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靖
摘 要: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持續(xù)推進,過去的教學方式已經(jīng)無法適應現(xiàn)階段的科學課堂,生活化教學應運而生?,F(xiàn)階段生活化教學已經(jīng)被廣大教育人員所認可,因此小學科學教師應該合理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現(xiàn)對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開展生活化教學的措施進行分析與闡述,旨在為小學科學教師提供些許思路與建議。
關鍵詞:小學科學;生活化教學;措施
應用生活化教學方式是小學科學教學中的大膽革新,通過實踐表明,這一教學方式對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提升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提高科學教學質量都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現(xiàn)結合實際教學,淺談在小學科學教育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方法。
一、應用生活化材料導入
教師可以應用生活化教學手段進行課程的引入,這種教學方式有益于學生在課堂中集中注意力,從而為后續(xù)的高質量教學奠定有利基礎。例如,教師在向學生講授科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食物包裝袋上的信息”這一課時,就可以學生日常生活中最為喜愛的飲料為主題,并在課堂開始前準備一些飲料,如橙子糖漿、礦泉水、攪拌棒等,之后在課堂中讓學生進行討論,說一說自己最喜歡什么飲料。在實際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應用教學道具來做飲料,并且通過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做出一份好喝的橙子飲料為大家分享,在學生自主動手操作完畢以后,教師就可以將這一課程中的中心內容導出:飲料之中所包含的每一種原材料以及每一種原材料的數(shù)量,也就是飲料的配方,因為食物的配方有所不同,其外貌以及口味都具有一定的差別,大家在評價一種食物的味道時,與其配方具有密切關聯(lián)。通過飲料引進新課程內容這種教學方式,十分有益于激起小學生的學習熱情,并提升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消除學生的課堂壓力,同時這種教學方式結合了學生的日常生活經(jīng)驗。這種生活化課堂更加容易被學生所接受,教師的科學教育也會更加容易進行。
二、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環(huán)境
過去的小學科學教學課堂中,教師十分重視對理論性知識的講授,但是卻忽視了環(huán)境對學生的影響。因此,教師應科學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環(huán)境,從而實現(xiàn)學生在愉悅、快樂的生活氛圍中進行交流、互動,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教師在向學生講授科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食物的營養(yǎng)”這一課時,由于本課的學習內容與學生的日常實際生活具有緊密的關聯(lián),所以教師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生活化教學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現(xiàn)階段學生具有較重的課業(yè)壓力,較少參與家務勞動,自然對食物的營養(yǎng)配料等知識了解甚少,也很少會有學生主動探索食物的營養(yǎng)成分等相關問題。依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學習能力,教師可以在課堂開始前期階段,為學生布置一個“調查自己的一日三餐”任務,并通過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與思考來規(guī)劃設計一份食譜。這樣一來,學生通過實際調查研究探索,可以挖掘出自身的疑問,同時還可以為后續(xù)的課堂教學做好準備,將課堂所探究的問題與學生生活實際相連接,可以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
三、引入生活現(xiàn)象
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引領學生深入生活實際,觀察生活中的科學現(xiàn)象,從而調動學生應用現(xiàn)有的知識進行思維的開拓,實現(xiàn)科學課堂的生活化。例如,教師在向學生講授科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水珠從哪里來”這一課時,就可以讓學生自主營造學習氛圍:讓學生自己準備一個帶有蓋子的水杯,并在水杯中倒入熱水,之后蓋上杯蓋,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以后讓學生觀察杯蓋上發(fā)生的變化。學生會踴躍回答:杯蓋上面出現(xiàn)了好多水珠。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引領學生進行思考探究,為什么會出現(xiàn)水珠?并且讓學生結合實際生活,想象自己在洗澡的過程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滴水珠掉落在身上,當你抬起頭就會看到浴室房頂上全都是小水珠。這種相似的經(jīng)歷能大幅度加強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且通過這一狀況引發(fā)學生的探究心理??茖W教師可以聯(lián)系小水珠實驗并結合生活實際開展教學,通過這種生動、明晰的講授,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刻,實現(xiàn)了高效課堂的教學目標。
四、在生活中鞏固學習成果
學習成績的進步雖然重要,卻不是學生學習的最終目標,學生學習知識是為了將所學的知識切實合理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從而實現(xiàn)在未來的成長與工作中游刃有余。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多向學生科普一些經(jīng)常見到并且十分常用的科學知識,讓學生在生活實際中尋找科學、應用科學,切實顯現(xiàn)出科學這門科目學習的價值。例如,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科學教師可以向學生講授一些常見現(xiàn)象,如在打開可樂瓶時不能激烈搖晃,否則很容易出現(xiàn)爆炸汽水的狀況;在雷雨天氣中不能站在大樹下避雨。教師在向學生講授完這些現(xiàn)象以后,應該讓學生自己分析其原因,當學生明確這些狀況背后的科學原理以后,就可以將其牢牢記住。在實際生活中產生的一些常見狀況可以通過科學道理來解釋,如在夏天炎熱的季節(jié)穿上黑色的衣服就會感覺十分炎熱,但是穿上白色的衣服就會十分涼快,這是因為黑色吸光、白色反光,并且白色能反射太陽輻射,因此會讓人們感到?jīng)隹???茖W教師與學生共同探討、研究這種日常生活現(xiàn)象,可以使學生對周圍世界產生濃厚的好奇心理與探索積極性,從而實現(xiàn)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學習科學,合理應用科學知識,獲取更大的提升,最終內化轉變?yōu)閷儆趯W生自己的知識,提升學生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水平。
綜上所述,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與深化背景之下,對小學科學教學也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因此小學科學教師應該及時轉變教學理念,重視生活化教學的作用,重新規(guī)劃科學課堂,增加學生動手實踐環(huán)節(jié),并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與開拓科學思維,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朱梅芬.淺談在小學科學教育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3):98.
[2]吳小紅.淺談在小學科學教育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19(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