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航
1938年,許廣平為上海《少年讀物》寫了一篇紀(jì)念魯迅的文章,題名《青年人與魯迅》?;蛟S因?yàn)樵摽鼙娭饕巧倌辏S廣平在文中提及的魯迅舊事多是小孩子感興趣的,其中著意提到魯迅愛吃糖,她說:“先生喜歡吃糖,但是經(jīng)濟(jì)不充裕,——不,他對自己刻苦——時常買一種三四角錢一磅的質(zhì)地輕松的來吃。這種糖因?yàn)閮r格低廉,淀粉多,不大甜,手碰它就好象碰著石灰一樣”,“有一天,先生忽然用稿費(fèi)買了一大批咖啡糖,留著請客。我們一批學(xué)生到了,每人一包:一大塊扁平的,里面隔開許多方格?!睍r隔一年,許廣平在《魯迅先生的日常生活》中回憶魯迅寫作情景時說,魯迅“翻個身醒了,抽一支煙,起來泡杯濃清茶,有糖果點(diǎn)心呢,也許多少吃些,又寫作了”。這其中透露了三個與糖有關(guān)的信息:魯迅是愛吃糖的;但魯迅不大買昂貴的糖果;魯迅常用糖來招待客人。
翻開魯迅日記,1912年,魯迅初到北京后,就常去街市買糖。1912年12月31日下午,他和好友許壽裳就前往觀音寺街買了一些“寧蒙糖”,加上買的鏡子,一共花了兩元。五天后,魯迅又和許壽裳出游,在前門的臨記洋行買了果糖,不過,這次魯迅是要送給張協(xié)和的孩子吃,并非自食。1913年6月18日,魯迅前往晉和祥買“糖餌兩種,共一元”。晉和祥就在觀音寺街,可以推測,1912年12月31日下午,魯迅買“寧蒙糖”的店鋪很可能就是晉和祥。直到1926年8月離京赴閩,魯迅在日記中共記載了十次親自買糖的經(jīng)歷,所購糖果,除了“寧蒙糖”、糖餌,還有飴糖、薄荷糖、甘蔗糖數(shù)種,其中大都是在臨記洋行和晉和祥買的。此外,朋友大半深知魯迅口味,所以每次來訪,常常給魯迅帶些糖果,許壽裳、張協(xié)和、孫伏園、荊有麟、張定璜等都給魯迅帶過糖食。
其中,頗值得細(xì)味的是,1926年,魯迅在《馬上日記之二》中記載了自己用柿霜糖待客的故事。7月8日,朋友密斯高來,因?yàn)闆]有點(diǎn)心,魯迅便將寶藏的產(chǎn)自河南的柿霜糖拿來待客,魯迅自以為這糖少見,不料密斯高正是河南人,所以對這種糖果并不覺有什么新意。事后,魯迅自想“請河南人吃幾片柿霜糖,正如請我喝一小杯黃酒一樣,真可謂‘愚不可及也”,引起了魯迅“凡物總是以稀為貴”的慨嘆。文末,魯迅自敘,“到晚上我空口坐著,想:這應(yīng)該請河南以外的別省人吃的,一面想,一面吃,不料這樣就吃完了”,從這語氣里,真可想見魯迅憨想時的可愛。最有趣的是,這篇文章于1926年7月23日在《世界日報(bào)副刊》發(fā)表。張定璜一定是讀到了這篇文章,所以,7月27日他探訪魯迅時特意送了一包柿霜糖。
魯迅到廈門之后,曾在《兩地書》中記錄這么一則趣事,他在1926年9月28日給許廣平的信中抱怨,廈門的螞蟻太多,“有一種小而紅的,無處不到”,所以他吃的白糖不好放置,“我現(xiàn)在將糖放在碗里,將碗放在貯水的盤中,然而倘若偶然忘記,則頃刻之間,滿碗都是小螞蟻”,所以魯迅感慨,廈門糕點(diǎn)雖好,也不敢買了。不過,很快魯迅就找到了解決之道,他用“四面圍水之法”保證了白糖的安全。所以,1926年12月底,章廷謙給魯迅一下子送來二十包酥糖時,魯迅已經(jīng)找到了妥善安置之法,故而可以大快朵頤了。
定居上海后,魯迅日記中記載的買糖次數(shù)大減,不過因?yàn)橛泻氤錾?,所以,許多朋友都送來糖食給孩子。魯迅偶爾幾次特意買糖,也是送給海嬰和周建人的孩子阿菩、阿玉。許壽裳是深知魯迅脾胃的老朋友了,他在滬上訪魯迅時仍然常帶糖果。此外,山本初枝、蔡詠裳、內(nèi)山完造夫人、徐詩荃、宋慶齡等都給魯迅送過糖果,魯迅筆下的糖果品類也擴(kuò)展到玫瑰酥糖、核桃糖、黍糖、松子糖、巧克力糖,乃至日本的有平糖等。雖然魯迅下筆特記這些糖果專贈海嬰,不過他難免也要嘗上幾口吧。
魯迅喜食糖果,也影響到了他的小說、雜文創(chuàng)作。1922年,魯迅在《白光》中寫到陳士成考試落第時,便用糖作喻,刻畫陳士成崩潰的感受:“他平日安排停當(dāng)?shù)那俺?,這時候又像受潮的糖塔一般,剎時倒塌,只剩下一堆碎片了?!碧撬歉=ㄌ禺a(chǎn),當(dāng)?shù)厝藢⑻前净鬂材V瞥伤睿К摿聋?,然而易碎。陳士成夢中所期如一座糖塔,光華燦爛,但觸地便碎,落第的現(xiàn)實(shí)給陳士成帶來的震驚感由此得以展現(xiàn)。同年12月發(fā)表的《不周山》中,寫到女媧用火融石補(bǔ)天的場景:“火柱旋轉(zhuǎn)著發(fā)吼,青的和雜色的石塊都一色通紅了,飴糖似的流布在裂縫中間,像一條不滅的閃電”,將燒化的石漿喻為飴糖,想必也和魯迅在京買糖、吃糖的經(jīng)驗(yàn)有關(guān)。魯迅還喜歡把臉面的暗紅稱作“紫糖色”,比如《離婚》中的莊木三、《采薇》中的王爺以及司徒喬的畫中人物的面孔,都曾被魯迅描刻為“紫糖色”。此外,《并非閑話(三)》中,魯迅說:“有些人以為我不但用了這些稿費(fèi)或版稅造屋、買米,而且還靠它吸煙卷,吃果糖”;《起死》中,那個被復(fù)活的漢子,自言包裹中裝著“斤半白糖,二斤南棗”,雖然前者是魯迅對對方思想的揣測,后者是魯迅虛擬的故事,不過,這正體現(xiàn)出魯迅對糖的喜愛。正是日常性、習(xí)慣性的“與糖為伍”,才使“糖”不斷在魯迅筆下冒出。
魯迅既愛吃糖,便易牙痛。在《忽然想到(一至四)》《從胡須說到牙齒》《馬上日記之二》中魯迅都談到牙痛、補(bǔ)牙的問題,在日記中牙痛求醫(yī)之事也很常見。不過,雖然損著自己的“牙眼”,魯迅仍斷不了對糖的喜愛?;蛟S魯迅在與自己、敵手爭斗時太苦了,所以,他必須借釅茶、煙、酒以及糖果緩解內(nèi)心的緊張與苦楚。1922年,魯迅在《無題》中記錄了這么一則小事,他去商店買了八盒“黃枚朱古律三文治”,用現(xiàn)在的話,就是巧克力杏仁面包,自然是甜食。買完之后,店員用手護(hù)住剩余的面包,讓魯迅誤以為對方在提防自己偷竊,最后發(fā)現(xiàn)可能是誤解。魯迅慚愧了,陷入內(nèi)心的焦灼。但最后,魯迅這樣寫道:“夜間獨(dú)坐在一間屋子里,離開人們至少也有一丈多遠(yuǎn)了。吃著分剩的‘黃枚朱古律三文治;看幾葉托爾斯泰的書,漸漸覺得我的周圍,又遠(yuǎn)遠(yuǎn)地包著人類的希望。”甜食和夜、書一樣,給了魯迅以生命的慰藉,我想,這便是魯迅喜食糖果的原因之一吧。糖果,于魯迅而言,不但蘊(yùn)含一份童趣,更可以對生命之苦作味覺的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