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松越
對于痔瘡,大家都不陌生,可如果出現便血之后誤以為自己只是得了痔瘡,那危害可就大了?!拔抑皇桥紶柎蟊阒袔в醒z,以為長痔瘡了,沒放在心上,沒想到竟是腸癌?!?8歲的周先生切除了一小段大腸,回想患病經歷,仍心有余悸。周先生身體健康,平時在工地干活,因為勞動強度大,為補充體力,平時喜歡吃些油膩、重口味的菜,再配上點小酒。一年前他偶爾發(fā)現大便帶有血絲的情況,由于腸胃沒有明顯不舒服,便認為只是長了痔瘡,沒把這事兒放在心上,配了點藥,出血就止住了。
直到兩個月前,周先生的大便次數明顯增加,便血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大半年的時間里便血的情況沒好轉,還出現了腹瀉便秘交替、血便、黑便、膿便的情況,在家人的再三催促下,他去醫(yī)院查找便血的原因。經過腸鏡活檢,他被診斷為腸癌,醫(yī)生建議他立即手術。
“醫(yī)生,我家里人沒人得過這個病啊,我怎么就這么倒霉呢?”周先生感到很奇怪,對此肛腸科醫(yī)生表示:“周先生沒有家族史,主要問題應該是出在飲食上,再加上發(fā)現便血后認為是痔瘡,耽誤了治療,這種情況很常見。如果他在癥狀出現之后及時到醫(yī)院做檢查,我們可以選擇在內鏡下進行干預,治療的方案會簡單地多,并且可以恢復得更快?!?/p>
大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是消化道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根據2020年全球癌癥數據統(tǒng)計顯示,我國結直腸癌總體發(fā)病率已躍升至第二位。在結直腸癌患者中,40歲以上人群是高發(fā)人群,但近年來,有逐漸年輕化趨勢。
臨床上發(fā)現不少大腸癌患者都將大便帶血誤以為是痔瘡出血。痔瘡因多在肛門附近,位置靠外,出血通常為鮮紅色,與大便混合性不強,常附在大便表面。腸癌出血暗紅色,常與糞便混合在一起,且有黏液、血污。因此當你發(fā)現自己持續(xù)便血,或有無故消瘦、腹部不適、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排便次數無故增加等情況建議到醫(yī)院排查一下是否患上了大腸癌。既有痔瘡,又患上大腸癌的病例并不少見,這部分人群更要提高警惕。
●大便習慣改變
大便次數增多,或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大便形狀變細、變形、排便費力;時有排便感,卻無大便解出。
●腸梗阻
主要表現為腹脹、腹痛,情況嚴重的患者還會出現絞痛以及便閉的癥狀,進行體檢時容易產生腸型、腹部隆起,還有局部壓痛,且伴有亢強的腸鳴音。
●貧血、消瘦
腫瘤的潰爛失血,導致患者出現低熱、乏力、貧血、消瘦以及浮腫等,尤以貧血及消瘦最為多見,是該病早期極為明顯的表現。
●腹部包塊
患者的腹部易觸摸到腫塊,且腫塊隨著病情加重而增大,當疾病發(fā)展到中期時會出現按壓疼痛。
●腸道息肉
90%以上的大腸癌是息肉演變而來的,大腸癌從正常的黏膜發(fā)生、發(fā)展到一個轉移性癌到最終導致病人死亡,經歷了“正常粘膜上皮—增生性息肉—腺瘤—早期癌—進展癌—廣泛轉移—死亡”這樣一個過程,整個過程長達10~15年。
一旦出現上述可疑癥狀,一定不可忽視,應及時至醫(yī)院就診,必要時需要做肛門指診、直腸鏡、結腸鏡等檢查。
大腸癌雖然高發(fā),但是可防可控,早期發(fā)現可以大大提高治愈率,我國大腸癌死亡率之所以如此之高,與公眾缺乏早篩意識有關。調研數據顯示,許多患者往往等到身體已經出現不適才去醫(yī)院檢查,錯過最佳治療時期,從而導致“一發(fā)現就是晚期”的悲劇。腸鏡檢查是診斷腸癌最主要的手段。直腸癌患者早期是沒有癥狀的,所以定期體檢,早期篩查很重要。
以下高危人群應及時進行腸鏡篩查:
●大便潛血陽性。
有便血癥狀的人,或者體檢大便潛血陽性,或者體檢腫瘤標志物(CEA、CA199、CA125等)升高的人群,建議要行腸鏡檢查。
●一級親屬有結直腸癌病史。
●以往有腸道腺瘤史。
●有癌癥史。
●有大便習慣的改變。
●符合以下任意2項:
慢性腹瀉、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闌尾炎或闌尾切除史、慢性膽囊炎或膽囊切除史、長期精神壓抑。
除家族遺傳因素外,大腸癌和生活方式密切相關,所以預防大腸癌首先要從養(yǎng)成健康的飲食、生活習慣開始。
●多吃含纖維素較多的食物
水果和蔬菜含有大量纖維素,可溶性植物纖維素能夠吸納較多水分軟化大便和增加大便體積,刺激直腸,更容易排便,從而減少毒素在體內聚集。
●少吃肉類食物
脂肪等肉類食物攝入過多會導致大腸癌發(fā)病率增加,來源于動物的飽和脂肪與大腸癌發(fā)病關系最為密切;改變高脂肪、高熱量、高蛋白、低纖維素的飲食習慣;少吃辛辣、燒烤、油炸及高脂油膩食物,尤其是油煎或焙烤的肉類,在烹制過程中會產生致癌物質,提高大腸癌的風險;腌制食品和放得太久的食品,也應盡量遠離。
●控制飲酒、戒煙,警惕超重肥胖
酒精的攝入和吸煙,會給消化道帶來長期的毒性和炎性刺激。成年后的體重增加與腸癌風險之間也有顯著相關性。
●堅持運動
運動可以促進腸胃蠕動,促進排便,利于減少腸道內致癌物質的停留,預防腸癌發(fā)生;運動還能自我放松,緩解壓力,影響荷爾蒙水平、新陳代謝速度,而且對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很有幫助。
●養(yǎng)成良好排便習慣
要保持大便暢通,養(yǎng)成每天定時排便的習慣。重視便意,不強忍大便,上廁所時減少玩電子產品以免分心,不久蹲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