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
我們能夠選擇的邁巴赫車型其實很少,今天在馬路上我們能夠看到的新車只有邁巴赫S 和邁巴赫GLS 這兩款,至于更早的57、62S因為早已不是新車不算在內,除此之外,所有懸掛邁巴赫LOGO的車都是贗品,物以稀為貴,邁巴赫GLS600更是非常稀少,最頂級的客戶其實對此喜聞樂見,相同的車越少越好,因為他們早已不需要太多的認同,更看重屬于自己的私密享受。
無論你訂了一輛邁巴赫S 亦或是GLS,雙色車身似乎已經成為了必選項,人們對于兩種顏色如何在一輛邁巴赫上面進行搭配滿懷期待,寄予厚望,甚至當做重要的參考標簽,邁巴赫之外的撞色搭配似乎總感覺少了點味道。至于邁巴赫分色車身的分色線都成為了一種標準,分色線的位置哪怕只挪動1cm 都無法達到邁巴赫的氣場,因為這一切都是設計師精心推敲的結果,是深度了解頂級消費者需求后的決定。
金屬網紋和大面積的鍍鉻,一定要在擁有充分體量的車上才能顯出其原有的裝飾作用,如果體型不夠大,就會喧賓奪主,鍍鉻就是鍍鉻,用來裝飾的部件,一定是點綴的作用,有些不應該大量使用鍍鉻的車用多了,就顯得有些刻意。邁巴赫GLS 的車身尺寸遠超一輛標準大型SUV的身型,設計師有充分的空間來妝點它,就好像20m2 的房屋空間去做設計一定是想盡辦法提升效率,500m2 空間作裝飾,則需要讓一切恰到好處。
最終我們會看到使用大量豪華化表現手法設計的車游走于古堡,停泊在高爾夫球場,高度和諧,誰也沒有去刻意貼合誰,互相都是對方所需要的,那就是成功的設計,至少對于一輛超豪華品牌的SUV 來說,就是成功的,我們常說,氣場要足,而氣場二字絕不是使用豪華元素堆砌出來的,而是恰到好處的豪華和彰顯高貴的格調。
一輛超豪華車型的車內,金屬,皮革和木紋是非常傳統(tǒng)的設計表達,奔馳在內飾設計方面是特長生,涵蓋各個級別的車型,很少有人在奔馳的內飾上提出過太多異議,更多的人甚至是單純?yōu)榱藘蕊椂I單,所以在邁巴赫GLS 的車內氛圍營造上,我從拉開車門之前就毫不懷疑,只是在揣測到底能豪華到什么程度。
對于一輛今天誕生的超豪華車而言,內飾設計最難的地方就是如何協調統(tǒng)一代表電子化時代的屏幕與傳統(tǒng)皮革木紋之間的關系,不能讓屏幕顯得與傳統(tǒng)設計格格不入,對設計師來說這是一項難度不小的挑戰(zhàn),邁巴赫GLS 在這方面做得不錯,不僅通過增加屏幕與皮革銜接的細節(jié)讓視覺觀感更加豐富,還通過設計的技巧把氛圍燈融合在整體氛圍的營造中,傳統(tǒng)元素和新時代的科技氛圍很好結合,帶給人新時代的豪華享受。
那些隱藏在豪華表面的,都是科技力量的支撐,無論是看得見摸不著的電氣化的MBUX,機械化的空氣懸架,還是看不見,摸得著的多項調節(jié)座椅,電容觸控多功能方向盤,幾乎我們能夠想到的所有讓人感到舒適或者讓科技服務于人的配置,我們都可以在這輛車上看到,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做不到。表面我們看到的是豪華,背后則集成了最頂尖的科技,奔馳幾乎把能拿出來的所有好東西都用在這輛車上,毫不吝惜。
邁巴赫需要V8,V8 也需要邁巴赫,557 匹(410kW)的最大馬力其實并不需要做額外的說明,這種車,動力從來不會讓人擔心,唯一擔心的只是聲浪是否渾厚,而這又恰恰是V8 最為擅長的部分,奔馳的V8 只需要聽一次就會讓人上癮,如果說有一點遺憾,那就是邁巴赫S680 上的那臺V12 沒有匹配在這款邁巴赫GLS 上,畢竟V12 就像一種圖騰,我們都知道V8 更好,但V12 更迷人。
坐在邁巴赫GLS 的后排,我們可以想很多事情,行駛中,這輛車足夠安靜,足夠平穩(wěn),那些日常困擾我們的囧境在這一瞬間全部消失,我們看到的,聽到的,觸摸到的,感受到的,都是無數種細節(jié)在經過推敲雕琢之后全面服務于人的結果,恰恰是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心無旁騖,專注于自己內心的遠大理想,人們常說:站得高,看得遠,依我看:坐得穩(wěn),行得順。豪車的意義,遠比我們想得更為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