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珊 靳禹
摘要:以計算機組成原理課程為例,探討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與實施的基本方法。本文以課程思政教學機制設定為起點,對課程思政的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過程和課程評價進行設計,形成切實可行的課程思政推廣模式和示范課堂。
關鍵詞:課程思政;教學設計;示范課堂
中圖分類號:G642?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1)18-0112-02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全面落實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精神,將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實施于專業(yè)課程講授過程之中,充分挖掘專業(yè)課程的思政育人要素,強化德育與智育的有機融合,是新時期專業(yè)課程教學改革的前進方向。
天津商業(yè)大學計算機組成原理課程組經過不斷地教學實踐,探索出在課程知識傳授過程中的思政育人方法,將思政要素以潤物細無聲地方式引入到專業(yè)知識的課堂教學之中。本文以課程思政教學機制設定為起點,對課程思政的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過程和課程評價進行設計,形成切實可行的課程思政推廣模式和示范課堂。
1 基于課程思政的教學機制設計
《計算機組成原理》是專業(yè)性較強的理論課程,打造該課程的示范課堂,要從課程面向的學生群體出發(fā),密切結合課程特點,設計基于課程思政的教學目標,建立課程思政模式。具體目標包括:
(1)確定明確的思政育人引導方式
育人是思政教育的目標,也是推進課程教學過程良性發(fā)展的主導,因此將思政育人引入專業(yè)課程,首先應從制度上進行引導。即按照思政育人的目標,制定專業(yè)課程專有的“任務”和“目標”。如課程第一次課為“課程導學”課,在該課程中以思維導圖的方式對課程知識進行框架構建,并在框架中設定思政育人任務。其次,在思政目標設定過程中,以問題為導向,將課程思政目標分解為各層次的問題設置,用以對思政育人效果的應用性進行評價。
(2)制定全方位的參與育人模式
在課程教學與育人過程中,重視學生的參與,實現教師與學生的積極有效互動,并挖掘社會育人資源,保證課堂內外、校園內外和線上線下全方位參與育人。
(3)利用多元化的教育教學方法
課程教學中采用多元教學手段,在教學資源、教學手段、教學方式等方面進行實踐,豐富課程教學。
(4)建立有效的評價機制
在課程中及課程結束后能夠采用可量化的方法對思政育人的教學效果進行評價,能夠及時發(fā)現育人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對其進行合理的修正,以達到學生與教師共同成長,課程與課堂同步更新的效果。
2 基于課程思政的教學內容設計
課程思政的融入,應該是對課程知識講授的有益促進與補充,因此需要梳理分析課程包含的章節(jié)和知識點,挖掘《計算機組成原理》課程知識與思政要素的融合點,確定在教學過程中重點強化對學生愛國主義精神、敬業(yè)求真精神、誠信友善的態(tài)度、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為此,根據在課程思政過程中融入的思政要素,結合課程內容的安排,在部分課程內容中穿插思政課程內容,具體設計如下表1所示。
3 基于課程思政的教學手段設計
《計算機組成原理》課程是理論性較強的專業(yè)基礎課,在該課程中融入思政育人的教學內容,關鍵環(huán)節(jié)就是重在教師引導。教師通過對引導方式和引導類型的設計,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生通過資料查詢、問題思考以及調研討論等獲得自我體驗和感悟。為有效實現課程教學目標,采用的教學方法包括:
(1)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課堂教學中采用教師課堂講授為主,課堂討論為輔的方式;教學資料可以采用文字、圖片、教學微視頻等多種形式課程資源;同時補充學生查閱資料環(huán)節(jié),豐富教學方法和手段。
(2)組織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和體驗
在思政教育的教學內容中,針對具體題目設計具體的互動性環(huán)節(jié),如問答、調研、數字故事、小規(guī)模研討等,提升學生對題目的參與性和主動性,增強學生的體驗感和行為鍛煉,讓學生能夠在情感上與思政主題形成共鳴。
(3)擴展教學的時間與空間
除利用課堂教學進行思政育人外,還可引入其他時間和空間要素共同促進課程的教育教學效果,通過課堂內外資源、學校內外場景與實踐,線上線下學習及App推送等多維要素提升育人效果。
4 基于課程思政的教學過程設計
為滿足計算機組成原理專業(yè)課程知識與思政育人環(huán)節(jié)的有機融合,必須對課程教學過程進行合理規(guī)劃與設計,具體方式可包括:課前點撥啟發(fā)、課上結合講解、課后針對補充三個階段。其中,課前點撥啟發(fā)可根據課程講授內容,將思政育人相關知識、案例,特別是經典故事通過線上平臺推送給學生,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為課堂教學鋪墊;課上結合案例有側重點講解或總結推送內容,將其與課程知識結合,重在情感升華,突出思政目標;課后有針對性地結合課程內容,引導學生結合思政要素總結課程知識,形成思政與知識的雙重總結與關聯收獲。
5 課程評價設計
課程思政在專業(yè)課程教學效果中的重要體現就是讓學生能夠懂得為什么學習,熱愛學習,并且善于挖掘學習的方法和規(guī)律。因此對可課程思政的評價還是以課程考核為基礎。課程評價突出對課程目標、課程教學計劃、課程講授內容的效果轉化評價。具體可通過學生的出勤情況、學習態(tài)度、聽課效果、課堂提問、課后作業(yè)、研討發(fā)言、課程考核等多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價,探索學生在專業(yè)知識學習,專業(yè)技能培養(yǎng)以及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等方面的提升成效。
6結語
通過在課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內容,教師利用專業(yè)課程知識有效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能夠將教書與育人有機結合于課堂內外;學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對于知識學習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充分認識到知識的增加對于個人發(fā)展的重要性。計算機專業(yè)課程教學的目標,是向學生講授專業(yè)知識,技術與技能,增強其專業(yè)基礎與職業(yè)技能。在課程中增加思政元素,大學生通過課程思政意識到自己肩負的社會責任并實現自我發(fā)展,勇于承擔社會責任,致力于為科技發(fā)展和社會進步做貢獻。專業(yè)課程思政的目標就是以此作為契機,提升課程的教學質量,使學生在智育和德育得到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 高軍.團隊分工協作視角下專業(yè)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路徑研究——以深圳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J].職業(yè)技術,2020,19(5):70-72,84.
[2] 丁繼斌.基于課程思政的“汽車檢測與故障診斷技術”教學設計[J].教育教學論壇,2020(45):71-73.
[3] 吳強,彭蔓蔓.計算機組成課程思政教學實踐與探討[J].計算機教育,2019(11):11-15.
[4]辛曉明,胡霞敏.課程思政對“新工匠精神時代”的內核驅動作用[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20(7):218-219.
【通聯編輯:光文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