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艷霞
[摘 要]在課堂練筆中,往往因為缺乏有效評價,讓原本精心準備的課堂練筆的效果大打折扣。重視落實評價的跟進,需要教師積極作為,為學生提供評價標準,但又不包辦評價行為,而是引導學生在掌握評價方法后,進行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努力把過程性評價做扎實一些,以保證課堂練筆獲得良好的表達效果。
[關鍵詞]課堂練筆;有效評價;具體標準;過程性;參與度
[中圖分類號] G623.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1)10-0079-02
統(tǒng)編教材十分重視習作系列訓練,在許多課文學習中都安排了目標明確的課堂練筆進行鋪墊。在實際教學中,雖然教師對練筆內(nèi)容的選擇、練筆時機的把握都經(jīng)過精心考量,體現(xiàn)出教師對單元語文要素中的寫作目標有清晰地把控能力,但在評價環(huán)節(jié)經(jīng)常是草草收場,通常是讓學生互相交流一下,或者讓學生展示(宣讀)自己的課堂練筆,教師簡單地以優(yōu)缺點提及一下完事。這樣就讓原本精心準備的課堂練筆的效果打折了;因為缺乏有效評價的跟進,學生課堂練習的水平大多數(shù)時候只能停留在原始狀態(tài)。對此,需要教師認真審視,課堂練筆比起習作專門訓練雖然形式屬于短平快,但不能因此而將有效評價略去,而需要從短平快的特點上去尋找有效的評價方法,借助評價使課堂練筆的價值達到最大化。
一、給出具體評價標準
1.以課時訓練目標進行評價
課堂練筆的直接訓練目標就是課時目標中的表達內(nèi)容和形式,對于讀寫結合來說,視其教學內(nèi)容,有的是幫助理解感悟,有的是想象延伸,有的是拓展運用,有的是遷移內(nèi)化等,不一而足,但不能都以同樣的目標進行評價,而應該針對具體的練筆內(nèi)容提出評價標準。如教學《找春天》,在學習課文第4-7自然段內(nèi)容時,為了加深對擬人手法運用的體會,可以讓學生仿寫一句帶有擬人修辭手法的句子。在學生完成練筆之后,教師需要提出評價仿寫結果的標準就必須是看看所寫的句子中有沒有使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假如學生寫出的句子是“許多青蛙呱呱地叫起來,像大合唱一樣好聽”,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評價時,就不能停留在簡單地判斷句子中運用的不是擬人修辭手法的結論上,而需要引導學生進行辨析:把青蛙當人來寫,這種寫法就是擬人。進而讓學生懂得使用擬人手法時需要避免用上表示比喻的詞語,直接用表示人的詞語來寫就行了。經(jīng)過這樣的辨析后,再讓學生使用擬人手法來寫這個句子,當有學生寫出“許多青蛙整天在練習大合唱,要給春天唱一支贊歌”這樣的句子時,學生仿寫擬人句的能力就在評價中獲得了提升。
2.以學段訓練目標進行評價
課堂練筆是單元習作訓練的輔助形式,而單元習作又是對應學段習作要求安排的訓練,因此評價標準中需要體現(xiàn)學段目標的要求。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練筆評價時,要立足課堂,放眼學段,兩者兼顧,才能使課堂練筆的發(fā)展方向明確。以第二學段為例,在習作的目標上有著明顯的過渡性,主要體現(xiàn)為從低年級的句子訓練過渡到段的訓練上,而段的訓練又是向高年級的篇章過渡。在這種過渡時期,課堂練筆的要求也需要關注第二學段整體上寫清楚和段的條理性訓練。如教學《荷花》,課文第2自然段中描寫了荷花開放的不同樣子,是學生仿寫的范本。教師在課堂上適時讓學生練寫一種自己喜歡的花開放的情形后,需要給出評價的幫助:有沒有寫清楚是什么花兒開放的樣子,有沒有按照一定的順序寫花兒開放的情形(如初開、盛開、凋謝等)。學生按照這樣的評價標準先自評練筆,再互相評價打上星級評分。這樣學生就不會局限于本課練筆的要求“仿寫出一種花開的不同樣子”,而能夠關注第二學段習作的相關要求,使課堂練筆的評價不僅具體針對點上的要求,而且體現(xiàn)了面上的整體性訓練目標要求。
可見,給出適度的評價標準,是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有效評價的前提,只有這樣才能使評價在課堂練筆中既不因遷就而降低要求,又不拔苗助長讓學生覺得高不可攀。
二、堅持過程性評價
1.使用彈性標準進行評價
教師選擇課文中一些有表達特點的語段設計每一次課堂練筆,都不是為練筆而練筆的,更不是隨意而為,而是圍繞課文閱讀和單元寫作要素訓練的目標進行的,也是有所側重地訓練學生某一方面的表達能力。這樣在組織學生練筆之后進行評價時,同樣需要有所側重而不是面面俱到。教師給出相應的評價標準時,如何體現(xiàn)出有所側重呢?主要是評價標準需要直指教學重點,下要保底,上不封頂。這就是具有彈性的評價標準,可以讓大多數(shù)學生獲得成就感;教師對不同程度的學生可以視其完成課堂練筆的情形,以鼓勵和點贊為主進行評價,以激勵學生追求寫得更好。這就是彈性評價標準使用的奧秘所在。如教學《花的學校》,課文中出現(xiàn)了許多有新鮮感的表達,是值得遷移內(nèi)化的語言表達方法;但到底仿寫哪一句才適合剛上三年級的學生,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進行選擇。課文的第2自然段就屬于特點很集中的句子:“于是,一群一群的花從無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來,在綠草上跳舞、狂歡?!苯處熢诮M織學生仿寫之前,需要引導學生對句子的新鮮感進行分析:寫花的量詞通常是“朵”,課文用“一群一群”這種形容人或者動物的量詞,隱隱之中讓花帶上了喜歡成群結隊的特點;花本來是固定生長在一處的植物,只有根扎在土壤里,沒有長腳自然是不會“跑”出來;花在草地上只會隨風搖曳,在作者的眼里,那是花兒在跳舞、狂歡;可見整個句子是以擬人的手法寫花兒開放的情形,那不是一朵朵花兒,而是一群群活潑可愛的孩子。明白了課文是怎么寫出來的之后,學生再以擬人的手法仿寫春天里一種植物的生長情況,就有了表達的重點。在學生寫的過程中,教師不忘提醒學生注意檢查,擬人手法的運用不要夾雜比喻在里面,避免出現(xiàn)混淆。最后在學生完成練筆后進行評價時,還要注意使用彈性評價標準,即整體上能夠體現(xiàn)擬人手法寫植物生長就算達標,而在具體的表達上,能夠多處運用擬人手法,就是錦上添花了。
2.在關注發(fā)展中進行評價
學生的課堂練筆雖然是習作訓練的一部分,但畢竟是在閱讀教學中進行的,其直接的作用還是語言文字運用的學習,所以對其進行評價,就需要關注學生語言文字運用的水平有沒有獲得相應地發(fā)展。只要學生在語言文字運用的水平上獲得了一定的發(fā)展,就應該肯定學生的練筆進步。教師在組織學生課堂練筆時,不可將目光鎖定在班級幾個寫作水平相對較好的優(yōu)秀學生身上,而需要特別關注那些平時寫作水平比較差的學生。這些相對比較容易一些的片段練筆對他們來說,或許有對路的時候,他們就能夠表現(xiàn)出一些超水平的發(fā)揮,對此教師就需要有一雙敏銳捕捉的目光,能夠從這些學生下筆和收筆的細微表現(xiàn)中察覺他們練筆有了進步的跡象,并努力放大他們的進步,適時讓他們把自己的作品大聲地讀給大家聽。即使這些習作水平較差的學生身上出現(xiàn)不了讓人眼前一亮的時刻,教師仍然需要關注他們的努力,哪怕寫出了一句與課文原句很接近的句子,也應該肯定他們的進步。只有堅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學生練筆的表現(xiàn),才能使所有學生在練筆中不斷有收獲感,才能使他們踏著自己進步的足跡繼續(xù)前進。
而為了學生能夠真正發(fā)展,對學生練筆中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也需要適當?shù)丶右灾赋?,水平高的學生要求他們改得更好,水平低的學生則要求他們改得好一些,總之能夠看出評價帶來的發(fā)展效果。
三、提高評價的參與度
在課堂練筆的評價上,需要將評價權交還給學生自己,讓學生根據(jù)評價標準,自己評價自己或者同伴互相評價,這樣的評價比較切近學生的真實水平,所發(fā)現(xiàn)的問題也有很強的針對性,所提出的修改建議也是學生能夠有效落實的。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指出:“修改文章的權利首先應屬于作者本人?!本毠P評價自然也適應這一點,首先是學生的自我評價,在此基礎上,教師進一步給出合適的評價,學生才能從評價中找到進步的方向。只是學生不熟悉課堂練筆的評價方法,進行自我評價會覺得無從下手,這就需要教師在開始的時候,教給學生一些課堂練筆的基本的評價方法,需要多扶學生一把,讓他們能夠在評價中站起身來。如最簡單的方法是對照范本進行評價,就是看看自己的仿寫,哪些地方注意了對范本的借鑒,哪些地方離開范本的距離遠一些,在這些與范本距離的比較中,看一看自己能不能做得更好一些。當然,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提供包含評價方法與標準的支架,讓學生借助支架慢慢走近自我評價的體驗中;而隨著評價方法與標準的系列化呈現(xiàn),學生漸漸地能夠創(chuàng)造琢磨出自我評價的套路,這樣就可以隨時隨地在練筆過程中自覺融入自我評價,以及時修正練筆的走向,確保練筆達到教師預設的效果。
教給學生評價方法的目的,不是授魚而是授漁。也就是說讓學生在評價實踐中學會評價方法,并與學生的表達能力融為一體,漸漸成為一種技能,學生就能熟練運用評價方法來進行自我診斷、自我修改進而自我提高。只有這樣,才可以保證練筆評價能夠及時跟進,過程性評價不流于形式,而是真實地發(fā)生且發(fā)揮出診斷、整改的效果來。
綜上所述,在課堂練筆中重視落實評價的跟進,需要教師積極作為,為學生提供評價標準,但又不包辦評價行為,而是引導學生在掌握評價方法后,進行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努力把過程性評價做扎實一些,以保證課堂練筆獲得良好的訓練效果。
(責編 韋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