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佳成
【摘要】 本文研究影響譯者翻譯策略選擇的幾個主觀因素以及相關依據(jù)。威廉·布萊克是英國文學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以他的作品《天真的預言》第一節(jié)譯本為例,單獨從主觀因素的角度分析這一詩歌第一節(jié)的翻譯策略及其背后的主觀依據(jù)。本文針對這些譯本進行歷時和共時研究,在分析該節(jié)詩的多個主要譯本的基礎上運用相關理論并發(fā)現(xiàn):宏觀上這些譯本從文化角度出發(fā)分別采取了歸化與異化的翻譯策略;中觀上是譯者們對詩歌形式和詞匯意象的翻譯方法和技巧的處理;微觀上翻譯策略背后的主觀因素,包括譯者的文化態(tài)度,譯者的翻譯目的,譯者的語言水平,譯者的翻譯觀,以及譯作讀者的水平等原因和相關的主觀依據(jù)。詳細的分析目的旨在引導譯者加深對異化和歸化翻譯策略的認識,鼓勵進行更豐富的翻譯批評與翻譯實踐。
【關鍵詞】 詩歌翻譯;翻譯策略;歸化和異化;主觀因素;主觀依據(jù)
【中圖分類號】H315?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32-0108-04
一、引言
威廉·布萊克是18末、19世紀初英國詩人和畫家,主要詩集有《純真之歌》《經(jīng)驗之歌》等,是英國浪漫主義文學代表人物之一。其一生默默無聞,隨著“皮克林手稿”等作品的陸續(xù)發(fā)表,以及為《神曲》制作的版畫作品,奠定了他在藝術界的崇高地位。威廉·布萊克的《純真之歌》是于1919年由周作人引入中國,在這篇文章中,周作人對其詩歌中的想象和感性的創(chuàng)作手法不乏贊美之詞,第一節(jié)前四句“一粒沙里看出世界,一朵野花里見天國。在你掌里盛住無限,一時間里便是永遠”堪稱經(jīng)典,原文是“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And Eternity in an hour.”在他之后,又陸續(xù)有田漢、徐志摩、宗白華、梁實秋、宋雪亭等若干譯者進行了復譯。
二、翻譯策略
(一)歸化和異化的翻譯策略
(1)歸化策略
于1990年翻譯研究的文化轉向開啟了異化與歸化的矛盾之爭,這是由于傳統(tǒng)的語言學視角的翻譯研究已經(jīng)不能解決翻譯中文化信息的傳遞。歸化與異化最開始是由德國神學家、哲學家施萊爾馬赫首次提出。對于歸化的定義施萊爾馬赫則是將原作者帶向讀者。在歸化問題上,語言學派的尤金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是對這一翻譯策略的回應,即使譯文具有相當大的可讀性和交際性,但是這種過分強調意義傳遞的對等觀念其實是有害的,如對原文的語言特點被扭曲;原文本的文化特色遭到破壞;對等導致的流暢易讀的文學作品譯本往往使譯者“隱身”,換言之譯者的個性面臨邊緣化的危險,進而確立譯者的主體性地位。由于上述三點可能導致文學作品在譯入語國家被邊緣化,所以這種種族中心主義的翻譯策略、歸化,是對社會文化語境有害的。
(2)異化策略
施萊爾馬赫認為,所謂異化就是:“盡量不要打擾原作者,而是把讀者帶向原作者”,在翻譯具體表現(xiàn)為:盡量保留原文的語言和文化特點,以及異國風味。他認為這不但彌補了歸化的不足,同時還能起到豐富譯入語讀者文化層的作用。正如德語文學對英語和法語文學的吸收,不只是文化層面,更多的是文學語匯的吸收,從而豐富了德語的語言系統(tǒng)。不止如此,異化也讓隱形的譯者在譯入語境中“顯形”并且對應的相關文學文本的地位也會重新確立:比如說賽珍珠所翻譯的水滸傳的二次經(jīng)典化,因其語言中對帶有強烈中國文化內涵的詞匯進行忠實的異化表達,從而使這一典籍在美國得到“文本的新生”。但是異化的缺點還是不容忽視的:文本中新的語言形式會對讀者的理解力造成挑戰(zhàn),比如說異化策略的零翻譯的翻譯方法;異化文本的異國風情也許會讓某些目標讀者或者潛在讀者產(chǎn)生不適;譯者的主觀性難以把握,可能造成譯文的個人風格過強影響閱讀體驗,比如說許淵沖所翻譯的唐詩宋詞。二度經(jīng)典化作品的引入可能會面臨前作的阻礙,已經(jīng)接觸了舊譯本的讀者群可能會對新譯本產(chǎn)生心理抵觸,比如說第三世界國家中圣經(jīng)的多次重譯問題,以及《純真之歌》的多種譯本的被認可和接納程度。
(二)翻譯策略的選擇
翻譯策略是翻譯活動中為實現(xiàn)特定的翻譯目的所依據(jù)的原則和所采納的方案集合。翻譯策略從文化視域上主要分為歸化策略和異化策略。在翻譯時,選取方法乃至翻譯技巧,都要求考慮般包括作者、委托方、譯者、接受方以及潛在讀者等客觀因素。然而客觀因素卻不止這些:比如操縱學派為代表的勒菲弗爾,特別重視譯文的改寫策略,尤其強調意識形態(tài)、詩學和贊助人的力量三大客觀因素對翻譯過程的影響;以及圖里提出的源語文化和譯語文化的強弱問題。與此同時。原作文本的性質也決定了翻譯策略的選擇問題。但是關于翻譯策略選擇的主觀因素卻少有人談起。所謂翻譯策略的選擇的主觀因素主要落腳點在于每個譯者的個體上。涉及的譯者個體,則是不得不說到譯者主體性這一問題,其濫觴源于翻譯單一主體論和對忠實觀的質疑。換言之,主觀因素即是強調譯者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翻譯所帶來各種譯本的可能性。這點正如本雅明所言翻譯是原文文本的“再生”賦予原文以延續(xù)的生命。翻譯策略的主觀原因主要包括譯者的文化態(tài)度、譯者的翻譯目的、譯者的語言水平、譯者的翻譯觀以及譯作讀者的水平。而其主觀原因背后的主觀依據(jù)與譯者的個人經(jīng)歷和其背后的價值觀以及原語譯入語的文化態(tài)度密不可分。
三、《純真之歌》的第一節(jié)的各類譯本及其翻譯策略
從1919年周作人對布萊克的這部作品第一次譯評,到如今的互聯(lián)網(wǎng)絡涌現(xiàn)的大批新譯體現(xiàn)了每個時代獨有的精神風貌和社會文化語境。為了做到客觀公正的分析和判斷。此處采用歷時和共時的研究方法作為切入點,發(fā)掘譯入語文本背后的翻譯策略和相關的主觀因素和主觀依據(jù)。眾所周知,翻譯活動是由一個個獨立的譯者進行的,其翻譯活動從客觀上來說是帶有時代的局限性的烙印。以我國歷史上兩次重大事件新中國成立和改革開放為分水嶺,劃分出《純真之歌》譯本群的三個歷史區(qū)間:1919至1949;1949至1980;1980至今。
(一)從1919至1949的各種譯本
周作人的翻譯:一粒沙里看出世界,一朵野花里見天國。在你掌里盛住無限,一時間里便是永遠;田漢的表達: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雙手握無限,剎那是永恒;徐志摩的詮釋: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無限掌中置,剎那成永恒;哲學家宗白華的表述: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國,君掌盛無邊,剎那含永劫。
從中看到田漢、徐志摩和宗白華的譯文采用省譯法,通過刪去動詞To see使文章形式更接近當時中國人閱讀習慣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五言詩格式。這可看作歸化的策略范疇,以至于如果讀者不知道譯文背景甚至會誤以為是本土原創(chuàng)作品。而周作人和梁實秋的譯文從形式和內容上看,意象的詞語有所保留且形式上帶有異域的特色。在異域特色上梁實秋的譯本由于每行字數(shù)無規(guī)律可循,顯得文本形式尤其突出。且其對原文內容的保留比周譯本更勝一籌,這點體現(xiàn)在他將“To”譯為“由”。所以梁實秋的譯文做到了忠實的原則,且在全譯的基礎上做到了文化上的文本異化策略,但美中不足的是沒有在韻腳上達到對等。
(二)從1949至1980的譯本
建國之后,由于蘇聯(lián)文學的引進和影響,布萊克被賦予了“杰出的進步詩人”“民主作家”和“進步浪漫主義作家”等身份。這是由于其原文中蘊含的反叛精神和對資產(chǎn)階級社會的批判,迎合了當時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這一時期比較典型的譯作出自翻譯家宋雪亭之手:“在一粒沙子里看見宇宙,在一朵野花看見天堂,把永恒放進一個鐘頭,把無限握在你的手掌?!边@一譯文精彩之處在于其一,從內容上通過換譯法把world譯為宇宙而不是世界,把hour譯為鐘頭而不是小時。其二,通過改變原文第三和第四句的順序的直譯法。這兩種翻譯方法旨在達到原文abab韻腳的對等。雖然形式上變化過大,但總的來說由于每個詞語以及原文的意象都在譯文中有所保留,可以看作是對原文的忠實。即可稱之為異化策略。
(三)從1980至今的各種譯本
王佐良,中國現(xiàn)代詩人、英國文學研究專家:“從一粒沙看世界,從一朵花看天堂,把永恒納進一個時辰,把無限握在自己手心”;梁宗岱,中國現(xiàn)代詩人、學者、翻譯家、文學評論家:“一顆沙里看出一個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把無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恒在一剎那里收藏”;張熾恒,詩人,文學翻譯家:“在一顆沙粒中見一個世界,在一朵野花中見一片天空,在你的掌心里把握無限,在一個鐘點里把握無窮”;陳定家,詩歌愛好者:“微塵見世界,野花隱大千,掌握乾坤小,彈指數(shù)千年”。
改革開放以后,學者們對布萊克作品的研究和翻譯達到了新的階段,這一時期學者們更多關注其美學價值背后的神話內涵和作者的深刻思想。學界對布萊克研究的視角也更豐富多元,比如現(xiàn)代批評方法和系統(tǒng)論方法,隨之而來的是大批的復譯。總體上看,這一時期的譯作大多打破了原文本的格式,同時也拋棄了傳統(tǒng)中國詩歌的五言要求。但是多元空間也容得下傳統(tǒng)格律詩的生存空間。比如王佐良、梁宗岱和張熾恒采取的是現(xiàn)代詩形式。王佐良的譯文和宋雪亭的譯本一樣采取了第三和第四句的位置調換的手段,而且在此處還有變譯法的體現(xiàn),如把your hand 譯為自己手心。其出發(fā)點是變譯法中改譯的觀點“為了滿足譯入語文化取向的需要和跨文化交際的目的”。簡言之,基本的忠實觀下王佐良的譯本更接近異化策略。
四、翻譯策略的主觀因素
(一)譯者的文化態(tài)度
譯者的文化態(tài)度,主要內涵包括譯者對源語文化的態(tài)度和目的語文化的態(tài)度,以及譯者對目的語文化和源語文化之間關系的態(tài)度。這一文化態(tài)度會影響譯本風格,采取異化的手段,吸收原文化的各種表達元素。如果譯者判斷目的語文化相對強勢,那么譯者傾向于使用歸化手段處理原文文本。而且也看到了德語相對于當時其他西歐語言來說是弱勢的語種,所以其文化亟須從其他語言形式及其文學作品中吸取精華。為達到這一目的,必須采取異化手段。這同時也是我國白話文運動時期文學家和學者們提倡的。他們的一點藝術加工和隨意翻譯,近乎創(chuàng)譯的方式,近乎林紓和龐德的風格,其翻譯成就值得推崇,這種翻譯文化態(tài)度,反映了譯者的翻譯策略和權衡。簡言之,波斯文學代表的文化在當時是一種弱勢文化,譯者采取的態(tài)度是歸化策略的使用。
周作人作為新文學活動中的一員,其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在那個時代,他引介西方文學的心態(tài)是出于救亡圖存,使中國和西方文化可以抗衡。在這個基礎上他強調西方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他期待一種能被中國人接納的西方浪漫主義的文學形式和傳統(tǒng)中國文人審美意識的有機結合體。所以在看到他的作品時,仍然會從他的作品的字數(shù)整齊程度看到其深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但是與同時期的譯者所寫之譯文相比較,他的譯作已經(jīng)打破了傳統(tǒng)五言詩的格式和韻律要求,在保留完整原詩的意象的基礎上實現(xiàn)了詩歌結構的自由精神的表達,整體而言是異化策略的。
而同時期的田漢、宗白華和徐志摩譯本則在犧牲了部分意象的基礎上達到了符合當時國人審美預期的工整的形式,比較而言算是歸化手段。尤其是宗白華譯本,原詩歌的抑揚格四音步被改為了標準的五言四行詩。且名詞類意象也保留完整。全詩的效果讀起來絲毫沒有翻譯痕跡,完整的做到了譯者的“隱身”。他這一譯本體現(xiàn)了他所處的社會背景和文化態(tài)度。當時的文化運動中出現(xiàn)了新潮派和學衡派。比如以胡適代表的新潮派主張接納新文化,勇于學習西方優(yōu)秀的文學成果。這一派的譯者們主張異化手段有助于傳達異域特色,國人對異國的好奇心正是這一切入點。而學衡派認為大量傳播西方文學作品為代表的西方文化是一種對中國的文化入侵,因為源遠流長的漢語作為一種自給自足的語言系統(tǒng)及其文學作品完全可以滿足國人的審美需要和交際表達,所以他們主張翻譯活動中的歸化手段。
(二)譯者的翻譯目的
翻譯是一種有目的的活動。通過特定翻譯策略或手段達到交際目的。連貫原則強調譯本的連貫性,為達到被譯入語讀者理解的目的,但是這種由Vermeer提出的翻譯理論對于非文學翻譯或者應用類文本翻譯有較廣泛的應用價值,對于文學類文本可能會因改譯文造成原文學文本意象的流失。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文學翻譯不可以運用目的論來指導。諾德在他的《目的性行為——論功能翻譯理論》,可以將對等作為文學翻譯的基本指導。這一論點并不能廣為認可,因為對等的可控范圍并不容易把握,因為考慮到內容對等和形式對等。賴斯強調原文的交際目的,這一理論對譯者的翻譯策略使用是有實際價值的。比如把布萊克的作品介紹到中國讀者時,譯者可能更偏向歸化所帶來的可讀性。而要介紹與這一文學作品相關的文化因素時,則是需要采納異化策略。
周作人的翻譯目的旨在通過將威廉·布萊克的《純真之歌》刊登在《少年中國》這一月刊上,將布萊克的詩歌翻譯和其背后的浪漫主義、反叛和自由主義精神介紹給中國當時的學者群體,讓中國的精英們了解布萊克這一詩人的身份。和周作人類似,梁實秋也是要向中國引入布萊克的《純真之歌》,所以他們不謀而合地采取了異化策略達到這一目的。后期的王佐良和張熾恒也是出于同樣的目的采取的異化策略。而宗白華、徐志摩和田漢的翻譯目的出于對威廉·布萊克的神秘主義元素的認可,他們的譯文相對來說比較私人,所以他們的翻譯目的旨在與志同道合之人分享譯者他們自己的哲學理念。從他們的譯作品可以看到,他們的譯文放棄了部分形式和意象,而更關注表達原作的神韻,為了表達這種東方的禪意,他們選擇了歸化的手段。
(三)譯作的讀者水平
目標讀者的閱讀水平關乎譯文的接受程度。這一點與讀者的理解力密切相關。與讀者理解力關系緊密的理論是接受理論。根據(jù)接受理論,文本的意義并非作者或作品的意圖,而是文本意義潛勢和讀者互相的作用,簡言之文本的意義是由讀者的閱讀實現(xiàn)的。從翻譯角度來說接受理論的第一階段:首先一名譯者是有讀者的身份的,他會在閱讀過程中發(fā)掘原文本的意義。然后他才作為一名譯者進行翻譯實踐。翻譯過程中,譯者要預設目標讀者與文本之間的積極互動的狀況,因為這與翻譯成果緊密相連。所以譯者要考慮到來自兩方面的對翻譯活動的影響因素,一是他自己對文本的認識,二是讀者對譯文的理解。如果說上述第一個接受階段是譯者和原文以及譯文文本之間的互動,下一個接受階段是譯文讀者和譯文之間的互動。這一階段的實現(xiàn)要求譯者在翻譯活動中,不只要考慮其審美經(jīng)驗,還要考慮到接受語境、翻譯策略和贊助人目的。譯文的讀者接受程度取決目標讀者的世界觀、美學觀、價值觀和社會經(jīng)歷,也就是說如果譯者希望其譯本被目標群體接納,他的作品應該滿足以上四個因素。
1919年左右的新文化運動,倡導的白話文意,作為他們一員的周作人,當他第一次閱讀威廉·布萊克的《純真之歌》原作時,他首先是以讀者的身份去接受這部作品的。根據(jù)他自己的詩學體驗,他認為這部作品充滿了浪漫主義精神和自由主義的色彩。此時可能由于其譯者和文學家的身份,他將他心中這部作品理想的讀者,帶入了頭腦。他期望目標讀者也能感受到這部異國詩歌背后的豐富意象和自由精神。所以為了完整的傳達這些信息,他采取了異化的策略。而張熾恒、王佐良和梁宗岱的時代已經(jīng)有了大量的外國文學譯入中國,所以他們的讀者主要是對西方文學有興趣的文學愛好者和研究者。對于這些讀者來說,他們的目的在于了解一個完整的布萊克,兩位譯者的譯文盡最大可能保持了原作的原汁原味,即異化的處理。
而徐志摩和田漢等人的譯文旨在再現(xiàn)原文的神秘主義。他們期待的譯文接受群體主要是和他們一樣欣賞其中的神秘意象的讀者,而不是那些欣賞西方文化的學者和學生們。所以,他們的譯文越歸化,就越會受到那些對形而上學或者宗教感興趣的傳統(tǒng)知識分子的青睞。通常譯文的前兩句話被田漢和徐志摩譯為: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而宗白華的譯本卻改變了這一順序: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國。這句詩雖描寫重陽節(jié)的景色和意象,但是背后的小與大,塵埃與宇宙的辯證法迎合了中國特定讀者的心理預期。宗白華的譯本在歸化上的極致讓布萊克的《純真之歌》在中國重獲新生。
(四)譯者的語言水平
譯者的語言水平與翻譯能力是緊密相連的。首先從語言來說,因為翻譯涉及至少兩個語言之間的語碼轉換,本文從后一種角度出發(fā)論證譯者的語言水平這一翻譯的基本技能?!都冋嬷琛返谝还?jié)不同譯本所體現(xiàn)的譯者語言水平體現(xiàn)在包括周作人到李玲在內的大部分翻譯家和學者們根據(jù)自己的詩歌體驗、翻譯以及文學功底譯出的相對優(yōu)質的譯文。賞讀張熾恒的譯作,形態(tài)工整,惜文字略雜沓,他的譯文在異化里是相對來說比較失敗的。而梁宗岱的作品不但完整保留了原文中的意象,而且通過使用動詞,使譯文整體上偏于富有視覺效果。格律上將原文的ABAB的抑揚格尾韻改為了ABBB的自由詩形式,符合轉換法的要求。梁宗岱的譯本從內容上傳達了詩中有畫的效果,而原作的反叛和自由精神通過譯文格式的轉變,與內容相互配合,完整的傳達了出來。梁宗岱的譯文體現(xiàn)了他作為學者的治學嚴謹,也體現(xiàn)了作為翻譯家和詩人的深厚語言和文學素養(yǎng),做到了近乎完美的異化處理。歸化角度而言,陳定家的譯文中仿譯和意譯的痕跡過多,有過渡歸化之嫌。他的譯文在歸化里算是比較失敗的,沒有做到一定程度的忠實。
(五)譯者的翻譯觀
譯者對翻譯的認識,他直接體現(xiàn)了譯者對翻譯活動的理解。翻譯觀制約文本選取、翻譯策略和翻譯目的。許淵沖根據(jù)自己的翻譯實踐提出了翻譯競賽觀這一理念,基于對語言轉換之對等觀念的駁斥,強調譯文要超越原文。強調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翻譯上盡可能保持原作的原汁原味。從某種程度上講,翻譯競賽觀可能偏于歸化,而翻譯交流觀可能偏于異化。縱觀三大時期的《純真之歌》第一節(jié)譯本,可以說幾乎所有譯本都或多或少有翻譯競賽觀和翻譯交流觀的影子。但是在2010年四川外國語大學副教授李玲在《外國語文》上發(fā)表了關于《天真的預言》,完美詮釋了翻譯競賽觀。她在細究原詩的單句和跨句,以及語法情況之后,得出了目的狀語的結論,即“我們如果想看見沙粒、野花里的天地”,先需懂得“納須彌于芥子”和“彈指百年”的道理。
五、結論
本文研究了威廉·布萊克的《天真的預言》第一節(jié)譯本中影響譯者翻譯策略選擇的幾個主觀因素以及相關依據(jù)。他的詩歌以其獨特的浪漫主義、神秘主義、自由精神以及反叛精神著稱。無論在國內還是在國外,很多學者對布萊克的詩歌中蘊涵的歷史、宗教以及文學價值做了深刻分析。布萊克的作品《純真之歌》的第一節(jié),自1949年第一次被周作人翻譯至今,它已被多位譯者以及文學愛好者翻譯出至少20種不同的譯本。本文針對這些譯本進行歷時和共時研究,在分析該節(jié)詩的多個主要譯本的基礎上發(fā)現(xiàn),宏觀上這些譯本分別采取了歸化與異化的翻譯策略,中觀上譯者們對詩歌形式和詞匯意象的不同技巧處理,微觀上翻譯策略背后的譯者文化態(tài)度、翻譯目的、文化修養(yǎng),以及讀者的理解等原因為主觀依據(jù),都可以做到近乎完美。
參考文獻:
[1]方夢之.應用翻譯研究:原理、策略與技巧[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3:98.
[2]葛桂錄.威廉·布萊克在中國的接受[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02):49-54.
[3]郭建中.翻譯中的文化因素:異化與歸化[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1998,(02):13-20.
[4]胡開寶,胡世榮.論接受理論對于翻譯研究的解釋力[J].中國翻譯,2006,27(03):10-14.
[5]李玲.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國——布萊克《天真的預言》漢譯的文化解讀[J].外國語文,2010,26(05):92-94.
[6]孫致禮.中國的文學翻譯:從歸化趨向異化[J].中國翻譯,2002,(01):39-43.
[7]孫致禮.再談文學翻譯的策略問題[J].中國翻譯,2003,(01):50-53.
[8]蘇蕊,張松柏.《圣經(jīng)》中文譯本群的目的論闡釋[J].外語研究,2014,(01):84-88.
[9]譚華,熊兵.文化翻譯中歸化與異化之哲學理據(jù)[J].外國語文研究,2016,2(06):82-92.
[10]湯玉潔.淺析翻譯目的論[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8,(01):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