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芳
摘要:語言表達是貫穿于學生一生的技能,教師在展開教學時需結合學生的現(xiàn)實情況及發(fā)展規(guī)律,以創(chuàng)設與之相適應的教學形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多元有趣的活動平臺,促使學生能夠充分進行語言的表達練習,實現(xiàn)語言表達能力的不斷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教學;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對策
引言:
小學階段的培養(yǎng)方式應以其自身的發(fā)展為依托,設計具有趣味、活動性質的教學課堂,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融入其中。在培養(yǎng)其語言表達能力期間,教師亦可創(chuàng)新設計多元活動形式,為其提供多樣化交流平臺,使其能夠在無形中實現(xiàn)語言的有效鍛煉,以促進其語言表達的不斷提升。
一、組織多種教學活動,提供多元表達平臺
(一)依據(jù)教材內容設計主題活動
語言表達的培養(yǎng)在于學生能夠切實實際的獲得有效鍛煉,因而教師在針對學生這一能力的培養(yǎng)過程當中,則可為學生創(chuàng)造多元教學活動,給予其多種形式的語言表達平臺,促使其能夠在語境中積極地進行表達,進而在不斷地語言鍛煉中獲得切實的提升[1]。例如,在三年級《燕子》的課程學習之后,教師則可組織學生先行在課下收集關于燕子的資料并進行充分的閱讀,內容上可以依據(jù)學生自身的喜好,如燕子的種類、習性、樣子等,除燕子之外的其他各種鳥類等等,進而讓學生在課堂中進行分別演講,讓學生將自己閱讀的關于燕子的知識、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分享給大家。這樣一來,學生的興趣既能夠充分的調動,使得語言交際活動更加的隨意,讓學生在無形中獲得了語言表達的鍛煉,同時,學生亦能夠在此過程中,有效實現(xiàn)了知識的拓展與普及。再如,在學習了四年級《呼風喚雨的世紀》之后,教師則可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進行自我故事的構思,進而組織開展“講故事”的交流活動,要求故事的背景為“呼風喚雨的世紀”,在此期間,教師可鼓勵學生充分大膽的發(fā)揮想象,不必局限于教材中表述的內容。這樣的活動組織,既有利于學生想象思維、思維邏輯的充分鍛煉,亦能夠在故事的創(chuàng)編與分享中實現(xiàn)語言表達的有效鍛煉。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依據(jù)其他課文的主題、文章形式等進行多種趣味活動的組織,讓學生既能夠調動興趣,亦能夠在無形中獲得鍛煉,使其在多元活動中有效消除語言障礙帶來的心理影響,從而更好地參與其中并獲得語言表達的切實鍛煉與提升效果。
(二)組織合作學習,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
在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形式上,教師可創(chuàng)設具有較強互動性的課堂活動,比如合作學習、角色扮演等,讓學生能夠在互動交流中充分展現(xiàn)自我,表達各自的想法,從而實現(xiàn)語言能力的有效鍛煉[2]。例如,在學習課文《小英雄雨來》時,教師則可依據(jù)課文內容設計開放性問題,讓學生結合自身的理解,在合作小組中充分交流并表達自己,使其在各抒己見、交流互動中實現(xiàn)有效表達。比如,“你認為雨來算是小英雄嗎?你支持作者的觀點嗎?文中有哪些地方能夠證實你的觀點?”“文中為什么在描寫雨來的時候要寫還鄉(xiāng)河的景色?你認為這樣的描寫有意義嗎?為什么?”等等,在這樣沒有固定答案的開放性問題下,學生能夠依據(jù)各自的想法在輕松的合作氛圍中充分表達,既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發(fā)散與啟迪,亦能夠促使學生在互動交流中展開語言表達的鍛煉。此外,教師還可在教授角色分配相對較多的課文中,組織學生以合作表演的方式,讓學生進行內容、對話的適當改編、排演,以促進學生的語言表達。
二、充分利用課外資源,促進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師亦不可忽視學生日常生活中的語言交際,將課外豐富的資源內容充分利用起來,讓學生在更多的環(huán)境范圍下實現(xiàn)語言表達的有效鍛煉,以促使其這一能力進一步獲得鍛煉提升。一方面,結合現(xiàn)代多媒體的環(huán)境中,教師則可鼓勵學生將身邊的媒體資源加以利用,比如電視、網(wǎng)絡、智能手機、電子閱讀設備等等,讓學生大量的閱讀、觀看并進行模仿演繹。比如針對動態(tài)動畫的內容,如電視節(jié)目、電影、綜藝等內容,則可讓學生模仿其中的語言內容;針對電子書、閱讀類內容,則可讓學生將自己所看的內容講述出來,如錄制短視頻分享至班級微信群,或是將各類APP資源充分利用,如上傳至喜馬拉雅,建立相互關注的模式,讓班級學生、教師能夠借助APP進行傾聽,讓學生人人都能夠作為別人講述故事的“小主播”,這樣,既具有趣味,又不失鍛煉的形式,則能夠較好地促進學生的語言表達。當然,在語言表達的基礎、技巧上,則仍需通過閱讀教學進行實現(xiàn),通過有效的閱讀學習,掌握更多的語言知識、修辭表達,作為語言表達能力的有力奠基。
三、結束語
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方式具有多樣化特點,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價值,為學生創(chuàng)建多種形式的互動平臺,使其主體地位得以充分發(fā)揮,從而實現(xiàn)語言能力的有效鍛煉與提升。同時,教師亦需要注重課外資源的充分利用,為學生逐漸多元立體的語言表達鍛煉空間,以促使學生得以更好地發(fā)展其語言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 郭清杰.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的有效措施[J]. 當代家庭教育(12):1.
[2] 張春雨.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對策[J]. 山海經(jīng):教育前沿, 2019(6):01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