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斌
【作品概況】《夏日游石淙詩并序》為“石淙河摩崖題記”之一。“石淙河摩崖題記”刻于唐久視元年(公元700年),高370厘米,寬370厘米??瑫?。39行,行42字。此為河南省最大的摩崖碑刻,分為《夏日游石淙詩并序》和《秋日宴石淙序》兩部分,前者為武則天撰,后者為張易之撰,均由薛曜書。
【觀典賞析】《夏日游石淙詩并序》是薛曜的代表作。薛曜與薛稷同一師承,書學(xué)褚遂良,但不是對褚遂良亦步亦趨的模仿,而是加以發(fā)揮,有所創(chuàng)造,比褚書險勁,更纖細(xì),在當(dāng)時享有大名,被后人評為“宋徽宗瘦金體之祖”。薛曜的存世作品極少,因而此作十分珍貴。此作瘦硬有神,用筆細(xì)勁,結(jié)體疏朗。清葉昌熾評:“其轉(zhuǎn)折之處運筆太重,如黛干霜皮,礧砢多節(jié),又如側(cè)出之水竹箭,奔騰至千里,一曲之處,忽搏而過顙,不免捉衿肘見矣。余謂必欲學(xué)曜書,尚不如《封祀壇銘》,不失河南三龕矩鑊?!薄断娜沼问仍姴⑿颉访黠@特點是:望之有“草綠池塘花滿溪”的春明景和之感。
【作品概況】《書譜》為唐孫過庭撰并書,墨跡本,書于垂拱三年(公元687年)。草書。紙本??v27.2厘米,橫898.24厘米。每紙16~18行不等,行8~12字,共351行,3500余字?!稌V》在宋內(nèi)府時尚有上、下兩卷,下卷散失后,現(xiàn)傳世只有上卷。真跡藏臺北故宮博物院,俗稱“真跡本”。
【觀典賞析】《書譜》是中國書學(xué)史上一篇劃時代的經(jīng)典論著,奠定了書法理論的基本框架?!肮挪还詴r,今不同弊”奠定了書法美學(xué)的理論基礎(chǔ)。筆法源于王羲之,但更為雋拔剛斷、富于變化,筆筆規(guī)范,極具法度。最具有特點的是橫畫和長點捺,先頓筆重按,后順筆出鋒,使一筆中陡然出現(xiàn)兩種變化,波瀾跌宕,神采頓生,創(chuàng)造出“丹崖絕壁、渴猊游龍”的特色。宋米芾說:“過庭草書《書譜》,甚有右軍法。作字落腳差近前而直,此乃過庭法。凡世稱右軍書有此等字,皆孫筆也。凡唐草得二王法者,無出其右?!焙笳吆迷u者眾,尤以明孫承澤之評最為公允,他說:“唐初諸人無一人不摹右軍,然皆有蹊徑可尋。孫虔禮之《書譜》,天真瀟灑,掉臂獨行,無意求合,而無不宛合,此有唐第一妙腕?!鼻逯炻呢懻f其“全法右軍,而三千七百余言,一氣貫注,筆致具存,實為草書至寶”?!稌V》是珠聯(lián)璧合、書文并茂之作,既是歷代書家必讀之書,又是學(xué)習(xí)草書的經(jīng)典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