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科技大學(xué)文法學(xué)院 高建軍
春秋時期,吳國國王壽夢有四個兒子,長子諸樊,次子余祭,三子余眜,老四季札。壽夢最喜歡小兒子季札。季札品格高貴、才能出眾、智慧超群。壽夢臨死前,遺命將王位傳給季札,但季札推辭不肯接受。于是,只得讓長子諸樊繼位,暫時攝行國事。
諸樊把父親的喪事辦完以后,再次讓位給季札,還是被季札謝絕。然而,吳國人最為認(rèn)可季札,堅(jiān)決要求立他為國君。季札只好逃到鄉(xiāng)下躲藏了起來,在那里耕田種地,以表明自己淡泊政治的決心和志趣。對此,他的三位兄長也很無奈,最后只好商量了一個兩全之策,就是他們哥仨先按長幼之序由大到小依次作吳國國君,如此下去,最終就一定會輪到小弟。這個辦法既可以滿足先王的遺愿,也不致讓季札太過為難。事情就這樣定下來了。
此后三十多年,諸樊、余祭先后去世,后來季札的三哥余眜也死了。這下王位順理成章應(yīng)該是季札的了,可是季札仍然不愿意接受。他再次逃走了。吳國人只好擁立余眜的兒子僚作王。
季札寧愿去鄉(xiāng)下種田,也不愿意做國王,這個精神境界非一般人所能比,與后世那些為爭皇位而父子、兄弟相殘的血腥事例相較,真有天壤之別。
《史記》里還記載了季札的另一個小故事,也很能說明季札品格中高貴的人性之美。事情是這樣的,季札受命出使列國,他最初北行路過徐國的時候,徐君很喜歡他的佩劍,可是不好意思說出口。這一點(diǎn),季札看在眼里,記在心頭。季札有意以劍相贈,可是到外國出使,在禮儀上是不能不佩戴寶劍的,他想等出使回來再贈送給徐君,因此當(dāng)時也就沒有說什么。然而,等到季札出使的任務(wù)完成,再回到徐國,徐君已經(jīng)去世了。季札很是悲痛,他到徐君墓地吊唁,然后解下身上的佩劍,掛在了墓前的樹上。他的隨從十分不解,問他:“徐君已經(jīng)去世了,您這把劍還要送給誰呢?”季札回答說:“不能這樣說呀,當(dāng)初我心里實(shí)際上已經(jīng)把劍給他了?,F(xiàn)在不能因?yàn)樗ナ?,就違背我原來的意愿哪?!?/p>
“季子掛劍”這件事在歷史上很有名,后來甚至成了一個典故,其寓意就在于表彰人與人交往中的這種雅量高致。與傳說中“高山流水”的故事是可以相提并論的。
中國自古是禮義之邦,強(qiáng)調(diào)輕利重義。季札的這兩個小故事,很好地體現(xiàn)了中國君子身上的這種傳統(tǒng)美德。前一個讓國是“輕利”,能以國相讓,這絕不是在小名小利面前假裝推辭的沽名釣譽(yù),而是真真正正的高潔高貴。后一個掛劍是“重義”,對一個逝去之人尚且如此以義相許,不愿違背自己的內(nèi)心,這才是純粹的君子之風(fēng)。今天的中國正在大力弘揚(yáng)傳統(tǒng)文化,而重義輕利正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里的靈魂與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