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雨洋
幼兒教育之中,STEAM課程教學是常用的教學方法之一,而科學化并合理的教育原則是必要點之一,觀念意識也要樹立正向并明確,這樣才能基本完成幼兒教育工作,在幼兒“三維”培養(yǎng)之中發(fā)揮它本身的優(yōu)勢,全面提升幼兒的心理健康程度和學習能力。
一、STEAM課程意義
對于STEAM課程而言,某個學科并不是重點,它更傾向于多點發(fā)展,不僅僅是放在某個學科之上,而是把多學科融合的學習能力融入學習方法之中,再度形成思維,最后解決相關的問題。
科學、技術、工程、數(shù)學和藝術很好地對課程進行了補充,讓幼兒再度理解學科知識,實踐操作的應用之中,可以采取高科技的手段來進行教學,引導幼兒沉浸在虛擬場景之中,和角色進行互動、玩游戲等,可以采用VR虛擬場景等方式,在沉浸之中完成學習的任務,讓幼兒快樂地學習,這樣才可以對幼兒的心理產生積極向上的影響。
故事情節(jié)的趣味性也是STEAM課程比較有趣的一點,在有趣的環(huán)境和故事之下能夠更好地影響幼兒,以幫助幼兒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及人生觀,教師的教育工作體現(xiàn)也基本完成。還可以利用VR或者AR等高科技技術,設置家長與孩子之間的互動課程,可以讓幼兒和家長共同玩耍,在這種情況下才能更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學習氛圍的提升對于幼兒的心理會產生很大的正向影響,STEAM課程本身基于生活出發(fā),對于生活和學習之間的連接較為重視,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可以達到學而知、知而用的效果,所以STEAM課程才應該被大力推廣,這樣幼兒園的教育目標才可以盡快地達成。
二、創(chuàng)建STEAM課程,“三維”培養(yǎng)
科學并合理是學習的第一準則,正確的觀念意識有助于幼兒們正確進行學習,從而營造出身臨其境的學習氛圍,使得幼兒可以親手“摸到”這些知識,樹立真實性互動,從而達到教育增強的效果,提升幼兒的學習能力,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最后提升幼兒的心理健康程度。
(一) 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
筆者對于幼兒的好奇心很看重,好奇是人類學習知識的第一動力,如果有了好奇,就變相地擁有了動力,從而才能更好地學習,這種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是不會約束幼兒的想象力,并且還可以多元化地教育幼兒,培養(yǎng)其想象力,打破幼兒想象力的天花板,真正地讓幼兒感到學習的快樂,真實互動,突出交易創(chuàng)新的優(yōu)點。
幼兒園的教師在平常教育幼兒之時,不應禁錮學生的想象力,應重視從生活出發(fā),重視幼兒教育中大自然、社會等元素的滲透,遵從生態(tài)發(fā)展的原則,引導幼兒對于空間和時間的探索探知,培養(yǎng)其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在此途中可以設立生態(tài)化課堂。
比如:教學工作之中,戶外環(huán)境是STEAM課程的創(chuàng)新設計重點,要準備一些幼兒所需的玩具,比如說積木,保證幼兒的自由性,不能框限住幼兒的動手能力,要保證環(huán)境有彈性跳躍,有新奇感,全面提升幼兒的興趣,激發(fā)其學習興趣,從而引導幼兒正向的心理發(fā)展。
自主化的能力也是教育幼兒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之一,對于幼兒玩的游戲而言,幼兒較為喜愛的游戲是建構游戲,傳統(tǒng)的幼兒工作之中,一些游戲太過傳統(tǒng)甚至并不能完全擴展出幼兒的想象力和動手能力,這點是影響教育工作的原因之一,因為多數(shù)的教師都比較注重結果,而游戲的過程實則是最主要的,這恰恰就忽視了幼兒的自主性發(fā)展。STEAM課程之中進行建構游戲活動,那么幼兒也能自然而然地參與到游戲之中,對于游戲內容和建構的主題進行抉擇,而不是淺層次的參與,能沉浸式的參與到建構活動之中,幼兒的心理也會隨之變得正向,興趣也會高昂,能讓其感受到更多的趣味性,比如;在幼兒教師教學之中,積木材料、紙盒、飲料瓶等等是幼師時常提供給幼兒的活動道具,這些都是木質和塑料類的,從而讓幼兒根據(jù)愛好選擇內容,滿足幼兒的沉浸式需求及心理,從而進行建構游戲,一舉打破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徹底提升幼兒對于游戲的參與度。
STEAM課程之中,是沒有固定行為模式的建構游戲的,因為STEAM課程宗旨就是不對幼兒進行過多的約束,只需要管控游戲規(guī)則,讓幼兒肆意發(fā)揮個人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在積木的搭建之中,要具有彈性準則,教師在教學中需要管控之中的規(guī)則,以及正確引導孩子在主題和內容之上,進行大幅度的創(chuàng)新,使用多種形式進行構建,來達到發(fā)揮幼兒極致想象力的程度。在做游戲的途中,要圍繞生活主題更好地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對作品進行相應的重新搭建,擴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比如:幼兒在搭建積木可以進行“實物”搭建,比如說是“房子、汽車、街道、花園、路燈”等等,幼兒在這種沉浸式的教育之中更容易參與到游戲之中,教師可以以此達到高效的教育,從而達到預期的目的。
(二) 將現(xiàn)象和探索有機結合
STEAM教學之中,整體性是非常重要的,拆分教學不適合現(xiàn)象和探索的有機整合,應當創(chuàng)建相應的活動模式,STEAM課程之中,幼兒可以了解相應的社會發(fā)展的一面,參與到實踐之中,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在課程中遨游,學習的主體教師應該牢牢記住,是以幼兒為本,保證幼兒的人格和權力,幼兒為游戲活動的主持人,重視幼兒之間年齡層次、心理層次的差異,充分維持幼兒的主體性,在STEAM課程之中幼兒教師要通過合理的引導讓幼兒通過洞察和思考解決問題,在此之上,還需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采取模仿、合作等手段讓幼兒清晰地觀察世界。
例如:讓幼兒多接觸大自然,戶外散布團體活動、采用視頻、圖片等技術,讓幼兒親身對大自然感興趣,對動植物的特征進行辨析,提升其心理健康程度,教師還應多元化設計教學過程,與時俱進,和幼兒進行交流互動,與幼兒深度交流,培養(yǎng)幼兒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以期達到教育幼兒的目的。
在STEAM課程的教育過程中,應該使用有彈性的教學計劃,分層次地對于幼兒進行教學,精確捕捉每個年齡段幼兒心理,甚至每個幼兒的心理,對幼兒的學習能力進行建構處理,達到預期的教育目的。
(三) 生活與學習相結合
教師樹立的觀念決定了幼兒的教育程度,教師應充分重視并使用STEAM課程,可以多層次地教育幼兒,以期讓幼兒心理達到健康的程度。
生活和教育密不可分,STEAM課程的存在意義便是收納所有課程于一身,不是單單只教某一門課,對于周圍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會擴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教師應把幼兒園和社區(qū)、家長之間進行連接,這樣才能創(chuàng)造出仿真的學習環(huán)境和氛圍。例如:菜市場、超市、醫(yī)院等地區(qū)就是很好的區(qū)域,如果沒有相應的條件,也可以用VR技術進行體驗式教學和游戲化教學,在虛擬現(xiàn)實技術的支持下,幼兒和家長可以營造出融洽的氛圍。
除此之外,教師也應重視幼兒的整體發(fā)展,重視游戲和生活的聯(lián)系,教育不僅只限制于課堂之上,不斷地外延擴展幼兒的生活經驗,可以讓幼兒身心都健康地發(fā)展。
結束語
幼兒園是老師教育幼兒的第一實戰(zhàn)地,教師應該正確地使用STEAM課程,發(fā)揮出STEAM課程的優(yōu)點,秉持著科學合理的教育原則,和傳統(tǒng)教育模式相結合,對游戲活動進行多層次的設計,才能培養(yǎng)幼兒正向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