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璇
【摘? ? 要】短視頻新聞具有傳播高效、內容短小精悍等優(yōu)勢,成為各媒體重點研究和應用的傳播形式。為了通過短視頻新聞提升自身影響力,媒體需要從敘事和表達兩方面進行優(yōu)質短視頻新聞的創(chuàng)作。本文認為短視頻新聞的敘事需要從微觀視角、重點內容切入,從平凡的事物中探求新聞亮點;在短視頻表達中,需要從標題設計、畫面剪輯以及解說等方面提升新聞表達效果。在敘事與表達的雙重輔助之下,短視頻新聞有望得到進一步發(fā)展。
【關鍵詞】短視頻新聞;敘事;表達
統(tǒng)計數據表明,國內短視頻用戶于2020年年底發(fā)展至8.73億規(guī)模,用戶數量依然持續(xù)增長。在抖音等短視頻平臺提供新聞發(fā)布空間的情況下,各類自媒體、主流媒體等紛紛通過平臺發(fā)布各類短視頻新聞,以此來應對媒體環(huán)境的變化。由于主流媒體發(fā)布的短視頻混雜在大量由個人發(fā)布的短視頻之中,媒體需要通過創(chuàng)新敘事和表達方式,打造“爆款”短視頻新聞。
一、短視頻新聞的敘事策略
(一)由宏觀轉向微觀,呈現新聞的關鍵點
短視頻新聞更適合用戶利用碎片化時間觀看,但較短的時長使得短視頻新聞無法對新聞內容進行宏觀、全面的解讀,也無法吸引短視頻用戶的關注。媒體需要轉變敘事思路,將目標放在微觀層面,利用表情、動作等一個個關鍵的細節(jié)將新聞的內涵展示出來。[1]例如,在人民日報發(fā)布的一則關于習總書記為袁隆平授勛的短視頻新聞中,將握手交談、鞠躬目送等細節(jié)捕捉下來,反映出總書記尊重人才和平易近人的形象;2019年國慶閱兵期間,人民日報發(fā)布的抖音短視頻中將車牌號為1949的車輛以及車牌號為2019的習總書記所在車輛給予了特別呈現,引起了眾多觀眾的緬懷之情,也實現了對愛國思想的傳播和民眾情感的引導。
鏡頭語言比相對枯燥的文字具有更強的感染力,短視頻新聞制作過程中,主流媒體通過放大局部或細節(jié)的方式將新聞的關鍵點凸顯出來,利用細節(jié)畫面帶給用戶視覺沖擊,增強新聞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二)第一視角拍攝,增強受眾的體驗
短視頻新聞創(chuàng)作需要突破傳統(tǒng)第三方視角的限制,采用Vlog等新的報道方式講述精彩故事,呈現出更加鮮活的人物形象或故事情節(jié),同時也給受眾視覺沖擊及對新聞真實性的認可。例如,在疫情期間相關領導人發(fā)言的短視頻中,媒體將發(fā)言人作為第一視角進行拍攝,將發(fā)言人的觀點直觀地展現出來,受眾內心的擔憂也得以消除;在云南警方發(fā)布的一則關于警察一天工作情況的Vlog中,利用民警的第一視角將走訪、調解、破案、維護治安等工作情況直觀地展示給觀眾,極強的代入感增強了新聞的敘事效果,進而吸引了更多的關注者。當然,在實際拍攝過程中,媒體應維護新聞的客觀性,不能為了一些特殊需求或個人喜好而歪曲新聞事實。
媒體需要發(fā)揮記者在短視頻新聞采集過程中的作用,利用記者鏡頭為觀眾帶來探尋式的新聞展現形式,利用第一視角為觀眾帶來更直觀的體驗,進一步縮短觀眾與新聞現場的距離。[2]在短視頻新聞拍攝過程中,主播、記者等可以在進行新聞事件播報的同時,將出行準備等細節(jié)融入其中,在重大新聞報道中它可以在調節(jié)新聞現場的氛圍,引發(fā)觀眾好奇心的同時增強新聞的影響力。例如,央視主播康輝拍攝了一系列關于習總書記外交訪問的Vlog,Vlog以康輝的視角將行李箱的準備等與嚴肅外交不同的內容展示給觀眾,增強了與觀眾的互動效果,也將觀眾的目光吸引到新聞上來;環(huán)球網針對2019年兩會拍攝的短視頻中,將記者扛著設備奔跑的畫面展示給觀眾,這種新穎的方式帶給觀眾全新的體驗,進一步拉近了觀眾與媒體的距離。
(三)從平凡事物中發(fā)現不平凡,探求新聞亮點
日常生活是短視頻新聞創(chuàng)作的一個重要素材來源,媒體在聚焦兩會等重大新聞事件的同時,也需要從平凡事物中探求新聞亮點。平凡人也有不平凡的地方,媒體需要從有代表性的人物事跡中捕捉細節(jié),利用貼近生活的報道提升觀眾的代入感,促進社會輿論的引導效果,進一步增強主流媒體的引導力和傳播力。[3]例如,關于“空氣哥”的短視頻新聞將羊杰這個“80后”年輕人的驚人之舉展現給觀眾,在引發(fā)網絡熱議的同時體現了短視頻新聞的影響力,也說明媒體從平凡事物中找尋亮點的重要性;新華日報制作的醫(yī)生徐晨航帶著吊瓶工作的短視頻新聞,將他溫暖人心、敬業(yè)的形象展示給觀眾,引發(fā)觀眾熱議的同時,起到了對社會輿論和價值觀正向引導的作用。在尋求平凡事物中亮點的過程中,主流媒體需要注重對新聞背后故事的深入挖掘,進一步滿足觀眾的心理期待。例如,新華社在采訪徐晨航的同時,也利用徐晨航同事的話語、畫面將其形象進一步凸顯,強化了新聞的傳播效果。
二、短視頻新聞的表達策略
(一)巧妙設計標題,增強新聞吸引力
短視頻平臺中新聞的數量大,媒體要盡可能采取巧妙的表達方式讓新聞作品脫穎而出。媒體應重視新聞標題的作用,通過巧妙地制作吸引更多平臺用戶的關注。一般而言,受眾在通讀標題的情況下即可對視頻的內容有所把握,在此基礎上還需要進行標題的提煉、“意”的發(fā)揮以及情感的渲染。例如,在假期結束返程期間拍攝的短視頻新聞中,起一個“行李箱再大也裝不下一個家”的標題蘊含著極深的親情,更容易引發(fā)眾多受眾的深思,也能起到宣傳孝道、傳遞情感的作用。在標題制作過程中,媒體還可以利用懸念、設問等方式增強標題的吸引力。[4]例如,人民日報針對政協(xié)開幕拍攝的一則短視頻新聞,新聞的標題包含了“怎么唱國歌?”這個問句,吸引大批觀看者自短視頻中尋求答案。
(二)選擇恰當的話語,增強表達效果
“90后”、“00后”是短視頻平臺用戶中的主要群體,媒體需要結合年輕人的需求進行合理表達。在制作短視頻解說詞時,可以將網絡流行語融入其中,拉近短視頻用戶與媒體的距離。例如,央視新聞對“滴滴定制網約車”制作的一個短視頻,視頻中主播將“凡爾賽”“打車是個玄學”等話語融入了解說詞中,這些解說詞貼近網絡環(huán)境,改善了大眾對媒體的刻板印象,為央視新聞贏得了更多粉絲。
在利用網絡流行話語、俗語等作為解說詞的同時,媒體也可以穿插各種漫畫、圖表來增強表達效果,避免因短視頻新聞時長短而影響新聞信息的傳達效果。一般而言,漫畫在視頻解說中可以起到形象化的效果,圖表可以準確反饋冗雜的數據變化情況。例如,當前關于疫情的各類短視頻新聞中穿插著大量統(tǒng)計圖表,將數據直觀地展示給觀眾,使得新聞表達變得更加簡潔。
(三)重視后期剪輯,展示具有沖擊力的畫面
短視頻受限于時長難以將新聞現場的全部場景展示給受眾,媒體需要在新聞現場進行各角度的拍攝,在全面收集素材的基礎上安排專業(yè)人員對視頻畫面進行剪輯,從中將具有沖擊力的表情、動作等提煉出來,通過拼接等方式獲取凝聚精華的短視頻新聞,增強新聞的沖擊力和影響力,讓觀看者沉浸到新聞之中。[5]例如,新華網在國慶閱兵中拍攝了一則天安門廣場的短視頻,短視頻匯聚了航拍獲取的大量視頻畫面,如人們的等待、升旗儀式中肅立的人群等,充滿儀式感的畫面沖擊了觀眾的心靈,也激發(fā)了人們的愛國之情。光明網發(fā)布的一則關于閱兵方陣的短視頻中,各種方陣的視頻畫面、動作、表情等被剪輯出來,人物一致的動作帶給觀眾極大的視覺震撼,進一步增強了觀眾的榮譽感。
(四)巧用聲音,豐富觀眾的感官體驗
語音在短視頻新聞中的合理應用可以起到豐富觀眾感官體驗的效果,甚至能夠帶給觀眾比視覺更強的體驗,形成身臨其境般的感受。例如,央視軍事針對海島火災救援發(fā)布的一則短視頻中,利用現場的鳴笛、噴水等聲音讓觀眾對救援期間的緊張氛圍有了直觀的感受,相對文字解說具有更強的感染力和表達力。
結語
媒體需要積極創(chuàng)新報道手段,加強對短視頻平臺的利用和對短視頻新聞的重視程度,改進短視頻新聞敘事和表達方式。在短視頻新聞制作過程中,媒體需要突出微觀節(jié)點的新聞畫面,利用第一視角增強新聞吸引力,挖掘平凡生活中的亮點;在新聞表達中,媒體應該通過巧設標題吸引用戶關注,利用貼近用戶的話語進行解說,通過后期剪輯將畫面、聲音的作用凸顯出來,增強短視頻新聞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注釋:
[1]王佳洋.從“巧思”到“妙筆”:短視頻新聞的敘事與表達[J].新聞與寫作,2021(04):110-112.
[2]陳卓.硬新聞的軟表達:“央視新聞”短視頻的融合傳播[J].視聽界,2020(05):98-99.
[3]佟菲.“Vlog+新聞”的敘事邏輯和未來思考[J].傳播力研究,2020(23):29-30.
[4]吳曉亮,薛中卿.駕馭新媒介,在變革疾行中守正創(chuàng)新——淺析5G融傳播時代短視頻新聞演進與趨向的“三度”提升[J].城市黨報研究,2020(11):38-40.
[5]詹緒武,李珂.Vlog+新聞:主流話語的傳播創(chuàng)新路徑——以“康輝 Vlog”為例[J].新聞與寫作,2020(03):98-102.
(作者單位:新疆廣播電視臺)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