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明君
中國美術學院 杭州 310002
隨類賦彩,是繪畫專用術語,是由南朝的謝赫在《古畫品錄》中提出的設色方法。隨類賦彩的理念在當時對中國畫的色彩使用影響巨大,甚至在后代的繪畫色彩使用中,都是中國畫的色彩使用基本原則。在這種方法被提出之后,給了當時繪畫者一個上色依據,系統地教育當時的繪畫學者如何上色,這種影響一直持續(xù)到現在,依舊深深地影響著中國畫。
隨類賦彩是南朝謝赫提出的一種繪畫上色主張,在當時的繪畫界產生了巨大的轟動,對畫家上色技術進行了細致化的描述,自成教學體系,不少繪畫學習者都在這種理念的影響下進行繪畫的上色處理,致使隨類賦彩理念成為繪畫上色的基本原則。但是謝赫也只是將隨類賦彩理念進行整理,是在收集前人繪畫理念和方式基礎上,加上自身經驗,才總結出的隨類賦彩理念。所以謝赫應該說是理念的整理者,而非首創(chuàng)者,在謝赫《古畫品錄》問世之前,中國的繪畫界也有將內容分類,然后進行上色的繪畫方式。畢竟繪畫是對自然的臨摹,而將自然中的各種景觀進行分類,那么這些景觀在色彩方面大致上應該相同。這種上色方式的首創(chuàng)者暫且不明,大抵上應該是先人在進行作畫時根據自然進行上色,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這種上色方式。然后經過謝赫的整理研究,最終形成隨類賦彩的繪畫上色理念。
這里說的原始階段是指繪畫剛出現色彩的階段。我國的繪畫歷史十分悠久,基本上貫穿了中華文明發(fā)展的始終。最早期的繪畫應該是先人石壁上簡單的劃痕,這種為了祭祀或是表達情感的繪畫,只是簡單的劃痕,缺乏色彩。在染料被發(fā)現后,繪畫就開始豐富起來,人們開始在繪畫的過程中加入色彩。這一階段,也是繪畫色彩發(fā)展的原始階段,由于顏料類別較少,基本上都是從動植物中提取而來,紅色和綠色由于提取方便,應用比較廣泛。這一階段的繪畫,已經出現了色彩的運用。出于對太陽的崇拜,在這一階段經常將重要具有權威性的內容用紅色描繪,所以,這一階段的繪畫,大多是根據心理進行涂抹,但也已經出現了根據自然色彩進行上色的操作,可以算是隨類賦彩最初的運用。
從色彩開始運用到繪畫中,到謝赫時代,可以說是中國畫色彩的發(fā)展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國畫開始注意對繪畫中色彩的運用,借此來表現繪畫的情感,增加畫作的感染力。其基本特點是“以形寫形,以色貌色”。在上色層面,也是根據事物本來的顏色進行處理,缺乏相應的顏色就使用比較相近的色彩進行代替,保證繪畫和參照物之間的相似性。在繪畫的畫風方面,則是追求“細密精密而華麗”。在進行景觀的繪畫時,就要將景觀的微小之處纖毫畢現地進行展現,比如樹木的紋理或是葉片的脈絡。在景觀的色彩方面,也要根據景觀本身顏色進行涂抹,盡量真實的呈現景觀特征。在進行人物的繪畫時,就要將人物的衣著和表情進行仔細地描繪,并對人物各個部位的色彩進行填充,甚至是因為陰影造成的顏色深淺都要進行層次的劃分。謝赫的隨類賦彩理念,是對前人和當時中國畫色彩著色方式實踐的理論總結,是技術理念的集成。
在多年的實踐經驗總結和謝赫隨類賦彩理念的指導下,中國畫的色彩運用在六朝到兩宋年間發(fā)展到了繁榮階段。在這一階段,簡單的平涂式上色手法,逐步發(fā)展為華麗斑斕且深淺不一的染色法,在上色技術和上色理念上都有了較大的改變,但依舊是在隨類賦彩的框架之內進行的色彩搭配。在這一時期,色彩發(fā)展到了繁榮階段。這一時期出現了大量的著名畫家,諸如顧愷之、曹仲達和謝赫等,他們主張簡約卻又艷麗的繪畫美。隋唐時期,戰(zhàn)爭相對較少,和平催發(fā)了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加上各種顏料的出現,畫家對色彩的研究更加深入。作品中經常出現朱砂、黑白、石綠等較為鮮明的色彩,非常華麗,顯得大氣磅礴。著名的作品有閻立本的《歷代帝王圖》以及《女史箴圖》《洛神賦圖》等。
在兩宋直到明清這一歷史階段,中國繪畫一直保持著繁榮發(fā)展,但由于時代的變遷和繪畫形式的改變,色彩也不可避免地產生了變化。在兩宋時期,受重文輕武政策的影響,加上經濟的空前繁榮,文人畫開始興起。在朝堂上,宮廷繪畫和花鳥畫逐漸發(fā)展起來,代表作有《宮中圖》《聽琴圖》(如圖1)《韓熙載夜宴圖》等畫作。這些畫大多工筆細膩,配色清新淡雅,顯得畫中人超凡脫俗,這就是文人畫的雛形。文人畫為了彰顯自身的君子風范和淡雅之風,就用水墨畫代替原先的色彩濃重的畫作[1]。文人經常利用畫作來表現自身的心情和訴求,繪畫主題多以山水、竹石、寒梅、松柳等能展現清白和堅韌性格的物品為主,而且色彩也從鮮明的涂抹轉變成了較淺的描繪,主要利用景物間的對比來凸顯色彩。
圖1 《聽琴圖》
中國畫的發(fā)展雖然從未間斷,但是在清末民初時期,國家的衰弱還是反映到了畫作上,這一時期對畫作的打擊極大。新中國的成立才又給了中國畫發(fā)展機會,直到如今,中國畫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中國畫可分為三種流派,一是繼承傳統的復古流派,二是字繼承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的個性派,最后是力圖變革創(chuàng)新風格并突破了傳統模式的改革派。晚清時期民族的災難直接反映在了文化作品上,對繪畫產生了重要影響。伴隨著文化上反對封建主義的革命運動,“美術革命”的口號被提起。大批青年美術家留學日本與歐美,借鑒西方美術以改革中國繪畫的呼聲與實踐成為潮流。畫家徐悲鴻、高劍父、劉海粟等,都倡導西方現實主義美術或學院派美術與傳統繪畫的融合。幾十年來,融合型中國畫成為主潮。在這種浪潮的影響下,中國畫的上色技術開始模仿西方,賈浩義以大塊墨色實現東方象征主義;楊瑞芬將西洋用色意識與國畫三礬九染結合,用揉紙、接染等技法追求肌理;蔣采蘋把起源于中國、盛行于日本的巖彩畫,引入工筆畫創(chuàng)作和教學等[2]。色彩的運用開始逐漸脫離隨類賦彩的框架,呈現多元發(fā)展的局面。
在中國繪畫的發(fā)展歷程中,人物畫是經久不衰的題材。人物畫,是我國傳統的畫科之一,內容以描繪人物為主。因繪畫側重不同,可分為人物肖像畫和人物故事、風俗畫。據記載,人物畫在春秋時期已經達到很高水準。從出土的戰(zhàn)國楚墓帛畫可見當時人物畫的成就,人物畫一直是中國傳統繪畫主要的畫科。人物畫的色彩搭配主要以隨類賦彩理念為依據,講究將人物分為不同類別,然后進行色彩的涂抹。
山水畫,是以描寫山川自然景色為主題的繪畫。在魏晉六朝,逐漸發(fā)展,但仍多作為人物畫的背景;至隋唐,已有不少獨立的山水畫制作;五代、北宋而益趨成熟,作者紛起,從此成為中國畫中的一大畫科。山水畫的創(chuàng)作主要是利用沒骨、淺絳、水墨等形式,在藝術表現上講求抒發(fā)抱負和表達意境,色彩多以清淡為主,主張清新淡雅,御風靈虛。
從一定程度而言,花鳥畫可以歸類于山水畫,但在細節(jié)上又有所不同,山水畫花鳥是點綴,花鳥畫則以山水為背景。花鳥畫以描繪花卉、竹石、鳥獸、蟲魚等為畫面主體。四五千年以前的陶器上出現的簡單魚鳥圖案,可以看作最早的花鳥畫。據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的記載,東晉和南朝時,畫在絹帛上的花畫已經逐步形成獨立的畫科。五代、兩宋間,這一畫科更趨成熟。色彩介于濃重和清淡之間,要根據所畫內容決定色彩的使用。
水墨畫具體來說不能算是類別的一種,無論是人物、山水還是花鳥,都能通過水墨畫進行展現。水墨畫是指中國畫中純用水墨的畫體。相傳始于唐,成于宋,盛于元明,清以來繼續(xù)有所發(fā)展。其以筆法為主導,充分發(fā)揮墨法的功能,取得“水暈墨章、如兼五彩”的藝術效果[3],在中國畫史上占重要地位。水墨雖然只具備黑白兩色,卻通過留白等繪畫手法,將色彩進行凸顯,更加具備沖擊力。
隨類賦彩的上色理念對中國畫的影響巨大,在謝赫提出之前,就是繪畫上色的主要依據,《古畫品錄》發(fā)布之后,迅速在繪畫界引發(fā)轟動,隨類賦彩也成為繪畫上色的基本原則。直到如今,這種將內容分類,然后主觀上色的手法,依舊對繪畫界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