愁,連用三個“輕輕的”,使我們仿佛感受到詩人踮著足尖,像一股清風一樣來了,又悄無聲息地蕩去;而最后一節(jié),“悄悄的”則與第一節(jié)回環(huán)對應,形成回環(huán)往復,同時也流露出詩人不想打擾母校的靜謐的情感。詩人為什么在末節(jié)說“不帶走一片云彩”呢?在這里,“云彩”有象征意味,代表彩虹似的夢,它倒映在水中,但并不帶走,因此再別康橋不是和他母校告別,而是和給他一生帶來最大變化的康橋文化告別,是再別康橋理想。
其次,要注意巧用手法。如馮至《南方的夜》(第一節(jié)):
我們靜靜地坐在湖濱,
聽燕子給我們講講南方的靜夜。
南方的靜夜已經(jīng)被它們帶來,
夜的蘆葦蒸發(fā)著濃郁的情熱——
我已經(jīng)感到了南方的夜間的陶醉,
請你也嗅一嗅吧這蘆葦叢中的濃味。
在這里,詩人并沒有直接表達對南方的夜的熱愛之情,而是將燕子擬人化,借燕子之口來表達情感。同時,運用以小見大的手法,通過對“蘆葦”意象的營造,描寫了南方的夜的靜謐,表達了詩人對南方的夜的熱愛之情。
二 寫作任務
(一)題例呈現(xiàn)
青春之美,在人的一生中是彌足珍貴的。結合本單元詩作和能夠引發(fā)你思考的其他作品,發(fā)揮想象寫一首詩,抒寫你的青春歲月,給未來留下寶貴的記憶。注意借鑒本單元詩歌在意象選擇、語言錘煉等方面的手法,使詩作多一些“詩味”。匯總所有同學的詩作,全班合作編輯一本詩集作為青春的紀念。
(統(tǒng)編教材高中語文必修上冊第一單元“單元學習任務”四)
(二)寫作點撥
進入高中,一切是那么新鮮,新的環(huán)境、新的集體、新的生活,讓你一下子充滿期待?!拔摇钡睦硐?、“我”的青春和“我”的奮斗……在新的校園里萌生;“我”的思念、“我”的迷茫、“我”的憂傷……在獨處時潛滋暗長;還有喜怒哀樂,還有如饑似渴,還有……想到這些,你是不是有一種沖動,那就趕緊用詩意的文字表達并記錄此刻的想法吧。請選擇你關于青春的內容,然后想方設法運用某種意象來寄托你的這份情思,用一首抒情詩來呈現(xiàn)你內心最真實的感受。
(三)例文展示
攜青鳥出逃 與世界交手
方芷越 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學高一(11)班
談及少年 無關風月
晃蕩氤氳過三載
是春意的青
太陽抵作書頁
厚著臉皮與偷漏的朝露較勁
一朵花的劑量可不足息心
在格格不入里
對著自己長長的影子
唱起了曲:
我說要闖 以最深奧的無知
我說要望 以最熱烈的深沉
我說要想 以最理性的欲望
為譜一曲野史
加畫一首寫意
秋鶴未免略顯清高
不如摟住光 捎上風箏出逃
原野唏噓散落進胸腔
我只管唱
乘著船一起來吧
扣緊側舷 駛進后浪
年輕的水手牢握風霜
肩上星群滴落 似是呼告
躍動 燃燒
整個城市也臥于身側
像一尾金色的錦鯉
聽 書聲
共赴一場 名為青春的刀光劍影
錯落間
我們與世界交手
山嵐沖撞 遠方明朗
要贏一場漂亮的仗
請 等風共賞
“我們的故事從不缺月光
很長 很長”
只聽得
白日流火 風止葉搖
我在此間
談及少年
【佳作點評】高中三年是人生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即使學業(yè)壓身,周周“996”,面對來自各方的壓力,也還是不想輸,不想落后,太想贏,無論是學業(yè)還是別的方面。
所以詩來抒發(fā)“自我”,沖破束縛,打碎枷鎖,少年懷揣銳氣終非池中物的那種感覺,主標題的“青鳥”比較符合少年的意象,自由的、恣意的,確實是想要傳達的那種意氣與態(tài)度。每個人都是一部活著的青春,不單單是高中的這段時間,它可以是你本身,由你決定誰是主角。青春至上,我們來日方長。
全詩以情感為線索,從生活中的一個普通情景切入,運用擬人、通感、動靜結合等手法,借景抒情,生發(fā)出對“青春”的感慨。全詩節(jié)奏明快,韻律昂揚,充滿活力。
(四)拓展活動
1.借鑒本單元詩歌在意象選擇、語言錘煉等方面的手法,結合自己的青春感悟,創(chuàng)作一首新詩。
2.詩歌內容或主題大致相同的同學組成一個小組,組內朗讀,并評價推薦一名同學參加班級展示。朗讀時,拍照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