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青稞,在祁連山下吟唱

2021-08-26 13:56西月
青海湖 2021年2期
關鍵詞:青稞

題記:前方灶頭

有我的黃銅茶炊

——《在山谷:鄉(xiāng)途》昌耀

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高寒、多風、少雨、暴曬,一川、一溝、一坡、一壟,在祁連山下、河湟谷地的黑土地上,一種叫稞麥的谷物,走過千年的時光,經久不衰地生長著,她就是神奇、至尊的青稞,飽經風霜,頑強生長,養(yǎng)育了生生不息的高原人,對這世世代代養(yǎng)育我們的糧食,世世代代種青稞的人,你會禁不住感慨:那些住在祁連山下的人……那些生長在祁連山下的青稞……

被青稞喂養(yǎng)大的人,對她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了然于心。那淡淡的清香,那鋪天蓋地的氣勢,那永遠向大地致敬的謙遜,那與她有關的生活悲喜……是??!高原人,誰能對養(yǎng)命的青稞沒有敬畏之心,誰的血脈沒有經過她的滋養(yǎng),誰又能對她的存在熟視無睹?青稞是高原人的生存密碼,是大地上的追風者,是時光的另一個詮釋,離開青稞,我們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說起家鄉(xiāng)就會說起青稞面,說起青稞面就會說起母親。這是我們這一代人不變的敘舊邏輯。以前,我們的主食就是青稞面,掰開一種美其名曰“油花兒”的青稞面饃饃,放進嘴里,你的味蕾立刻被激活,瞬間口舌生香,你的胃會得到極大的滿足。這種古老的做法,在家鄉(xiāng)青稞面制作的歷史里可以說是一個創(chuàng)舉,心靈手巧的母親們發(fā)明并傳承了這種手藝。在青稞面里卷上菜籽油和一種叫“香豆”的植物,剛蒸出鍋的“油花兒”饃饃看起來更像一朵朵黑牡丹,好看又好吃,用流行的話來說,就是“舌尖上的美味”,在我們心里扎下了根。尤其年歲漸長,人更喜歡懷舊,這種味道就是家的味道就是媽媽的味道,離開時間越久,越想念,你鄉(xiāng)愁里的其中一縷就屬于和青稞有關的東西。難怪有人說,“食物是鄉(xiāng)愁的來源?!痹诟咴?,我們每一個從草原、鄉(xiāng)村走向外面的人,都儲存著青稞留給我們的記憶。尤其是那一碗糌粑、八魯、攪團,那一碟長面、搓魚兒……有關青稞的食物,記錄了我們的過去,也記錄了一個村莊的歷史,“一碗面是法律,也是文明,是秩序,也是歡娛?!鼻囡惆榱烁篙厒円簧南才罚c我們這一代人的整個童年、少年、青年時期緊密相關,是我們生命的組成部分。記得好多人的姓名都是與青稞的種植有關系。母親們想不起具體日期,卻清晰地記得種莊稼的節(jié)氣,總愛說,這娃娃是割田時候生的,碾場時候生的……

青稞就是我們記憶里夜空中那又大又圓的月亮,那此起彼伏的孩子們嬉笑打鬧的聲音,那一聲聲吆喝牛羊的鞭哨聲,那一縷縷縈繞在村莊里的炊煙。當然也是某一年寒霜凍了青稞苗或被冰雹打了青稞地后,鄉(xiāng)親們橫流的淚水和酸楚的嘆息聲:老天?。∥业耐尥迋兂陨读?,家里的牲口們吃啥哩?

當九月的陽光從祁連山的峰頂傾瀉而下,把每一縷光澆筑在家鄉(xiāng)的大地上,萬里青稞就被它染成了金色——純粹、耀眼,深藏著火焰,能隨時點燃每個人對幸福的向往。

這個季節(jié),青稞是一位調色高手,從房前屋后的每一寸土地上泅染開去,連成塊、形成片,那耀眼的古銅色把一切都淹沒了。她把一個個村莊放在搖籃里,看它夢里的微笑,聽它輕輕的囈語??创稛熝U裊升起,牛羊撒歡兒,聽雞鳴狗吠,孩子們奔跑嬉鬧,這獨特的鄉(xiāng)間合唱從莊戶人家傳過來,飄散在青稞地的上空。

村莊因青稞而綿延,青稞因村莊而豐饒。再看那些坡那些壟,似披掛金銅鎧甲的勇士,把山的肌膚裝扮得厚實、華麗而充滿誘惑。那平川,鋪了金色的絲綢,當風掠過青稞的大海,跌宕起伏間把馨香送達你的鼻翼、你的肺腑。沉甸甸的穗子,都是飽滿、緊實的籽,它們在細長的莖上抱團取暖,完成自己。一次生長的輪回,是對生命的一次歌詠,一次致敬,一次書寫。在青稞的華章里,沒有自己,有的只是對高原人的深愛、眷戀;高原人因青稞而繁衍而歡笑而勞作。

一條河從遠方趕來,匯入青稞的合唱,她是我們的母親河,滋潤著祁連山下的每一寸土地。山河相依,萬物方能葳蕤,可以說,沒有河,大地會黯然失色,村莊會孤獨無望,青稞會形單影只。

看到攝影的朋友拍的一張青稞地照片,“太美了!”當你看到時也會發(fā)出這樣的驚嘆——那是6月底的青稞地,是完全不同于9月的畫面:不規(guī)則的幾何圖形,有規(guī)則的條播線條,充分體現(xiàn)了大自然的構圖之美,我想技藝再高超的畫家也恐無力企及吧!再看那色澤,翠綠色,孕育著生命的無限張力,蘊含著無盡的希望,蓬蓬勃勃,生機無限;照片截取的是青苗海洋中的一個面,是層層起伏的坡地,恍如綠色大海中的波濤,在追逐、在嬉戲,給人視覺上的巨大沖擊。其實,照片中有些東西是無法拍出來的,你只有憑借無盡的想象才可以。當你真正漫步在無邊無際的田野,青稞地呈現(xiàn)給你的還有鈷藍的天空,清新的空氣,音樂家布谷鳥脆生生的鳴叫聲;運氣好的時候,還可以看到田壟上有花斑紋的鳥蛋,披著錦袍漫步田間的綠雉雞,機敏的野兔,你會歡喜得不知所措,仿佛身上的每個細胞都在跳舞,不覺心曠神怡,樂不知返。家鄉(xiāng)的青稞地,不知帶給了我們多少歡欣與夢想??!

青稞的種植史就是我們高原人的生存史,我們的記憶永遠彌漫著土地的味道。祖先們因青稞而存活,因青稞而充滿了生存的勇氣?;腥缈吹剿麄儼仙缴嫠?,帶著家人,尋找生活家園的圖景。

他們在祁連山的一條條溝里安頓下來,在荒蕪之地開墾土地,一塊又一塊土地在荒坡、荒灘有了雛形。掄起的鐵鎬伴隨著如水的汗珠,滲進貧瘠的土地。他們把青稞種子從帶來的牛皮袋里拿出來,與希望一并撒進土地,精耕細作,春種秋收,一年兩年,三年四年……日漸肥沃的土地回饋他們滿滿的收獲,老人臉上的褶子淺了,孩子們的臉龐紅潤了,

牛馬的毛色光滑了,吃著青稞活命的人和家畜在這里開始世代繁衍生息。

縱觀青稞千年的種植史,僅在我們這一代人的記憶中還保留著許多不可磨滅的印象。在剛剛記事起,看到父輩們把青稞裝進又細又長的牛毛口袋,立起來有一人多高;后來是用長方形的麻袋裝;再后來用輕巧易拿的纖維袋裝;耕田的模式從鐵鎬翻、二牛抬杠,到手扶拖拉機再到大型耕地機,發(fā)展突飛猛進;肥料從燒野灰、制作農家肥,到二銨、尿素等化肥的轉變;拔草模式從婦女們用小小的鋤頭到除草劑的應用;磨青稞面的工具,從手搖小石磨、馬拉大石磨到水磨再到電磨的過渡,一切從落后到先進,有了質的發(fā)展和飛躍。

每個人的童年都離不開“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熏陶,只有參加過勞動,有切身體驗的人才能感受它真正的含義。生長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人,幾乎都參加過青稞種植的農活兒——或耕地或撒種或拔草或施肥或收割或打碾或磨面,那種付出的期望、收獲的喜悅,是苦中有樂的回味,是珍貴的記憶。圍繞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老傳統(tǒng),伴隨著悠久的青稞種植歷程,高原人生活的樂章、生生不息的綿延像大河之水,浩浩湯湯。

青稞照耀著我們的家園,“如月之恒,如日之升”;青稞連接著家鄉(xiāng)人的日常和命運,融合在淳樸的民風民俗中,融合在濃濃的親情中,融合在待人接物的人情世故里。

每年臘月,隨著青稞的豐收,顆粒歸倉之后,村莊里便開始搭戲臺,相繼唱地方戲。眉戶戲、皮影戲這種流傳于當?shù)氐模哂袔装倌暧凭脷v史的傳統(tǒng)戲便開始粉墨登場,這也是自古以來,在鄉(xiāng)村形成的慶祝莊稼豐收的一種喜慶方式。每個村邀請戲團在村里安營扎寨,選個吉祥的日子,在戲臺上煨桑,請神,獻蟠桃,披紅掛花,放鞭炮,一系列的儀式結束之后,精彩紛呈的《楊家將》《三請諸葛亮》《竇娥冤》《鍘美案》等劇目就上演了。在眉戶戲里,樂隊中拉二胡板胡的、敲鑼打镲的、吹笛彈弦的,生旦凈末丑的角兒,都是平日里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莊稼漢們,因為傳統(tǒng)習慣,不允許女人出演。別看他們五大三粗,扮相有些粗糙,但一招一式,有模有樣,一唱三嘆,字正腔圓,精彩的表演,常常讓成百上千的鄉(xiāng)親們聽得淚眼婆娑,看得如癡如醉。

吱兒咕咕,吱兒咕

吱兒咕咕,吱兒咕

戲臺一搭,二胡開拉

鄉(xiāng)村的節(jié)日就到了

緊接著,那一聲沙啞的

“哦兒哈!”

拉開了一段劇目的帷幕

——《鄉(xiāng)村皮影戲》西月

記得小時候,我們村里愛演皮影戲,孩子們可就有盼頭了,把青稞、豌豆炒熟,我們稱青稞為“麻麥”,裝在兜里充當零食。早早地提著小板凳去搶最佳位置。吃著香噴噴的麻麥和豌豆,和小伙伴們打打鬧鬧、說說笑笑,入戲時也淚眼迷蒙,哽咽難抑,那種場景和氛圍至今難忘。母親廚藝好,為人正直,村里就把演職人員安頓在我們家里。這為我一直猜想影幕上的小皮影人兒為何如此千變萬化、惟妙惟肖探一究竟提供了便利。借給影子匠們送茶水的機會,我被允許進入戲臺。原來,在小小的戲臺內,就是江湖,就是大千世界,四周掛滿了那些小皮影人兒,有皇上有武將有文官有奸臣有老儒有小旦有動物有桌椅有駿馬有長矛有短刀,讓人眼花繚亂,他們是用牛皮做的,還涂上了色彩,是什么樣的匠人,用多少道工序,用一雙手做出這么精致的小物件的呢?讓人不得不嘆服!

“蕭蕭馬鳴,悠悠篩旌”,最精彩的還是在緊密的鑼鼓聲中兩軍混戰(zhàn)的場面,影子匠用那雙種青稞的大手在白色的影幕上靈活地操縱著千軍萬馬。兩員大將在軍前混戰(zhàn),對打、躲、閃、退、進、翻滾、跳躍,銜接自如,一會兒一方潰不成軍,落荒而逃;這時只聽得主唱那一聲“眾將聽令,我等殺將過去,取了他的狗頭??!”樂隊眾人大聲附和同時用力敲響大镲小镲、梆子、的羅,腳下一齊打個拍子增強聲音效果,戰(zhàn)場的那種氣勢就更強烈了,觀眾的心也隨之激蕩起來。原來,一切的活靈活現(xiàn)就是這樣體現(xiàn)出來的,好奇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接下來又是節(jié)奏舒緩、明快、悠揚的二胡、板胡、四胡等響起,主唱將角兒的唱詞用沙啞、磁性的聲音表達出來,唱到動情處,聲淚俱下。多少年后,那聲抑揚頓挫的唱腔還縈繞在耳畔,讓人懷念。

那時候,過年是莊稼人對喜慶豐收最隆重的表達方式。伴隨著唱大戲唱皮影戲,村莊里的莊稼人開始籌備過大年,辦喜事,殺豬宰羊做年饃,清掃房屋祭祖宗。從臘月到正月,每個人卸下一年的疲勞拋去三千煩惱,投入轟轟烈烈的慶祝里,場面喜慶熱鬧。喜宴上十二碗兩上的流水席,吃得大人滿足小孩歡暢。人丁興旺,子孫綿延。春節(jié)過后,土地蘇醒,種青稞的高原人又開啟了新的一輪勞作。

記得80年代上中學的時候,交通已較為便利,貨物流通盛行起來,學校大灶也鳥槍換炮,小麥面潔白如雪,頂替了模樣較黑、質地松散的青稞面。父親為了能讓我在中午灶上吃上白面饃饃(其他走讀生都從家里帶青稞面饃饃),駕著馬車拉著青稞到鄉(xiāng)上糧站換取白面上交學校食堂,當然,用很多青稞才能換很少的白面。每天中午我就能吃上與眾不同的白面饃饃了。像青稞一樣樸實、耐勞的父親,他像青稞愛著大地一樣愛他的孩子們。

在家鄉(xiāng)一個叫白土崖灣的地方,據(jù)長輩們說,過去有好多窯洞,在五六十年代收留了許多行乞者,家鄉(xiāng)的青稞養(yǎng)活了不少這樣流離失所的人們。有些人直接安家落戶,生兒育女,種植青稞,在異鄉(xiāng)扎下根來,是青稞給了他們活路和希望。70年代初期,還有從外地過來的乞討者,衣衫襤褸,背一個布袋,拄一根棍子,在大門上叫“阿奶,你們的饃饃給上些吧”,年齡還小的我們嚇得趕緊往屋里鉆,母親很快拿出兩個青稞面饃饃塞到他們的布袋里,眼里充滿了憐憫。

吃青稞長大的人,行事作風就像一粒樸素的青稞——感恩、謙遜地在大地上行走。從莊稼地上走出來的兒女們,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崗位上,都習慣默默付出,很少有偷懶?;⑴鸟R溜須的,性格耿直、坦坦蕩蕩。也許,這就是青稞賦予高原人的秉性。青稞,一年只生長一次,經過風霜雨雪,從不放棄,從嫩綠到翠綠再到墨綠最后到金黃,按季節(jié)遞進生長,和它相伴的植物也極其簡單:香芫,灰條,苦苦菜,貓兒眼,這些植物散發(fā)著不同的香氣,盛開著紫色黃色藍色不同的小花朵,當然它們在沒有被當做雜草清除以前,相伴相依;有時候,它們也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在收割季節(jié),母親身上常常散發(fā)著這些植物的香氣,我至今覺得,這是法國香水也比不了的,這些相伴青稞的植物家族,我也深深喜愛過它們。

物質發(fā)達的年代,家鄉(xiāng)單一的青稞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小麥面粉普及,人們像追逐偶像一樣,喜歡上了模樣白凈的小麥。大面積種植暢銷的油菜,再用錢去換白面。自古以來種青稞的農民們被外面的世界所吸引,青壯年都外出打工掙大錢,好多土地都荒蕪了。但時間長了,吃青稞長大的人們便開始懷念起青稞來,總覺得嘴里少了那口味兒。

物以稀為貴,如魯迅筆下的那顆大白菜一樣,青稞的身價又迅速攀升高過了小麥,農民們又回過頭搞集約化種植,省時省力效益高。青稞,以一種高貴的身份回到餐桌上,有了有生以來不一樣的禮遇,真叫人欣慰。

決定自己在高原飛翔

決定雕琢這亙古的時光

躲過罡風、躲過風雪的追殺

青稞,重新把自己

交給不屈的命運

就像我們,把自己

交給祁連山

村莊,把炊煙

交給浩門川

西月藏族,居青海門源。1991年開始發(fā)表作品,作品入選多種公開文集;出版詩集《麥地的歌者》《低處的風聲》《祁連山辭典》(獲中國作協(xié)少數(shù)民族重點文學作品扶持項目)。曾就讀于魯迅文學院。

猜你喜歡
青稞
半袋青稞面
青稞優(yōu)良品種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青稞地里的母親
青稞主題作品小輯
大師教你做藏餐《牦牛肉炒青稞》
青稞的高度
這一次我又寫到青稞
青稞釀酒
淺談青稞栽培現(xiàn)狀及產業(yè)化發(fā)展措施
青稞常見病蟲害的發(fā)病規(guī)律與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