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錦欽
【摘? 要】數(shù)學課堂相較于其他課堂來說較為晦澀難懂,新課改要求教師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逐漸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學生作為數(shù)學課堂的主體,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問題,通過課堂的互動交流,獲取更多的知識;利用說理課堂引導學生進行多維度的思考,追本溯源,使學生全方面地掌握課堂知識,從而達到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目的。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深度學習;說理課堂;實踐與反思
中圖分類號:G623.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17-0061-02
【Abstract】Mathematics class is more obscure and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than other classes,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requires teachers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and gradually guide students to learn actively. As the main body of the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ers should guide students to actively think about problems and acquire more knowledge through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in the classroom; use the argumentation classroom to guide students to think in multiple dimensions, trace the source, and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classroom knowledge in all aspects ,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promoting students' deep learning.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Deep learning; Reasoning classroom; Practice and reflection
說理課堂是在學生自身根據(jù)知識的認知去表達、思考和闡述,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認知。這是一個學生多思考、多體驗、多交流、多說理的過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課堂的興趣,激發(fā)他們想要追根溯源、層層深入知識的渴望,思考為什么這么做。這樣,學生通過自身思考能理解知識的真正含義,促進深度學習。而數(shù)學課堂又將如何去實踐,接下來筆者將闡述數(shù)學課堂的實踐和意義。
一、深度學習下的小學數(shù)學說理課堂的實踐
(一)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多思考
學習知識的基點就是思考,只有不斷地思考,才能真正理解知識,激發(fā)學習產(chǎn)生的樂趣,體驗學習的快樂。教師在實踐中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要放慢課堂步伐,引導學生多思考,注重課堂的“質(zhì)”。例如,在講解“購物”這一節(jié)內(nèi)容時,教師在多媒體上展示了一個虛擬的小小商店,商品琳瑯滿目,商品均來自課本。教師讓學生模擬在商店里買東西,并隨機挑選一名學生,讓他根據(jù)商店中的商品,挑選出自己心儀準備購買的兩樣物品,并由這名學生隨機挑選出另一名學生來回答這兩樣商品需要多少錢。課堂游戲開始了,小軍站起來回答說:“想買一盒水彩筆和一個橡皮”,可以看到水彩筆的單價為15元,橡皮的單價是1元2角。小軍要陶陶來回答這些一共消費多少元,陶陶思考了一下說:“15元加上1元2角是16元2角,一共消費了16元2角”。教師問其他學生:“陶陶算得對嗎?”學生思考過后一致說對?,F(xiàn)在由陶陶說出自己想買的商品,陶陶說:“想買一個書包和一個跳繩”,書包的單價是34元,跳繩的單價是2元5角。陶陶選擇了軒軒回答一共消費了多少,軒軒說:“一共消費了36元5角”。學生思考過后說對,教師夸獎了軒軒說:“很棒,那現(xiàn)在老師要增加難度了哦,現(xiàn)在陶陶身上有50元錢,那么老板要找給陶陶多少錢呢?”軒軒思考了一下說:“找23元5角”,教師問其他學生軒軒回答得對嗎?其他學生爭先恐后地說:“不對,應該找13元5角”。這堂課教師讓學生作為課堂的主角,模擬了一個趣味的課堂情境,讓學生置身情境中用自己的思維方式產(chǎn)生問題,再由學生去思考、去體驗、去解決問題。這種說理課堂能夠幫助學生很好地思考、促進自身思維的發(fā)展。
(二)聚焦說理課堂,引導學生多交流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開拓思維,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表達十分重要,它能夠幫助學生更全面地理解數(shù)學知識。因此,課堂實踐中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填鴨式教學,采用分組討論的方式,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在交流中深化對知識的理解。
例如,在學習“測量”這一課時,教師提前讓學生帶了一些礦泉水、易拉罐、雞蛋等物品,便于課堂分組交流、分組測量。在授課之前,教師將班級的32名學生平均分成了八組,讓他們統(tǒng)計自己組的物品以及教師規(guī)定的課桌和數(shù)學課本測量。為每一組發(fā)放了測量工具,并讓每一位組員將物品各個測量一遍,四個人通過討論、交流,對比每個人對物體的測量尺寸數(shù)據(jù),通過交流甄選對錯。學生通過辯解、對比、交流,更能夠認識到這一堂課的學習目的,并能夠合理應用這節(jié)課的知識。通過交流討論,學生將本組自己的數(shù)據(jù)記錄下來,并由組長宣讀結(jié)果。十分鐘的實踐測量結(jié)束后,教師讓每一組宣讀本組的測量結(jié)果。其余七個組經(jīng)過四人交流實踐,測量數(shù)據(jù)都是正確的,而第四組學生在一開始選出組長之后,便令每個組員各測量一個物品,直接通過匯總方式將物品測量數(shù)據(jù)記錄下來,該組測量的物品有桌子、課本、易拉罐、雞蛋。組長宣布的桌子、課本、雞蛋的測量數(shù)據(jù)都是準確無誤的,但當宣布易拉罐時,該組的測量數(shù)據(jù)為7厘米,而其他組的測量數(shù)據(jù)為13厘米。聽完這一組的匯報,學生紛紛討論說不對。這一組由于缺乏交流溝通,沒有將這一堂的知識靈活應用,而其他組經(jīng)過激烈討論后的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教師聚焦說理課堂,讓學生分組體驗、分組討論,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間很好地交流,將學生將自身的思維和其他同學進行融合,從而可以更好地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三)教學層層深入,引導學生多說理
教學實踐的重心是教師在“慢”“思”“趣”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多多思考、開發(fā)自己的思維,并學會多交流表達自己的思想、多去體驗、多說理。教學在慢的節(jié)奏下能留給學生更多循序漸進、層層深入的空間,延伸自身維度,確保學生可以實現(xiàn)深度學習。
例如,在講述“百分數(shù)的應用”這一節(jié)內(nèi)容時,這一課的目標是幫助學生理解“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的意義,讓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應用百分數(shù)來解決實際問題。首先,教師從一個成語的趣味游戲引領學生回憶百分數(shù):半壁江山、百發(fā)百中、十拿九穩(wěn)、百里挑一。學生根據(jù)這四個成語進行搶答,并總結(jié)這四個成語分別對應了50%、100%、1%、90%。這個環(huán)節(jié)可以激發(fā)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并引導學生去主動思考。然后,教師結(jié)合教材提出問題:“冰的體積比原來水的體積約增加百分之幾?”引導學生一起讀題,并讓學生思考哪句話最難理解。學生分別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增加百分之幾”的意思,并采用四人一組的方式彼此交流自己對這個題的理解。在班級匯報的時候,一些學生說:“就是增加一個百分數(shù)的意思”;有些學生說:“多出的部分”。大家各抒己見,并未將這個意思一針見血地表達明確。于是教師問學生:“有沒有更好的方式去幫助大家理解?”于是學生引出了線段草圖,教師讓學生自己在黑板上畫出自己所理解的線段草圖,并用自己的思維和學習方法去繪制草圖,利用數(shù)形結(jié)合、列式計算,說出列式的含義解釋這樣列的意義。整堂課層層深入,首先以成語游戲引導學生去回憶百分數(shù)的概念,并以學生為學習主體,引導他們?nèi)ダ斫鈫栴},相互探討各自的想法,并學會表達,在基礎認知上完成說理,獲取到這堂課深度學習的重要意義。
二、深度學習下的小學數(shù)學說理課堂的反思與總結(jié)
說理課堂注重的是學生的“說”“理”,說理課堂能夠發(fā)散學生思維,開拓他們的大腦,活躍課堂氛圍,保障學生可以實現(xiàn)深度學習。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利用課堂提高學習效率,教師應當重視學生的思考、交流、說理。但這種課堂實踐方式要貼合課堂內(nèi)容,根據(jù)課件適時地作出合理的教學方案,使課堂能夠?qū)崿F(xiàn)質(zhì)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郭美銀.小學數(shù)學說理課堂的三個“重視”[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20(05).
[2]張德金.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數(shù)學說理課堂的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0(09).
(責任編輯? 范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