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被遺棄的韋瑟羅爾奶奶》:荊棘中的自我成長

2021-06-25 20:44:42陳麗胡碟
文教資料 2021年7期
關(guān)鍵詞:女性意識

陳麗 胡碟

摘 ? 要: 本文從女性成長的視角出發(fā),分析凱瑟琳·安·波特《被遺棄的韋瑟羅爾奶奶》一文中韋瑟羅爾奶奶三次被“拋棄”的歷程,通過展現(xiàn)她所經(jīng)歷的無情的背叛、如夢初“醒”、自我成長的人生三部曲,反映出女性喪失自我、尋找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的主題,以及理想與現(xiàn)實、精神與物質(zhì)之間的矛盾沖突。

關(guān)鍵詞: 遺棄 ? 自我覺醒 ? 女性意識

凱瑟琳·安·波特1890年出生于南方得克薩斯州,是美國現(xiàn)代著名女作家,她認為寫作不是追求名利的手段,因而對寫作的要求極高。她一生中撰寫的作品雖為數(shù)不多,但每一部作品無不堪稱佳作。波特的作品在內(nèi)容情感上描寫細膩,樸實中見芳華,在細節(jié)中呈現(xiàn)出真情,思想上展現(xiàn)深度和廣度,文字用詞上字斟句酌,風格優(yōu)美。不少評論家認為她善于反映生活中人的孤獨苦悶、惆悵失意與得不到理解等問題。在語言上,她既不悲憤嫉俗又不表現(xiàn)廉價的哀傷,而是以富有詩意的筆調(diào)含蓄地表達,使讀者對人生加以思考。《被遺忘的韋瑟羅爾奶奶》這一短篇小說跳脫了傳統(tǒng)的時空限制,打破了一概以完整的故事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和戲劇化的場景刻畫人物形象的做法,以時空交錯的方式敘述了女主人公韋瑟羅爾奶奶彌留之際時而清醒、時而迷糊的狀態(tài),從奶奶三次分別被丈夫、女兒、上帝“拋棄”的悲慘經(jīng)歷,描繪出奶奶的苦樂人生,體現(xiàn)奶奶的屈辱、堅毅和頑強。為此我們將從背叛—覺醒—成長三個方面分析《被遺忘的韋瑟羅爾奶奶》這一短篇小說中女性形象的發(fā)展和演變。

一、無情的背叛

在20歲正值青春年華時,韋瑟羅爾奶奶就被未婚夫拋棄。痛苦悲傷之際,她邂逅了年輕帥氣的約翰。但是她這段理想中的美好婚姻生活并沒有持續(xù)多久,幾年之后約翰就撒手人寰。“沒有丟掉任何一個孩子”——這是她認為最對得起丈夫,讓丈夫引以為豪的事情。彌留之際,突然在腦頂蓋處響起了一個尖銳的聲音:這是受挫的虛榮心。可別讓這種受挫的虛榮心占了上風啊……去勇敢地面對現(xiàn)實吧。60年來她一直在祈禱,希望不要再想起他,但是她看見了,看見了這揮之不去的噩夢:一個女人已經(jīng)蒙上象征純潔的白色面紗,準備好了可口的婚禮蛋糕,唯獨男的沒有來。突然奶奶從夢中驚醒,仿佛剛剛被命運掐住了咽喉,胸口一陣沉悶。面對被未婚夫拋棄帶來的恥辱、嘲諷和丈夫離去帶來的痛苦、傷感,她選擇了獨自承受、寬容退讓,如同把它當作天上的云——從未擁有過,更談不上失去,本來就是抓不住的,只是陪我度過一段我覺得很幸福的時光罷了,時間一到,就該放手,讓這塊沉重的巨石從胸口拿下。至此當初膽怯、不知所措的小女孩形象不復存在,留下的只是飽經(jīng)滄桑卻仍然堅韌挺拔、吃苦耐勞、性格剛毅的不屈身影,這正是對波特失敗婚姻的投影。

韋瑟羅爾奶奶依靠著丈夫留下的土地,獨自撫養(yǎng)四個孩子長大成人。臥病在床期間,奶奶常常夢到過去,在夢里:她親自打理一百英畝的土地,扎起鐵絲網(wǎng),雇了一個黑人孩子做幫手,每天早出晚歸、風吹日曬,變化的只有——不斷長大的孩子,老人不斷佝僂的身軀和滿是滄桑的臉頰。她不想讓子女擔心,不想讓自己成為子女的負擔,這是老人最后沉重的、無聲的愛。那時孩子們沒有嫌老人年邁不懂事理,常來同她商量事情:“媽媽,你精明能干,我想聽聽你對這件事怎么看?……”年紀老了?!老人多么希望逝去的歲月失而復得,孩子們?nèi)匀荒暧?,一切可以重新開始??墒乾F(xiàn)在孩子們認為她既聾又啞還失明,都圍在她身邊遞眼色,做著小動作。

人們就像如此,隨著時光流逝常常把一些自認為微不足道的小事拋在腦后,反而丟失了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愛和感恩。法國著名文學家雨果曾說:慈母的胳膊是慈愛構(gòu)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正是因為這樣巨大的作用,所以我們的成長離不開母愛。人類需要母愛,正如萬物生長需要陽光的照耀;正如久旱的土地需要春雨的滋潤。面對母親無私的付出和給予,子女必須學會感恩。人不知感恩,無異于沒有靈魂,如同行尸走肉,是沒有感情的冰冷機器,那么世界何來溫暖與慰藉?何來人性可言?四個孩子對待她冷漠絕情的態(tài)度和鄙夷、竊竊私語的行為方式無不彰顯了當時黑暗社會下子女與父母關(guān)系的惡劣。正如波特與父親的關(guān)系一樣,有著一道永遠不可彌補的鴻溝。

在韋瑟羅爾苦難的上半生中,她曾在婚禮當天被未婚夫無情拋棄,出于對宗教儀式的尊重和對上帝的崇拜敬仰,弱小的韋瑟羅爾向上帝祈禱未婚夫可以出現(xiàn),但是神跡沒有發(fā)生,昏暗的屋里只有神父,她那虔誠的心被無情踐踏,這一次的悲痛把一切都淹沒了。這一悲痛的過往一直延續(xù)到韋瑟羅爾生命凋零之際,那時的奶奶躺在病床上,望著無邊無際的黑暗將她一點點包圍,直至把她吞沒,她心底仍然在祈禱著,上帝依然沒有回應(yīng)。上帝拋棄了韋瑟羅爾奶奶,她也不再對上帝抱有任何希冀,不再尋求上帝的庇佑,不再畏懼被未婚夫拋棄后那羞恥的虛榮心,不再畏懼獨自面對死亡。

從她一次次向上帝祈禱,由希望到失落再到絕望最后到堅強的心理變化,展現(xiàn)了她強大的內(nèi)心,讓內(nèi)心更平和,不寄希望于他人。這也呈現(xiàn)出下層社會底層人民求助無門的無奈與悲哀,展現(xiàn)出社會的腐朽不堪及女性地位的卑微與渺小。面對艱難困苦,懦弱者將被磨去棱角,勇敢者更堅強。波特的筆下被上帝拋棄的韋瑟羅爾奶奶形象的構(gòu)建是透過人物的思想從內(nèi)部展現(xiàn)人物性格,從而揭示真實情感。這也讓我們看到一位極具深度意識的文學家是如何將她生活時代的緊張、沖突、矛盾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做到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的。

波特雖自幼受到宗教信仰的影響,但是她對于宗教的清規(guī)戒律十分反感,早年她稱在修道院受到的教育是“零零散散的、沒有任何作用的裝飾性教育”,徒有外表,華而不實。小說人物形象自然受到影響,可以說是一面自身的鏡子。

二、如夢初“醒”

韋瑟羅爾奶奶在丈夫約翰還沒有離世時常?;孟胱约簱碛兄寺?、夢幻的溫馨生活,這一切都是虛假的,自欺欺人罷了。在臨死之前她意識到外界的一切都是靠不住的,只有靠自己。沒有誰會照顧誰一輩子,那是多么沉重的包袱,所以不要輕易依賴一個人,它會成為你的習慣,當分別來臨時,你失去的就不是某個人,而是你的精神支柱,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學會獨立行走,它會讓你走得更加坦然。不要對任何人百依百順,至死不變,你能順從的、依靠的人只能是你自己,韋瑟羅爾奶奶在生命的最后就做到了如此。她曾道,自己開銷自己的用度,可不把錢白白浪費掉。因此,她留給人們的印象是一個將生活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的控制者,她需要做的事是對人發(fā)號施令,樹立威信,展現(xiàn)了自主獨立、堅強剛毅的女強人形象。奶奶用自己的思想和言行控制著周圍的人們,不再是之前的唯唯諾諾,以家為大,以子女為首的樣子,她自信地把周圍的一切處理得井井有條。就算是面對早已死去的丈夫,她完全可以自信且驕傲地說,我不再需要你,不再把他當做唯一的依靠,當做男子漢。

韋瑟羅爾奶奶不再依賴外界的力量,也不再抱有絕望和悲觀的心態(tài),她僅剩的時光里都是希望和對生活的積極向往。她總這樣認為:明天還遠著吶,沒有什么可擔心的。到時間了,一切都多多少少有個了結(jié);感謝上帝總是還留下些時間可以安靜,這時候自己可以全面審視人生,如果有些邊邊角角不完善的地方還可以修整妥帖。她是堅強的,不靠醫(yī)生不靠子女,自己同死亡作斗爭,同上帝反抗不公的命運,面對各種磨難既不意志消沉又不怨天尤人。她深知即使向上帝祈禱也不會有任何希望,希望是自己給予的,是自己創(chuàng)造的,虛假的誓言、幻想并不會改變現(xiàn)狀。自己能夠做的是相信自己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一條道路。韋瑟羅爾奶奶并不像傳統(tǒng)女性一樣,對死亡充滿恐懼,相反死亡的到來讓她更加清醒地知道自己是命運的制造者,是自己行為的主人和執(zhí)行者,但也是自己行為的受難者。她努力維持著家庭的正常運轉(zhuǎn),向上帝證明自己的力量。雖然在最后,她深深吸了一口氣吹滅了燈,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但我們不能簡單地就認為韋瑟羅爾奶奶對待生命如草芥,這就是她悲哀的、充滿艱辛與傷感的一生。波特要傳達給讀者的遠比這要復雜。縱觀波特筆下的人物,皆可以說是生活在矛盾與艱辛的世界夾縫中,不斷尋求秩序和生存的意義,面對現(xiàn)實生活苦苦掙扎,與不公的命運相抗衡。波特產(chǎn)生如此寫作思緒受到了兩次世界大戰(zhàn)和冷戰(zhàn)的影響,她將政治、宗教、女權(quán)運動的變化發(fā)展與沖突矛盾同創(chuàng)作結(jié)合起來,由小人物投射出大現(xiàn)象,反映出真實的歷史畫面。

三、自我成長

馬克思曾說:“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彼岸?!辈ㄌ毓P下的韋瑟羅爾奶奶經(jīng)歷了諸多生活所帶來的苦難和坎坷,她變得愈加獨立自主、堅強自信,就像蛻變的蝴蝶。奶奶之所以在生命終結(jié)之時擁有如此的人格魅力,不僅因為她破繭成蝶時的華麗,更因為她在蛻變過程中所承受的痛苦和艱辛。她領(lǐng)悟到女性就該果斷又干脆,既不耽誤任何人又不消耗任何人,這也是一種自我肯定。韋瑟羅爾奶奶已不再像從前那樣把丈夫約翰當做生活的全部依靠,年輕時的韋瑟羅爾奶奶是丈夫的附屬品,一切以丈夫為大;現(xiàn)在的她卻很自信,可以說,她很驕傲,有著傲骨。在夢里她還想再次見到約翰,那時她就可以指著“活證據(jù)”——已長大成人的孩子,驕傲而自豪地說:“怎么樣,我干得不壞吧?”“沒有丟掉任何一個孩子?!边@是對死去丈夫最好的慰藉,也是對幾十年如一日照顧子女身心俱疲的情感抒發(fā)。

韋瑟羅爾奶奶是一位平凡而偉大的單身母親,她給了孩子們可以依靠的溫馨港灣。這份堅強的母愛讓孩子們?nèi)缤稍跍嘏惨莸臏卮?,享受著來自四季的更替,讓他們一天天長大。但是,在生命之花即將枯萎之際,韋瑟羅爾奶奶意識到美滿幸福的家庭,心愛的伴侶,可愛健康的孩子并非她的全部,她幡然醒悟——每個人在人海茫茫中,都將學會獨立思考人生,不要過于期望、幻想不屬于自己的人和事。你所走過的每一個地方、經(jīng)歷的每一件事也許都會成為驛站,成為人生中的過客,最重要的是你要學會自我療傷,尋找最初的自己,在挫折中成長,在苦難中磨礪。韋瑟羅爾奶奶意識到女性尊嚴和人生價值的重要性,女性要追求自由平等,有權(quán)利推翻舊社會的父權(quán)制度和教條主義,打破各種束縛和枷鎖。這就是所謂的成長、頓悟抑或看破紅塵俗世。年齡一大,懂得的道理越多,相信的東西越來越少,和牙齒磨損一樣,既非玩世不恭,又不是疑神疑鬼,只是單純磨損而已。懂得了透過表象看本質(zhì)——女性并不是為了丈夫、孩子而存在,并不是任何人的附屬品,而是為了自己而存在,她們是社會中的一分子,擁有屬于自己的權(quán)利和義務(wù)。人人皆生而平等,沒有任何人可以強加意愿在別人身上,自己想要的生活須自己爭取。韋瑟羅爾奶奶的覺醒給現(xiàn)代女性樹立了榜樣,給那些處在社會底層的苦難女性帶去了希望的種子,那就是女性作為“人”的主體意識。女性要重新審視自我,尋找真正的本心,擺脫不公的枷鎖,在觀念上、行為上有所改變,走出婚姻、家庭、社會環(huán)境的種種極端限制與羈絆,不再做迫害女性主體意識的傳統(tǒng)舊思想、道德倫理的傀儡。波特在這篇作品中充分揭露了父權(quán)制度社會的陰暗和冷酷無情及人性的卑微,暗示了女性悲慘凄苦的命運,提出了女性在社會中理應(yīng)占有同等的主體地位,同樣不受到任何歧視,象征性地表達了對舊的精神文化遺產(chǎn)的批判,迫切渴望建立一個平等的理想社會,要求女性自立自強、追求自由。

四、結(jié)語

韋瑟羅爾奶奶所經(jīng)歷的不幸正是波特人生的真實寫照。波特幼時家道中落,將自己描述為“一場打了敗仗的孫女兒”,這場所謂的敗仗正是南北戰(zhàn)爭,解放了套在她思想上的枷鎖。加之失去母親的打擊,天主教修道院里的刻板和煩瑣,更加激發(fā)了她強烈的反感,以致拋棄宗教信仰,從修道院走出,結(jié)婚,從此結(jié)束了一成不變的學習生活,但這也使她同親人,尤其是同父親的關(guān)系產(chǎn)生了一道始終不能彌合的裂痕。這些心頭留下的痕跡和經(jīng)歷都被投射在她筆下的人物身上。就像瑞士著名心理學家榮格曾說:“一個人畢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童年時代起就形成的人格?!睂Σㄌ貋碚f,文化的最后成果即是人格——爭做獨立自主,追求自由的新時代女性。

參考文獻:

[1]孫銖譯.被遺棄的韋瑟羅爾奶奶[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9:1-29.

[2]葉明珠.《被遺棄的韋瑟羅爾奶奶》中的南方情結(jié)[D].荊州:長江大學科學技術(shù)發(fā)展研究所,2018:72-73.

[3]潘澤宇.從《瑪麗亞·孔塞浦西翁》看凱瑟琳·安·波特的婚戀觀[D].南通:南通師范高等??茖W校,2019:33.

[4]馬英.從波特一生看他的女性意識[J].湖南工程學院報,2009(4).

[5]王慶華.小說是歷史的一面鏡子——凱瑟琳·安·波特的小說創(chuàng)作[J].南寧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報,2005(1).

[6]付科峰,劉俏.“你”的背叛 “我”的成長——《被遺棄的韋瑟羅爾奶奶》成長主題解讀[J].北大核心,2014(10).

基金項目:本文由南通大學杏林學院2020年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資助

項目名稱:凱瑟琳·安·波特小說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猜你喜歡
女性意識
從《簡·愛》中的男主人公形象看女性意識隱現(xiàn)
青春歲月(2016年20期)2016-12-21 08:08:39
關(guān)于美狄亞身上存在矛盾的解讀
青春歲月(2016年21期)2016-12-20 10:57:57
意識的覺醒形象的抗爭
山東青年(2016年9期)2016-12-08 17:25:41
掩隱于革命與愛情沖突中的女性意識:重讀《紅豆》
中國當代文學中女性意識的滲透
中國當代女性文學的女性意識研究
《紅樓夢》寶黛詩詞與女性意識研究
從女性主義視角比較研究《名利場》兩個漢譯本中女性意識的體現(xiàn)
政和县| 改则县| 临猗县| 安达市| 哈巴河县| 江北区| 嵩明县| 内乡县| 金塔县| 武平县| 阆中市| 闽侯县| 资溪县| 瓮安县| 揭东县| 陆河县| 商南县| 桓仁| 马关县| 大邑县| 隆昌县| 讷河市| 读书| 大城县| 土默特左旗| 凤台县| 乌拉特后旗| 鄂温| 兰考县| 平陆县| 中牟县| 特克斯县| 九江市| 玛纳斯县| 日喀则市| 磐石市| 来凤县| 澄城县| 恩施市| 涡阳县| 南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