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凡
摘? 要:借助認知語言學和模因理論,對“吸X”詞族的語義演變進行分析,并探究流行語“吸X”的生成機制?!拔黊”的流行用法是隱喻、語境、模因等多種因素互動,并推動原型構式范疇擴展的結果。它具有舒緩焦慮、促進“悅己”消費的語用功能。
關鍵詞:“吸X”詞族;隱喻;語境效應;模因
近些年來,“吸貓”“吸狗”“吸偶像”等詞語,在論壇、貼吧、微博等網絡社交媒介上得到廣泛傳播,使“吸X”詞族成為網絡流行語中的新秀。與以前的用法相比,該動賓結構的賓語指稱對象由氣體、液體、無生命事物逐步擴展到生物體,表達對后者發(fā)自肺腑的喜愛之情。這些實例的背后,其實隱含著復雜的語義關系。本文以認知語言學隱喻理論與模因理論為指導,對“吸X”的生成機制和傳播動因進行探討。并在這一基礎上,對該構式的語用表達效果進行分析。
一、“吸X”詞族的形成與發(fā)展
“吸X”詞族的興起最早可追溯至2016年的一篇網帖:《妖妖零嗎?這里有一群不法貓奴聚眾吸貓!》。該網帖中的“吸”作動詞,與生物體名詞“貓”相結合,在舊有形式的基礎上衍生出“依戀、喜愛”的意義范疇。這種生動詼諧的表達,引發(fā)了網民們的大量跟評與引用,于是以“吸”為詞標的詞族得到廣泛傳播。為了進一步探究“吸X”結構的語義演變情況,本文將對“吸”與其他名詞性語素、名詞性短語的歷時組合進行描述。
(一)“吸X”的語義起源
《說文解字·口部》:“吸,內息也。從口及聲?!逼浔玖x為通過口、鼻將氣納入體內,與“呼”相對?!拔弊钤缈膳c表氣體的名詞組合,共同表示生物機體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活動。例如:
(1)不食五谷,吸風飲露。(《莊子·逍遙游》)
(2)澹然而自樂兮,吸眾氣而翱翔。(西漢賈誼 《惜誓》)
由于氣、液同屬流體,皆可通過功能相似的口、鼻攝入體內,于是“吸”也可以與液體名詞短語搭配聯系,表示吸飲這一概念。例如:
(3)吸飛泉之微液兮,懷琬琰之華英。(《楚辭·遠游》)
(4)吸盡杯中花月,仙風相送還家。(北宋毛滂《清平樂》)
之后,又引申出“吸收”“吸引”義,它是在強調“吸”之“攝入”義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隨著語義的進一步引申,“吸”所指的對象范圍得以擴展,它也可以涵蓋抽象事物或無生命事物名詞。例如:
(5)含天地之醇和兮,吸日月之休光。(三國魏嵇康《琴賦》)
(6)磁州者歲貢最佳,能吸鐵虛連十數針,或一二斤刀器。(宋代蘇頌《本草圖經》卷二)
(7)李二疙疸連拋來幾只鋼鏢,壽峰手上就像有吸鐵石一樣,完全都吸到手上。(張恨水《啼笑因緣》第二十二回)
可以說,語義的歷時演變往往會形成共時層面上的一詞多義?!冬F代漢語詞典》中,將作動詞的“吸”,分列為三個義項:①生物體把液體、氣體等引入體內:呼~|~煙。②吸收:~墨紙|~塵器。③吸引:~鐵石。在動賓結構的組合過程中,動詞成分語義擴展導致動作性的弱化,以及賓語名詞成分所體現的非個體性與無指性,共同促動了“吸X”短語的詞匯化進程[1](P163-165)。通過對北京語言大學BCC漢語語料庫的檢索,可以得到“吸”后接名詞性語素、名詞性短語的使用情況,其中的高頻詞語有“吸氣、吸煙、吸血、吸汗、吸潮、吸毒、吸塵、吸票、吸熱、吸歐氣、吸人品”等。對上述語料梳理之后,我們將“吸X”結構賓語的指稱對象大致歸納為三類:“氣體、液體、微態(tài)固體”“無生命事物”“抽象事物”。
在原型范疇理論看來,“原型”是范疇中最具代表性、最典型的成員,是范疇中其他成員的認知參照點[2](P110)。范疇的邊界具有模糊性,同時,范疇內的成員地位也不平等。語言中的語義范疇與原型范疇有許多相似之處。Lakoff & Taylor指出,一個多義詞,其典型義項就相當于原型義項,它往往為人們最先獲得,也是語符最原始、基本的義項,語義范疇圍繞這個原型義項不斷向外擴展而逐步形成[2](P112)?!拔钡恼Z義擴展與范疇成員的相似程度緊密相關,相似程度愈低,范疇成員意義就愈為抽象。其具體形式表現為:[吸+氣體/液體/微態(tài)固體]>[吸+無生命事物]>[吸+抽象事物]??偟膩砜矗拔焙蠼由矬w名詞用例較少。這是因為如果“吸”作基本義解,則整體的“貓”“狗”“偶像”等體積比重大,是無法通過口、鼻攝入體內的;而作“吸引”義解釋的話,又無法對所有既成詞語的邏輯意義作出合理推斷。因此,“吸”與“生物體”的結合,是受到客觀現實環(huán)境制約的。至于流行語中“喜愛”的意義范疇如何引申而成,仍需作進一步的探討。
(二)流行語“吸X”的發(fā)展
隨著2016年那篇愛貓網帖的廣泛轉發(fā),“吸+生物體名詞”表親昵行為的用法也流行開來。這類詞語不僅在網絡軟廣告、新聞資訊中一路走紅,也擴散到人們的日常生活語言之中。例如:
(8)“神犬巴迪”制作團隊全新打造的2018萌寵合家歡電影《萌犬好聲音》今日宣布正式定檔2018年3月24日,同時片方還發(fā)布“來吸狗,Lets go”新春海報及先導預告。(環(huán)球網,2018-02-02)
(9)2019年,在閑魚上出現了“代長胖”“代喝奶茶”“代健身”“代吸貓吸狗”“雪地代寫”等五花八門的業(yè)務。(《杭州日報》,2020-01-09)
(10)每天下班第一件事就是吸龔俊,你為什么這么可愛。(新浪微博,2021-03-29)
從上述例句可以看出,“吸”的搭配對象逐漸擴展到動物與人。例(8)、例(9)中的“吸狗”“吸貓吸狗”,表達出動物的可愛治愈之感,用于激發(fā)讀者的閱讀欲望,從而達到營銷傳播的目的。例(10)中,“吸”與人名組合,表達出對偶像的喜愛之情。這些用法均與“吸”的傳統(tǒng)語義差異較大。
從認知語言學理論來看,一個詞語可以通過特定的語義延伸機制而形成多重意義。實際上,“吸X”表達施行親昵舉動的語義,就是“貓”經過隱喻而完成對目標域“治愈人心之物”的映射?!柏垺北磉_抽象事物,由于新的義位而使交流表達變得更加生動詼諧,于是“吸狗”“吸偶像”等詞通過語言模因不斷復制、生成。流行語“吸”之“依戀、喜愛”義的生成,使得隱含的施事主體成分得以凸顯,因此,在與生物體搭配得到承認的情況下,某些無生命事物,如球鞋、小說、漫畫等,也可以依靠施事主體的差異性以另一種形式回流到“吸X”詞族中。例如:
(11)驚現大型“吸鞋”現場,聽CTO第一鞋控分享他和球鞋以及籃球的故事?。ㄐ吕宋⒉?,2019-05-24)
(12)又兩天沒學習了,沉迷吸小說不能自拔。(新浪微博,2019-10-23)
(13)動畫一晚上追平,明天開始吸漫畫了。(新浪微博,2021-02-25)
二、“吸X”構式的生成機制
2016年,有網友在Stage1st論壇發(fā)布網帖《妖妖零嗎?這里有一群不法貓奴聚眾吸貓!》,傾吐自己“吸貓”上癮的困擾:“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把臉埋在貓毛里使勁吸貓身上的味道……一天不吸貓毛就渾身不自在?!痹摼W貼“吸貓毛”中的“吸”,仍表示引氣入體。在之后網友的跟帖中,“吸貓毛”逐漸為“吸貓”所替換使用。從層次分析法切分來看,短語“吸貓毛”緊縮后,其動詞成分“吸”應搭配定中結構的中心語成分“毛”。不過,在實際使用中,符合語法規(guī)范的詞語“吸毛”并沒有傳播開來,反而是“吸貓”收到了出人意料的感知效果。它表面上是愛貓者對貓做出的使勁兒嗅的動作,而實際上也往往伴隨著親吻、撫摸、擁抱等親昵舉動,因此,逐漸用于指代對貓極度的喜愛之情。由此可見,“吸貓”并不是來源于短語緊縮。
(一)“吸貓”與隱喻機制
認知語言學理論認為,隱喻由認知而起,又是認知的結果,它對人類認識世界、發(fā)展認知、進行推理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源短語“吸貓毛”并非真的是將動物毛發(fā)吸入體內,從具體語境來看,“貓毛”是指代這類油脂質分泌物的味道。認知主體欲表達的是:通過這一媒介,嗅聞依附其上的動物分泌氣味。這里,“吸”的語義承自其基本義,是“吸氣入體”的意思。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日益加快,“貓奴們”往往通過嗅聞、擁抱、撫摸寵物,來達到舒緩焦慮、減輕壓力的目的。Lakoff & Johnson指出,人類通過認知和推理,將一個概念域系統(tǒng)地、對應地映射到另一個概念域,從而為認知世界提供一種基本方式[2](P61)。這種方式即為“隱喻”?!拔睂⒏泄儆蝾愋陀成涞叫闹怯蚝退季S域當中,雖然顯層的語義為引氣入體,但實際表達的是對動物的“依戀、喜愛之情”?!拔垺钡碾[喻機制可如圖1所示:
可以說,借助于始源域來理解目標域,其中映射項是理解概念隱喻的關鍵。凸顯特征不同,始源域對目標域的映射也有所差異。如圖1所示,“貓毛(貓)”是人們對二者認知相似性的自覺選取。在外形上,貓擁有大眼睛、短鼻梁和小嘴巴,給人一種呆萌、可愛、溫順的感覺,易于激活人類疼愛、養(yǎng)育幼崽的本能。在習性上,貓喜歡獨處,且長時間處于休憩狀態(tài),象征著一種恬靜高雅的生活態(tài)度,被當下青年視為率性自由的精神歸屬。在社交上,貓主要是通過氣味與肢體語言進行交際。貓氣味腺所分泌的氣味,目的是在于向人類傳遞友好信息。因此,當人類面對貓“蹭” “舔”等行為,會油然而生一種被認可、被依賴的自我滿足感。當“可愛”“率性”“溫馨”等系列特性聚集在一起向目標域映射時,很快就會聯系、激活“治愈人心的事物”這一信息。
還需指出的是,短語“吸貓毛”以認知主體的感官為基礎,首先根據“相似性”并置不同事物,從而化異為同。它之所以能與“吸貓”實現等義替換,是因為在人們的認知心理上,“依戀之情”的能指對象是作為人類情感歸屬的動物本身,“貓”相較“貓毛”更易于被察覺獲取。于是線性順序上的鄰近,促使“吸貓”結構進一步跨層衍生。
(二)“吸貓”與語境效應
如果說隱喻使“吸貓”這一詞語固定下來,那么,語境效應則強化了“吸貓”的感情色彩。Sperber & Wilson在《關聯性:交際與認知》一書中指出,人類的認知是以關聯為取向的,并對關聯進行了界定。所謂“關聯”,是指受話者根據發(fā)話者所提供的A,從認知語境中選擇最佳關聯假設,努力建立A與B之間的關聯。一旦A、B之間建立了聯系,也就必然會產生某種語境效果??傮w上關聯度越高,會話內容越容易在最小阻力的情況下達到理想中的會話效果[3](P56)。在網絡交際中,信息發(fā)話者與受話者均具有一定的認知能力,并且共同享有已知信息。借助推理能力與思維能力,交際雙方實現隱喻兩個或多個域之間的映射,生成并理解網絡流行語的表達[4](P112)。在很大程度上說,“吸貓”內在情感機制的形成,是與其語言環(huán)境密不可分的。例如:
(14)我這人對什么都沒有癮除了貓。如果一整天沒有吸貓毛,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貓抱起來,不光用臉,用手臂脖子渾身上下使勁蹭。這樣子簡直就是吸毒。(帖主,知乎,2016-06-16)
(15)都抱頭!靠墻站好!有人舉報你們這里聚眾吸貓!還有沒有王法了?。ǜ?,知乎,2016-06-16)
(16)作為廣大愛貓人士一定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科學養(yǎng)貓,有度吸貓呀。(跟帖,知乎,2016-06-16)
(17)上海靜安公園聚眾吸貓毒了!大爺大媽能站著看貓打架看一下午?。▎袅▎袅?,2017-03-29)
“吸貓”與“吸毒”在語義關系上有一定相似之處,同時,隱喻中的“貓”與“毒品”亦表現出一定的關聯性。因此,發(fā)話者把“貓的氣味”比作“麻痹精神的毒品”,并將其作為受話者認同的接受基礎。在例(15)~例(17)中,“抱頭”“靠墻站”“聚眾”等呈共現關系的詞語,促使受話者調動關于“毒品范疇”的原知識而對目標信息“吸貓”進行合理套用,以此在受話者心理中產生共鳴,并反作用于發(fā)話者的原語境。語境效應產生的結果便是它在表達“依戀喜愛”的程度上更加強烈。
總的來說,“吸”與“貓”的非常規(guī)搭配,是以原型義項“吸+氣體”為中心意義形成的語義擴展,并從屬于邊緣范疇“吸+抽象事物”。在語境效應、經濟原則和認知凸顯的共同作用下,“吸貓”作為詞塊而被人們理解與接受。
(三)“吸X”與模因理論
網絡語“吸X”的流行與語言系統(tǒng)外部的社會文化傳播緊密相關。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首次提出“meme(模因)”理論,并將人類文化與基因聯系在一起,認為人類社會文化存在著類似基因。該理論指出,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作為模因的表現形式之一,“語言的任何部分(詞語、句段、篇章)只要通過模仿而得到復制和傳播,都有可能成為語言模因”[5](P118)。實際上,很多新詞語的產生和流行,也都是通過模仿而得到復制和傳播的。這里主要借鑒模因理論,來具體闡述“吸X”的模因類別與形成過程。
根據表征形式和內容的不同,模因可以分為三類:形義復合模因、語形派生模因和語義派生模因。“吸X”是人們對“吸貓”進行語言片段的轉換與改寫,因此,它無疑是屬于語形派生模因這一類別。從形成過程來說,海拉恩認為,模因必須經過同化、記憶、表達、傳播四個階段才能得以成功復制。模因寄生所在的大腦被稱為宿主。宿主接受具有傳染性的模因語言形式后,形成記憶,通過語言環(huán)境再度觸發(fā),并將這種表達形式感染其他的宿主。作為“治愈人心”的媒介,“貓”存在被替換的條件。每一個使用者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模仿類推,從而滿足表意上的空缺。本文認為,“吸貓”這一語言模因的流行,使得“吸X”這種潛式模因語言以編碼的模式儲存于大眾的心理詞庫中,隨著信息的交流與客觀環(huán)境的變化,這種信息不斷被激活、表征。這時,“吸X”詞族只是具備了模因潛質。而模因真正的形成,則離不開復制、傳播的催化。在“吸+人/動物”結構中,“吸”能夠引申出“喜愛、依戀”的意義范疇,于是,在認知主體心理需求差異的推動下,產生了“吸豹”“吸獅”“吸書”“吸影”“吸車”等一系列詞語。
目前,“吸X”新用法的使用范圍主要集中在網絡群體。在隱喻機制的作用下,抽象事物的指稱對象逐漸符號化,由生物體引申回流到客觀無生命的事物中。“吸X”所反映出的“萬物皆可吸”觀念,折射出當下多元化時代網絡“迷群”的生活態(tài)度與心理傾向。同時,當代青年的焦慮情緒和渴求被“治愈”的愿望,很有可能為“吸X”的進一步傳播創(chuàng)造條件。
三、“吸X”詞族的語用功能
流行語中的“吸”具有極強的組合能力,能夠以比較簡約的形式,表達說話人的主觀情緒。在網絡社交平臺、新聞軟廣告中,“吸X”構式主要承擔的是表達喜愛的語用功能。例如:
(18)擼擼獅子、親親獵豹,90后帥哥傾家蕩產去非洲“吸野獸”,網友被萌化。(新浪,2019-03-23)
(19)我只知道我這幾天經常半夜吸小說,不知道原來浪費了這么多睡眠時間。(新浪,2019-10-23)
(20)又到了每天的互聯網云吸貓吸狗吸狼吸虎鯨吸鸚鵡吸鴨吸虎吸豹的時候了呢。(新浪,2020-02-02)
可以說,全球性經濟的劇烈動蕩給當代都市青年帶來了無限焦慮,城市化的飛速發(fā)展也使他們感到無比孤獨,他們還面臨著學習、工作、戀愛、家庭等各種壓力。在這樣的情況下,“吸X”表達就成為緩解“喪情緒”的臨時藥方與精神慰藉。
與此同時,“吸X”這一語言現象,還能夠起到刺激經濟消費的功能。且看下列標題:
(21)親,吸虎嗎?兇萌兇萌的山中之王大老虎哦!(快資訊,2019-06-16)
(22)歡迎進入大型吸貓現場!真獅版辛巴王者歸來?。◥矍鄭u,2019-07-10)
(23)魔都首家吸豬圣地,快來體驗當一顆“白菜”的快樂。(快資訊,2019-10-21)
由于“吸X”結構能引起人們對喜愛之物的情感共鳴,于是許多媒體平臺、營銷者便利用這種心理,轉而完成信息的對口輸送,帶動人們的“悅己”消費。如今越來越多的休閑場所、餐飲行業(yè)、書吧等,都結合“吸文化”來打造市場。消費主義下的“吸式經濟”,也許能給當下的商業(yè)運營帶來一定的機遇。
本文對網絡用語“吸X”詞族的語義演變和生成機制進行了較為系統(tǒng)的探討。借助于認知語言學視角,描述了“吸X”結構中“喜愛、依戀”義的形成、發(fā)展,它是原型范疇擴展、語境及語言模因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從語用方面來看,“吸X”表達具有舒緩焦慮、促進“悅己”消費的功能?!拔黊”所反映出的“萬物皆可吸”觀念,折射出當下多元化時代網絡“迷群”的生活態(tài)度與心理傾向。至于“吸X”結構未來能否轉化為強勢模因,則有待于其保真度、產出性與使用頻率。這也是我們今后需要繼續(xù)關注的問題。
參考文獻:
[1]董秀芳.詞匯化:漢語雙音詞的衍生和發(fā)展(修訂本)[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2]王寅.認知語言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7.
[3]蔣琳,孫甜.關聯理論下的語境效果[J].文學教育(下),2015,(5).
[4]帥江云.網絡語言的概念隱喻分析[J].海外英語, 2021,(2).
[5][英]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M].盧允中,張岱云,王兵譯.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The Category Expansion and Pragmatic Study of “Xi(吸)X” in the Cognitive Domain
Wu Fan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 Chengdu 610041, 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combing the semantics of “Xi(吸)X”, with the help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memetic theory, we will deeply explore the semantic evolution and generation mechanism of the buzzword “Xi(吸)X”.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popular usage of “Xi(吸)X” is the result of the interaction of metaphors, context, memes and other factors that promote the expansion of the prototype construction category, and has the pragmatic function of relieving anxiety and promoting self-consumption.
Key words:“Xi(吸)X” word family;metaphor;context effect;m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