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新偉
摘要:中華民族有著悠久而燦爛的歷史文化,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一個傳承不息的國度,在這風風雨雨的數千年文明史中,涌現出了一系列的偉大人物,他們?yōu)槿A夏民族的發(fā)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同時我國曾經也擁有先進的科技,并且這些科學技術為推動世界向前邁進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今,我們正處于民族復興的關鍵時期,但是卻有敵對勢力的排擠與阻礙。面對這種狀況,我們無法逃避,也不能夠逃避,而是應該大膽的面對困難,并且沖破重重阻撓。而這時,家國情懷的培養(yǎng)直觀重要,尤其對于青少年來說,他們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只有少年強大才能夠在未來的發(fā)展中利于不敗之地,也才能夠為國家富強和民族復興的夢想而不懈奮斗。要做好家國情懷的培養(yǎng),歷史課程往往是一個很好的教學工具,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讓更多的學生能夠學會熱愛自己的祖國,讓他們能夠學會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和智慧的頭腦去建設自己的祖國。
關鍵詞:高中歷史;家國情懷;培養(yǎng)策略
引言:“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歷史的發(fā)展高速我們忘記歷史等于背叛過去,同樣忘記歷史更是放棄未來。從歷史中我們能夠感受古人的智慧,也能夠吸取古人的教訓。所以,作為祖國未來的接班人,作為新時代乘風破浪的少年,學習歷史,并且從學習歷史的過程中培養(yǎng)自己的家國情懷。高中歷史課堂中,我們大致會將歷史課程分為國內史和世界史,通過學習能夠讓學生清醒的認識到我國曾經的輝煌,當也能夠看到在我國處于落后局面時所面臨的壓迫與無奈。沒有先進的思想、沒有奮發(fā)向上的國人,無論國家再富強也將會淪為魚肉。而強大的國家與奮進的國民之間又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所以,培養(yǎng)國民的家國情懷,讓更多的國人能夠將愛國的主題不斷傳播下去。而然愛國情懷的培養(yǎng),能夠通過歷史知識不斷積累和培養(yǎng)。因此,對于青少年的家國情懷教育來說,歷史課程再合適不過了。因此,在進行歷史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重視一下對學生愛國情緒的培養(yǎng),要讓我們的學生既有對國家和民族歷史的敬佩,又能夠擁有對祖國繁榮與發(fā)展的期望。
一、歷史學習對于家國情懷培養(yǎng)的作用
1、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青少年學生正處于身體和心理發(fā)育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學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如果受到外界不良誘惑的影響,那么容易讓他們養(yǎng)成不好的習慣,最終可能會走向違法犯罪的道路。而通過學習歷史,能夠讓他們認識到許多歷史中的偉人,當學生對這些偉人的實際產生興趣之后,他們便會將這些偉人作為自己生活和學習中的榜樣,對于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養(yǎng)成有著巨大的幫助作用。
2、有利于讓學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祖國
每一名中國人都應該了解自己國家的歷史,這樣才能夠更好的認識自己的祖國。如今我們生活在信息化時代,各種自媒體信息廣泛傳播,對青少年的影響較大。但是這些信息中有很多并不真實,甚至有些是專門對國家和民族的摸黑,所以必須了解我國的歷史才能夠在遇到這些信息時做出正確的判斷。而歷史課程恰恰能夠幫助我們了解我國的歷史,在老師的幫助和講解下,我們能夠不斷豐富自己的歷史知識,使得自己對于真假信息具有更高的辨別能力,不會受到虛假信息的影響。
3、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我國擁有燦爛的古代文明,同時也擁有屈辱的近代史,面對輝煌的古代時光,自豪的情緒不僅油然而生,只有勤勞勇敢的中華民族才能夠創(chuàng)造如此偉大的文明。而面對屈辱的近代史,我們不得不憤恨西方列強的慘無人道,同時又會敬佩近代以來為了民族復興、國家富強而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人士。民族自豪感的的產生,是愛國情懷的必不可少的條件。
二、在歷史教學中培養(yǎng)家國情懷的策略
1、利用名人名言,名人事跡,增強學生國家和民族意識
名人名言富有哲理性,耐人尋味,發(fā)人深省,能給人以啟迪,有時甚至一語銘刻于心,終生受惠不淺。在初中的歷史教材中有很多這樣的名人名言,如,錢學森的:“我可以放棄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棄祖國,”巴斯德的:“科學雖然沒有國界,但學者卻有他自己的祖國?!崩蠋熢诮虒W中可以利用這些名人名言,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增強學生的國家、民族意識。在講解的同時,還要給學生介紹這些名人說這些話的時代背景,使學生心靈受到震撼。大多數名人對事業(yè)的選擇是以國家,民族,甚至是全人類的利益出發(fā)的,他們對祖國的忠誠和熱愛,對解放人類,服務人類的崇高使命的追求,對學生道德情操的培養(yǎng)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在我們初中的歷史教材中有許多名人的事跡值得我們學習,如“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匈奴未滅,何以為家”的霍去病,有“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諸葛亮,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精忠報國的岳飛,還有林則徐的禁煙運動,楊靖宇,趙一曼的英雄事跡等等。培養(yǎng)學生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感。從而增強國家,民族意識。
2、寓情于教,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
教師的言行舉止都是學生的榜樣,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情緒飽滿,飽含感情,講到感人的歷史事跡時,一定要聲情并茂,通過表情,聲音,行動把想要表達的情緒表達的淋漓盡致,盡可能的去帶動學生的思想情緒跟隨老師的講解而不斷變化,讓他們通過不斷的學習切實認識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也要他們知道“忘記過去意味著背叛”,讓我們的同學一定要牢牢記住中華民族近代的屈辱歷史,勿忘國恥,為中華之崛起而奮力讀書。
3、采用適當的教學手段,增強學生的感情認識,從而加深
愛國情感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是豐富多彩的,根據自己學校以及當地的實際情況對學生展開多種方式的教育,比如電化教學手段就是學生非常喜歡也切實有效的一種常見的教學形式,通過一些珍貴歷史圖片與資料的再現,讓學生能身臨其境的去感受,比如在講“甲午中日戰(zhàn)爭”時,我就把當時黃海海戰(zhàn)硝煙彌漫的圖片放映給學生看,并且把致遠艦撞向敵艦全軍覆沒前的合影給大家看,讓他們去想象就是這樣一些生龍活虎的軍人在短短的一瞬間就葬身大海,而他們這樣做的出發(fā)點全在于對祖國,對人民的熱愛。通過這樣一些直觀的東西來加深學生的印象,從而在感情上產生共鳴。還可以利用本地存在的一些歷史文化古跡,加強對學生的感情培養(yǎng),比如,在講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時,我就可以利用學生對瀘定橋的認識,來給學生講解紅軍飛奪瀘定橋時的英勇事跡,讓他們由衷的對紅軍充滿敬意。達到愛國主義教育的目的。
結束語
高中歷史將中國數千年的文明融匯在一本教課書中,當然這些內容和知識只是我國文明史的冰山一角,要想能夠更加細致的了解我國的歷史,必須系統(tǒng)而全面的進行學習。通過歷史課程,我們能夠感受到祖國發(fā)展過程中面對的種種困難,看到如今的祖國克服重重艱險,走過千年的時光,我們不禁會對祖國的偉大產生由衷的熱愛,對歷史上的英雄認為感到由衷的崇敬。在歷史課堂中的學習,不僅僅能夠增長學生的歷史知識,更能夠提升他們的家國情懷,對于民族的偉大復興有著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