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光念
◆摘? 要:數(shù)學這門是貫穿著學生整個學習生涯的基礎學科,也是集邏輯性和抽象性于一體的學科,因此,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要激發(fā)學生的動手實踐操作能力,讓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有更好的理解與吸收。尤其是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他們的年齡小,缺乏足夠的生活經(jīng)驗,加之理解能力有限,這讓他們在學習數(shù)學知識時有一定的困難。注重培養(yǎng)小學生的動手實踐操作能力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的有效手段。
◆關鍵詞:小學教學;數(shù)學教學;動手實踐操作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兒童的智慧出自他的指尖上?!边@句話足以表明“動手實踐操作”在學生學習中的重要性,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操作就好比是讓學生參與了知識形成的全過程。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還處在具體的形象思維階段,而數(shù)學知識又具有抽象性的特點。顯然,數(shù)學知識本身的特點與學生思維之間是矛盾的,而“動手實踐操作”是解決這一矛盾的有效手段。
1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關于動手實踐操作存在的問題
1.1老師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要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離不開具體的實踐操作過程,為了這個過程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數(shù)學老師往往會從選擇實踐活動材料到準備材料都獨自完成,學生根本沒有參與其中,最后學生只是按照老師的要求對這些活動材料進行實踐操作。從某種意義上嚴格來說,這其實只是老師自己的實踐活動,與學生關系不大,自然在實際的動手實踐操作過程中,很多學生也對此并不十分感興趣,導致實踐活動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這是由于老師沒有重視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導致的。
1.2實踐操作過程流于表面形式
很多老師對學生具體的動手實踐操作沒有足夠的重視,認為小學低年級學生年齡小,讓他們自己做什么是很困難的。所以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上,老師讓學生展開實踐操作的時候,也只是讓學生簡單的涂一涂、畫一畫、量一量。例如,在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材中,會學到“長度單位”這一知識點,老師則讓學生拿出尺子簡單的量一量課本、文具盒、課桌等。這種流于表面形式的實踐操作其實沒有太大的意義,對于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沒有太大的幫助。
2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踐操作能力的策略
2.1營造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
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與渠道。有了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才會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實際動手操作的主觀能動性,同時讓學生敢于動手實踐操作,并通過動手實踐操作獲得極大的滿足與自信心的提升。
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材中會學到“認識圖形”這一知識點,學生會對長方形、正方形、圓行、三角形等有一個初步的認識。老師可以利用有趣的導入來開展新課教學工作。老師:“同學們,你們知道生活中有哪些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的物體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可能對這些圖形有一些自己的理解,也能說出例如公園里的亭子、公交車、球等生活中的實物。根據(jù)學生的這些答案,老師進而延伸到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等知識的學習。在初步認識和學習這些幾何圖形時,學生必須從以前的感性認識過渡到理性認識中來,這對學生來說很難。老師則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法,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相應的學習情境,讓學生更好的認識幾何圖形。最后,老師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己動手操作,搭出自己喜歡的幾何圖形。學生? 通過親自動手實踐操作,分析長方形與長方體,正方形與正方體,圓形與圓柱體之間的關系。相信在良好課堂教學氛圍的推動下,學生都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實踐操作活動中來。
2.2老師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數(shù)學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老師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要突顯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例如在搭長方體、正方體這一動手實踐操作中,老師應提前備好課,并讓學生按照老師的要求去收集或是自己動手準備活動材料,而不是老師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為學生準備好材料[3]。讓學生自己準備活動材料,既讓學生體驗了動手實踐的樂趣,又提升了學生自身動手實踐操作的能力,能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更扎實的掌握這些數(shù)學知識,為日后數(shù)學知識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3讓動手操作和實際生活相結合
數(shù)學教學生活化的模式已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普遍認可,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結合生活實際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踐操作的能力,往往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材中會學到“克與千克”這一知識點。對于低年級小學生來說,他們對這些克與千克的概念陌生,平時在日常生活中也不會自己去買菜,自然對例如1千克的米、1千克的白菜等沒有深刻的認識。在學習這一知識點時,老師可以提前備好一臺秤,讓學生自己在家?guī)б粯幼约合矚g的東西,例如吃的、玩具、衣服等都可以。等到上課的時候,老師可以讓學生有序的稱一稱自己所帶的物品,了解自己所帶這些東西的重量,知道千克與克之間的進率關系。結合生活實際,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同時也讓學生知道,數(shù)學學習是為了更好的生活,數(shù)學學習是為生活做服務的。
3總結
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學習中,學生動手實踐操作的意識和能力,是決定學生數(shù)學成績和數(shù)學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因素。因此,廣大小學數(shù)學教育工作者應在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動手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李肇文,殷世東.小學數(shù)學綜合與實踐模塊的旨趣與實施策略[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0,21(07):57-60.
[2]楊艷玲.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動手實踐操作的有效性分析[J].華夏教師,2019(33):63.
[3]劉甜甜,劉愛.通過動手操作促進小學生數(shù)學思維發(fā)展[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20(07):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