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軍輝 張明剛 邵香 左旭盈
輸血是臨床救治危急重癥病人所采取的必要輔助措施之一,隨著輸血醫(yī)學的不斷發(fā)展,輸血安全[1,2]愈顯重要。近年來,隨著輸血相關檢測技術的不斷更新,尤其Rh常見五種抗原自動化檢測技術的出現(xiàn),使輸血安全得到進一步保障。我院自2019年10月開始對所有受血者和供血者進行ABO和Rh血型系統(tǒng)常見五種抗原(D、E、C、c、e)檢測,并用臨床輸血管理系統(tǒng)(TMIS9.5)建立Rh表型匹配數(shù)據(jù)庫以優(yōu)化實驗室工作流程,提高輸血安全系數(shù),降低疑難配血概率。統(tǒng)計分析如下。
1 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2019年10月~2019年12月受血者1 117例及供血者(特指紅細胞成分)3 174例(西安市中心血站提供),相同受血者或供血者均統(tǒng)計一次。
2 儀器 Aigel 300(AIKANG MEDTECH)、DiaMed Gmbh ID-Centrifuge 12 S Ⅱ離心機、達亞美公司ID-Incubator 37 S Ⅰ保溫箱、日本久保田KA-2200離心機、TIMIS(9.5)。
3 試劑 Rh血型分型檢測卡、ABO/RhD血型檢測卡、低離子抗人球蛋白卡(江蘇力博醫(yī)藥生物股份有限公司);ABO標準紅細胞和抗體篩選紅細胞(上海血液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鑒定譜細胞(sanquin)、凝聚胺試劑(Baso)。上述所有試劑均在有效期內按說明書操作。
4 操作方法 鹽水法、聚凝胺法、微柱凝膠法等均按《第四版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進行常規(guī)操作。Rh表型配合原則參照文獻[3],Ⅰ級:完全一致;Ⅱ級:不完全一致但無風險;Ⅲ級:有風險。
5 受血者RBC輸注后追蹤方案 ①記錄該研究納入有紅細胞輸注患者的病案信息;②建議臨床醫(yī)生于RBC輸注后15日開始,盡量復檢抗體篩查試驗1次/月,連續(xù)監(jiān)測至少3次;③6個月后匯總所追蹤受血者病案信息。
6 受血者RBC輸注后抗篩陽性風險評估 運用SPSS 25.0 Statitical software 計算風險系數(shù)(OR)及其95%可信區(qū)間(CI),并求出其χ2及P值,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如1例CcDee表型和1例CCDEe表型中c抗原及其等位基因抗原總基因頻數(shù)T=4,表型檢測總例數(shù)y=2,計算c抗原基因頻率時t=1,計算c抗原表型陽性率時x=1,即1例CcDee表型和1例CCDEe表型中c抗原基因頻率;c抗原表型陽性率
表1受血者與供血者Rh某種抗原基因頻率和其表型陽性率的一致性均可說明我院Rh常見五種抗原基因與表型人群分布頻率為D>e>C>c>E。
表1 Rh常見五種抗原基因頻率及其表型陽性率(%)
2 1 117例受血者與3 174例供血者Rh表型分布情況(表2) 各種Rh表型間供受比例相當,即每種Rh表型(D抗原陰性除外)的供血者基本可以滿足相應受血者臨床需求。且D陽性時供受雙方Rh表型分布頻率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
表2 Rh表型分布情況
3 1 117例受血者與3 174例供血者Rh表型匹配輸注結局(表3、表4) 供血者Ⅰ、Ⅱ級(安全性)匹配概率為91.01%,Ⅲ級(風險性)匹配概率為8.99%;受血者Ⅰ、Ⅱ級(安全性)輸注概率為82.18%,Ⅲ級(風險性)輸注概率為17.82%(D抗原陰性時因血源特殊多無法做到Rh表型Ⅰ、Ⅱ級匹配)。
表3 供血者Rh表型匹配結局
表4 受血者Rh表型輸注結局
O RhD(+)供血者Ⅲ級(風險性)匹配概率為6.59%,受血者輸注概率為14.61%;AB RhD(+)供血者Ⅲ級(風險性)匹配概率為15.02%,受血者輸注概率為22.02%;A RhD(+)和B RhD(+)供血者Ⅲ級(風險性)匹配概率分別為9.09%和9.84%,受血者輸注概率分別為17.92%和19.71%。
RBC Rh表型Ⅲ級(風險性)匹配多是受血者為純合子型CCDee和ccDEE接受供血者為雜合子型CcDEe、CcDee和ccDEe的供給所致。
4 1 117例受血者RBC輸注前后抗篩陽性風險評估(表5) 經調研:1 117例受血者有918例接受(Ⅰ+Ⅱ級)安全性RBC輸注,其中有8例輸注RBC前抗篩陽性患者(均為有輸血或妊娠史女性,1例ccdee表型產生抗-D抗體、2例CcDee表型產生抗-E抗體、4例CCDee表型產生抗-E抗體、1例CCDee表型產生抗-Ec抗體);199例接受(Ⅲ級)風險性RBC輸注,其中1例輸注RBC前抗篩陽性(64歲CcDEe表型男性惡性腫瘤患者)鑒定結果為非Rh抗體。半年后追蹤到(Ⅰ+Ⅱ級)安全性輸注患者448例,其中抗篩陽性患者5例:1例CcDEe表型27歲男性患者因高空墜落多發(fā)骨折手術輸血而產生非Rh系統(tǒng)抗體,其余4例均為輸注前抗篩陽性(1例ccdee表型產生抗-D抗體、1例CcDee表型產生抗-E抗體、2例CCDee表型產生抗-E抗體)接受相同Rh表型輸注;(Ⅲ級)風險性輸注患者91例,其中輸注RBC后新增抗篩陽性患者4例,均為60歲以下有生育或輸血史女性,3例(2例CCDee表型,1例CcDee表型)產生抗-E抗體,1例(CCDee表型)產生抗-Ec抗體。上述受血者RBC輸注信息總結如表5所示;運用SPSS 25.0 Statistical software評估表5 受血者RBC輸注風險如表6所示:受血者RBC Ⅲ級輸注抗篩陽性風險較大(有統(tǒng)計學意義),Ⅰ+Ⅱ級輸注抗篩陽性風險相對較低(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5 1 117例受血者RBC輸注前與輸注后半年追蹤到的539例受血者抗篩結果
表6 受血者RBC輸注風險評估
Rh血型同種抗體是造成疑難配血的主要原因[5-7],RhE抗原不匹配輸注產生抗-E抗體是目前引起疑難配血最主要的同種抗體。輸血前常規(guī)檢測供血者與受血者Rh表型,使二者在ABO同型基礎上精準匹配,正是減少Rh血型同種抗體產生,降低疑難配血概率的可行方案。
患者只要輸血就會存在各種風險,相合性配血是在有限的條件下將患者輸血風險降低的唯一有效手段。本研究中Rh常見五抗原人群分布規(guī)律與文獻[8]報道一致,即人群中Rh五抗原陰性率為E>c>C>e>D,也就是說患者接受免疫性刺激后產生抗-E風險最高,抗-D風險最低;從供受雙方Rh表型分布規(guī)律的一致性和供受血者Rh表型匹配輸注結局可發(fā)現(xiàn)受血者RBC Rh表型Ⅲ級輸注概率普遍高于供血者Rh表型Ⅲ級匹配概率,提高純合子Rh表型受血者的Ⅰ+Ⅱ級匹配是降低其Ⅲ級匹配的關鍵;RBC輸注風險評估結果說明我院開展受血者與供血者Rh表型常見五抗原檢測后,遵循受血者與供血者Rh表型Ⅰ+Ⅱ級匹配有效避免了受血者Rh同種抗體的產生風險,而Ⅲ級匹配明顯增加了Rh同種抗體的產生風險。同時我們也發(fā)現(xiàn)不規(guī)則抗體篩查陽性患者以有輸血或妊娠史女性為主,且多與輸注自身缺乏Rh抗原陽性紅細胞相關。
據(jù)相關文獻報道[9,10]:臨床上Rh血型不規(guī)則抗體最為多見,幾乎所有Rh抗體都是由于輸入Rh血型不相合血液或多次妊娠所致。妊娠或輸血是通過機體免疫應答機制產生異源性同種抗體的常見途徑,在機體免疫功能正常時,妊娠或輸血都可能激發(fā)機體免疫系統(tǒng)發(fā)揮作用。當機體首次接受輸血或妊娠等免疫刺激時,一般不會發(fā)生風險,只有機體再次接受相同的免疫刺激時,多會因回憶反應而有不規(guī)則抗體產生[11]。所以建議對有生育需求(女性)、免疫功能正?;颊弑M量避免輸血,必須輸注時應盡可能選擇ABO同型且風險最低的Rh精準配合方案,即按照患者Rh表型,依次避開E、c、C、e、D中風險最大Rh抗原進行輸注。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