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主要陣地,是實現(xiàn)優(yōu)質教育的關鍵?!罢n堂言說”是學生課堂學習的主要表達方式,但如今課堂教學普遍存在“填鴨式教學”現(xiàn)象,學生甚少主動表達觀點,學生課堂言說能力也未引起教師重視。文章針對小學語文低學段學生課堂言說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合理分析,并提出了相關的教學策略,以期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言說能力;課堂教學;有效性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1)26-0064-02
引? 言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小學階段的教育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理解能力、思考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的培養(yǎng)[1]。構建高效課堂是每位語文教師努力的方向。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重視“課堂話語權”,密切關注學生的課堂表達能力與表達習慣。從目前低年級的小學語文教學實際來看,課堂言說作為教學的組成部分,對學生的學習成長有關鍵作用,直接影響著對學生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并間接影響著學生學習中情感體驗和價值觀的形成。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教師采取的“問答式”教學方式,只能讓學生碎片化地理解知識,長此以往,低效的課堂言說會嚴重影響課堂教學質量。筆者針對小學語文低學段課堂言說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合理分析,并提出了相關的教學策略,以實現(xiàn)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一、小學低學段學生課堂言說現(xiàn)狀與問題
(一)言說與教學內容不匹配
受應試思維的影響,很多教師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經常提問:“這篇文章寫得美不美?”“大家喜不喜歡小動物?”“某某讀得好不好呀?”學生也基本上異口同聲地回答“美”“喜歡”“好”。在這樣的課堂言說中,問題缺乏引導性和邏輯性,學生往往存在“隨大流”的心態(tài)。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不利于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言說內容也不具有啟發(fā)性。從表面上來看,學生與教師進行了一定的互動;從效果上分析,這些淺顯的問答不利于加深學生對語文知識的認識和理解。
(二)課堂言說具有空洞性
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很多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無論教學哪一課時,都習慣性地問學生一些固定的問題,如“這篇課文寫了什么內容?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這篇文章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你對此有什么感悟?”這些問題雖然能夠幫助學生了解文章內容,但從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來看,教育意義十分有限[2]。
例如,在教學《吃水不忘挖井人》時,教師往往讓學生朗讀毛主席挑水、挖井的故事,為學生滲透感恩的價值理念,引導學生成為懂得感恩的人;在教學《我要的是葫蘆》時,通過種葫蘆的故事,讓學生明白過程的重要性,讓學生逐漸認識到結果固然重要,但要懂得享受努力的過程,不要只追求結果而忽略對細節(jié)的掌握。這些言說內容具有很強的道德思想性,小學生往往難以深入領悟這些深層次的含義,導致語文課堂變成教師的一言堂。
(三)言說內容的隨意性
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經常組織學生對相關課題進行討論。但在討論過程中,學生總是討論自己喜歡的事情。比如,在《動物王國開大會》的學習討論中,學生都是談論自己喜歡什么動物之類的話題,忽略了課文內容,導致課堂言說未能充分發(fā)揮作用。
由于小學低年級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容易停留在表面,教師若沒有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將導致學生的言說逐漸遠離課堂,使課堂言說成為趣事討論。這不僅會影響課堂教學進度,還會導致學生養(yǎng)成隨意言說的不良習慣,不利于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提升。
二、提升小學低學段學生課堂言說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一)開展精細化閱讀,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
閱讀是語文的核心內容之一,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是學生言說有效性提升的保障。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精細化閱讀,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習能力,采取趣味化閱讀形式。比如,教師可以用分讀法、標讀法、表演朗讀法等方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從效果上分析,小學低學段學生可以完整、正確地讀完文章,就是課堂言說有效性提升的具體表現(xiàn)。
例如,在教學《小蝌蚪找媽媽》一課時,教師將分角色閱讀法與標讀法相結合,對故事情節(jié)進行劃分,讓學生對不同的情節(jié)進行閱讀。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對相關字詞進行標注,如“大大的”“長長的”“黑灰色的”“碧綠的”“雪白的”等。這樣,學生就會在閱讀過程中認識很多形容詞。然后,教師讓學生用這些詞語造句,如“柳樹有長長的枝條”“院子里有碧綠的油菜”等。在這樣的閱讀模式下,學生不僅可以更好地閱讀課文,還可以積累很多字詞,提升課堂言說能力。
(二)以文章內容為出發(fā)點,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讓學生進行機械化的閱讀與背誦。這樣,學生在基本的課堂言說過程中僅僅是將自己背誦的內容進行復述,完全沒有實現(xiàn)對知識的應用,使得課堂言說十分空洞。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針對教材選取符合學生年齡特征的內容,更需要巧妙地利用文章的空白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主表達。這樣,學生既可以通過自由表達了解文本語言的精妙之處,又可以充分地發(fā)揮自身想象思維。
例如,《狐假虎威》一文中有很多對話,但這些對話十分簡單,不能詳細地描述老虎與狐貍的心理活動。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老虎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語言描述。有的學生這樣描述:“這只狐貍瘋了嗎?我可是百獸之王,它這小體格我不是分分鐘就能把它吃掉?它竟然敢這樣和我說話?!庇械膶W生則這樣描述:“小小狐貍膽子不小,它竟然對我這個百獸之王這樣講話,難道它真的不怕我吃掉它?算了,先看看它接下來耍什么花樣吧?!痹谶@樣的描述活動中,學生的好奇心瞬間被激發(fā)。在表達過程中,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刻,這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十分有幫助。
(三)以問題為導向,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
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字、詞、句的認識和理解是教學的重難點內容。教師在教學時不僅要把握重點字、詞、句教學,還要不斷地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讓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例如,在《鄧小平爺爺植樹》一課的教學中,教師首先讓學生對課文進行反復閱讀,然后根據課文的內容為學生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如“什么是植樹節(jié)?”“鄧小平爺爺是誰?”“什么是引人注目的?”“為什么鄧小平爺爺植樹引人注目呢?”帶著問題再次閱讀文章,學生很快找到答案:鄧小平爺爺都83歲了,依然和孩子們在一起植樹,這很難得。之后,教師接著提問:“在植樹的過程中,鄧小平爺爺明明已經滿頭大汗,為什么仍然不肯休息呢?”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認識到鄧小平爺爺植樹的意義,既是為了給孩子做好榜樣,又表現(xiàn)了其對祖國未來的關心與愛護。這樣,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既實現(xiàn)了對文章的深入理解,又逐漸掌握了語言表達的技巧。
結? 語
綜上所述,言說能力是學生語言表達、文化素養(yǎng)、邏輯思維等綜合能力的直接反映,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課堂言說能力在語文教學中十分重要。構建有效的語文課堂、提升語文課堂言說有效性也成為教師探索的方向[3]。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全面認識到傳統(tǒng)教學存在的問題,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fā),為學生設計多元化的學習活動,讓學生掌握課堂言說的技巧,增強學生的語文學習感悟和言說信心,讓課堂成為學生暢快言說的天地。
[參考文獻]
任紅娟,李曉玲.巧設五種課型,打造小學有效語文教學[J].華夏教師,2019(17):48-49.
李志林.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J].讀寫算,2019(08):79.
張娜.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之思考[J].學周刊,2018(28):88-89.
作者簡介:陳凱(1983.10-),男,江蘇常州人,本科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