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醫(yī)醫(yī)院(415000)汪濱
本研究主要對腦后循環(huán)缺血患者功能性后交通動脈的相位對比MR血管成像情況作觀察,報道如下。
1.1 資料 以2019年1月~2021年1月50例腦后循環(huán)缺血患者為實驗組,同時選取50例非腦后循環(huán)缺血患者為對照組,均為其實施相位對比MR血管成像,對其檢查的結果進行分析。納入標準:①實驗組確診存在腦后循環(huán)缺血;②疾病發(fā)生時間24h內;③肝腎等功能正常者;④自愿配合本研究者。排除標準:①顱腦血管畸形、側支循環(huán)畸形者;②腦手術、腦外傷、腦腫瘤史者;③出血性腦血管疾病者;④難以對本研究積極配合者。
實驗組中,年齡3 5~7 8歲,均值(63.44±6.39)歲,男32例,女18例。對照組中,年齡36~79歲,均值(62.98±5.29)歲,男30例,女20例。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即代表兩組間可比性較好,且本研究已被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以1.5T MRI掃描儀實施指脈外周門控、Fast CINE PC MRA序列的檢測,三維時間飛躍法獲得MRA最大信號投影重組圖像,與二維斷層源圖像結合,定位檢測BA(基底動脈)、左右側功能性后交通動脈,BA采集層面在雙側椎動脈匯合處上方約1cm內定位,功能性后交通動脈采集層面選擇其中間1/2左右處,與待測血管長軸垂直,并避開相關狹窄段。Fast CINE PC MRA序列參數為程序自動選擇的最短TR(重復時間)、TE(回波時間),視野設置為100mm×100mm,NSA(激勵次數)為2,層厚設置為2mm,與靶血管測量段長軸垂直,靶血管放置于層面的中心位置,指脈實時監(jiān)測,適當調整心臟時相取值,Venc(流速編碼)設置為100cm/s,序列運行總時間設置為210s。以影像后處理工作站處理感興趣區(qū)域,獲得靶血管測量平面截面積、平均流速、平均流量、最大流量、最小流量、最大流速、最小流速,同時計算流速峰高、流量峰高,按照流量正負號來對血流方向判斷,記錄功能性后交通動脈與解剖性后交通動脈之間的關系,并計算功能性后交通動脈前向后絕對流量。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功能性后交通動脈檢查結果作觀察,主要為截面面積、平均流速、平均流量、前向后絕對分流量;并分析兩組基底動脈相位對比MR血管成像檢查的結果,主要為截面面積、最大流量、最小流量、平均流量、最大流速、最小流速、平均流速、流量峰高。
1.4 數據分析 以SPSS21.0軟件作統計學處理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使用例數(%)表示,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使用均數±標準差表示,t檢驗。P<0.05為統計學有意義。
2.1 兩組功能性后交通動脈檢查結果分析兩組功能性后交通動脈截面面積、平均流速、平均流量、前向后絕對分流量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如附表1。
附表1 兩組功能性后交通動脈檢查結果分析(±s)
附表1 兩組功能性后交通動脈檢查結果分析(±s)
左側 右側 左側 右側 左側 右側實驗組 50 6.79±0.63 7.03±2.31 1.41±0.39 1.89±0.68 10.39±0.97 9.45±1.13 26.78±13.22對照組 50 6.60±0.56 6.78±3.02 1.38±0.40 1.67±1.02 10.41±0.70 9.17±1.25 27.05±12.17 t-1.594 0.465 0.380 1.269 0.118 1.175 0.106 P-0.114 0.643 0.705 0.207 0.906 0.243 0.916組別 例數(n) 截面面積(mm2) 平均流速(cm/s) 平均流量(ml/min) 前向后絕對分流量(ml/min)
2.2 兩組基底動脈相位對比MR血管成像檢查結果分析 實驗組基底動脈相位對比MR血管成像顯示其截面面積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最大流量、最小流量、平均流量、最大流速、最小流速、平均流速、流量峰高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如附表2。
附表2 兩組基底動脈相位對比MR血管成像檢查結果分析(±s)
附表2 兩組基底動脈相位對比MR血管成像檢查結果分析(±s)
流量峰高(ml/min)實驗組 50 11.56±1.28 225.69±73.51 83.56±21.15 151.12±37.46 74.56±20.31 29.78±5.22 45.63±12.30 132.36±23.58對照組 50 19.02±1.37 231.44±65.69 84.62±20.31 149.51±40.22 73.19±16.77 28.12±6.31 44.97±11.18 140.12±45.33 t-18.135 0.412 0.256 0.207 0.368 1.433 0.281 1.074 P-0.001 0.681 0.799 0.836 0.714 0.155 0.779 0.286組別 例數(n)截面面積(mm2)最大流量(ml/min)最小流量(ml/min)平均流量(ml/min)最大流速(cm/s)最小流速(cm/s)平均流速(cm/s)
腦供血動脈主要可分為后循環(huán)(椎-基底動脈系統)、前循環(huán)(頸內動脈系統)[1],對于后循環(huán)梗死前間歇或持續(xù)血流速度降低伴神經系統功能缺損或改變的階段,稱之為后循環(huán)缺血,此時實施形態(tài)學影像檢查難以發(fā)現異常影像表現[2][3]。研究顯示,解剖性后交通動脈變異會對后循環(huán)血流代償、血流動力學造成影響,可能與后循環(huán)缺血有關[4]。若解剖性后交通動脈直徑較小,則其血流代償潛能有限,因此,將兩端連接分屬前后循環(huán),且管徑≥1mm的動脈血管,稱之為功能性后交通動脈[5]。相位對比MR血管成像是通過雙極梯度對流動編碼,結合心電門控相,對于血流速度誘導的相關相位位移有著較高的敏感度,不需要對比劑即能夠將靶血管具體解剖形態(tài)顯示出來,通過流量分析軟件可獲得整個靶血管心動周期流速-時間軸線,并計算流量、流速等血流動力學參數,以此反映患者的病情[6]。
綜上所述,相位對比MR血管成像能夠較好評估腦后循環(huán)缺血患者的功能性后交通動脈情況,與基底動脈檢測的結果相結合,能夠更好地為患者疾病的診治提供參考依據,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