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添歌 浙江省杭州外國語學校高二(2)班
有一個在海灘上玩耍的孩子,他被一枚絢麗的貝殼吸引了過去,他拾起了那枚貝殼,放在手掌心里仔細地把玩、欣賞。忽然一陣海浪卷走了他手上的貝殼,他只能將目光投向煙波浩渺的海洋。他空著手離開了海灘,正如他空著手來玩耍,但是他內(nèi)心深處那枚貝殼的位置卻永遠空缺了下來。
這或許也是我們?yōu)槭裁慈绱撕ε率ィ涸凇暗玫健钡倪^程中我們充盈著自己的內(nèi)心,也給自己的心靈擴展了空間;而在“失去”的過程中一件件充實內(nèi)心的事物漸漸消失,只留下空虛。在那遠古時代的烈日下失去本可飽腹的獵物,或是在洪水中失去幾畝被淹沒的良田,所呈現(xiàn)的空虛感,都被“寫進”了現(xiàn)代人的基因里,當我們像小男孩一樣丟失了心愛的貝殼時,這種基因就開始頑強地“表達”出來。人生來就是要經(jīng)受這種空虛的,也是生來就要面對這種空虛的。
釋迦牟尼曾經(jīng)坐在虬枝盤曲的菩提樹下對弟子們說,萬法緣起,一切都是緣聚緣散的“無?!保匀艘獙W會“放下”。而莊子就更加直接了,他會“曳尾于涂中”,讓人世間一切的得與失、勝與負,乃至生與死,都隨著百川灌河的秋水順流而東。是啊,這位妻子去世后仍然“鼓盆而歌”、楚王大夫求見仍然“持竿不顧”的智者,他如果遇見了那個因為丟失了貝殼而郁郁寡歡的孩子,大概會這么告訴他:所謂的得失,也只是心靈的一種幻象罷了。他們眼里,沒有起點,沒有終點,也沒有過程。
如果這枚貝殼從未被海浪卷到沙灘邊,我們空空地來到海灘上又空空地離開,那我們會為失去它而感到沮喪嗎?進一步說,我們將貝殼捧在手心的短短幾秒,我們真的得到了它嗎?再進一步說,就算我們把貝殼帶回了家,封在了玻璃盒子里,我們又是否得到了它呢?正如馬可·奧勒留說的:“我不會真正地失去什么,也沒有什么東西會失去,失去了的只是重新回到了它原來的地方而已?!蔽乙部梢哉J為:“我不會真正地得到什么,也沒有什么東西會被我得到,得到了的終將要回到它原來的地方。”
這樣對待得與失是十分誘人的,有關(guān)填補人生空虛的問題好像也得到了解答。但這卻是經(jīng)不起推敲的?!暗玫健焙汀笆ァ币欢ㄊ翘摶玫?、沒有價值的嗎?如果這樣的話,我們不就“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zhuǎn)眼間也將赤裸裸地回去”了嗎?佛老之學不過是在用更大的空虛去對抗空虛,灑脫如東晉“書圣”,也會在蘭亭雅集、曲水流觴之際感嘆“一死生為虛誕”,對于我們來說,則是“一得失為虛誕”。甚至可以說,沒有了得與失,人何以為人?人并不僅僅是由身體和心靈來定義的,還有他們身邊的一切所得之物??!
“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將一個歌舞煉為永恒?!比说挠遣豢伸畛?,最起碼人有“生”的欲望。而每一樣欲望都對應(yīng)著“得與失”。正因我們有衣食住行的欲望,我們才一邊失去作為一般等價物的貨幣,一邊得到令我們滿足的服務(wù);正因我們有為了獲得生命真諦的欲望,我們才一邊燃燒著自己的生命,一邊獲得“抽象”的生命體驗。
人正是不斷地通過得與失來塑造自己,這正是生命的過程。生活在當下,我能夠為自己的“失去”而不感到悵然若失嗎?實話實說,我做不到。但當一切價值都由一個人的“所得”來衡量時,可以說,每一種理想主義,都被社會有關(guān)“得失”的權(quán)衡磨成種種精致利己主義的樣子。理想與現(xiàn)實糾纏,成為裹挾當代年輕人的一對矛盾。
所以,我們應(yīng)該如何跳出得與失的怪圈呢?馮友蘭先生把人生分為“自然”“功利”“道德”“天地”四種境界,在功利境界之后,并不是單純對得與失的解構(gòu)與否定,而是需要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乃至“萬物皆備于我”的高度。在這個高度下,我們并不會逃避得與失的客觀性,但也不會為一離一合而感到沮喪。得與失既要陪伴一個人到一生的結(jié)束,又仿佛只是更高一層人生境界的開端。但無論如何,我們在不斷的得失之間所創(chuàng)造的生命體驗,或許已經(jīng)超過得失本身了。
最后,當我們?nèi)松袕涀阏滟F的貝殼被海浪卷走的時候,我們或許可以這樣告訴自己:不再丟失貝殼的唯一辦法,是讓自己變成海洋。
簡析
浙江高考作文題討論的“得與失”問題,其實是討論“得與失”背后的價值觀問題。正是這個價值觀,才導(dǎo)致了人們對“得與失”階段“論”的不同。人能夠超越“得失”嗎?論述這個復(fù)雜的文化命題,頗有難度。中學生其實并不缺少相關(guān)文化資源的感受和體驗,作者從《逍遙游》《蘭亭集序》的“得失觀”入手,以史鐵生《我與地壇》中關(guān)于“欲望”的思考作為基底,直抵馮友蘭人生四種境界中的“天地境界”,在作者看來,天地境界是大功利、大得失,它也是無功利、無得失。“思辨”常常表現(xiàn)為悖論命題的內(nèi)在統(tǒng)一,看似二元對立的命題,卻并非不能打通,作者的哲學思辨在此完成了一次精彩的自我“超越”。以“貝殼”“大?!钡谋扔鞔蝾^、收尾,形象生動,在邏輯上又遞進一層,是本文亮眼之處。把當代青年人的理想、抱負、困境、追求放在這個語境中加以思考時,可以適當添加當下的材料,會更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