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偉凡
摘要:自2018年出臺了全新的《民法典》后,對于其中的侵權責任劃分有了更加明確且深入的規(guī)范要求,這也是侵權責任規(guī)范的重要發(fā)展,需要對其中的各項內容進行深入研究分析,以便在后續(xù)的權責判斷和責任劃分當中展開更好的應用。在《民法典》的侵權責任規(guī)范當中有了一些新的說明,這也是符合當前社會快速變更形成的一種法律發(fā)展。因此,本文將系統(tǒng)性地介紹民法典當中侵權責任規(guī)范的歸因、適用范圍、免責和責任判斷,詳細闡述責任規(guī)范的發(fā)展過程。
關鍵詞:民法典;侵權責任規(guī)范;發(fā)展研究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在提升人們生活水平的同時也有更多人關注到了個人權益的維護,特別是對于侵權責任的劃分類案件數(shù)量有了明顯的增加。在的《民法典》當中對于侵權責任規(guī)范做出了新的說明,一些條款的變更時期更符合當前社會的發(fā)展趨勢,在生活和案例分析當中暴露出來的一些新問題都在《民法典》的侵權責任規(guī)范發(fā)展當中予以了進一步的完善,更好地維護了民眾的個人權益,不斷提升法律的重要維護地位,更符合依法治國和依法執(zhí)政的基本要求。
1.侵權責任規(guī)范的概述
隨著《民法典》的頒布,對原有的《侵權責任法》做出了一定的調整,使其中的條款更適合于當前社會發(fā)展所遇到的侵權矛盾問題,刪除掉了一些過于繁復或不再適用的內容,使其更加完善科學。在侵權責任的法律條款規(guī)定當中是按照了總則和分則的編制方式確認的,其內容分別包含了共通性的侵權責任規(guī)范和特殊性的侵權責任規(guī)范內容,能夠基本包含當前發(fā)展中遇到的各類侵權責任形式,有力地保障了《民法典》立法的科學與民主[1]。
2.民法典對侵權責任的歸因
2.1損害賠償歸因
在發(fā)生了侵權行為之后的主體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按照《民法典》中的侵權責任歸因判斷,侵權行為在性質上的不同也會導致其主體承擔的責任存在一定差異。在過去的侵權責任判斷主要是按照實際損害情況進行分析,甚至存在著“無損害,不侵權”的歸因判斷方式,在長時間的實踐和判斷當中發(fā)現(xiàn)這種歸因方式存在著一定的回避性缺陷,對于切實維護民眾的個人權益有一定影響。在《民法典》的侵權責任條款公布當中也充分考慮到了損害賠償?shù)臍w因問題,一些對涉事主體的權益產生損害或存在侵害危險的情況下都可被認為侵犯了主體權益達成侵權行為,這也是《民法典》侵權行為歸因的發(fā)展內容之一。
2.2公平責任原則
從上述的分析中可以得知,在侵權行為和責任的判斷上要有一定的過錯和責任才能按照《民法典》的侵權行為歸因對其進行定性。但是,在實踐應用中發(fā)現(xiàn),還存在著一些并非涉事主體主觀自愿而產生的侵權行為也會涉及到侵犯他人的問題,如見義勇為行為造成了他人權益損害等[2]。在這種情況下,本著公平責任的原則來對事件進行定性分析,充分保護在侵權行為過程當中每一個主體的基本權益。
3.侵權責任的應用范圍劃分
3.1法律保護范圍
目前對于侵權責任當中的具體權利范圍劃分較為廣泛,包括了財產權、名譽權和人身權等,在法律保護范圍內的任何一種基本權益受到被侵害時都可以應用《民法典》的侵權責任劃分來予以維護。在應用侵權的法律保護過程當中,必須要對其范圍進行嚴格的討論,切實保護全體公民的所有基本權益。在《民法典》的意見稿1條當中對原有的法律條例列舉保護范圍做出了新的說明,將原有的人格權、人身權、知識產權等大類取消,調整為了“侵權行為產生的民事法律關系”[3]。
3.2過錯責任重構
在上述多項權益的侵權責任判定過程當中會出現(xiàn)邊界性確定困難的問題,還需要對權利、權益等做出更明確的劃分才能夠更好地確定侵權責任所具體保護的范圍,對部分已產生的過錯性行為進行重構,明確且細化《民法典》中的侵權責任應用范圍。
4.免責與減責的具體要求
民法典的要求
在《民法典》的侵權責任確定章節(jié)當中對于免責和減責的判定有具體的要求,需要參考26~31條的內容來對主體侵權行為的責任劃分進行具體的程度上的判斷。另外還有一些較為特殊情況下產生的免責和減責情況在相應的分則條款當中進行了說明,包括了醫(yī)療事故責任、航空事故責任等。在侵權責任劃分判定的發(fā)展過程當中,對其進行細則性的說明更有利于提升《民法典》侵權條款的適用性,為實踐運用當中更多的特殊情況能夠形成有效的參考[4]。在運用《民法典》的免責與減責要求當中還需要考慮其行為與其他法律條款內容之間的聯(lián)系性,或存在有不適用情況下要以另行規(guī)定為主,這樣的規(guī)定方式更有利于提升法律條款的完善性。
5.侵權責任的承擔判斷
在侵權責任行為發(fā)生后的主體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包括了完全賠償、利益相抵和損失賠償?shù)龋枰鶕?jù)其具體的侵權責任判斷來進行分析確定。完全賠償是指從被侵權主體一方進行考慮,充分核算其產生的各項損失,有侵權一方根據(jù)實際情況對其進行完全賠付和責任承擔。利益相抵是指侵權人和被侵權人雙方共同根據(jù)利益情況確定賠付的范圍,并遵從禁止獲利的基本原則對被侵權人進行補償處理。損失賠償是指按照被侵權者所產生的權益損失和市場浮動共同確定侵權者需要承擔的賠償責任,特別是對于造成財產性損失的侵權行為大多采用這種方式進行賠付。
6.結束語
總之,在進行侵權責任的劃分當中必須要明確侵權的責任主體,并對主要侵權責任進行歸因。在歸因分析當中要秉持著公平的基本原則,在《民法典》給予的保護范圍之內進行責任判定。對于過錯方的責任分析不能簡單地依靠侵權表現(xiàn)進行確定,還需要根據(jù)法律的對應條款進行責任重構,確保侵權歸煙和責任判斷的合法性。對于多人侵權的情況,對于其中的共同責任要有更加明確的劃分。對于法律允許的一些免責和減責的要求要進行精確判斷后決定,嚴格規(guī)范法律條款的使用。
參考文獻:
[1]張志然.《民法典來啦!》系列報道之七——侵權責任編:“家長里短”,風險處處皆有[J].民主與法制,2021(01):36-38.
[2]房紹坤,張玉東.論《民法典》中侵權責任規(guī)范的新發(fā)展[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20(04):144-161.
[3]陳龍業(yè).論《民法典》侵權責任編關于免責事由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與司法適用[J].法律適用,2020(13):30-37.
[4]楊立新.《民法典》對侵權責任規(guī)則的修改與完善[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20(04):3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