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沁麗
(青海省海東市循化縣人民醫(yī)院,青海 循化)
呼吸內科作為醫(yī)院中的重要科室,收治的患者發(fā)生重癥后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呼吸不暢、呼吸衰竭及咯血等,病情十分危急,且有較長的病程。而近年來,呼吸內科收治的重癥患者越來越多,嚴重威脅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應對患者啟動應急護理方案,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降低患者的病死率[1]。本研究選取100例患者,旨在分析對于呼吸內科重癥患者而言,為其實施應急護理干預的效果。
本次的研究對象為本院呼吸內科近兩年收治的100例患者,有男42例,女58例,患者的最大年齡為83歲,最小年齡為31歲。疾病類型包括支氣管擴張合并咯血、重癥肺炎、重癥哮喘、呼吸衰竭、晚期肺癌等。將所有患者按照隨機的原則分為對照組與干預組,每組50例患者,兩組性別、年齡、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經(jīng)過對比分析后顯示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較強的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按照常規(guī)的護理方法進行護理操作,定期對病房進行消毒處理,操作要按照無菌程序進行,加強對病房的管理,以免出現(xiàn)病房內的交叉感染。保持病房內的空氣清新,定時開窗通風,為患者營造出良好的治療環(huán)境。同時,在患者用藥后要做好密切觀察工作,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情況,用藥過程中按照“三查七對”的原則,避免發(fā)生不良事件[2]。觀察組除了給予常規(guī)護理以外,還實施了應急護理干預措施,具體如下。
1.2.1 氣道護理
嚴密觀察患者的氣道通氣情況,尤其在夜間要保證患者的呼吸處于通暢狀態(tài),定時為患者翻身叩背,以利于將痰液排出,對于痰液黏稠不易排出的患者使用吸痰器進行抽吸處理。同時,提醒患者要保證一定量的飲水,以對痰液起到稀釋的作用,從而容易將痰液排出,也大大降低了痰阻的發(fā)生率。在患者進食后不宜使用呼吸機,以免造成胃內壓力增加,引發(fā)反流及嘔吐的現(xiàn)象;給予患者面罩吸氧,在吸氧的過程中應保證管道處于通暢的狀態(tài),同時對面罩進行有效的固定[3]。定時對患者的分泌物進行清理,以免在吸氧的過程中出現(xiàn)意外。
1.2.2 心理疏導
在治療前應做好患者及家屬的心理疏導工作,告訴患者家屬治療的具體情況、在治療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以及患者可能發(fā)生的不適感及有效的預防措施,讓患者家屬有一個清楚的了解。在治療期間應嚴密觀察患者的精神改變情況,在其意識清醒階段要做好健康宣傳教育,加強與患者的溝通與交流,增加患者的治療信心,使其以一種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疾病,從而配合治療[4]。
1.2.3 飲食與環(huán)境護理
病室內的溫度應做好控制,以25℃左右為宜,定期開窗通風換氣,保持干凈清新的空氣;病室內的環(huán)境應安靜、舒適,讓患者保持愉悅的心情。在飲食上應對患者進行指導,告知患者多進食容易消化的流質食物或是半流質食物,重癥患者采取的是鼻飼導管飲食,在鼻飼的過程中應對患者的耐受情況進行詳細的評估,在進行鼻飼前還應檢測患者胃內殘余量,在泵入營養(yǎng)液時要保證好速度,注意在給予腸胃營養(yǎng)過程中應根據(jù)患者的情況注意劑量、種類及途徑[5]。在睡覺時采取頭高腳低位,發(fā)現(xiàn)患者有惡心、嘔吐的跡象后應將其頭部偏向一側,以免嘔吐物反流或是發(fā)生誤吸。
1.2.4 用藥指導
嚴格控制患者的用藥劑量,以免患者由于不當?shù)挠盟幎斐刹∏楦訃乐亍O蚧颊呒凹覍俳榻B用藥產(chǎn)生的作用及詳細的使用方法,尤其要注意鎮(zhèn)靜藥物的使用中要謹慎。告知患者藥物使用中可能發(fā)生的不良反應。一旦有不良反應出現(xiàn)后應及時進行有效的處理,以免影響到患者的治療效果,增加患者的痛苦。
1.2.5 口腔護理
對于呼吸內科重癥患者做好口腔護理是非常重要的。鼓勵患者保持口腔衛(wèi)生,堅持早晚各刷牙1次,并在餐后使用漱口水漱口。護理人員應幫助患者將口腔及鼻腔內的分泌物進行有效的清除,以免滋生細菌,大大降低了口腔感染的發(fā)生率。
對比觀察兩組搶救成功率、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及滿意度。
所有數(shù)據(jù)均使用SPSS14.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其中HAMA評分記為計量資料,使用()表示,搶救成功率及滿意度使用(%)表示,并進行χ2檢驗,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則使用P<0.05表示。
干預組患者的HAMA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HAmA評分比較()
表1 兩組患者HAmA評分比較()
干預組搶救成功的例數(shù)明顯多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2。
表2 兩組搶救成功情況比較
干預組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呼吸內科重癥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需要實施有效的護理措施,尤其要時刻關注患者的呼吸情況及各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而僅僅實施常規(guī)的護理方法難以達到滿意的護理效果。因此,應對患者在實施常規(guī)護理的同時強化應急干預護理措施,分別給予患者氣道護理、心理護理、飲食與環(huán)境護理、用藥指導及口腔護理,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促進病情的好轉[6,7]。
本研究中干預組患者實施了應急干預護理措施,在各方面對患者進行精心的護理,有效監(jiān)控患者的病情變化,尤其做好呼吸道情況的觀察及排痰工作,得出的結果為干預組患者的HAMA評分為(2.43±0.29)分,顯著低于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同時搶救成功率及護理滿意度分別達到了96.0%、98.0%,均明顯高于對照組。這一結果充分證實了應急護理干預措施在呼吸內科重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顯著[8,9]。
綜上所述,將應急護理干預措施應用在呼吸內科重癥患者中能夠收到顯著的效果,可顯著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緩解不良的心理,從而贏得患者的滿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