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舟
那天忽然意識到一個問題:自己從小到大吃的餛飩,哪怕是自家包的,餛飩皮也都是買來的,方方正正的一疊;然而北方的餃子,很多人家至今都是自家搟的皮子。在網上搜了半天,竟然查不到什么相關的研究和歷史資料,只能粗略地推斷:在餛飩流行的江南一帶,恰好也是近代以來機器工業(yè)最發(fā)達的地區(qū),像無錫榮宗敬兄弟就曾是遠近聞名的“面粉大王”,號稱包攬全國一半的面粉。由此似可推想,作為本地日常食物的餛飩,當然給機器的推廣提供了利潤動力:現(xiàn)在面粉批發(fā)價2元一斤,餛飩皮就算賣到3元,也意味著這樣加工之后就能有高達50%的利潤。
餛飩和餃子系出同源,為何餃子皮機得不到推廣?這可能也未必只是“北方近代輕工業(yè)基礎差”這么簡單,據說原因之一是餛飩皮更薄、更柔軟、又要不能破皮,一般人家要做起來更費勁,不像餃子皮較厚、表面也沒那么光滑,自制相對容易。不僅如此,和北方的朋友聊起,大部分人的反應都是:“那機器做的,口感肯定不如手工的啊?!币簿褪钦f,在那樣一個市場上,機器之所以沒能推廣開來,很大一個原因是競爭不過人。
餃子皮或許還沒那么明顯,如果是面條,因為沒有餡料,那種微妙的口感就更重要了。我從小吃的面條,也都是鎮(zhèn)上面粉店里機器制的,但近些年來,在全國攻城略地的卻是蘭州拉面,經過不斷揉搓,這樣拉出來的面條在彈性、爽滑、勁道上確實更勝一籌。雖然有些人鼓吹“手工面沒必要”,但事實是,如今手工面才是受追捧的面食。最早的面條當然是手工制的,面團和好后,搓成拇指粗細的長面條,再掐斷水煮;但南宋時因為生活節(jié)奏變快,普遍的制面工藝已經不是手捏法,而是輕松便捷的手搟切面法:面團搟成大而薄的面皮,整齊折疊,均勻落刀,面條的大小厚薄一致,還能大幅節(jié)省時間。從這一意義上說,拉面是在向傳統(tǒng)的回歸:它不僅費時費力,需要復雜高超的技藝,且?guī)缀醪唤柚裁垂ぞ撸灰f機器了。
倒未必說手工的就一定更好,手工也得水平夠高才秒殺機器面,這其中最關鍵的是技藝和經驗值,很難量化、積累和傳承,而制面機的好處是至少達到及格水平,品控問題相對容易解決,且能省時省力。對一個廚師來說,如果白案功夫真的練到家了,只做面條又不免可惜,還不如在點心、菜肴上大顯身手,回報更高。這可能就是為什么國內最好的拉面出自西北,因為近代機器工業(yè)不普及、勞動力廉價,本地人也不愿意多花錢買機器面—畢竟面粉買回來自己和,不是既便宜、口感又更好嗎?這里的關鍵在于:市場究竟是青睞大規(guī)模產業(yè)化、品控穩(wěn)定的模式,還是把工業(yè)品看作低廉乏味的象征,偏好有個性的手工模式?
許多米其林餐廳也都在用膠囊咖啡機,因為它能滿足大部分人的需求,畢竟要做出一杯只有行家才能嘗出區(qū)別的頂級咖啡,需要高得多的成本,但需求卻不大。在西歐,面館里的意大利面基本上都是機器面,但如果是在意大利本國,好一點的面館基本都是每天現(xiàn)場備面,這可以做得高端,但卻難以擴大規(guī)模。中國人去面館還是更喜歡吃手工做的,反過來也證明手搟面的人工成本現(xiàn)在還承接得起低價惠民,價格并不高,這反過來成了技術升級難以突破的瓶頸。
像餛飩、餃子、面條,都是最基本的食品,有著極大的市場潛力,如果機器能大規(guī)模替代人工,那這將是革命性的,使食品企業(yè)得以突破產能瓶頸—就像一臺采棉機能抵得上800個人摘棉花,屆時一臺制面機能達到800人制面也不是沒有可能。這需要巨大的前期投入、突破技術瓶頸,但真正的障礙其實并不是技術本身,而是那個變幻莫測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