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偉華,蔡智勇,王秋嶺,張運棟,閆海霞,袁劉正,付家鋒,趙月強,于蕾,柳家友
(漯河市農(nóng)業(yè)科學院,河南 漯河 462300)
近年來豫中南由于外出務工因素導致農(nóng)村勞動力匱乏,加上土地流轉速度的加快,玉米連片種植面積隨之增加,對其全程機械化生產(chǎn)技術的需求更加迫切。機收是目前玉米全程機械化的軟肋[1,2]。機械粒收是玉米收獲技術發(fā)展的方向,是實現(xiàn)玉米生產(chǎn)全程機械化及轉變生產(chǎn)方式的關鍵[3]。品種因素則是推廣玉米機械粒收技術的瓶頸,因此篩選適宜豫中南機械粒收的玉米品種,是推廣好玉米全程機械化生產(chǎn)技術的重中之重。
豫中南光熱水資源豐富,光溫生產(chǎn)潛力較高[4]。生產(chǎn)上黃淮海區(qū)域推行冬小麥、夏玉米一年兩熟耕作制度,小麥晚播可為玉米機械粒收讓出10~15 d的脫水時間[5];推遲1~2周機械粒收,可以降低籽粒含水量,提高收獲質(zhì)量和產(chǎn)量[6-8]。玉米籽粒含水率低于28%,機收籽粒破損可控制在3%以內(nèi),但不同品種之間有所差異[9]。黃淮海夏玉米審定推廣品種數(shù)量逐年增加,但能直接進行機械粒收的專用品種還比較少,原因在于大部分品種熟期收獲時籽粒含水量偏高,機收時籽粒破損率和雜質(zhì)率偏高,影響完好籽粒產(chǎn)量及其商品性,而致不能作為機械粒收品種使用。
鑒于此,本試驗以漯玉16等10個夏玉米雜交組合為材料,研究其生育期、抗倒指標(莖腐病發(fā)生率、莖稈抗倒折強度和穗位比)及成熟后延期10 d收獲的籽粒性狀(含水量、完好籽粒率)和產(chǎn)量,以期篩選出適合豫中南延期機械粒收的夏玉米雜交組合。
試驗于2020年6—10月在漯河市農(nóng)業(yè)科學院試驗基地(河南郾城:33°61′78″N,113°98′78″E,H 97 m)進行。試驗地為砂姜黑土,肥力均勻,地勢平坦,排灌方便。該地歷年降水量約740 mm,其中80%降水集中在6—9月,全年無霜期為219~229 d,年日照時數(shù)2 189~2 365 h,年日照率為50%~54%,年太陽輻射總量為496.6~498.7 kJ/cm2。光熱資源豐富,降水適中,氣候溫暖,適宜夏玉米生長。
8個供試玉米雜交組合及品種漯玉16均為漯河市農(nóng)業(yè)科學院選育,對照為黃淮海主栽玉米品種鄭單958,這些材料以下均稱為玉米雜交組合,詳見表1。
表1 供試玉米雜交組合信息
試驗于6月9日人工點播。小區(qū)面積18 m2,行長6 m,5行區(qū),行距60 cm,種植密度6.75萬株/hm2。重復內(nèi)10個玉米雜交組合隨機排列,重復3次。田間管理參考本地高產(chǎn)示范田進行。成熟后10 d,收獲小區(qū)中間3行計產(chǎn)。
調(diào)查各玉米雜交組合的出苗期、成熟期和收獲期。測定影響抗倒性的莖腐病、株高、穗位高和莖稈抗倒折強度。測定影響籽粒收獲質(zhì)量及產(chǎn)量的含水量、完好籽粒率、小區(qū)理論產(chǎn)量等。
小區(qū)中90%以上的玉米穗部籽粒硬化、乳線消失及黑層出現(xiàn)的日期即為成熟期。成熟后10 d收獲,該日期即為收獲期。生育期為出苗至成熟的天數(shù)。灌漿期后,測量小區(qū)中間行連續(xù)10株的株高與穗位高,計算穗位比。穗位比=(穗位高/株高)×100%。
在小區(qū)同側邊行用植物莖稈強度測定儀(型號YYD-1)連續(xù)測量10株單株的莖稈抗倒折強度,求平均值(單位:N)。
雜交組合成熟后10 d(收獲期),人工收獲小區(qū)中間3行果穗,并立即用小區(qū)專用脫粒機(大型)脫粒,測定籽粒鮮重及含水量。含水量每小區(qū)測量3次,求平均值。脫粒完成后用底部密閉容器隨即抽取300 g左右籽粒稱重,然后從中挑出完好籽粒并稱重,每小區(qū)重復3次,求平均完好籽粒率。完好籽粒率=(樣品完好籽粒質(zhì)量/樣品質(zhì)量)×100%。
理論產(chǎn)量和完好籽粒產(chǎn)量計算公式:理論產(chǎn)量=小區(qū)鮮粒重×(1-籽粒含水量)/86%,用小區(qū)產(chǎn)量再折合出公頃產(chǎn)量;完好籽粒產(chǎn)量=理論產(chǎn)量×完好籽粒率。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和圖表繪制,用SPSS 19.0軟件進行方差分析。用隸屬函數(shù)法[10,11]分析不同玉米雜交組合延期籽粒收獲的影響因素。
由表2可知,漯玉184、漯玉16、漯玉197、漯玉19和漯玉18的生育期比對照(鄭單958)短,依次比對照早熟4、2、2、1、1 d,且生育期<107 d,利于開展延遲機械粒收;漯玉186的生育期與對照一致;漯玉183、漯玉182和漯玉181的生育期分別比對照長4、3、1 d。
表2 不同玉米雜交組合的生育期
由表3可知,漯玉16、漯玉18、漯玉19和漯玉197的莖腐病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鄭單958),由莖腐病倒伏帶來的機收漏穗風險??;漯玉184的莖腐病發(fā)生率與對照差異不顯著,機收漏穗風險次之;漯玉181、漯玉183、漯玉186和漯玉182的莖腐病發(fā)生率顯著高于對照,機收漏穗風險較大。
表3 不同玉米雜交組合的抗倒指標
漯玉16和漯玉197的莖稈抗倒折強度分別比對照(鄭單958)高10.51%、8.92%,且差異顯著,抗倒折能力強;漯玉184、漯玉19、漯玉186、漯玉181和漯玉18的莖稈抗倒折強度與對照差異不顯著,抗倒折能力中等;漯玉182和漯玉183的莖稈抗倒折強度均比對照低且差異顯著,抗倒折能力差。
漯玉197、漯玉16、漯玉184和漯玉186的穗位比與對照(鄭單958)相比依次低12.68%、12.36%、11.82%、9.94%,且差異顯著,相對重心低,抗倒能力強;漯玉181和漯玉19的穗位比與對照無顯著差異,抗倒能力中等;漯玉18、漯玉182和漯玉183的穗位比高于對照且差異顯著,相對重心高,抗倒能力差。
2.3.1 不同玉米雜交組合的籽粒含水量、完好籽粒率和理論產(chǎn)量 由表4可知,漯玉184、漯玉16、漯玉197、漯玉183、漯玉19和漯玉18的籽粒含水量與對照(鄭單958)相比依次低18.31%、14.44%、5.99%、5.63%、3.17%和1.76%,差異顯著且<28%,達到機械粒收的含水量標準;漯玉181、漯玉186的籽粒含水量與對照差異不顯著;漯玉182的籽粒含水量比對照高且差異顯著。漯玉16、漯玉197、漯玉184和漯玉18的完好籽粒率比對照依次高4.28%、3.73%、2.74%和1.75%,差異顯著且完好籽粒率≥92%,根據(jù)破損率≤5%和雜質(zhì)率≤3%的國家標準(GB/T 21961—2008),可以進行延期機械粒收;漯玉183、漯玉19、漯玉186、漯玉181和漯玉182完好籽粒率比對照低且差異顯著。漯玉19、漯玉186、漯玉16、漯玉197、漯玉18、漯玉181和漯玉182的理論產(chǎn)量比對照依次高4.96%、4.79%、2.54%、1.97%、1.74%、1.70%和0.70%,漯玉183和漯玉184比對照減產(chǎn)。
表4 不同玉米雜交組合的籽粒含水量、完好籽粒率和理論產(chǎn)量
2.3.2 不同玉米雜交組合籽粒含水量與完好籽粒率的關系 由圖1可知,10個玉米雜交組合的完好籽粒率隨著含水量的降低而增大,兩者之間顯著負相關(r=-0.749**),可用方程y=-1.080x+120.54(R2=0.561**,n=10)擬合。漯玉16、漯玉197、漯玉18和漯玉184的籽粒含水量低于28%且完好籽粒率≥92%,可以進行延期機械粒收。
圖1 不同玉米雜交組合籽粒含水量與完好籽粒率的關系
由表5可知,漯玉16、漯玉197、漯玉19、漯玉18、漯玉186和漯玉184的完好籽粒產(chǎn)量與對照(鄭單958)相比依次增高6.92%、5.78%、3.69%、3.52%、3.06%和1.72%,且差異顯著,漯玉181、漯玉183和漯玉182的完好籽粒產(chǎn)量比對照依次降低0.20%、1.53%、5.14%。
表5 不同玉米雜交組合的完好籽粒產(chǎn)量
由圖2可知,延期10 d機械粒收情況下,由不同玉米雜交組合生育期、抗倒指標(莖腐病發(fā)生率、莖稈抗倒折強度和穗位比)和籽粒指標(含水量、完好籽粒率和理論產(chǎn)量)共同構成的隸屬函數(shù)值差異很大,各玉米雜交組合適合延期機械粒收的潛力由大到小依次為:漯玉16(1)、漯玉197(9)、漯玉184(6)、漯玉19(8)、漯玉18(2)、漯玉186(7)、鄭單958(10)、漯玉181(3)、漯玉183(5)和漯玉182(4)。
圖2 不同玉米雜交組合的綜合隸屬函數(shù)值
生育期是衡量玉米品種籽粒延期收獲的條件之一,其長短與延期收獲時間呈反比。延期收獲可實現(xiàn)玉米增產(chǎn)、降低籽粒含水量和籽粒破損率,延長冬小麥的播種時間,減少小麥凍害概率。任佰朝等[12]認為,黃淮海夏玉米品種的生育期≤107 d是進行延期機械粒收的關鍵條件,供試漯玉184、漯玉16、漯玉197、漯玉19、漯玉18、漯玉186、鄭單958和漯玉181的生育期均小于107 d,滿足延期機械粒收的生育期條件。呂麗華等[13]認為,玉米延遲收獲是發(fā)揮小麥-玉米兩季作物均衡增產(chǎn)的重要舉措,玉米最晚收獲期可推遲到10月17日。但不同品種的籽粒脫水速率有差異,其最佳延期收獲天數(shù)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抗倒指標是判斷玉米品種能否進行機械收獲的關鍵因素之一。玉米的抗倒能力影響機械收獲的效率、落穗率和產(chǎn)量損失,抗倒能力越強機械收獲效率越高,落穗率越低,產(chǎn)量損失越少。影響玉米后期抗倒的因素主要有莖腐病、莖稈強度和“重心(穗位比)”。
宋佐衡等[14]認為,玉米莖腐極易導致倒伏發(fā)生。李少昆等[15]認為,莖腐病的發(fā)生是玉米生長后期倒伏和落穗的風險因素。供試漯玉16、漯玉18、漯玉19和漯玉197的莖腐病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鄭單958),漯玉184與對照差異不顯著。
薛軍等[16]認為,玉米生理成熟后莖折率升高是倒伏增加的主因,抗折斷力越低則莖折率越高。勾玲等[17,18]認為,莖稈的壓碎強度(SCS)和外皮穿刺強度(RPS)可作為玉米抗倒品種篩選的重要農(nóng)藝指標。莖稈最大抗彎應力反映品種莖稈的抗折能力,而莖稈直徑不能作為評價莖稈抗彎強弱的主要指標。供試漯玉16和漯玉197的莖稈抗倒折強度分別比對照(鄭單958)高且差異顯著,抗倒折能力強;漯玉184、漯玉19、漯玉186、漯玉181和漯玉18的莖稈抗倒折強度與對照差異不顯著,抗倒折能力中等。
李川等[19]認為,穗位高是顯著影響玉米籽粒直接機收質(zhì)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沙莎等[20]認為,降低玉米穗高系數(shù)及玉米重心可以提高玉米的抗倒性能,降低倒伏率與倒折率。供試漯玉197、漯玉16、漯玉184和漯玉186的穗位比較對照(鄭單958)低且差異顯著,相對重心低抗倒能力強;漯玉181和漯玉19的穗位比與對照無顯著差異,抗倒能力一般。王寧寧等[21]認為,倒伏倒折是玉米品種進行機械收獲時落穗損失的重要因素。不同品種抗倒能力隨收獲時間不同發(fā)生變化的規(guī)律需要進一步研究。
完好籽粒產(chǎn)量由完好籽粒率和理論產(chǎn)量構成,提高完好籽粒產(chǎn)量就要提高完好籽粒率和理論產(chǎn)量。提高完好籽粒率就要降低破損率和雜質(zhì)率。影響破損率的主要指標有收獲時的籽粒含水量、果穗的籽軸結合力和收獲機械等,影響雜質(zhì)率的主要因素是籽粒含水量。提高理論產(chǎn)量就要選用高產(chǎn)品種。樊廷錄等[22]認為,影響玉米機械粒收質(zhì)量的主要因素有品種的基因型、籽粒含水量和破損率等。王克如等[3]認為,籽粒水分是造成破損的主要因子,但不是唯一因子。柴宗文等[23]認為,含水量對玉米機械粒收的影響非常重要。李文閣等[24]認為,含水率影響籽粒的硬度,直接影響玉米機械粒收的破損、損失和雜質(zhì)。本研究中,同時具備籽粒含水量<28%、完好籽粒率≥92%且理論產(chǎn)量、完好籽粒產(chǎn)量均高于對照(鄭單958)的有漯玉16、漯玉197和漯玉18;漯玉184的籽粒含水量和完好籽粒率符合標準,理論產(chǎn)量比對照低但完好籽粒產(chǎn)量達標。
成熟后延期10 d收獲條件下,由生育期、抗倒指標和籽粒指標構成的隸屬函數(shù)值表現(xiàn)為:漯玉16>漯玉197>漯玉184>漯玉19>漯玉18>漯玉186>鄭單958>漯玉181>漯玉183>漯玉182。在豫中南光熱條件下,綜合供試玉米雜交組合的生育期、抗倒指標(莖腐病發(fā)生率、莖稈抗倒折強度和穗位比)、籽粒指標(含水量、完好籽粒率和理論產(chǎn)量)和完好籽粒產(chǎn)量等因素看出,漯玉16和漯玉197的各項指標均達到機械粒收標準,可以延期機械粒收;漯玉184的理論產(chǎn)量偏低,但其完好籽粒產(chǎn)量較高,也可以進行延期機械粒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