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
摘要:為了順應新時代的要求,高中教師必須要積極地將“紅色文化”滲透到教學課堂中。語文教學是高中教育階段的核心內容,與“紅色文化”之間存在緊密的關聯(lián)。因此,高中語文教師應當不斷地探索教學實踐,為高中生設計出巧妙的語文課堂,加強課堂內的“紅色文化”教育建設,將“紅色文化”蘊含的精神理念運用到課堂中,為高中生培養(yǎng)出全面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本文將圍繞“紅色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踐行策略展開分析。
關鍵詞:“紅色文化”;高中;語文教學;踐行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8-102
引言
黨對國家以及社會的發(fā)展貢獻出了巨大了力量,在黨的領導下我國朝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紅色文化”作為黨的文化精神理念,值得每一位同胞學習弘揚。高中生是祖國與社會的未來,所以在高中課堂中滲透“紅色文化”具有深刻的時代教育意義。如何在課堂中有效滲透“紅色文化”的內容,也成為了目前高中語文教師重點思考的問題。高中語文教師需要適時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將“紅色文化”積極地引入課堂中,為學生設計出豐富多彩的學習環(huán)境,保障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樹立起正確的文化價值觀念,對高中生未來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保障。
一、“紅色文化”的內涵和踐行意義
(一)“紅色文化”的內涵
“紅色文化”可以理解成為中國共產(chǎn)黨在革命歷史發(fā)展歷程中積累下來的文化精神以及文物,所以“紅色文化”不僅是一種精神文化,同時也是一種物質文化。“紅色文化”具有鮮明的特點,首先“紅色文化”是一種真實性強的文化,其次“紅色文化”具有直觀獨特的優(yōu)勢?!凹t色文化”富有濃厚的時代性特征,在高中語文課堂中滲透“紅色文化”的內容,能夠發(fā)揮出良好的教育價值。
(二)“紅色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踐行的意義
首先,“紅色文化”可以激發(fā)出高中生對于語文課堂的興趣。在以往的高中語文課堂中,教師提供的教學內容存在局限性,學生的學習興趣較低。通過“紅色文化”的積極踐行,有助于豐富語文教學的內容,開闊高中生的文化視野,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紅色文化”在高中語文課堂中的踐行能夠培養(yǎng)高中生的人格和思想?!凹t色文化”體現(xiàn)出了革命先烈的精神品質,在語文課堂中的滲透踐行能夠為高中生的思想教育注入新鮮的內容,保障了學生樹立起積極正確的價值觀念,有助于培養(yǎng)發(fā)展高中生的核心素養(yǎng),保障學生成為高素質的人才。
二、“紅色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踐行策略
(一)借助信息技術踐行“紅色文化”
高中語文教材中蘊含了眾多的“紅色文化”內容,所以高中語文教師需要擦亮自身的眼界,積極地發(fā)掘語文教材中蘊含的“紅色文化”內容,并將其以良好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信息技術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手段,信息技術能夠突破傳統(tǒng)語文課堂在時間、空間上的限制,將距離久遠的“紅色文化”以一種更為直觀的方式呈現(xiàn)給學生學習觀看,使高中生完成有效的語文學習。例如,在講解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長征勝利萬歲》這一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再現(xiàn)“紅軍長征”的情境。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能夠將歷史情境進行生動地再現(xiàn),學生可以直觀地感受到紅軍長征的艱難,并且能夠深刻地體會到了我國軍人身上堅韌不拔、不懼苦難的精神,使高中生樹立起良好的品格。因此,信息技術的應用有效地在語文課堂中踐行了“紅色文化”,顯著提升了課堂的有效性。
(二)在班級中塑造“紅色文化”的教育氛圍
班級是高中生學習成長的關鍵場所,班級的環(huán)境可以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效果。所以,高中語文教師需要重視起來班級環(huán)境的教育價值,利用起來班級環(huán)境的構建,保證“紅色文化”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完成有效踐行。高中語文教師可以結合語文教材中的內容為學生布置班級環(huán)境,將體現(xiàn)出“紅色文化”的內容張貼在班級中,為學生塑造良好的“紅色文化”教育氛圍。例如,在講解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沁園春 長沙》這一課時,高中語文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手寫《沁園春 長沙》這首詩,并將其張貼在班級中展示。并且教師可以結合本堂課的主題為學生舉辦朗讀大賽,要求學生有感情地將詩句朗讀出來。通過教師的精心設計,班級中營造出了濃厚的“紅色文化”教育氛圍,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保障了“紅色文化”的教育質量。
(三)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踐行“紅色文化”
在新課改的教育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師不應再堅守著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教師需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因此,高中語文教師需要積極地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并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滲透、踐行“紅色文化”。在綜合實踐活動中踐行“紅色文化”,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使“紅色文化”的教育效果顯著提升,同時發(fā)展了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有助于學生成長為綜合型的素質人才。例如,在講解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結合課文內容帶領學生到當?shù)氐摹凹t色文化”展覽館、博物館等地進行參觀,使學生感受到當?shù)貧v史革命人物的事跡,使高中生近距離地感受“紅色文化”。隨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發(fā)揚“紅色文化”精神,到社區(qū)中做好人好事,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深刻地感受“紅色文化”的內涵。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教師需要適時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將“紅色文化”積極地引入課堂中,為學生設計出豐富多彩的學習環(huán)境,保障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樹立起正確的文化價值觀念,為高中生未來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寇銀花.傳統(tǒng)文化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考試周刊,2018,(14):57.
[2] 何德森.傳統(tǒng)文化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實踐路徑[J].語文天地(高中版),2018,(9):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