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霞
[摘要] 作為新時代的數字公民,高中生對信息安全、隱私安全、網絡禮儀、知識產權、預防網癮等方面的信息道德知識應有必要了解和思考,以培養(yǎng)時代所需的網絡素養(yǎng)。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中的信息意識、信息社會責任與網絡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息息相關,在計算思維以及數字化學習與創(chuàng)新的培養(yǎng)層面進行卓有成效的課堂實踐和教學研討,探索培養(yǎng)高中生網絡素養(yǎng)的策略。
[關鍵詞] 核心素養(yǎng);網絡素養(yǎng);信息意識與社會責任感
2020年5月,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聯合發(fā)布了《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秷蟾妗凤@示,未成年人使用互聯網已相當普遍,但未成年人網絡素養(yǎng)教育體系需要進一步完善。“城鎮(zhèn)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93.9%,而65.6%的未成年網民主要通過自己摸索來學習上網技能,通過學校學習獲得上網技能的為25.7%?!本W絡素養(yǎng)教育尚未在中小學教學中形成課程體系,因而構建系統(tǒng)的網絡素養(yǎng)教育體系,將網絡禮儀、預防網癮、隱私與安全、信息甄別等能力作為未成年人的必修課,是數字時代的緊迫要求。
一、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對于網絡素養(yǎng)的要求
在立德樹人理念的指導下,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不再以培養(yǎng)技能為主要目標。在新課標的核心素養(yǎng)中除了計算思維和數字化學習與創(chuàng)新,信息意識、信息社會責任的培養(yǎng)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而對于高中生網絡素養(yǎng)的要求與新課標中的信息意識、信息社會責任核心素養(yǎng)目標不謀而合。如何在網絡上搜索有效的信息,并且甄別信息的真?zhèn)?,以及根據信息作出決策都屬于信息意識培養(yǎng)的范疇。而如何識別網絡欺詐、網絡霸凌,面對網絡暴力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如何保護自己的隱私,如何維護網絡安全等都是信息社會責任培養(yǎng)的范疇。高中生是21世紀的數字原住民,他們的生活與網絡聯系緊密。而且,在學生真實的網絡生活中,信息意識和信息社會責任問題日漸凸顯。
二、信息技術課堂中培養(yǎng)網絡素養(yǎng)的必要性
互聯網上的誘惑和垃圾內容越來越多,網絡上各種信息和情緒不少都會被放大,所以“社會責任感”在數字世界里更顯重要。在不少高中生的眼里,信息技術課就意味著“上機操作課”,課堂中的收獲就是學習到一些軟件操作技能。信息技術課長期存在“重技術輕理論”的情況,造成課堂上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時興趣盎然,卻忽略了很多技術之外的東西。雖然學生掌握了不少上網技能,但是他們卻不能從本質上認識信息技術的價值,深入思考網絡衍生出的各種社會問題,反思自己的行為。教材涉及信息意識和信息社會責任感的內容較少,教師在課堂上往往一帶而過,這導致學生掌握得并不到位,重視程度不足,缺少敏銳的信息意識,對信息社會責任的認知還停留在淺顯層面,對信息安全、隱私安全、預防網癮等方面的信息道德知識缺乏深入了解和思考,缺乏新時代要求所需的網絡素養(yǎng)。
通過問卷調查和課堂觀察,我們發(fā)現了高中生信息意識的淡薄以及信息社會責任感的缺失。從最基礎的網絡交流禮儀,到信息安全和個人隱私,到拒絕網絡霸凌,到對信息繭房的認知,都需要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以及生活中滲透。事實上,一線教師在計算思維以及數字化學習與創(chuàng)新的培養(yǎng)層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課堂實踐和教學探討,但是對信息意識和信息社會責任感的關注度不夠,網絡素養(yǎng)培養(yǎng)體系無從建立。因此,基于信息意識和信息社會責任感的網絡素養(yǎng)培養(yǎng)愈發(fā)緊迫。
三、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中對網絡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的探究
1.選擇多樣性素材和快速討論活動激發(fā)有意義的課堂對話
課堂對話教學活動往往受到教學時間的限制。如果對話題提煉不到位,或者問題設計不合理,教師缺乏對教學內容縱深的設計,課堂對話很可能就會流于形式,提高不了學生的思維深度和廣度。因此,選擇貼近高中生生活的素材以及設計有效的快速討論活動,激發(fā)有意義的課堂對話很有必要。Common Sense公益網站在2019年數字公民周中,整理了一系列15分鐘時間范圍內的快速視頻討論活動,教師向學生展示視頻,然后針對使用問題進行課堂討論。此外,如果有時間進行深入學習,則每個視頻都會在視頻頁面上鏈接一個免費的課程計劃,其中包括幻燈片、學生講義、家庭活動等。
以“網絡去抑制效應與網絡霸凌”為例,本節(jié)課可以圍繞一個核心問題展開,即網絡抑制效應是怎樣導致網絡霸凌的?首先確定學習目標,在課堂中引入兩個視頻,設置若干問題,開展快速討論活動,最后結合實例,引導學生完成案例分析。課堂設計要圍繞核心問題展開,遵循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研究路徑。高中生已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以及深入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視頻素材及教師提供的案例材料進行課堂對話,學生可以反思他們生活中看到的媒體內容,探究問題背后的原因,思考他們在網上的行為如何影響他人。
2.課堂對話中批判性思維的建構
培養(yǎng)學生的網絡素養(yǎng)需要在教學環(huán)節(jié)滲透批判性思維。網絡上虛假新聞泛濫,各種言論博人眼球。高中生正值人生觀、價值觀形成關鍵時期,如何進行信息的甄別,保持獨立思考的習慣,需要批判性思維。一些公益網站中有豐富的課程資源,作為教科書的補充材料,學生可以開闊視野,促進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在“網絡去抑制效應與網絡霸凌”教學案例中,設計的問題類型既有封閉性又兼顧開放性,通過師生討論、生生討論,在不斷追問中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透過現象追問問題的源頭,以滲透批判性思維的教育。
3.提供家庭活動材料,在真實的情境中培養(yǎng)學生的網絡素養(yǎng)
培養(yǎng)學生的網絡素養(yǎng)決不應只局限于課堂,家庭對于孩子的網絡素養(yǎng)的影響不容忽視。以“網絡霸凌”主題活動為例,教師可以提供給家庭的材料有很多。例如,可以利用班級QQ群給家長發(fā)送關于“網絡霸凌”的家庭小貼士。讓家長了解什么是網絡霸凌,主動向孩子了解網絡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網絡霸凌的情況,以及遇到網絡霸凌該怎么做。同時也可以和班主任協商,利用班會課的時間開展主題班會,讓家長也參與進來,幫助家庭了解什么是網絡霸凌,并為他們提供工具和策略來保護孩子的安全。最后,讓家長關注孩子的網絡活動,在真實的情景中引導孩子健康上網。
4.教師需轉變觀念:從重技能到重素養(yǎng)
長期以來,信息技術在學生的心目中就是“上機課”。教師教學的重心往往放在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技能上。而培養(yǎng)高中生的網絡素養(yǎng),是時代對信息技術教師提出的新要求。面對教材配套資源不足、課時不夠,教師需要將網絡資源加以整合,選擇能夠觸動學生內心的話題材料,精心設計,以變革傳統(tǒng)課堂。教師還應該改變單一的互動模式,有效地開展課堂對話,抓住對話的關鍵點,有的放矢地引導學生進行深層次對話。培養(yǎng)學生的網絡素養(yǎng)需要多渠道、多方位的浸潤式教育教學形式(學校、家庭、社會多場景),信息技術教師應該加強與學校德育部門、班主任及家長的有效溝通,在真實情景中提升學生的網絡素養(yǎng)。
面向核心素養(yǎng)的信息技術課程需要超越技術工具觀,對于信息技術教師來說這是個巨大的挑戰(zhàn)。我們要基于核心素養(yǎng)精選學生感興趣的素材,增強學生的信息意識和信息社會責任,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網絡素養(yǎng),共同營造一個風正氣清的網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