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
摘 要:小學生知識基礎較為薄弱,語文素養(yǎng)不是太高。由于素材的缺失,很多學生在寫作時也存在種種難題。因此,加強小學語文中段作文寫作的指導迫在眉睫,而且這也是一項難度較大的工作。文章分析了小學語文中段作文寫作教學,提出了加強興趣指導、基礎教育、技巧指導,以及注重習慣養(yǎng)成等策略,從而認識到中段學生的學習特性,在作文指導方向上發(fā)展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中段作文寫作;教學探究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30-004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0.023
作文教學是語文課程教學的核心,對于中段學生的作文學習過程而言,教師的指導工作會給學生帶來一些新的想法。教師應通過作文指導,強調學生對于寫作方法、寫作內容的認識,對語文課程教學方式做出調整。在中段教學過程中加強學生遣詞造句、文字描述、語言表達能力的發(fā)展,對學生的后續(xù)學習起到促進作用。在日常教學領域內,聯(lián)系學生學情,分析學生的閱讀狀況。按照學生的閱讀興趣給學生做好指導,提高中段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小學語文中段作文寫作指導的意義
(一)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學生的學習求知欲望大多非常強烈,也存在著自我表達的追求。教師通過自身的耐心引導,有助于學生抒發(fā)自我的想法[1]。會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讓學生認識到語言構思的基本過程。
學生的學習想象能力大多十分豐富,通過開展作文教學指導工作,能使學生在學習課堂上擁有一定的自我學習機會。由于學生的表達能力受限,教師在教學時也要盡量教會學生一些基本的表達規(guī)律。強化對學生的多方訓練,引導學生在表達過程中進行積極思考,由此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
(二)強化學生的自我認知
在作文訓練過程中,學生構思的作文大多是由自身思考進行總結的一類內容。教師會在學生進行作文構思時強調學生對于周圍事物進行觀察,所以學生寫作出來的作文也是真實反映生活、完成自身情感抒發(fā)的一類文體。通過作文訓練指導,有利于學生產生強烈的自我認知[2]。
教師的某些鼓勵行為也會讓學生獲得莫大的成就感,學生在后續(xù)的學習道路上會逐漸明確自身的學習方向。他們在收獲尊重與提升的同時,會感受到知識學習帶來的樂趣。教師在作文指導方面不僅要強調一些基礎內容的指導,更應該在寫作過程中讓學生了解到人性的美好。通過寫作探索到由文字構建文體所帶來的樂趣,加強言傳身教。用自身的態(tài)度去感染學生,讓學生對學習以及生活產生積極的興趣。
(三)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伴隨教育制度的改革,作文在語文教學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這也是學生自我學習能力的一大根本體現(xiàn)。
從應試教育角度來看,學生通過教師給出的作文指導能夠迅速掌握作文構思方法,并在語文課堂上獲取一定的學習優(yōu)勢,這些寫作能力的鍛煉會為學生的學習道路奠基。而從學生的素養(yǎng)提升來看,適時的作文指導過程會給學生融入一些由作文書寫帶來的人生感悟。這些知識是學生在單調的課堂上學不到的,教師可通過作文讓學生了解文化,感受文字,知曉文字的變化規(guī)律。小學階段的作文活動是一類較為綜合的活動,學生會在教師的指導下了解到作文素養(yǎng)的具體體現(xiàn)。這時學生的思維方式、行為習慣都會發(fā)生變化,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會變得更高。
二、小學語文中段作文寫作指導的策略
(一)加強興趣指導,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就中段作文教學而言,要想使學生寫出好的作文,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愛上寫作文。只有學生對寫作產生興趣,在進行作文創(chuàng)作時才會將自己的興趣點融入其中[3]。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體現(xiàn)出對學生的興趣指導,觀察學生的寫作狀況。
從生活方面進行引導和啟發(fā),為中段學生日后的學習創(chuàng)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具體而言,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時要認真觀察學生的學習生活。通過積累生活素材,讓學生逐漸理清寫作思路,獲取寫作靈感。讓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始終保持樂于觀察的態(tài)度,對于觀察過后的結果做出總結。適當?shù)匾胍恍┯^察技巧,讓學生通過由淺入深的觀察,抓住不同事物的特點,保證寫作的文章極具新意。學生的興趣生成需要一定的契機,教師在教學時要準備好各類閱讀材料,創(chuàng)設各類適合學生進行寫作的機會,讓學生的生活豐富起來。通過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讓學生通過這些活動積累寫作素材,表達自己的心愿。小學階段的學生思想單純,很容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干擾。基于學生的學習特點,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工具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閱讀與寫作的情境。在情境創(chuàng)設過程中,積極吸引學生學習。通過各類影視作品的播放,給學生帶來視覺、聽覺等各種感官的沖擊。利用其中的電影美學知識,讓學生由觀看視頻去領悟知識。再將其積累成有效素材,方便學生寫作,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加強基礎知識教育,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對于學生的寫作過程而言,只有興趣是不夠的,學生必須在寫作過程中積累足夠的知識,并能做到靈活運用這些知識。教師要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利用一些創(chuàng)新性的想法幫助學生做好溝通[4]。
在教學時要求學生在知識庫存里儲存一定的漢字、句子,掌握相應的閱讀方法,最后讓學生的閱讀變得更具可靠性。具體而言,教師可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探索學生的各類能力。結合學生的作文狀況,了解學生在遣詞造句方面存在的問題。抓住學生由于造句不準確出現(xiàn)的一些混亂點,讓學生理解到正確造句對于一篇作文構建起到的作用。擁有足夠的耐心指導學生改正這些錯誤,加強學生的反復練習,在糾錯過程中讓學生做好自我感悟。另外,教師還要對句子構建方面的知識加以指導。作文書寫過程中的短句、長句、排比句等句式能夠讓作文內容變得更為充實,教師也要強調學生對這些特殊句式的辨認,讓學生能夠靈活地運用好動詞、形容詞、連詞構建內容飽滿的句子。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會逐漸掌握正確句子的書寫方法,作文質量也會提高。教師在教學時應從這些基礎知識內容開始教學,先讓學生弄懂遣詞造句的完整性,再通過展示一些優(yōu)秀文章,讓學生對這些優(yōu)秀文章做好仿寫訓練。逐漸提升學生的造句能力,在明確主題的過程中避免跑題。通過梳理文章的結構關系,從題目入手,教會學生如何正確審題。對一些半命題作文著重學生思維層面的訓練,讓學生結合自己對作文的理解來構思。還要了解作文構思主題,保證學生作文學習的正確性,提高中段學生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