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述評現有關于“管理學”課程思政改革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現有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探究“管理學”課程思政的理路。以促進學生德行和能力協(xié)同發(fā)展為出發(fā)點,著重闡明道德教育與“管理學”教學的關系,挖掘管理與道德教育兩者的共同理路——正己化人。緊扣這一共同理路,進一步探索如何運用“中國之治”智慧將道德教育融入“管理學”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將管理學理論應用到生活實踐中,使其在“知行合一”中提升德行和能力,從而達到“立德樹人”的課程思政教學效果。
[關鍵詞] 立德樹人;課程思政;道德教育;管理學
[基金項目] 2020年度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一般項目“基于《群書治要》之中國古典管理理路與效應詮釋研究”(GD20CGL25);2020年度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一般項目“基于‘立德樹人的《管理學》一流課程建設研究與實踐”(PX-620712);2019年度嘉應學院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重點項目“扎根德教的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模式研究與實踐”(JYJG20190107)
[作者簡介] 陳少霞(1984—),女,廣東汕頭人,博士,嘉應學院管理系主任,講師,主要從事中國古典管理、道德教育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1)37-0181-04? ? [收稿日期] 2021-04-09
一、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人無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1]。故而踐行“立德樹人”、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成為當今時代的主要論題與教學工作。本文以促進學生德行和能力協(xié)同發(fā)展為出發(fā)點,著重探索如何在“管理學”教學中引導學生將管理學理論應用到生活實踐中,在“知行合一”中提升德行和能力,從而達到“立德樹人”的課程思政教學效果。這有助于引導學生深入理解“管理學”的知識點和朝“學以致用”的實學方向發(fā)展。
管理學是一門研究“如何協(xié)調人的行為”的人文社會學科,與道德教育有密切關聯(lián)。中國自古就有“以德為政”的管理理念。因此,應用“立德樹人”理念改革這門課程的教學,有利于引導學生深入理解理論知識、將理論知識內化成素養(yǎng),以取得促進學生德行和能力協(xié)同發(fā)展的教學效果。為此,本文基于“立德樹人”理念,深入研究“管理學”的課程思政教學問題,探索將道德教育融入“管理學”教學的方式方法,使道德教育與“管理學”課程教學有機結合,以期將“管理學”課程思政教學系統(tǒng)化,由此豐富“立德樹人”教育理論。
二、研究現狀分析
(一)“管理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研究現狀
在黨中央關于“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到教育教學全過程”的號召下,課程思政教學成了當今教育界的重要研究論題,而這一論題的研究和解決也是教育教學中落實“立德樹人”的本分職責的理論保障?!肮芾韺W”作為研究“如何協(xié)調人的行為”的人文社會學科,與道德教育有密切關聯(lián),且是管理類專業(yè)、經濟類專業(yè)的學科基礎課,其課程思政教學對“立德樹人”具有重大影響。因此,有必要系統(tǒng)性研究和構建“管理學”課程思政的教學方案。
文獻研究發(fā)現,目前多數研究側重于討論將某一思政元素植入“管理學”教學中。比如,李羽飛等在講解“管理學”第二章“亞當·斯密勞動分工觀點”中,通過“日常學習生活現象點滴”案例的講述,引導學生領悟“熟能生巧”的人生哲理[2]。宋晟欣等則是設計思政案例,從課程不同章節(jié)中提取思政元素,依托中國紅色發(fā)展歷史、杰出的領袖與企業(yè)家等事跡,將專業(yè)知識與思政元素融合成思政案例,對學生進行精神與思想的教育。姚亞琳等則提出要注重踐行文化自信,在教學過程中融入中國傳統(tǒng)優(yōu)秀管理思想,加強學生的自我管理及課后道德實踐指導,以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綜合素養(yǎng)水平。
(二)當前“管理學”教學改革中所存在的問題
當前“管理學”課程思政育人尚缺乏系統(tǒng)性的教學方案。究其根源,關鍵在于當前學術界對管理理論多數局限于西方商業(yè)管理思想,對優(yōu)秀的中國古典管理理論缺乏涉獵與認識,導致對于管理的根本理路——“正己化人”——缺乏深入的認識,因此,在“管理學”課程思政教學中難以做到道德教育與知識點講解有機結合。這就容易導致課程思政局限于“蜻蜓點水”,甚至流于“兩張皮”的形式,課程教學難以充分發(fā)揮“德行與能力協(xié)同發(fā)展”的“立德樹人”作用。
(三)本文的研究設想
針對當前“管理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研究的不足,本研究基于“立德樹人”理念,深入研究“管理學”的課程思政教學問題,探索系統(tǒng)性地將道德教育融入“管理學”教學的方式方法。以“知行合一”教學思路,構建“基于‘立德樹人的‘管理學教學理路模型”,使道德教育與“管理學”課程教學有機結合,以期更好地引導學生深入理解知識點及將知識內化為素養(yǎng),從而提升德行和能力。
三、基于“立德樹人”的“管理學”課程思政教學理路模型構建
(一)道德教育與“管理學”教學的關系
道德教育通常也稱“倫理道德教育”。何謂倫理道德教育?《說文解字》云:“倫,輩也,從人侖聲;侖,思也?!盵3]倫理是指族類的關系。以人類為分析點,人類是一個族類,相對人類以外我們統(tǒng)稱為大自然,則倫理包括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與大自然之間的關系;其中人倫關系分為五倫:夫婦、父子、兄弟、君臣、朋友。“道”,所行道也,即自然法則規(guī)律。人倫之五倫、人與大自然之天倫都是道,是客觀的自然法則?!暗隆闭?,得也,得知、明達自然規(guī)律。故而,倫理道德教育的核心實質是傳授關于人與人之間是什么關系、人與大自然之間是什么關系,以及宇宙人生的自然法則規(guī)律是什么;通過教導自然的原理原則,引導大眾遵循自然法則而行,使得組織團體、社會、國家乃至世界和諧有序地蓬勃發(fā)展。而這正是“管理學”核心的研究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