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祿
百年村莊史,半部住房史。
奶奶說過支家人剛來黃土塬,在一個禿屁股梁梁上安了家。一拃厚的湯土,風來,沸沸揚揚,風去,遮天蔽日。湯土裹挾著日子馬毛一樣,一大堆一大堆地纏絞在一起,橫看豎看,斜躺睡臥讓人難以理出個頭緒。
難怪到現(xiàn)在王老七大話揚天地說:“好在塬上人都屬牛,一旦拿定主意,個個犟得十匹馬不一定拉得動?!?/p>
一個“犟”字,埋在湯土的日子想方設法立起來。
一直沒說過,我家上幾輩住窯洞過來的,到了我也還住過一兩年的窯洞呢!當然,現(xiàn)在住著寬敞明亮的樓房說小時候住窯洞,總有人臉上掛一個天大的問號:肥頭大耳,白白胖胖和豬娃子樣,和那黑乎乎的窯洞扯關系誰信呢?
有一回,我跟著二爺遛鷂子追過刀把子坡來到窯門山。看到一個圍墻塌得東倒西歪的大羅圈里,五六孔窯洞,二爺嘴巴上夾著老旱煙棒子一閃一閃地指著一孔靠東不大不小的窯洞口說:“娃!要記住,你大你媽結婚時住的!”
“老爸老媽的婚房?”我半信半疑地走過去看個究竟。
“我的個老天爺!洞里又黑又小?!贝蟀滋?,黑得一塌糊涂,小到狗進來要撅起尾巴。窯垴上盤了炕,靠上挖了一個燈臺??簧系睦鲜蟛恢胍业绞裁?,竟然翻遍了。灶臺上,隱約有煙熏火燎的痕跡,記憶漸去漸遠的日子……此刻,一陣子旋風跑進來,滿窯洞塵土飛揚,我趕緊用手捂住口鼻倉皇逃生。
一次出其不意地遇見,讓我想起大哥的歷史課本上的北京猿人遺址!社戲中拽腸曳肚唱的王寶釧的寒窯。晚上回家,我一本正經(jīng)地問:“是不是?”父親處之泰然地回答:“是??!”片刻,父親慢騰騰地補充了一句讓我今生嚇破膽的話:“如果不好好學習,恐怕就輪到你去住啦!”
看著我一頭霧水的樣子,母親笑瞇瞇地解釋支家人處在水深火熱中的原因:“解放前,是搬家子,天天跑白雨,過一天算一天。1920年初從陜西渭南出發(fā),一腳踏上甘肅打長工或短工,比如,在通安驛過了8個月,九經(jīng)川2年,蕎花坪3年……”
這年說我大不大,說小也不小,但有吃飯的肚子就有想事的心。父親是個說話算數(shù)的人,萬一牙一咬、心一橫,我的王寶釧怎么能帶到那個鬼不下蛋的地方,一年四季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我都不敢往下想了。
轉眼又一想,父母親解放前成家的,我落地時擱在窯炕上,不是窯門山掏挖的洞而是箍窯。箍窯與門并排開了兩扇窗,窯里明亮了不少,一張桌子,幾只小凳子,已經(jīng)很體面了,三面炕墻上糊上報紙、書紙,再加幾張彩色紙,更是可圈可點。
過年,板檐畫掛在灶臺,窗花貼在窗格格上,大紅大紅的對聯(lián)貼在門幫子上,左看右看,響當當?shù)?,一個有文化的窯格外打眼。
說實話,箍窯遠遠比不過正兒八經(jīng)土木結構的房子:一個在地上,一個在天上。家里有搗罐罐茶的,一旦搗起來,煙熏火燎,一年四季下來娃娃個個熏成了礦工。支家人代代秉承“家從細處來”的訓誡,一直到我父親喝茶抽煙的事兒一律減免:不是不想抽,而是沒錢抽!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一旦伸長耳朵聽到日子噌噌地往上長呢!箍窯紛紛“下崗”,本山木蓋的房接二連三“上崗”。
本山木就是塬上的柳樹、杏樹、榆木之類。黃土高坡,四季風刮個不停,不管是東南風還是西北風吹得樹木搖來擺去,加上十年九旱,一根根椽檁自然而然彎擰咯吧的。房面子一遍又一遍抹上酸柴泥,站在院中往上一瞅,絕像長蟲的肚子里吸了雀娃子,滿屋頂?shù)母砀泶翊窆纸腥穗y受?!疤蟮呐嗽俸竦姆鄱颊诓蛔 !闭f的正是這個道理。
哥哥時不時一個三步跨欄,手一伸奔屋檐。等后來的我也一個高高的蹦子,胳膊往天上一伸輕而易舉地拍著椽頭雨點樣亂響時,哥哥覺得倒沒什么意思了。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边@句話像是給我們弟兄幾個量身定制的。有時不小心把屋頂上的泥皮子一指頭撥下來,“啪”一聲在院子里開花了……
“活土匪!瘋病又犯了?”一旦稀里嘩啦的響聲傳到奶奶的耳朵里,她順手抓起笤帚就治瘋病,莊前莊后追來趕去!千萬別小看奶奶小腳,提柴一拐一拐的、端飯一拐一拐的,風一大像要吹倒的樣子,但追趕孫子跟飛差不多,“嗖”一聲,我們的那點兒小胳膊小腿就讓一把老虎鉗子死死地咬住了。
頓時,滿莊子炮火連天,笤帚疙瘩噼里啪啦落在屁股上,驢吼馬叫。等不上三分鐘,我們幾個牛吼天神般地哭完。奶奶氣消了,一拐一拐地彌勒佛獻殷切似地走來。
“奶奶,你說耳朵聾了,什么聽不見?。 ?/p>
“耳朵再聾,抽椽拆房能聽見的?!蹦棠萄劬σ粩D,舌頭一吐得意洋洋地說道。
之所以輕而易舉奔到屋檐,究其原因太低,低到像日子抬不起頭的樣子。每每被奶奶追打,順溜的奶奶嗓門很大的說:“沒本事蓋高,蓋高了長上翅膀想奔不一定奔上?!?/p>
“士知恥然后勇?!备赣H對順溜奶奶嘲諷的話并不是右耳進左耳出,而是變作一架小小的發(fā)動機不斷驅使自己朝著更高更攢勁的瓦房開始邁進。
“人乏不算乏,心乏才算乏?!痹捯呀?jīng)說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家家戶戶吃穿不再發(fā)愁,心也就不乏了。
一年下來,倉房糧袋子快碼不下,許多人家當初沒想到將來還有吃不完的麥子、扁豆、苞谷之類的;白花花的土豆一窖一窖的;牛羊肥得像個肉墩子,來勁時撂一個懸蹄子;過年殺一兩頭年豬,肉吃得小弟竟然唉聲嘆氣地說:“再不吃素菜,油就要從肚臍眼往出來冒呢!”一句話逗得我碗一閃差點把飯倒在地上,像小弟這樣的小饞貓吐出這樣的話,太陽正兒八經(jīng)地從塬上西邊冒出來了。
房子是個面子貨,弟兄幾個讓饃饃飯撐得只往高里長,不管站在哪兒,槍桿子樣端立起來了。
占媳婦先要看住房。
白楊蓋的房已不如搗蒜的錘子。如果還是柳木、榆木蓋的,就沒臉說,占媳婦當場一票否決。心知肚明:日子過得緊呢!何況媒人趙老四就像鬼子,不聲不響地踏進門檻,用拐杖先把頂棚款款挑開,翻來覆去驗收,到底是什么椽檁呢?
一夜之間,莊子上又長出不少形形色色的房子。
粗細均勻的松木作椽檁,偶爾夾幾根碗口粗的白楊。匠人騎在墻上放上飛檐,前墻砌成雕著花紋的磚,上頭擺幾片虎頭形的瓦,看上去不僅平平正正而且威風凜凜。屋內(nèi)用花花綠綠的紙打一個漂漂亮亮的頂棚,墻皮用炕圍紙一糊,貼幾張“年年有余”“泰山日出”的畫,五花八門,樂不可道。
后來,我們家追風似的翻修堂屋:前墻往外跨兩大步,墻跟著走出的部分用磚砌起來。當時,流行四門八窗,雖然我們家兩門六窗,但是借助有利地勢也能高高在上,即使鎮(zhèn)不住支家莊,也長了不少臉。
在塬上,堂屋蓋得攢勁不攢勁,漂亮不漂亮,是一家子?!澳樏妗钡拇笫?。
之所以蓋房這么慢,我家一貫注重娃娃讀書,目不識丁的父母立下豪情壯志:砸鍋賣鐵希望娃娃個個念成書,不當睜眼瞎。如果念好,將來說不定當個村長之類的;如果再念得攢勁一點兒,還能吃上公家飯呢。
五六十歲的父親有時躺在炕頭嘆息半截子入土了!但一旦提起蓋房子,彈簧似的猛跳起來,渾身上下像只發(fā)威的老虎有的是力氣。
房子高得別說娃娃跳蹦子能奔上,偶爾風吹斷樹枝落在屋頂上,我們還得抬來王耳家的梯子爬上取下來。奶奶一有空就抱著重孫,一只手撐起胳膊說趕緊長大奔屋檐。
“奶奶太偏心了!”我們大聲嚷道,“上房揭瓦不是要挨打嗎?”
九十歲奶奶依舊孩子樣眼一擠舌頭一吐?lián)屴q說:“就算不偏心,但從沒在頭上搭鍋,尻子上燒火。”
又過幾年,坐在堡子嶺朝老莊橫掃一眼,再次掀起熱火朝天的房屋大建設:票子帖在房上最劃算,夢里夢外感到踏實。
去山外的木材市場拉回松木檁子松木椽、松木大門松木窗,一磚到底,兩檐水、封閉式;墻面水磨石、水刷石、雕欄的、貼山水畫瓷磚;家里有了錢,腰桿子硬說話就氣粗,動不動說干脆蓋成宮殿的樣子!屋里真皮沙發(fā)、電視墻、家庭影院、紅木家具、跑步機……擺得琳瑯滿目,不問問,有些家具都叫不上名堂。
一院一院的瓦房攢勁蹲起來時,生活發(fā)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一個個開始在城里買樓房。我們兄弟姊妹“跟風”進了城。
后來,我去了新疆。離開塬上之前,村上的人嘲笑馬六斤窮得褲襠朝天:“世上沒有窮死的,如果有馬六斤第一個?!?003年,馬六斤嘴巴張得馬勺樣大竟然當著村人的面立下豪言壯語:蓋一院瓦房呢!
可話一落地,莊子上的人像黃蜂亂蜇呢。
“豬娃子喝水,吹得咕咚咕咚響!”
“看,王尚信的老犍牛吹死了,窩在地里撅尾巴呢!”
“話大了,小心閃舌頭?!?/p>
……
尕揣子一只手別在褲帶里說:“如果六斤蓋起一院瓦房,我尕揣子就背他到蘭州走一趟?!?/p>
幾年后,我回到塬上,家家爭先恐后地蓋安居富民房,馬六斤也輕輕松松蓋起一磚到底的瓦房!堂屋裝得光彩耀眼,不亞于城里人。除了掏些力氣活,基本上不再掏錢包。說來道去還不是應了塬上人的一句老話:瞌睡碰到枕頭了。
從門縫里看誰也不會把六斤一家看扁。院子里,馬六斤老婆張桂蘭哼哼唧唧地唱著,風吹得緞子的裙子一擺一擺的,像只花喜鵲忙來忙去。
“一樣沒了樣樣沒,一樣有了樣樣有?!边@話對于馬六斤來說再合適不過了。他搞起北山羊品種養(yǎng)殖基地,一磚到底的羊圈,鋼門鋼窗,天熱,有風扇,天冷,棉被棚頂上一苫。七月流火天,一背篼苜蓿倒進去,滿圈噌噌地炒豆子一樣那個歡呀!左一口,羊跳一個丈一的蹦子,右一口,一個丈二的蹦子,吃完,一場淋浴,舒服得一個又一個毛顫……七奶奶把頭伸進圈門樂呵呵地說:“日子好得不能再好了,羊住的和人住的差不多!”
如今,馬六斤住著亮亮堂堂的瓦房,娃娃打扮得花枝招展,養(yǎng)羊一年下來十來萬不在話下,可死活找不到尕揣子。
八十七歲的尕揣子入土幾年了。
坐在堡子嶺上,村子盡收眼底。許多人家開始用鋼板搭建二三層小洋樓。引洮工程領來白花花的流水,家家戶戶接上了自來水,屋頂裝上太陽能熱水器,洗澡洗涮不再冰得滲人。做飯用沼氣,翻地播種機,出門小汽車算塬上“新三樣”……
塬上的日子過得風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