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習近平關于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意識形態(tài)工作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豐富和拓展了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理論。這些重要論述聚焦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地位定性、目標定向、原則定標、路徑定策四個維度,回答了新時代意識形態(tài)工作為何做、朝哪做、怎么做、做什么等一系列問題,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建設作出了頂層設計、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關鍵詞:習近平;新時代;意識形態(tài)工作;中國夢
中圖分類號:D61?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3-854X(2021)09-0027-07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圍繞黨的意識形態(tài)工作發(fā)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深刻闡明了意識形態(tài)工作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把全黨對于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規(guī)律性認識提升到了一個全新境界,極大地豐富和拓展了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理論。這些重要論述,聚焦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戰(zhàn)略地位、目標引領、原則要求、實踐路徑等進行全面系統的闡釋,既在宏觀上高屋建瓴、觀其衢路,又在微觀上精準把握、照其隅隙,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建設作出了頂層設計、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新時代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地位定性
習近平圍繞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戰(zhàn)略地位問題作出了精準透徹的全新闡發(fā)。他深刻指出:“意識形態(tài)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是為國家立心、為民族立魂的工作”①,“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②。這一鮮明定性,前所未有地把意識形態(tài)工作放在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全局來審視,將其上升到與黨、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關的政治高度來把握,充分凸顯了意識形態(tài)工作舉足輕重的戰(zhàn)略地位和極其厚重的時代內涵。習近平關于意識形態(tài)工作“極端重要”的重大論斷,具有鮮明的問題導向性和強烈的現實針對性,蘊含著十分深刻的理論邏輯、政治邏輯和實踐邏輯。
(一)意識形態(tài)工作“極端重要”重大論斷的理論邏輯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基于唯物史觀,對于意識形態(tài)的內在能動特性和巨大現實力量有著深刻的理性認識。馬克思把理論掌握群眾比作是解放被蔑視、被奴役人民的“思想的閃電”,認為“哲學把無產階級當做自己的物質武器,同樣,無產階級也把哲學當做自己的精神武器”③。他特別強調,“如果從觀念上來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識形式的解體足以使整個時代覆滅?!雹?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公開宣告共產主義革命的現實任務是在徹底廢除資本主義私有制的斗爭中徹底廢除建立其上的一切反動思想體系,充分突顯了無產階級意識形態(tài)革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列寧提出了“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⑤ 的著名論斷,強調只有以先進理論為指南的政黨才能實現先進戰(zhàn)士的作用,要求重視加強馬克思主義這一革命理論的普遍教育和主動灌輸,論證了馬克思主義作為“科學的意識形態(tài)”對于指導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
我國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對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重要性也有精辟的理論總結。毛澤東指出:“共產黨是要在左手拿宣傳單,右手拿槍彈,才可以打倒敵人的”⑥,“凡是要推翻一個政權,總要先造成輿論,總要先搞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工作”⑦。這深刻說明,意識形態(tài)工作既能夠凝聚人心,形成強大的向心力,也能夠動搖人心,造成巨大的離心力,其作用絕不能小覷。他還強調“掌握思想領導是掌握一切領導的第一位”,要求把思想教育作為團結全黨進行偉大政治斗爭的中心環(huán)節(jié)。結合改革開放新的時代背景,鄧小平提出了“兩個文明建設”的重大命題,深刻闡明“我們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國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質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⑧,指出精神文明建設是實現“四個現代化”的重要保證,強調全體黨員干部決不能在精神上解除武裝,必須堅決抵制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賦予了意識形態(tài)工作新的理論內涵。
習近平關于意識形態(tài)工作“極端重要”的重大論斷,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和我國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關于意識形態(tài)工作重要性的理論思考,又結合新的歷史條件作出了更加富有現實力度的理論揭示,進一步豐富了關于意識形態(tài)工作重要性認識的時代內涵。
(二)意識形態(tài)工作“極端重要”重大論斷的政治邏輯
意識形態(tài)作為觀念上層建筑,既是階級利益的理論表達,還是統治階級的自我意識,處于現代國家權力結構和國家治理體系的核心位置,本質上反映的是政治問題。黨的意識形態(tài)工作具有明確的政治屬性和政治標準,發(fā)揮著政治引領、政治整合、政治維護、政治保障的重要作用,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忽視它的鮮明政治性。
政治問題在任何時候都是根本性的大問題。列寧深刻指出:“一個階級如果不從政治上正確地看問題,就不能維持它的統治,因而也就不能完成它的生產任務。”⑨ 看意識形態(tài)工作,首先要從政治上看,從其作為政治工作這一質的規(guī)定性來科學認識和正確把握,注重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zhí)行力,防止和克服政治麻痹癥。必須看到,意識形態(tài)是黨和國家最具根本性、深層性的問題之一,關乎旗幟、關乎道路、關乎國家政治安全。因此,意識形態(tài)哪個方面、哪個環(huán)節(jié)的工作都應當用政治思維來充分考量,而不能當作一般事務性工作來對待。
習近平始終從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高度看待意識形態(tài)工作,一以貫之地將其視為維護國家政治安全和政權安全的重要保證,視為落實國家總體安全觀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視為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重要內容。面對西方國家不停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和“顏色革命”的政治圖謀,他在不同場合多次講到蘇聯解體、蘇共垮臺的慘痛歷史教訓,講到政權瓦解往往始于思想領域的客觀規(guī)律,講到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tài)、黨管媒體是堅持黨的領導的重要方面,告誡全黨“在意識形態(tài)斗爭上,我們沒有任何妥協、退讓的余地”⑩,“必須把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時候都不能旁落,否則就要犯無可挽回的歷史性錯誤”{11}。這就深刻警示全黨務必站在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政治高度來理解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務必從確保黨永遠不變質、紅色江山永遠不變色的政治站位來做好意識形態(tài)工作。
(三)意識形態(tài)工作“極端重要”重大論斷的實踐邏輯
自從歷史向世界歷史轉變以來,無產階級意識形態(tài)在近現代世界歷史進程中展現出日益重要甚至是主導性的作用。高度重視意識形態(tài)工作,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統一思想認識、凝聚人民群眾、開展對敵斗爭、指導革命勝利的必然要求和基本經驗。馬克思主義的發(fā)展史本身就是一部同非馬克思主義、反馬克思主義的斗爭史。歷史充分證明,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只有在同各種反動思想和錯誤思潮的激烈碰撞中展現出強大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力量,無產階級意識形態(tài)才能夠真正得到完善和發(fā)展。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正是通過堅持不懈、毫不妥協地同形形色色的資產階級思想派別進行激烈交鋒和頑強斗爭,在科學回答“資本主義向何處去、工人運動向何處去”這個引領人類社會進步方向的時代課題的基礎上,才成功開辟了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從一國到多國的壯闊歷程和偉大實踐。
高度重視意識形態(tài)工作是中國共產黨的優(yōu)良傳統和政治優(yōu)勢,無論是革命戰(zhàn)爭年代、和平建設歲月還是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們黨始終高舉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旗幟,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注重發(fā)揮意識形態(tài)工作引領思想、主導輿論、凝聚人心、激勵精神的重要作用。從“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干”,到“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兩手抓”,再到“激發(fā)和匯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意識形態(tài)工作都是我們黨用來宣傳群眾、教育群眾、引領群眾、服務群眾從而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的重要法寶。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加強對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全面領導,將其置于治國理政的核心位置統籌部署,納入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范疇壓實責任,推動形成了黨政群團齊抓共管的大格局和全黨動手一呼百應的新氣象。正是通過把意識形態(tài)工作放在極端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進行謀篇布局,才從根本上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有效扭轉了意識形態(tài)領域一度出現的被動局面,實現了理念認識之變、工作格局之變、輿論態(tài)勢之變、人民精神之變、治理方式之變,增強了黨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主動權和主導權。
二、新時代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目標定向
圍繞意識形態(tài)工作要實現什么樣的目標這一導向問題,習近平明確提出了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戰(zhàn)略目標。在他看來,這一目標引領既是牢牢掌握意識形態(tài)工作領導權的內在要求,又是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重大命題。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黨、國家和民族強起來的發(fā)展趨勢蘊含著意識形態(tài)強起來的必然走勢。
(一)同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復興偉業(yè)大勢相匹配
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以義無反顧的巨大政治勇氣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以勵精圖治的強烈使命擔當把歷史性變革和歷史性成就譜寫在廣袤的中華大地上,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是全世界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最為集中、最為突出地體現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成為當代中國最響亮的精神號角和最鮮明的時代標志。
習近平把中國夢的實現過程視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雙向互動、協調均衡的高質量發(fā)展過程,指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既需要物質文明極大發(fā)展,也需要精神文明極大發(fā)展,既要在物質上強大起來,也要在精神上強大起來。2014年他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演講中指出:“中華民族的先人們早就向往人們的物質生活充實無憂、道德境界充分升華的大同世界。中華文明歷來把人的精神生活納入人生和社會理想之中。所以,實現中國夢,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雙飛的發(fā)展過程?!眥12} 這啟示我們,實現偉大夢想,應當從中華文明歷史、現實和未來相貫通的廣闊視野來進行審視和實踐,既要在物質極大豐富的硬性維度上下功夫,也要在精神極大充盈的軟性維度上下功夫,堅持不懈地構筑中國精神、弘揚中國價值、匯聚中國力量。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歷史從哪里開始,思想進程也應當從哪里開始。而思想進程的進一步發(fā)展不過是歷史過程在抽象的、理論上前后一貫的形式上的反映。”{13} 確立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這一目標引領,正反映了現實的歷史過程本身的規(guī)律,體現了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是同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發(fā)展階段深度耦合的,是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大勢密切匹配的。換個角度來看,這也充分彰顯了我們黨引領意識形態(tài)工作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fā)展的潮流中發(fā)展的高度自覺和戰(zhàn)略自信。
(二)同新時代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把黨鍛造得更加堅強有力的自我革命態(tài)勢相契合
為應對“四大考驗”“四種危險”的嚴峻挑戰(zhàn),解決黨內存在的思想不純、政治不純、組織不純、作風不純等突出問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刀刃向內、壯士斷腕的偉大自我革命精神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開創(chuàng)了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嶄新局面。
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同向發(fā)力,是新時代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寶貴經驗和鮮明特點。習近平指出:“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歷經艱難困苦而不斷發(fā)展壯大,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們黨始終重視思想建黨、理論強黨,使全黨始終保持統一的思想、堅定的意志、協調的行動、強大的戰(zhàn)斗力?!眥14}堅持思想建黨、理論強黨是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的一貫要求,也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執(zhí)政的現實需要,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qū)別于其他政黨的重要標識。黨的十八大結束后不久,黨中央立即號召“全黨來一個大學習”,先后組織開展的五次主題學習教育無一例外都是以思想教育、理論學習來打頭,堅持把思想建黨、理論強黨作為推進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抓手,旨在讓廣大黨員在革命性鍛造中夯實思想根基、筑牢理想信念。對于黨員干部來講,意識形態(tài)工作不僅從正向發(fā)揮著理論武裝的強大作用,而且還從反向發(fā)揮著規(guī)制約束的剛性作用,即通過明確劃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不能逾越的意識形態(tài)紀律紅線、底線和高壓線,充分運用意識形態(tài)工作責任制等黨紀黨規(guī)進行嚴格管理。事實證明,這既有力地強化了意識形態(tài)領域監(jiān)管的制度安排,也極大地提升了從嚴管黨治黨的實際效果。
在全面從嚴治黨視域下,意識形態(tài)工作被賦予了越來越豐富的黨建功能,其與全面從嚴治黨形成了高度契合和互促共進的緊密關系,能夠更加綜合地發(fā)揮思想建黨、理論強黨、制度治黨、文化興黨的整體效能。隨著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向縱深推進,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將有助于進一步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有助于進一步推動廣大黨員堅定“四個自信”,樹牢“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始終保持姓“馬”姓“共”的政治本色。
(三)同新時代提高中國國際話語權、塑造亮麗國家形象的迫切發(fā)展形勢相適應
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zhàn)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歷史性交匯,中國站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順應人類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始終致力于為人類社會發(fā)展作出更大貢獻,不斷為處于轉型過渡期和動蕩變革期的世界注入強大正能量。隨著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中國和世界的關系發(fā)生了歷史性變化,國際社會對中國的關注前所未有,中國需要更好地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好地了解中國。
同時,也要清楚地看到,面對國際輿論格局總體上西強我弱的現實情況,我們很多時候陷入了有理說不出、說了傳不開的被動境地。由于客觀上存在著軟實力和硬實力的落差,中國在國際上的形象往往是來自他塑而非自塑,基于斜視而非正視,屢屢受到污蔑、抹黑、歪曲、丑化。習近平指出:“落后就要挨打,貧窮就要挨餓,失語就要挨罵。……爭取國際話語權是我們必須解決好的一個重大問題?!眥15} 這一重要論述充分表明了提高國際話語權的重要性、現實性和緊迫性,要求把解決“失語”“挨罵”的問題擺到重要位置,推動我們的發(fā)展優(yōu)勢和綜合實力盡快轉化為強大的話語優(yōu)勢。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時代,世界主要國家在國際話語權上的爭鋒、爭斗、爭奪越來越激烈,國際話語權的強弱不僅直接關系到國家的外在形象和內在尊嚴,而且密切關系到國家的發(fā)展環(huán)境和現實利益。
能否有效提升和不斷增強對外話語的創(chuàng)造力、感召力、公信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國家主流意識形態(tài)是否具有強大的建構能力和溢出效應?!耙庾R形態(tài)問題實質上就是黨和國家的‘形象問題,是其能否得到國內民眾和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問題?!眥16} 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就要加快構建對外話語體系,切實增強對西方意識形態(tài)偏見的回應能力、矯正能力、重塑能力,推動國際輿論格局朝著于我有利的方向發(fā)展,把中國作為世界和平建設者、全球發(fā)展貢獻者、國際秩序維護者的良好形象樹立起來、傳播開來,為我國現代化建設營造良好外部環(huán)境。
三、新時代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原則定標
作為一種以現實的、具體的人為主體和客體的社會實踐活動,意識形態(tài)工作服從服務于國家現實發(fā)展需要,具有政治性強、敏感度高、涉及面廣的鮮明特點,有著自身的特殊復雜性和內在規(guī)律性。習近平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對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重要原則進行了深入思考,從方法論的角度指明了在工作中需要準確把握的若干重大關系。
(一)準確把握中心工作與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關系
做好意識形態(tài)工作,首先就要科學認識和正確處理中心工作和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關系。習近平從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出發(fā),強調既要切實做好中心工作,又要切實做好意識形態(tài)工作,提出了“在集中精力進行經濟建設的同時,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識形態(tài)工作”{17} 的明確要求。這就清楚地告訴我們,既要堅持歷史唯物論,又要堅持歷史辯證法,決不能陷入機械的、庸俗的經濟決定論。一方面,不能錯誤地認為經濟發(fā)展好了就可以“一俊遮百丑”,搞GDP中心主義,讓意識形態(tài)工作“懸空化”;另一方面,也不能錯誤地脫離社會現實條件,回到階級斗爭的老路上去,讓經濟建設中心工作“偏移化”。
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深刻變化,都決定了我國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定不移把解放生產力、發(fā)展生產力作為現代化建設的根本任務,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只有扎實做好中心工作,才能為意識形態(tài)工作提供更加堅實的物質基礎。同時,要防止埋頭經濟工作、忽略思想工作的不良傾向,充分認識到“經濟工作搞不好,要翻船;意識形態(tài)工作搞不好也要翻船”{18} 的嚴重后果,真正推動意識形態(tài)工作落實落地。只有扎實做好意識形態(tài)工作,才能為中心工作提供更加強大的精神支撐??傊炔荒芤驗橹行墓ぷ鞫鲆曇庾R形態(tài)工作,也不能使意識形態(tài)工作游離于中心工作之外,意識形態(tài)工作一定要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作為基本職責。
(二)準確把握黨性與人民性的關系
對于馬克思主義政黨來說,黨性與人民性的關系問題不僅是一個嚴肅的學術理論問題,更是一個重大的現實政治問題。習近平直面這個重大敏感問題,態(tài)度鮮明地對黨性和人民性的關系作出了透徹闡釋。他指出,“從本質上說,堅持黨性就是堅持人民性,堅持人民性就是堅持黨性,黨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沒有脫離人民性的黨性,也沒有脫離黨性的人民性”{19},并通過對我們黨的性質、宗旨、使命、根基、目標的分析得出了黨性和人民性從來都是一致的、統一的這個必然結論。他還指出,黨性和人民性都是整體性的政治概念,只有站在全黨的立場上、站在全體人民的立場上,才能真正把握好黨性和人民性。習近平關于黨性與人民性的精辟論述和深刻論斷,有力澄清了對于黨性和人民性之間關系的模糊認識。
旗幟鮮明地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是做好意識形態(tài)工作應當恪守的基本立場。從理論上看,把黨性和人民性割裂開來、對立起來使得黨性、人民性的概念庸俗化、碎片化、抽象化,這種思維方法顯然是十分錯誤的。從實踐來看,把黨性和人民性割裂開來、對立起來實質上是通過批評和否定黨性來樹立所謂的“人民性”,刻意制造黨群對立的假象,借以否定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損害黨的執(zhí)政基礎和群眾基礎,因此是極其有害的。在實際工作中,必須堅持黨性原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一以貫之地把黨性原則貫徹到為人民服務中去,把宣傳黨的主張和反映人民呼聲有機結合起來,把黨的正確主張變?yōu)槿罕姷淖杂X行動。
(三)準確把握正面宣傳與輿論斗爭的關系
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旗幟鮮明地堅持真理、立場堅定地批駁謬誤,是中國共產黨人堅持、發(fā)展和捍衛(wèi)馬克思主義的優(yōu)良傳統和重要經驗?;谝庾R形態(tài)領域沒有真空地帶這樣一個客觀事實,習近平強調意識形態(tài)工作應當把握好“立”與“破”的辯證法,善于讓該立的立起來,讓該破的破到位。他指出,“堅持正面宣傳為主,決不意味著放棄輿論斗爭”{20},“必須堅持以立為本、立破并舉”{21}。他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思想輿論領域存在紅色、黑色、灰色三個地帶的重要思想,針對不同地帶明確區(qū)分了“立”與“破”的不同策略和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從效果來說,斗爭批判之“破”與宣傳建構之“立”在作用上體現為一體兩面,在目標上是相統一的,批判是為了更好地建構。
針對我國思想輿論領域各種觀念和多樣思潮相互交織、相互碰撞、相互影響的復雜態(tài)勢,堅持重在建設、立破并舉,把正面宣傳與輿論斗爭結合起來,把建構性與批判性結合起來,是做好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重要方法和現實要求。堅持正面宣傳,就要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有效調節(jié)和掌控“自己時代的思想的生產和分配”{22},在多元多樣的價值觀念中樹立主流,在紛繁復雜的思想意識中突出主導,竭盡全力地營造強大的正面思想輿論。做好輿論斗爭,就要大力發(fā)揚斗爭精神,對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則問題敢抓敢管,最大限度地守好思想輿論陣地,避免出現大的意識形態(tài)事件和輿論漩渦。
(四)準確把握守正與創(chuàng)新的關系
在2018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作出了宣傳思想工作從正本清源進入到守正創(chuàng)新的重要階段的科學判斷。這就提出了意識形態(tài)工作守正創(chuàng)新的重大命題,也標注了意識形態(tài)工作重心轉向的時代坐標。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守正與創(chuàng)新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守正是創(chuàng)新的重要前提,而創(chuàng)新是守正的內在需要;守正就必須進行創(chuàng)新,不能忽視創(chuàng)新的作用,而創(chuàng)新是為了更好地守正,不能脫離守正的方向。
準確把握意識形態(tài)工作守正創(chuàng)新的原則要求,就要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更好地做到在堅守正道中發(fā)展事業(yè),在改革創(chuàng)新中鞏固事業(yè),讓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葆有蓬勃旺盛的生機活力。一方面,把守正作為本質要求。任何社會都有一種主導的意識形態(tài),指導思想的一元化是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客觀規(guī)律。黨和國家的指導思想在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中占據統攝地位。在守正上下功夫,就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不動搖,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不動搖,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動搖,始終保持堅如磐石的戰(zhàn)略定力。另一方面,把創(chuàng)新作為前進動力。時代變化、實踐深化、條件演化不斷給意識形態(tài)工作提出新的現實課題,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要走在時代前列,就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在創(chuàng)新上下功夫,就應當著力推動意識形態(tài)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因時而進地順應時代發(fā)展變化推進改革創(chuàng)新,因事而化地瞄準人民群眾需求推進改革創(chuàng)新,因勢而新地依托科學技術進步推進改革創(chuàng)新,不斷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凝聚力和引領力。
四、新時代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路徑定策
習近平指出,新時代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根本任務是“兩個鞏固”,即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23} 這就要求從心懷“國之大者”的政治站位出發(fā),從堅持黨對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全面領導出發(fā),堅定不移地把“兩個鞏固”貫徹到全部意識形態(tài)工作中去,不斷引導全體人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一)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聚魂
作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引領新時代中國一切發(fā)展進步的總綱領和指南針,是協同推進“兩個偉大革命”不斷取得新勝利的強大思想武器,是全黨全國人民的思想旗幟和精神旗幟,標志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在當代中國,堅持馬克思主義就必須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
要通過健全用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的工作體系,推動思想理論建設、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教育教學向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聚焦用力,真正將這一科學理論作為研機析理的“顯微鏡”用以觀察時代,作為透視本質的“放大鏡”用以解讀時代,作為明辨方向的“望遠鏡”用以引領時代。一是在黨員干部層面,推動全面系統地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深入掌握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蘊含的道理、學理、哲理和立場、觀點、方法,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更知其所以必然,更好地用之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二是在社會公眾層面,遵循理論宣傳普及的內在規(guī)律,持續(xù)面向基層開展對象化、分眾化、互動化、通俗化的宣講活動,將政治話語轉化為生活話語,讓理論工作更有力量、更有溫度、更有味道,達到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效果。三是在青年學生層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建立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體制機制,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理論課主渠道、主陣地作用,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不斷打牢青少年成長成才的思想根基。
(二)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任何新聞輿論都有鮮明的意識形態(tài)屬性,新聞輿論是意識形態(tài)最前沿、最活躍、最敏感的領域所在。面對國內外復雜嚴峻的風險挑戰(zhàn),面對媒體格局、傳播方式、輿論生態(tài)的深刻變化,必須從“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24} 這一戰(zhàn)略高度,按照政治家辦媒體的要求扎實做好新聞輿論工作。
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堅持團結穩(wěn)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基本方針,對于新聞輿論工作至關重要。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引導人們正確認識社會發(fā)展的主流和支流、現象和本質、整體和局部、成績和問題,真正發(fā)揮媒體的“喉舌”作用。一是做大做強正面宣傳,緊緊圍繞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和“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積極營造主旋律高揚、主基調鮮明的輿論氛圍,切實把全體人民的士氣鼓舞起來、精神振奮起來,凝聚起奮進新征程、實現中國夢的磅礴力量。二是做好突發(fā)事件和熱點問題的輿論引導,根據時度效要求提高媒體議題設置能力,做到關鍵時刻不失語、重大問題不缺位,有效引導國際國內輿論走向,發(fā)揮主流媒體穩(wěn)預期、穩(wěn)人心、穩(wěn)大局的壓艙石作用。三是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fā)展,加快主力軍進入主戰(zhàn)場的步伐,構建全媒體傳播體系,提升主流媒體的內容生產能力、信息聚合能力和輿論引導能力,打造網上網下一體、內宣外宣聯動的主流輿論格局,不斷擴大主流思想輿論影響力版圖。
(三)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核心價值觀是維護一個國家社會系統正常運轉的“重要穩(wěn)定器”,是反映一個國家全體民眾價值認同的“最大公約數”。作為新時代中國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核心內容和本質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人民價值理想和價值追求的集中呈現,鮮明標定了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的價值坐標和厚重底色。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科學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國家、建設什么樣的社會、培育什么樣的公民這個重大問題,在當代中國具有最大的包容性、最強的現實性和最廣的引領性。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弘揚共筑美好生活夢想的時代新風,必須廣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全體人民的價值觀自信牢固樹立起來。一是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國民教育、精神文化建設以及文化產品創(chuàng)作、生產、傳播全過程,使其成為全體人民的共同價值追求和基本行為準則。二是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經濟社會發(fā)展各方面,使其日?;?、具體化、形象化、生活化,分層分類引導不同社會階層、不同社會群體廣泛踐行。三是完善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法律政策體系,使其貫穿于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全過程,推動形成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精神風貌、文明風尚、行為規(guī)范。
(四)堅決打贏網絡意識形態(tài)斗爭
互聯網已經成為意識形態(tài)斗爭的最前沿和主戰(zhàn)場,其安全風險問題必須引起特別的重視。習近平直接將掌控網絡意識形態(tài)主導權視為守護國家的主權和政權,作出了“過不了互聯網這一關,就過不了長期執(zhí)政這一關”{25} 的重要論斷。西方敵對勢力一直妄圖利用互聯網來“扳倒”中國,維護網絡意識形態(tài)安全是我們必須跨越的一道關口。
堅決打贏網絡意識形態(tài)斗爭已成為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健全完善相應的政策制度和體制機制,才能有效地把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變成事業(yè)發(fā)展的最大增量。一是著眼于依法管理,推進依法管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把黨管媒體原則貫徹到新媒體領域,強化網絡企業(yè)主體責任和管理部門監(jiān)管責任,建立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形成網絡綜合治理的強大合力。二是著眼于風險防控,把準網絡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huán)節(jié),盯緊重大網絡輿情風險,及時采取對策措施消除生成輿論風暴的各種隱患,做好長期應對網絡意識形態(tài)風險挑戰(zhàn)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三是著眼于對敵斗爭,運用底線思維打好阻擊戰(zhàn)、攻堅戰(zhàn)、持久戰(zhàn),嚴密防范和遏制敵對勢力的網上攻擊滲透行為,堅定推進反西化、反分化、反滲透、反顛覆工作,把網絡意識形態(tài)斗爭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手中。
(五)創(chuàng)新構建對外話語體系
習近平高度重視對外話語體系建設,要求以高度的創(chuàng)新意識“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26},不斷增強中國的國際話語權。創(chuàng)新構建對外話語體系,旨在打破西方話語霸權,更加鮮明地表達中國思想,更加響亮地提出中國主張,更加生動地講述中國故事,向世界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fā)展利益提供輿論支持。
在對外話語體系建設上實現新的突破、新的創(chuàng)造,核心在于創(chuàng)新對外話語表達方式,推進中國話語與國際語匯的有機融合,構建國際受眾能理解、易接受的話語體系,不斷增強對外話語的影響力和感召力。一是堅持國家站位,把對中國奇跡、中國成就的定義權、解釋權緊緊握在自己手里,在國際輿論場形成中國表達、中國修辭、中國語意,持續(xù)塑造對我國有利的國際認知環(huán)境。二是堅持全球視野,深入挖掘中國道路的世界意義,充分展示中國實踐的世界影響,圍繞世界發(fā)展面臨的重大問題,著力提出能夠體現中國立場、中國智慧、中國價值的理念、主張、方案,有效回應國際社會期待。三是堅持平實基調,充分考慮我國面臨的國際環(huán)境和國外受眾的心理感受,在輿論引導上做到昂揚不張揚、自信不自滿,注重采用事實、數據和案例解疑釋惑,努力擴大利益交匯點、思想認同點、情感共鳴點,最廣泛地爭取國際社會的理解和支持。
注釋:
①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140頁。
② 《習近平關于總體國家安全觀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99頁。
③{22}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551頁。
④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0頁。
⑤ 《列寧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3頁。
⑥ 《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21—1949)》第5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第637頁。
⑦ 《毛澤東年譜(1949—1976)》第5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第153頁。
⑧ 《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7頁。
⑨ 《列寧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80頁。
⑩{11}{12}{14}{15}{17}{21}{23}{25}{26} 習近平:《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年版,第23、21、68、333、159、21、339、338、183、17頁。
{13}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3頁。
{16} 侯惠勤:《馬克思的意識形態(tài)批判與當代中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版,第710頁。
{18} 《陳云年譜(1905—1995)》下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00年版,第262頁。
{19}{20}{24} 《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年版,第23、27、39頁。
作者簡介:王娟,湖北經濟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湖北武漢,430025。
(責任編輯? 劉龍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