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黨百年之際,當主旋律作品井噴式呈現(xiàn),“紅色題材如何收獲觀眾”也愈來愈成為一個問題。毫無疑問,《覺醒年代》以其出色的文學質(zhì)感、藝術品格和思想深度俘獲了許多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的心。其后續(xù)效應更加發(fā)人深思:劇集播出后,龍華烈士陵園擺放著鮮花,以及“90后”觀眾寫給陳延年、陳喬年、趙世炎等烈士的書信;《〈新青年〉文選》《致青春》銷量暴增—“以前追完劇買周邊,追完《覺醒年代》買書”“看完以后很難走出來”,這是許多年輕觀眾的心聲。
的確,看著那些從歷史、語文課本中走出來的人物,我們很難不為之動容。就同類題材而言,《覺醒年代》完成了一次超越,以高度審美自覺、深邃的人文關懷講述了從新文化運動到1921年建黨的歷史過程,在文化啟蒙與家國情懷中融入思想脈絡,交織出絢麗的時代光影。救亡圖存,為國謀強成為彼時文化群體的共同使命,正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而正是馬克思主義的出現(xiàn),使得陳獨秀、李大釗等先驅(qū)“以此堅吾道,還無愧已知”。
“遍地哀鴻滿城血,無非一念救蒼生”。這是黨的初衷,也是《覺醒年代》精神發(fā)軔之處。正因如此,劇作提煉出的時代母題直擊人心,在藝術感召下呈現(xiàn)出厚重而豐富的歷史體驗。今日燭照幽暗,來時迎向光明,這或許是《覺醒年代》撼人至深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