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園”計劃課題組
(中國發(fā)展研究基金會,北京 100000)
“治貧先治愚”是脫貧攻堅戰(zhàn)的長遠之計。國家實施精準扶貧戰(zhàn)略,采取地域瞄準措施,針對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qū)制定并實施了《國家貧困地區(qū)兒童發(fā)展規(guī)劃(2014—2020 年)》,總體目標是“到2020 年,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qū)兒童發(fā)展整體水平基本達到或接近全國平均水平”。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貧困地區(qū)兒童發(fā)展,曾于2012 年11 月、2018 年3 月兩次在基金會關于貧困地區(qū)兒童早期發(fā)展,特別是0—6 歲幼有所育方面的試點工作成果報告上作出重要批示。
“一村一園”計劃在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qū)①已實施10 年,建成了村一級學前教育服務體系,顯著提升了貧困地區(qū)學前教育3 年毛入園率。2008 年,樂都區(qū)學前3 年毛入園率僅47%左右,2011 年,樂都區(qū)學前3 年毛入園率已超過80%?,F(xiàn)在,樂都區(qū)學前3 年毛入園率已超過98%。10 年間,樂都有8705名兒童從山村幼兒園畢業(yè)進入義務教育階段,受益家庭超過5400 戶。
除了顯著提高貧困地區(qū)農村學前教育普及率外,基金會作為“一村一園”計劃的設計及發(fā)起方,更關注“一村一園”的實施質量、效果及效果的可持續(xù)。在普及村一級學前教育的基礎上,基金會希望通過早期教育手段,改善兒童早期認知發(fā)展環(huán)境,提升兒童基礎認知能力和發(fā)展水平,為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進而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實現(xiàn)人口向上流動、促進社會公平。因此“一村一園”計劃的質量和效果尤為重要。
值此計劃實施10 年之際,基金會組成聯(lián)合課題組對“一村一園”計劃進行多維度評估,嘗試回答有關山村幼兒園質量、效果、復制推廣的相關問題。一是縣域內,在不同類型幼兒園就讀的兒童的發(fā)展水平是否存在顯著差異;二是山村幼兒園教育質量是否滿足兒童發(fā)展需求;三是山村幼兒園在促進兒童發(fā)展方面所取得效果是否長期持續(xù)。
評估結果顯示,山村幼兒園對受益兒童發(fā)展水平有顯著促進作用。評估組將樂都兒童分為4 類進行比較,即山村幼兒園受益兒童、縣級公立園兒童、縣城私立園兒童、鄉(xiāng)鎮(zhèn)幼兒園兒童,結果顯示,山村幼兒園兒童發(fā)展水平接近縣級公立園兒童,比其他幼兒園兒童更具有優(yōu)勢。山村幼兒園幼教志愿者的教齡和學前教育經驗比其他3 類幼兒園教師更長。從課堂學習環(huán)境質量的角度看,山村幼兒園在設施與安全方面存在劣勢,但在學習活動安排、課堂互動和學習方法、兒童學習環(huán)境建設等幾方面,山村幼兒園雖然與縣級公立園有差距,但與縣級私立園水平接近,顯著好于鄉(xiāng)鎮(zhèn)幼兒園。在教室空間布置、教學材料等方面,山村幼兒園優(yōu)勢明顯。
在心理發(fā)展方面,山村幼兒園對兒童的心理彈性(resilience)②、親社會傾向等方面產生了長期的積極效果。評估組對樂都八年級學生進行了抽樣評估,評估結果顯示,山村幼兒園受益學生具有更好的心理彈性和親社會傾向。沒上過幼兒園的學生的親社會價值取向表現(xiàn)最差,競爭性價值取向和個人主義價值取向更強烈③。山村幼兒園受益學生的親社會行為與其對家庭生活的滿意度呈“U 型”關系,即家庭環(huán)境越不利的學生的親社會行為和家庭環(huán)境越好的學生的親社會行為一樣好。在家庭生活滿意度評價方面,縣級公立園學生的評價最高,山村幼兒園學生的評價偏低,但比沒有上過幼兒園學生高。
在智力發(fā)育方面,接受不同類型學前教育學生的智力水平和學習成績存在顯著差異。沒上過幼兒園學生的流體智力顯著低于其他3 類幼兒園,縣級公立幼兒園的學生的流體智力高于山村幼兒園學生,但沒有顯著差異,山村幼兒園學生的智力顯著高于沒上過幼兒園和其他幼兒園的學生。山村幼兒園學生的流體智力測驗結果在全國14—15 歲常模人群排位50%以上的水平(即中等智力水平)。在學業(yè)成績方面,山村幼兒園學生的學業(yè)成績顯著好于沒有上過幼兒園的學生和其他幼兒園學生。
綜合兒童發(fā)展水平、心理特質、智力與學習能力等方面來看,雖然山村幼兒園學生在一些方面沒有超過資源更好的縣級公立幼兒園學生,但是,縣級公立幼兒園受益學生僅占全縣學生的6%左右,而山村幼兒園則保障了全縣近30%的貧困農村學生,總人均成本僅為縣級公立園的1/6—1/8。無論從受益面、成本效益、教育效果、社會影響等方面,“一村一園”計劃更符合基本公共服務價值取向。至2019 年底,“一村一園”計劃(山村幼兒園)已在我國11 個中西部省份的33 個縣廣泛實施,在園兒童超過80000 人,累計受益人數(shù)超過210000 人?!耙淮逡粓@”計劃這種模式仍有很大的實施空間,很多貧困縣政府逐步認識到高投入集中辦園無法全面解決農村兒童入園難的問題,正在尋求合作機會和資源投入類似山村幼兒園?!耙淮逡粓@”模式是符合貧困農村發(fā)展現(xiàn)狀與兒童發(fā)展需求的,具有在集中連片貧困地區(qū)推廣的基礎。
幼兒園和教師質量。幼兒園和教師質量是促進兒童發(fā)展的關鍵因素(Sylva et al.,2010;Yoshikawa et al.,2013;OECD,2015)。在牙買加,教師培訓干預提高了教師的正向行為,減少負面行為,并且促進兒童的社會性情感發(fā)展、減少兒童的行為問題并提高兒童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情(Baker-Henningham,Walker,Powell,& Gardner,2009)。
早期項目對兒童的影響。貧困對兒童的發(fā)展有負面影響,包括營養(yǎng)、認知、語言(Walker et al.,2007;Garrett-Peters et al.,2012)。早期兒童項目可以有效提高兒童發(fā)展,減少貧困、營養(yǎng)不足、學習機會缺乏等不公平因素帶來的影響,并提高處于不利環(huán)境的兒童的認知和讀寫發(fā)展(Ready,2010;Engle et al.,2011;Melhuish et al.,2015)。在哥倫比亞,早期兒童項目對認知和社會情感發(fā)展有正向影響(Britto,Yoshikawa,& Boller,2011;Bernal & Ferández,2013;Andrew et al.,2018);在東非,早期兒童項目顯著提高了兒童的認知發(fā)展(Mwaura,Sylva,& Malmberg,2008;Malmberg,Mwaura,& Sylva,2011);在智利,早期兒童項目提高了兒童的情緒管理(Nores & Barnett,2010);在孟加拉國,干預能顯著提高兒童的詞匯發(fā)展(Opel,Ameer,& Aboud,2009)。
早期項目對兒童的長期影響。早期項目對兒童的認知和性格有長效影響(Heckman,Pinto,&Savelyev,2013)。在孟加拉國,上過幼兒園的孩子比沒上過幼兒園的孩子在一二年級閱讀、寫作、數(shù)學等方面的表現(xiàn)更加突出(Aboud,Hossain,& O'Gara,2008;Aboud & Hossain,2011);在烏拉圭,學前教育增加了兒童初中時期的入學率(Berlinski,Galiani,& Manacorda,2008);在美國,基于22 個實驗證明參與早期兒童項目可以顯著減少特殊教育的配置和留級現(xiàn)象,并且顯著提高高中畢業(yè)率(McCoy et al.,2017),早期項目可以減少17 歲分裂型人格障礙和反社會行為,以及23 歲的犯罪行為(Raine et al.,2003)。
中國農村嚴重缺少兒童早期教育中心(Luo et al.,2012;Zhang,2015)。農村兒童的學業(yè)準備度顯著低于城市兒童,主要表現(xiàn)在社會性情感、基礎知識、畫畫和語言方面,但在運動和時間空間概念上,農村兒童顯著優(yōu)于城市兒童(Luo et al.,2012;Zhang,2013;Gan,Meng,& Xie,2016)。
中國農村幼兒園和教師。上過幼兒園的兒童在認知、語言、社會情感發(fā)展和學業(yè)準備上顯著高于沒上過幼兒園的兒童,而且這種差異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Rao,Sun,Zhou,& Zhang,2012;Li,2017;Rao,Richards,Sun,Weber,& Sincovich,2019)。幼兒園的教學互動與兒童的語言、數(shù)學和社會認知有顯著相關(Li, et al.,2016)。對教師培訓的投入正向影響了兒童的語言發(fā)展和學術發(fā)展(Hu,Zhou,Chen,2017,F(xiàn)an,& Winsler,2017)。
中國的早期兒童項目。在中國,早期兒童項目對青少年時期的認知發(fā)展有正向影響(Zhang,2017)。對維族兒童的漢語干預提高了維族兒童的漢語發(fā)展(Chen,2014);“一村一園”對兒童有長效影響,參與“一村一園”的兒童在小學時期的成績顯著高于未參加“一村一園”的兒童(Chen et. al.,2019);上過幼兒園的兒童在青少年時期的社會性發(fā)展更好、朋友更多、有更高的幾率成為學生領袖(Gong,Xu,& Han,2016);提供資金援助能夠增加農村兒童35%的入園率(Wong et al.,2013)。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各階段教育發(fā)展(教育部,2015),通過連續(xù)3 期的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使得全國學前教育3 年毛入園率由2010 年的不足50%提高至2018 年的87%。但是,城鄉(xiāng)差距、地區(qū)間的發(fā)展不平衡等問題依然突出,貧困地區(qū)農村學前教育面臨著資源短缺、教師不足、入學困難、教育質量無法保障、重視不夠等多重問題(Yusuf & Saich,2008;Pang & Han,2010;教育部,2015;教育部,2017;Zhang & Liu,2017;Kirkby,2018;周兢,張莉,Nirmala Rao,2018;張莉,周兢,2018)。為了提高貧困地區(qū)農村學前教育普及率,通過教育手段阻斷貧困代際傳遞、促進社會公平,基金會在貧困地區(qū)農村與地方政府合作,啟動實施了“一村一園”計劃。
樂都是“一村一園”計劃第一個試點。2009—2012 年間,“一村一園”計劃在樂都實現(xiàn)了農村地區(qū)(17 個鄉(xiāng)鎮(zhèn))全覆蓋?!耙淮逡粓@”為樂都農村兒童,特別是沉淀在村里的處境不利兒童提供了寶貴的學前階段學習機會,極大地提高了農村兒童的學前教育3 年毛入園率,目前,樂都已經成為全國學前教育3 年毛入園率最高的地區(qū)之一。
樂都區(qū)“一村一園”計劃的發(fā)展主要分為3 個階段。
第一階段(2009 年9 月—2010 年7 月):基金會在樂都縣81 個村設立了81 個非正規(guī)、非全日制的“早教點”(覆蓋9 個鄉(xiāng)鎮(zhèn)),并招募了46 名志愿者擔任教師。教師輪流在早教點提供學前教育服務,每個早教點開放半日。早教點覆蓋兒童每周至少可接受兩天學前教育。早教點使用閑置校舍或其他公共基礎設施,配備適當?shù)耐婢咭蚤_展教學活動。
第二階段(2010 年9 月—2015 年):早教點發(fā)展成為“山村幼兒園”。基金會與地方政府共同建立了178 所山村幼兒園,實現(xiàn)了樂都農村地區(qū)全覆蓋,樂都學前3 年毛入園率達到98%以上。山村幼兒園特點是在有10 個以上適齡兒童的農村設立至少1 所幼兒園,1 所山村幼兒園至少有1 名志愿者教師,每周開展5 天教學活動,每天教學活動不少于6 小時。2012 年以前,地方政府負責提供基礎設施作為園所,管理幼教志愿者,基金會負責籌資基金保障山村幼兒園運行經費,為志愿者提供相關培訓資源。2012 年9 月以后,樂都政府有關部門將山村幼兒園納入樂都學前教育服務體系,通過各級財政投入保障了山村幼兒園運行經費?;饡龑ι酱逵變簣@提供部分經費支持和培訓資源外,開始對山村幼兒園進行研究與評估,并在其他貧困地區(qū)進行推廣此模式。
第三階段(2016 年至今):山村幼兒園已成為樂都學前教育體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每年約有2500 名兒童在園,約占樂都3—6 歲兒童的25%—30%。2016 年,考慮到項目需求及項目目標,山村幼兒園項目再次升級為“一村一園”計劃。樂都的成功經驗不僅給予了基金會推廣的信心,也調動了企業(yè)、機構、慈善組織和其他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的積極性。截至2019 年底,基金會已與多方合作在11 個中西部省份的33 個縣實施了“一村一園”計劃,在園兒童超過8 萬人,累計受益人數(shù)超過21 萬。
“一村一園”計劃對所有適齡幼兒開放,主要接收貧困農村的3—6 歲兒童,不收取保教費用。基金會與各地方政府合作,在以下4 個方面保障“一村一園”計劃的運行。一是教學環(huán)境建設,包括教室的裝修裝飾,教學功能區(qū)的劃分與建設,玩教具的配備、補充和更新,廚房與睡眠室配套設施的配備等;二是教師招聘與管理,基金會與地方政府商定,招聘本地中專以上學歷的有幼教教育背景或從業(yè)經歷的人員作為幼教志愿者,以地方政府為主體進行管理,前3 年由基金會籌措資金保障教師經費,3 年后由地方政府財政承擔人員經費,基金會承擔志愿者教師的相關補助及獎勵;三是教師培訓,基金會與地方政府整合雙方學前教育培訓資源對志愿者教師進行定期培訓,培訓由線上和線下課程組成,培訓周期約兩周1 次,假期一般有時間較長的集中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兒童心理學,兒童語言、認知、科學、社會性發(fā)展,兒童衛(wèi)生健康習慣的養(yǎng)成,幼兒園管理,如何帶動兒童家庭對兒童進行教育等;四是課程與教學標準的制定與實施,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以《3—6 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為指導綱要,以地方政府為責任主體,以地方幼兒園整體建設和質量標準為主要依據(jù),管理、完善山村幼兒園。
經過10 年的探索和實踐,“一村一園”計劃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社會影響。從10 年前的巡回支教,到今天體系完備的村一級學前教育服務機構,“一村一園”計劃已成為貧困地區(qū)學前教育體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貧困農村建設幼兒園一直被廣泛討論,人員的穩(wěn)定性、教育質量、辦園可持續(xù)性是討論的重點。樂都10 年來穩(wěn)定運行的試點實踐從一個角度對山村幼兒園的可持續(xù)性做了證明,本部分評估將對以下4 個問題進行客觀察明:各類幼兒園兒童發(fā)展水平是否存在顯著差距;山村幼兒園的教學質量是否符合兒童發(fā)展需要;幼教志愿者與其他類型幼兒園教師相比,是否具備可靠的教學能力;山村幼兒園對兒童的長遠發(fā)展是否有幫助。
本次評估選取了4 種類型的幼兒園及兒童進行比較,包括縣級公立幼兒園、縣級私立幼兒園、鄉(xiāng)鎮(zhèn)幼兒園、“一村一園”計劃幼兒園(山村幼兒園)。
本部分評估對比了不同類型學前教育兒童發(fā)展的現(xiàn)狀,包括認知、社會情感、動作、語言、健康、衛(wèi)生與安全、文化意識與參與、學習品質、執(zhí)行功能等方面的發(fā)展情況。由于樂都區(qū)較早普及了村一級學前教育,幾乎沒有兒童處于學前教育失學狀態(tài),因此本次的比較不包括沒有上幼兒園的農村散居兒童。
本部分評估比較了4 種不同類型幼兒園教師的教齡、教育背景、工資、教育效能感、教學質量之間的差異,評估并比較各類幼兒園的教學質量。
1. 樣本
本部分評估樣本的抽取是獨立于研究進行的,并盡量保證了樣本規(guī)模滿足研究設計的統(tǒng)計效力(statistic power)或者是全樣本。樣本包括所有山村幼兒園、所有縣級公立園、部分縣級私立園、部分鄉(xiāng)鎮(zhèn)幼兒園,縣級私立園和鄉(xiāng)鎮(zhèn)幼兒園④采取隨機抽樣。每個幼兒園的每個班級隨機抽取4—6 名兒童進行測試。樣本共計包括182 個班級、1086 名兒童,包括“一村一園”計劃的85 個班級的492 名兒童,其中107 名兒童來自坐落在鄉(xiāng)鎮(zhèn)的山村幼兒園;縣級公立園的35 個班級的209 名兒童;縣級私立幼兒園的12 個班級的72 名兒童;鄉(xiāng)鎮(zhèn)幼兒園的50 個班級的312 名兒童。樣本學校和兒童的名單均為當?shù)亟逃块T和學校提供。
2. 評估工具
經過評估團隊的反復論證,本部分評估選取了若干項在國內國際研究中具有良好信效度的標準化評估工具,包括:漢語理解性詞匯、漢語表達性詞匯、亞太兒童發(fā)展量表以及兒童的情況基本問卷等對兒童發(fā)展水平進行評估;評估組使用了早期學習環(huán)境量表(MELE)、基于MELE 的課堂錄像及照片拍攝、教師訪談、教師基本情況問卷、教師教育效能感問卷對教育教學質量進行評估。
根據(jù)設計和樣本的具體情況,本部分收集的數(shù)據(jù)為典型的分層數(shù)據(jù)。數(shù)據(jù)的結構特點具有兩個層次:班級層次和兒童個體層次。不同類型的幼兒園,需要考慮班級和兒童個體兩個層面的差異。幼兒園所轄班級中的兒童,在控制家庭生活背景差異性的情況下,個體兒童的發(fā)展水平受到班級教育質量的影響,兒童發(fā)展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班級的教學常規(guī)和表現(xiàn)。
數(shù)據(jù)采集后,評估組將兒童和班級的信息進行聚類處理。不同于普通的線性回歸模型,評估組考慮兩個線性分層的聚類模型,一個是在兒童層面(individual level),通過數(shù)學模型估計兒童個體特質、發(fā)展水平在個體之間的差異大??;第二個是在班級層面(class level),包括教師的特點、班級的學習環(huán)境等與班級有關的信息,計算在班級之間的差異大小。通過擬合分層模型,準確地評估、分析個體層面和班級層面的特質,獲得準確的兒童發(fā)展和教學質量的對比結果。
基于這樣的數(shù)據(jù)特點,為了探討以班級為單位的不同類型幼兒園的教育質量,以及教育質量和兒童發(fā)展水平之間的關系,研究團隊擬合了分層線性模型(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s),分析了不同類型幼兒園之間的質量和兒童發(fā)展差異,模型如下:
在這個模型中,第一行里幾個重要的指標代表的意思是:Tij表示了在特定班級中,某一個兒童的發(fā)展結果,γ00、γ01、γ10、γ11是與兒童個體、班級特點相關的一系列參數(shù)(如兒童性別、年齡、教師教齡等),在數(shù)據(jù)處理中,作為協(xié)變量進行了控制。ζ0i、ζ1i、εij代表了模型中產生的3 個殘差;在模型的第二行,研究者分別注明了3 個殘差的矩陣表達形式。
1. 兒童發(fā)展水平
樂都學前兒童樣本基本情況如表1 所示,在1086 名樣本兒童中,男女生比例相當。其中,少數(shù)民族兒童占37%,主要包括藏族、蒙古族、回族等;留守兒童占39%。樂都兒童的理解性詞匯和表達性詞匯得分分別為19.93 分和33.57 分,亞太兒童發(fā)展量表測得兒童發(fā)展總分平均為75.5 分。
2. 不同類型幼兒園兒童的發(fā)展水平
樂都4 種類型幼兒園兒童的基本特征存在一定的一致性(見表2),“一村一園”(山村幼兒園)受益兒童中留守兒童比例顯著高于其他類型幼兒園。
對比4 種類型幼兒園的兒童發(fā)展結果性指標⑤(圖1):兒童發(fā)展綜合水平、理解性詞匯、表達性詞匯等方面,在以班級為聚類,擬合了多層線性模型之后得出以下結論:山村幼兒園兒童總體發(fā)展水平與縣級私立園兒童沒有差異,顯著好于鄉(xiāng)鎮(zhèn)幼兒園兒童;山村幼兒園兒童的理解性詞匯發(fā)展水平在各類幼兒園兒童中最高;山村幼兒園兒童的表達性詞匯發(fā)展水平較鄉(xiāng)鎮(zhèn)幼兒園兒童更好,但略差于其他兩類幼兒園兒童。
表1 樂都區(qū)被試兒童基本情況
表2 不同類型幼兒園兒童基本特點
圖1 4 種不同類型幼兒園兒童發(fā)展情況對比
鄉(xiāng)鎮(zhèn)幼兒園主要以私立為主,實地評估發(fā)現(xiàn),由于私立幼兒園在營利、經費使用方面的考慮,一般的鄉(xiāng)鎮(zhèn)幼兒園存在一定的教學資源、場地不足,大班額,教師教學熱情不高,教學活動安排不夠飽滿等問題,這些都直接影響了教學質量,導致了幼兒發(fā)展水平受到一定程度影響。
3. 處境不利兒童發(fā)展水平
我國農村兒童處境不利情況較為突出、復雜,往往不是處于單一不利因素之中,貧困農村兒童的境況更加不容樂觀?!耙淮逡粓@”計劃覆蓋兒童中,不僅留守兒童比例較高,其中處于多重不利因素的兒童比例也相對較高(表3、表4)。
表3 樂都處境不利兒童交叉表
表4 樂都“一村一園”處境不利兒童交叉表
從總體情況來看,樂都留守兒童相對于非留守兒童,在某些方面的發(fā)展水平存在顯著差異。留守兒童在社會情感發(fā)展、健康衛(wèi)生與安全、文化意識與參與、學習品質、執(zhí)行功能、理解性詞匯、表達性詞匯等方面顯著落后于非留守兒童。但是,認知發(fā)展、動作發(fā)展、讀寫3 方面與非留守兒童相比沒有顯著差異(圖2)。
圖2 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在各項發(fā)展指標的對比
從具體情況來看,就留守或貧困單一不利因素來看,山村幼兒園留守與非留守這兩類兒童在各方面發(fā)展水平幾乎不存在顯著差異,但在縣級私立園和鄉(xiāng)鎮(zhèn)幼兒園,這兩類兒童的發(fā)展水平在多個方面存在顯著差異。導致這一結果的重要因素可能是,一方面,山村幼兒園辦在村里,農村家庭的兒童養(yǎng)育能力十分匱乏,無論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家中幾乎沒有適合兒童的書籍、材料和玩具,因此兒童在進入山村幼兒園后,“饑餓效應”顯著,山村幼兒園為各類兒童提供了公平的學習機會。而縣級私立園和鄉(xiāng)鎮(zhèn)幼兒園的非留守兒童,其家庭的教育能力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兒童的發(fā)展水平差異。另一方面,山村幼兒園幼教志愿者付出了更多的努力與時間,幼教志愿者與兒童家庭開展了頻繁、深入的聯(lián)系,在農村“熟人社會”的背景下,幼教志愿者更關注每一個孩子的生活和學習,這一點是其他幼兒園教師難以具備的。
4. 教師水平與教學質量
通過教師問卷和教師效能感量表,課題組調研了4 種不同類型幼兒園的教師基本情況和教師效能感(表5)。
表5 不同類型幼兒園教師特點比較
評估結果⑥顯示,4 組教師中,山村幼兒園幼教志愿者平均年齡略大,教齡和學前教育教齡兩方面時間最長。縣級公立園教師工資水平最高,山村幼兒園幼教志愿者工資僅次于縣級公立園教師,高于縣級私立幼兒園教師和鄉(xiāng)鎮(zhèn)幼兒園教師。在教師效能感方面,山村幼兒園幼教志愿者顯著高于鄉(xiāng)鎮(zhèn)幼兒園教師,與縣級私立幼兒園教師和縣級公立幼兒園教師相比沒有顯著差異。
對4 種類型幼兒園所有教師的年齡、教齡、是否是學前教育專業(yè)畢業(yè)、受教育背景以及她們在班級的教學表現(xiàn)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分層比較發(fā)現(xiàn),不同教育背景的幼兒教師在課堂教學質量(MELE)方面存在不同,具有本科和大專學歷的教師之間教學質量沒有顯著差異,中專學歷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略為遜色(圖3)(圖4)。學前教育專業(yè)畢業(yè)的教師和非學前教育專業(yè)畢業(yè)教師相比,在教學、互動、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等環(huán)節(jié)評分都是學前專業(yè)教師顯著優(yōu)于非學前專業(yè)教師。
圖3 不同教育水平(高中、大專、本科)教師的課堂質量對比
圖4 是否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師的課堂質量對比
如表6 所示,山村幼兒園志愿者中具有大學學歷和大專學歷的比例較高,與縣級私立園、縣級公立園教師比例相當,高于鄉(xiāng)鎮(zhèn)幼兒園;山村幼兒園教師中,幼教專業(yè)的比例最高。這些都顯示出山村幼兒園教師隊伍的優(yōu)勢。
表6 不同類型幼兒園教師學歷分布
樂都的試點實踐一定程度上解釋了教師評估結果。樂都在招聘山村幼兒園幼教志愿者時有明確、嚴格的招聘條件,招聘流程分為面試、筆試、面試3 步驟,完整、嚴謹。幼教志愿者雖然沒有編制,但是他們與其他幼兒園教師具有同等的培訓與競賽機會,這種做法保障了志愿者教師的基本職業(yè)榮譽感與融入感。樂都將幼教志愿者工資納入財政,工資水平不低于全縣平均工資且有社會保障,這也增加了幼教志愿者就業(yè)的穩(wěn)定性。由于山村幼兒園是全國性項目,樂都優(yōu)秀志愿者有機會在全國試點縣和北京等地進行經驗分享,參加國際會議,這種正向激勵是幼教志愿者看中的。
對比了教師教齡對課堂教學質量的影響發(fā)現(xiàn),教齡在20 個月內的教師課堂教學質量沒有顯著差異,20 個月之后,教齡越長的教師表現(xiàn)越好(圖5)。這一定程度說明,“一村一園”具有更多學前教育專業(yè)(大專和本科學歷)畢業(yè)的教師、更長的教齡,如能保證這一群體的穩(wěn)定性,將對教學質量有更好的保障。
圖5 教師的學前教育專業(yè)和幼兒園教齡對課堂質量評分的影響
對各類型幼兒園的學習環(huán)境和教育質量的評估結果顯示(圖6),在控制了兒童年齡、兒童性別、留守兒童比例、教師教齡、教師年齡等協(xié)變量之后,分層線性模型結果顯示,不同類型幼兒園的教學質量存在顯著差異。從兒童學習環(huán)境評價的總分看,山村幼兒園在兒童學習環(huán)境方面與縣級公立園有差距,但是相比較于鄉(xiāng)鎮(zhèn)幼兒園,山村幼兒園具有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在設施與安全方面,山村幼兒園最為薄弱,主要表現(xiàn)為,部分幼兒園洗手設施簡陋,部分山村幼兒園僅提供盛有水的盆或桶讓兒童洗手,未使用流動水;部分幼兒園兒童洗手習慣較差,兒童如廁后,存在一些幼兒洗手,另一些幼兒不洗手的情況;部分山村幼兒園廁所為旱廁,部分廁所有異味,廁所蹲位不符合幼兒尺寸,導致年紀較小的幼兒使用困難等,在學習活動安排、課堂互動和學習方法方面,山村幼兒園與縣級公立園存在差距,顯著好于鄉(xiāng)鎮(zhèn)幼兒園,與縣級私立園的水平相持平。在教室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和材料使用方面,山村幼兒園顯著好于其他各類型幼兒園,山村幼兒園教師在就地取材、節(jié)省經費與資源方面有更多的創(chuàng)新實踐。山村幼兒園建設在村里,靠近兒童家庭,一方面有助于兒童家庭參與教育,另一方面有助于幼教志愿者與看護人直接溝通,有助于提升家庭的教育能力,解決兒童生活和教育方面的困難。山村幼兒園較鄉(xiāng)鎮(zhèn)幼兒園和一般的私立幼兒園有更大的活動空間,且更接近大自然。
圖6 4 種不同類型幼兒園學習環(huán)境和教育質量的對比
“一村一園”計劃實施以來,地方教育部門普遍反映“上山村幼兒園的孩子陽光、愛笑,在學校里樂于助人”。山村幼兒園對兒童的心理健康發(fā)展有長效影響嗎?智力發(fā)展水平與人的終身發(fā)展有一定的正相關關系,山村幼兒園對兒童的智力發(fā)展有長效影響嗎?本部分研究將使用青少年心理發(fā)展相關量表對曾經在山村幼兒園學習,現(xiàn)在已經就讀初中二年級的學生的部分心理特質進行評估與研究,主要包括心理彈性、社會價值取向、智力等方面,并將各特質與其同班同學進行比較,探討“一村一園”計劃受益兒童在心理發(fā)展方面是否更具有相對優(yōu)勢。
1. 樣本
本部分研究以樂都全部初中二年級(八年級)學生作為樣本框,學生年齡集中在14 歲左右,采用多階段抽樣(Multistage Sampling)方法。第一階段,在全縣7 所初中(含初中的學校)中抽取了2 所八年級學生中各類學前教育情況均有、且人數(shù)相當?shù)膶W校。第二階段,在2 所學校的八年級所有班級中各隨機抽取一半的班級,所抽取班級中的全部學生作為研究樣本。抽取樣本量為1582 人,實際測驗1378 人,其中曾經就讀于縣級公立園的學生有81 人,曾就讀于山村幼兒園的學生334 人,曾就讀于其他幼兒園學生716 人,沒有上過幼兒園的學生248 人。
2. 評估工具
本部分研究主要采用針對兒童心理發(fā)展狀況的測量工具,包括國際心理學領域較為常用的心理彈性量表、親社會行為傾向量表和瑞文標準推理測驗。
(1)心理彈性量表
心理彈性是青少年的重要心理特質,是測量青少年專注力、情緒控制和積極認知的重要指標,心理彈性能夠有效預測青少年未來的心理健康、堅持力等有助于人生成功的重要因素。本項評估采用青少年心理彈性量表(Resilience Scale for Adolescents)進行施測,該量表是由Odin Hjemdal (2006)和Oddgeir Friborg 等人于2006 年編制的,是一個對心理彈性直接測量的量表,包含個人能力、社會能力、結構性風格、社會資源和家庭凝聚力5 個方面。本量表共包含28 個條目,采用5 級評分,從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中立、同意、完全同意依次記為1—5 分,所有條目的總分為心理彈性分數(shù),反映個體整體的心理彈性水平。本次測驗中,該量表的信度為0.89,具有較高的可信度。
(2)親社會行為傾向量表
親社會行為傾向即青少年的利他性、奉獻精神、愿意分享資源和利益、更能體會他人的消極情緒并提供幫助等,這一指標能夠預測青少年未來的社會風險精神。該測驗為寇彧等人(2007)對Carlo(2002,2003)編制的第四版親社會行為傾向量表(Prosocial Tendencies Measure)的修訂版,共包含26 個項目,分為6 個維度,分別是公開的、匿名的、利他的、依從性、情緒性、緊急的親社會行為傾向。量表的每一個項目列舉出在一種情況下個體的反應,讓被試判斷這種反應方式和自己的反應方式的一致程度。從“非常不像我”到“非常像我”分為5 個梯度。各維度代表個體親社會行為傾向的不同方面,所有維度總分能夠代表個體整體的親社會行為傾向水平。本次測驗中,該量表的信度為0.92,具有較高的可信度。
(3)瑞文標準推理測驗
智力水平與個人學習能力、終身發(fā)展水平有直接關系,高智力水平的群體相對于低智力水平群體有更好的發(fā)展。該測驗是由英國心理學家瑞文1938 年編制的非言語智力測驗,由張厚粲(1989)教授于1985 年修訂,包括60 道題,一般可用40 分鐘左右完成。它的主要任務是要求被試根據(jù)一個大圖形中的符號或圖案的規(guī)律,將某個適當?shù)膱D案填入大圖形的空缺中。該測驗測量的是智力的一般因素,尤其是與人的問題解決、清晰知覺和思維,發(fā)現(xiàn)和利用自己所需信息以及有效地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有關。該測驗適用的年齡范圍寬,測驗對象不受文化、種族和語言的限制,因此具有文化公平性。本次測驗中,該量表的信度為0.9,具有較高的可信度。
本次研究僅利用適合的數(shù)據(jù)分析方法對樂都區(qū)學生進行了組間比較,看相似環(huán)境下的組間差異,多數(shù)分析結果沒有進行與常?;蛘咂渌芯繉ο蟮谋容^。經過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得出以下結果:
1. 心理彈性
本研究使用了心理彈性量表對學生的心理彈性進行了測量。心理彈性總分及各維度分數(shù)均是正向指標,即分數(shù)越高心理彈性越好。單因素協(xié)變量方差分析顯示,在控制學校、是否留守、家庭生活水平等自變量后,山村幼兒園學生的心理彈性發(fā)展水平顯著高于其他3 類學生。家庭生活滿意度能夠顯著影響學生的心理彈性。對家庭生活感知越明確的學生,其心理彈性水平越高,且在各維度均達到統(tǒng)計顯著性水平。
心理彈性是個體面對壓力和逆境的克服過程,在山村幼兒園學生中,他們多數(shù)家庭處境不利,相比于其他幼兒園兒童,他們面臨更大的壓力和挑戰(zhàn),山村幼兒園為這些學生提供了獲得基礎認知及面對困境的相關知識的機會,這可能是導致山村幼兒園兒童有更好表現(xiàn)的原因。而沒有上過幼兒園的兒童,其家庭背景與山村幼兒園兒童極其相似,但因為其沒有接受有利的學前教育,導致其與山村幼兒園學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圖7)。
2. 親社會行為傾向和社會價值取向
本研究使用親社會行為傾向量表測量學生的親社會行為傾向,使用社會價值取向量表測量學生的利他社會價值取向。親社會行為總分與各維度分數(shù)均是衡量親社會行為的正向指標,即分數(shù)越高代表學生越具有親社會行為傾向(圖8)。單因素協(xié)變量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在控制了各無關變量后,山村幼兒園學生在親社會行為傾向、社會價值取向、競爭性價值取向方面的表現(xiàn)都好于其他學生。沒上過幼兒園的學生的親社會價值取向得分明顯更低,競爭性價值取向明顯更高,個人主義價值取向也相對更高。親社會價值取向得分越高越好,個人主義價值取向和競爭價值取向相對而言得分越低越好。值得注意的是在山村幼兒園學生的親社會行為與其對家庭生活的滿意度呈“U 型”關系,即家庭環(huán)境越不利的學生的親社會行為表現(xiàn)與家庭環(huán)境好的學生一樣好(圖9)。在家庭生活滿意度評價方面,縣級公立園學生評價最高,其他幼兒園學生比山村幼兒園學生好,沒有上過幼兒園的學生對家庭的評價最低。
圖7 4 種不同類型學前教育學生心理彈性比較
圖8 4 種不同類型學前教育學生親社會行為比較
圖9 家庭境況及滿意度對親社會行為的影響
親社會行為傾向是兒童認知進化與行為范式進化的一種結合,并在兒童成長過程中得到展示與規(guī)范的經歷內化。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指出,兒童對于他人的態(tài)度與應對方式主要來自于環(huán)境習得與模仿。山村幼兒園志愿者對兒童的關愛與有效指導,為多數(shù)兒童建立了好的學習榜樣和習得對象,這種關愛與指導不僅是知識方面的,更多是品格與人情方面的,這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什么山村幼兒園兒童具有更好的親社會行為傾向。相對于縣級公立園學生的“小公主”“小皇帝”,沒有上過幼兒園的兒童的家庭資源與情感匱乏,山村幼兒園著實具有有助于兒童性格特質發(fā)展的環(huán)境基礎。
3. 智力發(fā)育
本研究使用瑞文標準推理測驗測量學生的流體智力⑦,數(shù)據(jù)分析適用單因素協(xié)變量方差分析,在控制學校教育變量后發(fā)現(xiàn),不同類型學前教育學生的流體智力成績具有顯著差異(表7)(圖10)。沒上過幼兒園學生的流體智力顯著低于其他3 類幼兒園;縣級公立園學生的流體智力高于山村幼兒園學生,但沒有顯著差異;山村幼兒園學生的智力顯著高于沒上過幼兒園學生和其他幼兒園學生的智力。山村幼兒園學生的流體智力測驗結果在全國14—15 歲常模人群排位50%以上的水平(即中等智力水平),而沒有上過幼兒園的學生的流體智力整體測驗結果在全國14—15 歲常模人群排位25%以下(即中下智力水平)。
表7 不同類型學前教育學生智力發(fā)展水平
圖10 4 種不同類型學前教育學生智力測驗結果比較
在社會性、智力方面進行了評估與研究后,山村幼兒園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的成績是否更好?本部分評估與前部分評估保持了樣本分類的一致性,即將學生分為縣級公立園學生、其他類型幼兒園學生、山村幼兒園學生和沒有上過幼兒園學生,比較4 種類型學生在2017—2019 年間小學升初中考試成績是否存在群體性差異,山村幼兒園學生是否有更好的成績。通過本部分評估,課題組將進一步觀察,學習成績評估結果是否與不同類型學生的智力評估結果具有一致性。
1. 樣本
本部分研究樣本及所需信息由樂都區(qū)教育局提供。信息內容包括,2017—2019 年全區(qū)小學升初中成績,學生學籍信息,學生學前教育信息、學生家庭基本信息等,樣本總人數(shù)應為7762 人,實際有效樣本量為7057 人,其中縣級公立園學生481 人,山村幼兒園學生2228 人,其他幼兒園學生3974 人,沒有上過幼兒園學生1079 人。
2. 研究方法
本部分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將學生根據(jù)學前教育類型進行分類,并將其學習成績按照人群排位分布,平均成績分布直接進行比較。
從成績的人群分布來看,不同類型學前教育背景的學生在學業(yè)成績方面存在顯著差異??偟目磥恚h級公立園學生的學習成績排位整體靠前,山村幼兒園學生次之,沒上過幼兒園的學生成績排位整體靠后。
按年份將當年學生考試成績從高到低進行排序,并將各年成績排名進行5 等分后發(fā)現(xiàn),縣級公立園學生有1/3 左右進入前20%,比例最高,且3 年具有相同的趨勢(圖11、圖12、圖13)。山村幼兒園學生次之,有超過1/4 的學生進入前20%,且3 年趨勢一致。沒有上過幼兒園的學生僅有4%左右的學生進入前20%,且呈逐年遞減的趨勢。
圖11 4 種不同類型學前教育學生學業(yè)成績比較(2017)
從排名后20%的情況來看,縣級公立園學生在排名后20%范圍內的比例很少,2017 年為15.4%,2018 年為16.1%,2019 年僅有5.9%。山村幼兒園學生有15%左右進入后20%,且3 年趨勢一致。沒有上過幼兒園的學生則有40%左右的進入后20%,且呈逐年遞增的趨勢??偟目磥恚欠窠邮軐W前教育,接受哪種類型的學前教育在學業(yè)成績表現(xiàn)方面形成了較為鮮明的對比。2018 年,基金會針對“一村一園”計劃對農村兒童學業(yè)成績的長效影響情況開展了研究,研究結果與本次研究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并發(fā)表于國際核心期刊。
樂都區(qū)10 年的試點實踐證明了村一級學前教育受到了農村家庭的歡迎與支持。一方面,村一級學前教育體系直接節(jié)省了農村家庭的教育支出,是讓農村百姓實實在在得實惠的教育精準扶貧項目,各級政府及社會力量累計投入5800 萬元,為農村家庭節(jié)省了超過2 億元的相關支出,包括租房費用、學雜費及因租房產生的生活雜費等。另一方面,村一級學前教育體系切實解決了處境不利兒童的入學困難,特別是那些單親家庭的孩子,山村幼兒園不僅為他們提供了充滿歡聲笑語的學習場所,幼教志愿者更給予了他們親人般的關愛,很多志愿者教師已成為那些孩子心目中的“媽媽”。山村幼兒園幫助處境不利家庭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很多處境不利家庭都是隔代撫養(yǎng),祖輩甚至是太祖輩對孩子的撫養(yǎng)與教育幾乎束手無策,看到孩子在山村幼兒園所產生的變化,老人們對孩子的未來充滿期待與樂觀,同時降低了外出務工父母對子女的養(yǎng)育焦慮,提升了他們的希望與工作動力。
圖12 4 種不同類型學前教育學生學業(yè)成績比較(2018)
2012 年至今,“一村一園”計劃已成為樂都區(qū)學前教育體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區(qū)教育局將“一村一園”計劃納入公立學前教育管理體系,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保障山村幼兒園運行,通過鄉(xiāng)鎮(zhèn)山村幼兒園(鄉(xiāng)鎮(zhèn)中心園)向下輻射管理各鄉(xiāng)鎮(zhèn)的山村幼兒園,從基礎上保障了山村幼兒園的質量和規(guī)范性。幼教志愿者工資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同時為幼教志愿者繳納社會保險。地方政府采取的措施鼓舞了幼教志愿者,是幼教志愿者穩(wěn)定就業(yè)、積極提高業(yè)務能力的重要因素。通過多年歷練,幼教志愿者已成為樂都學前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骨干力量,有約10%的幼教志愿者通過“一村一園”計劃的發(fā)展得到了更好的就業(yè)機會,多數(shù)幼教志愿者成為一支活躍在村、就業(yè)在村、服務農村的隊伍,將來也會成為鄉(xiāng)村振興的人才基礎。
村一級學前教育服務體系有助于兒童的健康、全面發(fā)展,山村幼兒園受益兒童發(fā)展水平顯著好于鄉(xiāng)鎮(zhèn)幼兒園⑧。山村幼兒園兒童面臨更多成長處境不利,單親、留守、貧困等,從這一角度來看,山村幼兒園對兒童發(fā)展具有顯著的補償效應。山村幼兒園僅在設施與安全方面,由于部分園沒有安裝自來飲用水、部分園缺少洗手設施、廁所條件不夠衛(wèi)生安全、園舍內存在一些安全隱患(地面不夠平整、桌椅有生銹或有尖銳處、門窗損壞、自然光線不足、操場有大量石子等),得分最低。這一評估結果一方面客觀地指出了山村幼兒園仍有提升的空間,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教學質量的核心是教師。但是,現(xiàn)有評估方法主要針對外顯性結果進行了評價,沒有針對教師動機、主動性、同理心等方面進行評價。從實地調研所得信息來看,幼教志愿者具有很強的事業(yè)心、責任感和同理心,除了在園時間開展充分而深入的教學活動,還與兒童家庭保持密切聯(lián)系,保持與孩子家長通電話或進行家訪。這一定程度提高了教育質量,促進了兒童發(fā)展。
國內外已有大量證據(jù)證明,心理特質對一個人乃至一個社會的影響遠比其他因素更加深遠。本次評估有力地證明了山村幼兒園對兒童的心理發(fā)展產生了長遠影響,促進了兒童積極心理品質的發(fā)展,如心理彈性、親社會性、利他社會價值取向等方面,這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
學前教育質量一直是政府官員、專家學者、社會人士關心并長期爭論的話題,什么是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哪些指標、標準能夠精準地測量學前教育質量?有關部門制定了嚴格的建設標準和人員資格標準,但是,這些標準對于中國廣大貧困地區(qū)是否適用?從實踐來看,在貧困地區(qū)農村要按照標準辦學是非常困難的,一是投入與服務產出不成比例,投入大、服務規(guī)模小,直接造成資源浪費;二是有基本素質無資質的當?shù)厍嗄隉o法從事相關工作。在貧困縣有一些青年,他們有基本的學歷、有工作熱情,但是因為沒有相關資格證書無法就業(yè),可以參考的做法是,先上崗再考證。除了建設標準、人員資格標準等相關要求外,更重要的是要以“效果”為導向、看老百姓的獲得感。
隨著城鎮(zhèn)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程度的不斷加深,農村人口數(shù)量逐步減少。因此,貧困農村對村一級學前教育的需求規(guī)模不斷縮減,10 年間,樂都山村幼兒園在園兒童數(shù)量從2011 年最多時的3429 人減少至2019 年的1267 人(圖14)。但是,山村幼兒園10 年累計為超過25000 名貧困農村兒童(約占樂都適齡兒童的26%)提供了免費的學前教育服務。由于山村幼兒園建設之初是利用閑置的公共基礎設施進行翻建或者簡單裝修,硬件投入資金量很小,經過幾年折舊,幾乎不存在資源浪費的情況。山村幼兒園聘用的幼教志愿者在村一級幼兒園規(guī)模萎縮后實現(xiàn)了自然分流,分流至需求量增大的縣、鄉(xiāng)鎮(zhèn)各級各類幼兒園和其他山村幼兒園,由于“一村一園”教師有教學經驗與基礎,對提高樂都區(qū)的學前教育質量有積極作用。
“一村一園”計劃得到了很多地方政府的認可與支持。貴州省政府投入建設了5100 所村一級幼兒園,有30 萬貧困農村兒童從中受益。四川省、云南省提出“一村一幼”的政策目標,并不斷加大投入?;饡c貴州省教育廳、云南省教育廳、四川省涼山州雷波縣政府合作,在貴州的8 個縣、怒江州所轄4 縣、雷波縣實現(xiàn)了村一級學前教育全覆蓋。但是,各地學前教育質量仍需加大投入并不斷提高?;饡矊⒗^續(xù)努力,繼續(xù)呼吁國家制定相關政策,并推動農村學前教育的普及及質量提升?!耙淮逡粓@”既是基金會的項目名稱,也是基金會的工作目標。有關部門應幫助地方政府在集中連片貧困地區(qū)廣泛實施。
圖14 樂都區(qū)“一村一園”及在園兒童數(shù)量變化
雖然“一村一園”計劃對兒童發(fā)展有顯著促進作用,但是家庭對于兒童發(fā)展的支持作用不可忽視。由于“一村一園”計劃主要服務對象是在村兒童,由于經濟發(fā)展、城鄉(xiāng)差距、貧富差距等問題,貧困地區(qū)農村沉淀了大量的社會問題,這些社會問題都直接影響了兒童的早期發(fā)展水平。貧困農村家庭功能的缺失是最突出的問題之一,單親、留守、教育投入極度匱乏、教育資源嚴重不足、照護人沒有照護能力等。即使“一村一園”計劃對兒童早期發(fā)展有顯著的“補償效應”,但是,無法完全彌補因家庭問題導致的兒童發(fā)展問題。
綜上所述,“一村一園”計劃具有獨特價值與意義。每個孩子都只有1 個3 歲,只有1 個童年,每個孩子都應被“溫暖以待”。一方面,山村幼兒園服務更多處境不利兒童,為這些處境不利的兒童提供了較好的學前教育環(huán)境、學習機會和適宜的教育資源。另一方面,山村幼兒園是高性價比的學前教育服務。相比于私立幼兒園的較高收費,山村幼兒園提供了教育質量更好的學前教育服務,但在收費方面遠低于私立幼兒園,多數(shù)山村幼兒園不收取任何費用,少部分幼兒園收取一點餐費,這更符合貧困地區(qū)農村家庭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山村幼兒園實現(xiàn)村一級學前教育廣覆蓋,這是促進教育公平、縮小城鄉(xiāng)兒童發(fā)展差距、助力鄉(xiāng)村振興的有效途徑和重要手段。從地方政府的角度來看,辦好縣級和村級公立園,將其他部分交由市場承擔,?;?、兜底線這符合公共服務價值取向。
(“一村一園”計劃課題組:組長盧邁,中國發(fā)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副組長方晉,中國發(fā)展研究基金會秘書長;協(xié)調人趙晨,中國發(fā)展研究基金會兒童發(fā)展中心執(zhí)行主任;課題組成員:施建農,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周兢,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張興利,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員;陳思,哈佛大學教育學院博士后研究員;張真,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文沛之,哈佛大學教育學院;張艷麗,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陸潤豪,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張丹丹,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曹艷,中國發(fā)展研究基金會兒童發(fā)展中心副主任;段天雪,中國發(fā)展研究基金會兒童發(fā)展中心項目副主任;周想,中國發(fā)展研究基金會兒童發(fā)展中心項目副主任)
(執(zhí)筆人:趙晨,周想,張興利,陳思,陸潤豪,文沛之, 盧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