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洪旭
【摘要】閱讀是語文學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小學階段的教學當中,正是給學生的語言能力打基礎的關鍵時期,廣泛的閱讀不僅能夠強化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知能力,同時對于學生作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重要幫助。因此,教師需要充分重視課內(nèi)閱讀和課外閱讀的開展,從而來幫助學生在閱讀的同時提升寫作素養(yǎng)。
【關鍵詞】閱讀;課外閱讀;寫作;教學;語文
前言:
語文是小學教學階段中的重要學科,學習語文對于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文化素養(yǎng)的提升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有效的閱讀不可或缺,即學生必須在閱讀活動中不斷擴大廣度、加深深度,通過閱讀不斷開拓視野、積累知識,同時在品味文字的過程中學習寫作手法、表達技巧,這樣才能有力促進學生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提升,從而幫助提升綜合文字素養(yǎng),為今后的學習打好基礎。教材中的文章是有限的,因此,小學生僅僅依靠課內(nèi)的閱讀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在課外進行充分的拓展,讓學生感受到閱讀不止是限于課本的,能夠使學生體會到語言文字的妙處,不但可以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用文字記錄下來,作為以后的回憶,同時還能夠感受到他人的所思所感,在閱讀中實現(xiàn)視野的開闊以及思想的熏陶,最終實現(xiàn)自身理解能力的不斷提升。在這樣的閱讀積累中,學生的作文寫作素材將會得到不斷增長,便能夠有效避免在寫作中無從下筆,促進其寫作能力的提升。小學生年齡較小,學習經(jīng)驗尚淺,認知能力也有所不足,作為教師,要注意對小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正確、科學地開展課外閱讀,并真正從中取得成績。在教學中,教師不能單純讓學生只是讀,還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創(chuàng)設適合閱讀的環(huán)境,讓學生感覺到課外閱讀的趣味所在,并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書友關系,這樣才能使課外閱讀發(fā)揮其優(yōu)勢,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感受文字的魅力。
一、創(chuàng)設良好閱讀環(huán)境順利推進閱讀活動
要讓學生主動愛上課外閱讀,就不能強迫學生去閱讀,而是要讓學生感受到一個輕松快樂、書香四溢的閱讀氛圍,這樣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參與閱讀的積極性,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同時還能夠形成良好的閱讀狀態(tài),靜下心來融入到與文字的對話中去,收獲理想的課外閱讀效果。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想使課外閱讀活動順利推進,首先需要注重良好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在學校當中,圖書館是必不可少的,教師要向學校提出,圖書館的書籍要進行整理和維護,一方面注重圖書館環(huán)境的優(yōu)化完善,例如提供充足的桌椅、臺燈、飲用水等基本設施,并配備專業(yè)的管理人員維持圖書館的秩序,另一方面加強對圖書館圖書資源的補充,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成長需求,讓學生都能夠在圖書館里找到自己喜歡的類型書籍。在班里當中,教師也可以提出創(chuàng)建一個“讀書角”,利用班級經(jīng)費購買學生想看的讀物,同時鼓勵學生將自己的課外書投放到圖書角中,不斷豐富圖書角的資源,每位學生都可以在圖書角中免費借閱書籍,對于做出貢獻的學生還可以給予一定的優(yōu)待,例如一次借閱的數(shù)量有一定增加等等。這樣一來,學生每天都將在文字的海洋中盡情暢游,從而在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中學會閱讀、愛上閱讀,以此來不斷促進其寫作能力的提升。
二、多閱讀課外書籍幫助學生養(yǎng)成閱讀習慣
要想使學生在課外閱讀中不斷積累、有所收獲,真正促進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升,教師就需要加強對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使學生能夠運用正確的方法開展閱讀,且要做好閱讀計劃,不能讓閱讀流于形式。小學生年齡較小,學習經(jīng)驗不夠充足,倘若缺乏有效的引導,學生便可能出現(xiàn)盲目閱讀的情況,這樣不僅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同時也無法收獲理想的閱讀效果,進而導致學生興味索然。為此,教師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不能讓學生感到閱讀是無趣的,從而放棄閱讀。例如,學生在閱讀時需要主動為自己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將玩具等可能使自己分心的物品收起來,同時準備好筆、摘抄本、詞典等學習工具,這樣能夠使學生保持注意力集中,在閱讀的時候更加連貫。再比如,有的學生在閱讀時會遇到新鮮的詞匯或優(yōu)美的語句,這時學生可以把這些自己覺得精彩的內(nèi)容摘抄到單獨的本子上,或針對某一段精彩內(nèi)容作出自己的批注,這樣不但可以引發(fā)自己對文章內(nèi)容的思考,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
三、利用課外閱讀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書友關系
小學生有著十分簡單、直接的情感方式,當他們喜愛某位教師時,也會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這位教師的課堂中。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拋開傳統(tǒng)的“嚴師”觀念,根據(jù)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尊重他們的心理特征,遵守素質(zhì)教育的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之間建立和諧友愛的關系,從而在學生心中建立親切和藹的形象,使學生能夠積極配合教師課外教學工作的開展。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外閱讀活動中與學生一起開展閱讀,使學生感受到教師在閱讀中也是大家的朋友,同時相互交流各自的讀后感,一方面能夠形成平等、民主的學習氛圍,另一方面也能夠促進學生良好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書友關系。長此以往,學生的閱讀道路中不僅有同學的互幫互助,同時也有教師的并肩陪伴,對于學生將閱讀收獲轉化為寫作能力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
結語:
綜上所述,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地位是無可替代的,無論是平時增加學生的詞匯量,還是對寫作有素材的積累,或是對于綜合學科素養(yǎng)的提升,都起到了關鍵作用。為此,教師要重視并積極展開課外閱讀活動,充分考慮學生的全面成長和未來發(fā)展,將科學有效的課外閱讀教學進行全面落實,使課外閱讀引領學生的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趙煥.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及應用[J].課外語文(下),2021(2):133-134.
[2]李正一.論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及應用方法[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02):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