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玉瓊
摘要:實驗是物理學習中較為重要的學習內(nèi)容,是需要學生努力學習的課程,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的理解能力,增強學生對物理實驗知識的理解,發(fā)展學生學習的意識與思維。物理實驗具有較強的邏輯性與嚴謹性,為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造成了較大的阻礙。因此,為了提高初中學生的實驗能力,教師在物理教學中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認知實驗儀器;利用演示教學法,理解實驗知識;構(gòu)建分組教學法,解決實驗難點等方式教導初中學生。
關鍵詞:實驗教學;初中物理;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物理實驗課程的教學包含了理論知識、實踐操作、實驗儀器等內(nèi)容,是需要學生重點學習的課程。初中學生處于承上啟下的學習階段,學習物理實驗課程,能夠增強學習的能力,發(fā)展學習的素養(yǎng),提高學習的動力,提升學習的意識與思維。為此,本文將著重闡述將物理實驗教學的能力,發(fā)展物理實驗學習的能力與素養(yǎng)。
一、運用多媒體教學,認知實驗儀器
初中學生認識實驗儀器是當下學習的需求,有助于發(fā)展物理學習的思維,增強學物理學習的能力,為實驗的有序進行做保障。物理實驗儀器較為繁雜,且初中學生首次接觸物理實驗的學習,影響了初中學生的學習,阻礙了初中學生準確的認知。因此,教師在物理教學中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導初中學生,運用的實驗視頻教導初中學生,讓初中學生從實驗中認知不同物理實驗儀器的作用與使用方法。
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游標卡尺”使用方式的視頻讓初中學生觀看,有助于讓初中學生認知“游標卡尺是一種測量物體長度、內(nèi)外徑、深度的物理實驗儀器。游標卡尺在使用前需要先用干凈的毛巾將量爪擦拭干凈,再查看游標和主尺身的零刻度線是否對齊。在利用游標卡尺測量時,需要右手抓尺身,大拇指移動游標,左手拿被測量的物體,當被測量的物體與量爪相貼時進行讀數(shù)。”的物理實驗儀器。初中學生在認知物理實驗儀器的過程中運用多媒體學習,能夠更為直觀地了解不同的物理實驗儀器,在短時間內(nèi)增強對物理實驗儀器的理解,提高學習的效率。
二、利用演示教學法,理解實驗知識
物理實驗是物理知識構(gòu)建的基礎,是學生在學習中需要理解文化學識,是需要學生生了解基本的物理知識。初中學生理解物理知識,有利于構(gòu)建嚴謹?shù)倪壿嬎季S,促進智力的發(fā)育,提高物理的學習成績。物理實驗知識具有較強的抽象性,為初中學生的理解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從而影響了初中學生學習能力的發(fā)展。因此,教師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可以利用演示教學法,通過現(xiàn)實中的實驗操作讓初中學生理解物理實驗內(nèi)涵的理論知識。
例如:教師在教學“光的色散”實驗時,可以運用三棱鏡、凸透鏡、平面鏡、紅色玻璃進行演示教學。教師可以將“光的色散”實驗分成以下幾個實驗步驟:
1、使用平面鏡引入一束太陽光,調(diào)整棱鏡的方位,讓太陽光通過縫隙照射到三棱鏡上,此時在白色的墻壁上可以觀看到白光通過棱鏡折射后的彩色光。
2、將白紙放在棱鏡的前面,能夠讓學生觀看到照在棱鏡上的光為白光。以此,可以得出“棱鏡能夠?qū)坠庹凵浞纸獬蔀楦鞣N顏色的光”的結(jié)論。
3、在縫隙前放置紅色玻璃,用白紙顯示照射在三棱鏡上的光為紅光,通過三棱鏡后,光雖然改變了傳播的方向,但是不分解,依舊為紅光。
初中學生在學習“光的色散”的過程中,觀看教師演示的實驗,不僅能夠更為深入的理解“光的色散”的物理知識,增強對“光的色散”的物理知識的記憶,也能夠開闊學習的視野,發(fā)展學習的動力。
三、構(gòu)建分組教學法,解決實驗難點
分組教學是將學生科學分成不同學習的小組的教學方式,可以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使學生自主解決學習中的難點,以此提升學生學習的思維。初中學生在物理實驗的學習中解決實驗的難點,不僅有助于增強實驗的能力,發(fā)展實驗的思維,還能夠有效發(fā)展邏輯思維,促進智力的發(fā)育。教師在物理教學中缺乏教學手段,增加了初中學生學習的難度,影響了初中學生對實驗難點的解答。因此,為了幫助初中學生解決實驗的難點,教師在物理教學中可以構(gòu)建分組教學的方式。
例如:教師在教學“杠桿”的過程中,可以先將初中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再讓學習小組自主進行“杠桿”的物理實驗,以此幫助初中學生解決實驗的難點。即,學習小組可以進行開瓶器開飲料瓶子、夾子夾核桃等實驗,能夠認知到“開瓶器、夾子屬于省力的杠桿。省力杠桿動力臂大于阻力臂,能夠節(jié)省力,但不能節(jié)省距離?!钡奈锢碇R;學習小組可以進行理發(fā)剪刀剪紙、鐵楸挖土等實驗,能夠認知到“理發(fā)剪刀、鐵楸屬于費力的杠桿。費力杠桿動力臂比阻力臂短,不能節(jié)省力,但是可以節(jié)省距離?!钡奈锢碇R;學習小組可以運用蹺蹺板、天平進行實驗,能夠認知到“蹺蹺板與天平屬于等臂杠桿。等臂杠桿支點動力臂與阻力臂長度相等,可能省力,也可能費力”的物理知識。教師在物理教學中構(gòu)建分組教學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在相互探究中解決學習中的難點,讓學生認知學習中的缺點,以此發(fā)展學生學習的能力。
總而言之,隨著教育領域的發(fā)展,教師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愈加呈現(xiàn)多元化的趨勢。為此,教師在物理實驗教學中需要根據(jù)學生學習的能力,為學生構(gòu)建相關的學習環(huán)境,以此發(fā)展學生學習的能力,開拓學生學習的思維,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朱娟.初中物理教學中應如何利用實驗教學來提高課堂質(zhì)量[J].數(shù)理化學習(教育理論版),2016(10):50-51.
[2]顏學兵.怎樣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J].中華少年,2016(23):124-125.
[3]周兆彪.探究性實驗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分析[J].求知導刊,2016(08):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