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木
摘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是素質(zhì)教育時代賦予小學科學教師的使命,小學科學教師必須要在自己的教學活動中有所體現(xiàn)。此時小學科學教師就不能在自己的教學中一味地對學生進行科學知識的講解,而是要致力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此前提下,提高自身的教學效率是很有必要的,小學科學教師必須要為此付諸努力。此時小學科學教師就需要做到以下三點:鼓勵學生課前預習、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以及有效拓展學生視野。接下來筆者就在自己的教學中對這三點展開詳細的介紹。
關(guān)鍵詞:教學效率;有效提高;小學科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教學相長,小學科學教師的教學效率與學生的學習效率之間有著十分密切的關(guān)系?;诖?,要想幫助學生在小學這一學習的重要階段奠定堅實的科學基礎(chǔ),小學科學教師就必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效率。在研究有效教學策略的過程中,小學科學教師就需要遵循“以學生發(fā)展為根本”的教育理念,時刻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去考慮問題。這樣的話,小學科學教師所研究出來的教學策略就能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促使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更加積極,學習效率也有著顯著的提高。此時小學科學教師教學效率的提高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一、鼓勵學生課前預習
如果學生沒有進行課前預習,那他們就會帶著空空的腦袋走進小學科學教師的教學課堂。當教師在課堂上詢問學生對所要學習的科學知識的想法時,學生就會變得沉默,導致課堂氛圍無比沉悶,教師的教學效率可想而知。因而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學效率,小學科學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鼓勵學生進行科學預習。此時小學科學教師就需要為學生布置課前預習任務(wù),進而為學生指明預習的方向。除此之外,小學科學教師還需要對學生完成預習任務(wù)的情況進行檢查,由此督促學生,促使學生的預習效率有所提高。例如:在進行《制作巖石和礦物標本》這一節(jié)內(nèi)容的教學中,如果學生沒有提前進行巖石和礦物的搜集,那么筆者就無法直接引導學生學習規(guī)范的標本制作方法,進而促使學生進行標本的制作。因而在課堂教學之前,筆者就為學生布置了搜集巖石和礦物的預習任務(wù)。除此之外,筆者還會要求學生嘗試著去進行標本的制作,將自己在制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記錄下來。筆者會通過網(wǎng)絡(luò)交流工具與學生進行交流,學生需要在交流的過程中匯報自己的預習情況。這樣的話,學生在筆者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就會有著明確的學習目標,他們需要解決自己所遇到的問題。此時學生在筆者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有著極高的參與度,筆者的教學效率因此提高。
二、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
小學科學教師的教學效率之所以無法得到提高,其中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教師沒有在教學的過程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诖?,小學科學教師就需要做出一定的改變,旨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那么小學科學教師具體需要如何去做呢?他們此時就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展開學習。這樣的話,學生的思維就能夠受到啟迪,進而主動地進行科學知識的探索??紤]到學生活潑的性格特征,小學科學教師提問的形式需要具有趣味性。例如:在進行《種子的傳播》這一節(jié)內(nèi)容的教學中,如果筆者直接將各種植物種子的傳播方式告訴學生,學生即使在課堂上記住了,在課后也會很快忘記。因而筆者就會給學生留出自主探究的時間,促使學生發(fā)揮自己的主體作用。此時筆者就會利用多媒體向?qū)W生展示各種各樣的植物種子形態(tài),并且為學生營造競爭氛圍,要求他們?nèi)ゲ聹y各種植物種子的傳播方式分別是什么。此時學生就需要結(jié)合所看到的植物種子形態(tài)去進行大膽且合理的猜測。學生需要對筆者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搶答,獲得搶答機會以及回答正確的學生都會得到筆者的獎勵。這樣的話,學生就會積極地進行思考。
三、有效拓展學生視野
為了讓自己的教學效率有所提高,小學科學教師就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的科學核心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并無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nèi)達到這一教學效果。不僅如此,小學科學教師教學所運用的課本教材也無法讓學生的視野得到拓展?;诖?,小學科學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課外時間,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進行探索,從而收獲科學知識,拓展自己的視野。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奠定堅實的科學基礎(chǔ),他們的科學核心素養(yǎng)也能夠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例如:在進行《電路出故障了》這一節(jié)內(nèi)容的教學中,筆者就會讓學生去分析電路出故障的各種原因,并且將之列舉出來,逐一進行排除。在此過程中,學生就能夠?qū)W習到排除法。在此基礎(chǔ)上,筆者就會讓學生去對排除法可能應(yīng)用到的地方去展開探索,進而拓展學生的視野。學生的探索活動需要在課下進行,在課堂時間內(nèi),學生還需要完成該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在探索的過程中,筆者并沒有為學生劃定范圍,只要學生探索的大方向是科學知識即可。這樣一來,學生就可以結(jié)合自己的興趣去展開探索,他們也因此有著更加積極的探索態(tài)度,也能夠在探索的過程中拓展自己的視野。
總而言之,小學科學教師為了提高自己的教學效率,他們需要鼓勵學生提前預習,進而讓學生帶著充分的準備走進教師的教學課堂,并且積極地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他們需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使學生主動地進行科學知識的學習和探索,進而在收獲科學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能力;他們還需要有效拓展學生的視野,促使學生奠定堅實的科學基礎(chǔ)。除此之外,能夠提高小學科學教師的教學策略還有很多很多,教師需要不斷地進行研究和探索。
參考文獻
[1]李洪元.小學科學課的有效教學策略[J].吉林教育,2017(Z1):74.
[2]王達兵.小學科學課程有效教學策略概述[J].快樂閱讀,2016(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