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樹花
摘要:小學英語作為小學素質教育中的重點學科,加強英語學科教育不僅是當代人才教育的重要標準,同時也對學生日后的升學和就業(yè)有著一定影響。為此,在小學校園素質教育中完善英語學科教育工作至關重要。而小學生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就如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予以詳盡的論述分析。
關鍵詞:小學;英語;學習興趣
前言:自新課程改革全面實施以來,小學英語學科教育亦積極迎合新課改的新要求和新標準,不斷對傳統(tǒng)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改良與創(chuàng)新,力爭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強化。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興趣對學習質量、學習效率有著重要的影響。為此,在小學英語學科教育中,除了要優(yōu)化教學模式,還要注重在課堂教學中融入趣味性元素,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一、營造快樂的學習環(huán)境,促進民主課堂構建
環(huán)境能夠改變一個人和塑造一個人,學習環(huán)境的好壞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興趣。為此,在小學英語學科教學工作中,教師要注重對課堂教學環(huán)境的優(yōu)化與課堂教學氛圍的營造,讓學生在好的環(huán)境下學習英語知識更能保證課堂教學質量。對于小學生而言,快樂的學習環(huán)境能夠促進其保持高漲的學習興趣,充分刺激小學生學習的動機和欲望。為此,作為英語教師,其除了要結合指定的教學手段來營造快樂的教學環(huán)境外,還要不斷提升個人魅力,通過變換表情、生情并茂的語音和表現力等來營造寬松的課堂環(huán)境。需要強調的是,傳統(tǒng)小學英語教師過于重視對“填鴨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得不到有效的發(fā)揮,從而嚴重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注重對民主課堂的構建,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在具體教學中,教師需要在寬松、融洽的課堂環(huán)境氛圍中與學生多多交流,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中去,從而構建出民主課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1]。
二、開展情境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的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能力正處于初期發(fā)展階段,因而在接觸和學習英語知識的過程中難免有些吃力,且英語知識抽象、枯燥且難懂,若不能積極對學生進行教學引導,便容易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對此,教師便可以結合學生的心理訴求開展情境教學工作,在課堂教學前結合教學內容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并從情境中滲透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情境教學法能夠充分融入小學生的右腦思維,讓學生邊思考、邊學習,無論是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還是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均具有重要的教育指導作用。
例如,在五年級下冊《Unit 5 Whose dog is it?》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播放課件視頻,讓學生通過直觀的視頻內容來學習語法知識。直觀的教學情境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樂于主動學習英語知識,并以此強化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2]。
三、提升教師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發(fā)揮師愛的作用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主導者,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掌控歸根結底在于教師本身,若教師自身的專業(yè)教學能力薄弱,那么便無法保證英語課堂教學質量,更不會提升學生對英語學科的學習興趣。因此,小學英語教師要注重對自身專業(yè)教學能力的強化,在教學中不斷完善教學模式的同時,亦要進一步強化自身的綜合能力素養(yǎng),使其教學水平能夠充分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要知道,英語作為外來語言,其學科背后蘊藏著豐富的西方文化,西方文化的魅力亦能夠幫助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可以結合課堂教學內容適當的滲透西方優(yōu)秀文化,例如穿著特定時期的西方時裝,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也能夠影響學生的學習欲。正所謂:“親其師而信其道”,當學生親近教師的過程便是樂于接受其教誨的開始。因此,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要時刻注意自身的感情態(tài)度、言談舉止和儀表風度,時刻為學生展現出一名優(yōu)秀教師的形象,進而發(fā)揮師愛的作用,使學生愛上英語課堂。
四、完善課堂評價體系,構建多元化評價模式
在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教學中,課堂教學評價往往是教師單方面對學生的學習情況與課堂表現情況進行評價,學生在傳統(tǒng)評價體系中顯得十分被動。此外,傳統(tǒng)教師單向的教評存在著一定的片面性,且不能將學生的問題予以全面的挖掘,從而不利于學生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對此,完善課堂評價體系十分必要,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構建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模式是十分必要的。例如,除了開展傳統(tǒng)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活動外,還可以開展學生“自評價”?!白栽u價”,顧名思義就是學生自己對自己進行評價,在某一個階段的學習過程中,學生自身非常明確自己的短板在何處,從而也能夠在進行自我評價的過程中予以充分的重視。再次,還可以開展“學生互評”?!皩W生互評”能夠讓學生之間進行相互交流、相互評價,讓學生之間相互學習,便于學生更深入的了解自己的不足,以及學習他人的優(yōu)勢。通過多元化教學評價模式的有效開展,每個學生都成為了教學評價工作中的“主人翁”,進而能夠有效的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在之后的英語課堂上進階學習也具有一定的幫助[3]。
結語:綜上所述,自教育改革全面實施以來,小學素質教育逐漸重視對英語學科的優(yōu)化教育工作,通過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推進英語教育工作,并以此全面提升了小學英語學科的教學質量。然而,小學生正處于愛玩、好動的年齡階段,學習興趣對掌握好的學習方法更為重要,這便需要廣大教育工作人員要不斷迎合小學生的心理訴求,積極在課堂中滲透趣味性元素,并以此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積極性??傊谛W英語學科教育中,加強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王爽.培養(yǎng)與保持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策略[J].中國農村教育,2019(14):98.
[2]姚靜文.如何培養(yǎng)和保持小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J].中國教育學刊,2018(S2):142.
[3]黃小麗.小學英語教育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策略[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7(10):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