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其瑞
[摘? ?要]為了培養(yǎng)適應時代發(fā)展所需的人才,學校以構建“學習型團隊”為基礎,統(tǒng)籌推進德育、學科、綜合實踐活動三大課程體系建設,德育課程確立了自主學習、自主管理的“雙自主”工作機制,鼓勵學生在形成共性的同時發(fā)展個性,實現(xiàn)“我的成長我做主”。學科課程建設,重心在“實施途徑和策略探究”上,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力。學校根據(jù)辦學特色、學生個性特長和興趣愛好開發(fā)了七類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學生可按“菜單”選課。
[關鍵詞]學習型團隊;課程;綜合實踐活動; 德育; 學科
[中圖分類號]? ? G632.4?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1)15-0001-03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時代的變遷,科技迅速發(fā)展,各國之間的聯(lián)系越來越緊密,“地球村”的概念越來越具象化,甚至人類的步伐已經(jīng)邁入其他星球。時代對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變化,我們明顯感受到時代需要的是具有獨立思考能力、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具有團隊合作意識的人。從基礎教育領域上看,為了培養(yǎng)符合新時代發(fā)展需求的人才,國家明確提出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變革要求,特別是最近幾年的新高考改革,已經(jīng)從個別試點發(fā)展到幾乎全面鋪開。當然,透過高考的改革我們能夠更加清晰地看到國家對于未來社會所需人才的培養(yǎng)方向,也看到基礎教育為了適應這項改革所作的努力。當前,承擔著義務教育責任的初中學校,主要面臨的問題是如何在繼承和發(fā)揚原有優(yōu)勢的基礎上,合理規(guī)劃學校未來的發(fā)展方向,探尋適合學校自身發(fā)展的途徑,打造獨具學校特色的品牌。
二、解決的方向
作為省級初中示范校,福州第十六中學一直是全省初中學校的領頭羊,為了適應國家和社會培育人才的要求,學校以課程建設為核心,從構建“學習型團隊”入手,深化課程改革,積極探索“國家、地方、學?!比壵n程的有效落實和融合,通過加強地方課程實施,開發(fā)校本課程,落實“用完整的現(xiàn)代教育為每一位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基”的辦學理念。
早在2012年,學校領導班子就提出了建設“學習型團隊”的構想,并且在實踐研究過程中以校本課程為載體來實現(xiàn)學生的全員參與。經(jīng)過近10年的摸索與實踐,“學習型團隊”建設從當初的個別班級實驗發(fā)展為現(xiàn)在的基本普及,課堂教學以“學習型團隊”為單位展開,班級管理也基于“學習型團隊”將整體評價與個人評價相結合,課外活動、綜合實踐等各種校園活動均以團隊形式開展。與此同時,教師也采用“學習型團隊”的模式,在專業(yè)化成長、閱讀素養(yǎng)提升、信息技術學習等方面,自發(fā)形成各種成長團隊。
在這個過程中,學校2017年被福建省教育廳確立為第二批“省義務教育教改示范性建設學?!保璐藮|風,學校更加清晰地提出了以構建“學習型團隊”為基礎,統(tǒng)籌推進德育、學科、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體系建設的構想。經(jīng)過三年的實踐,此構想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成效,并形成了相對完善的可操作體系。
三、實踐的過程
(一)推進德育課程建設
1.開設“學習型團隊”自主管理課程
從2012年開始,學校就將與“學習型組織建設”相關的團隊管理與合作理念引入德育建設中,在班級管理實踐過程中逐漸開發(fā)并完善適合本校學生的特色課程。在實際操作中,從新生入學開始就著手進行“學習型團隊”建設,將每個班按6~8人劃分為若干個“學習型團隊”,設置團隊長、記錄員、發(fā)言人,由各團隊學生自主選擇團隊名稱、口號、圖標,并確定團隊愿景、規(guī)章制度和發(fā)展計劃,以鼓勵團員共同成長。學校在進行班級管理、課堂教學互動、德育、文化宣傳時均以團隊為單位設計活動。學生在集體中既能自主學習,又能相互合作與競爭,體驗個人與團隊共同成長的喜悅。這有利于初步形成師生與生生之間的學習共同體。
班集體成員通過“學習型團隊”的建設,可以迅速形成團隊凝聚力。各班級作為更大的異質學習團隊,又可組建“年段學習型團隊”。如此,完善而有序的組織架構得以在短時間內(nèi)迅速搭建完成。學校形成以“小組學習型團隊”為小單位、“班級學習型團隊”為中等單位、“年段學習型團隊”為大單位的“學習型團隊整體”。近年來,學校一邊探索一邊總結,不斷歸納和整理相關的研究成果,并將實踐中形成的自編教材、教案、課件、教學案例、論文等進行匯編,形成校本教材《“學習型團隊”校本課程與案例》。
2.“自主評優(yōu)評先”綜合素質評價課程
國務院印發(fā)的《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中明確規(guī)定,把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作為高中學校招生的一個重要評價指標。在多數(shù)學校還未摸索出具體可行的實施途徑時,福州第十六中學率先進行了這方面的探索,按照課題體系的標準和要求嘗試構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學校對課程目標設置、課程內(nèi)容安排、課程實施方案設計、課程評價標準構建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著力明確過程性評價、階段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三大評價模塊的詳細指標。過程性評價和階段性評價為學生初中三年學習生活的綜合性評價提供了詳細的過程記錄。
按照常規(guī),學校每年4~5月份進行“自主評優(yōu)評先”工作。學校強化對學生個人和團隊的過程性評價,不再采用傳統(tǒng)的評“三好生”“優(yōu)干”等單一的評價模式,而是在團隊建設和學生個性發(fā)展的融合上尋找突破口,突出過程性評價。在評優(yōu)項目的設置上,學校突破傳統(tǒng),設置在團隊活動中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個人獎項、團隊獎項,年段、班級可以根據(jù)自身優(yōu)勢設定先進獎項名稱,比如美德少年團隊、書畫之星團隊、陽光心理班級、溫馨班級、書香班級、助人團隊等;個人獎項可設閱讀之星、進步之星、體育健將、街舞達人等。同時學校構建多層次評價模塊,每學年制定具體方案,由學生和學習團隊自主申報,并自主設計成長目標、實踐途徑、承諾條款、驗收標準,及時上傳實施過程材料。每年5月,各班申報的“自主評優(yōu)評先”項目通過報告會、展板、宣傳畫等進行成果展示,學校組建由教師、家長、學生干部組成的評審團隊,對各項目進行評審,并集中宣傳展示優(yōu)秀成果。
福州第十六中學總結了前一階段的做法,形成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進行了多方面的推廣。如在《中國德育》2018年第23期上發(fā)表文章《倡導“雙自主”教育模式,促進學生良好習慣養(yǎng)成》,分享了學校的經(jīng)驗總結與具體做法;在《中國教育報》2018年12月24日“教育展臺”欄目上發(fā)表文章《為學生上好第一課,扣好人生第一??圩印?,介紹了學校的做法。
3.開設“班主任節(jié)”感恩特色德育品牌項目課程
學校2014年首創(chuàng)屬于班主任自己的節(jié)日——“班主任節(jié)”,與之配套的是每年5月份第2個星期固定開展的“班主任節(jié)”系列活動。每一屆“班主任節(jié)”,學校德育處都精心設計,召集各班班長開會,直接由班長落實各項安排,不額外增加班主任的工作負擔。學校每年定一個節(jié)日主題,出一張倡議書。在每年的這個星期里,學校四處洋溢著“班主任節(jié)”特有的氛圍,還會開展學生自制心意卡裝扮感恩樹、“我的老師我繪拍”“因你而精彩”主題微電影拍攝比賽、歌曲創(chuàng)作比賽等系列慶?;顒?。
通過各項活動的籌備,學生從發(fā)現(xiàn)的視角去觀察班主任,看到了班主任的辛勤付出,學會了珍惜、理解與感恩。創(chuàng)設“班主任節(jié)”,既是形成尊師重教氛圍的基礎保障,又是使立德樹人教育方針落地的重要舉措,它豐富了學校德育的內(nèi)涵,拓寬了學校德育的渠道?!鞍嘀魅喂?jié)”已經(jīng)成為福州第十六中學的特色品牌項目課程,并且每一年都在不斷改進和完善,形成了相對穩(wěn)定的課程體系,具有可操作性強、可模仿、可復制的特點。
(二)推進學科課程建設
1.用課堂改革助力課程實施
課堂是課程改革的前沿陣地,也是教師實施教學改革的落腳點。近幾年,福州第十六中學經(jīng)歷了兩次比較大的課堂模式改革。
第一次是基于2015年福建省教育科學研究所立項課題“‘先學后導,合作探究課堂教學模式實踐研究”而進行的改革。在福建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院長余文森教授的指導下,結合學校“學習型團隊”建設,學校把課堂的目標確定為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思考能力,表達能力”這三種能力[1],培養(yǎng)這三種能力通過課堂教學的五個環(huán)節(jié)來實現(xiàn),即“學生先學,教師導學,團隊合作,反饋評價,拓展探究”[1]。這樣便形成了以“三能力,五環(huán)節(jié)”為核心的課堂教學模式。通過構建“三能力,五環(huán)節(jié)”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能夠踐行“先學后教,以學定教,學生為主體”的課堂理念,采用分層遞進的教學方式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發(fā)展需求,為學生終身學習打下基礎[1]。
第二次是以2019年福建省教育科學研究所立項課題“基于信息技術應用下初中學生學習力培養(yǎng)研究”為契機,在“先學后導,合作探究”課堂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模式研究。學校借助智慧校園、物聯(lián)網(wǎng)、大數(shù)據(jù)等,探索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讓各學科都形成了相對穩(wěn)定的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融合教學模式。近三年,學校先后申報立項了省級課題3個、市級課題12個,均是圍繞“借力于信息技術平臺實施課堂模式改革,著力于學生學習力的培養(yǎng)”而開展的研究。
2.用學法指導促課程落實
結合“學習型團隊”的建設,近年來,學校開設了各年段的學科學法指導課程。設置學科學法指導這門課程,意在從學科學習方法的角度入手,幫助學生深刻認識各學科學習的特點,掌握各學科的學習方法,進而做到學會學習。具體操作有:①指導學生學會預習,包括借助網(wǎng)絡收集素材、查閱有關資料,形成解決疑惑的能力。②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文本,主動獲取知識,學會如何做筆記。③指導學生通過與同伴協(xié)作,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④指導學生結合自身特點和學科性質,制訂個性化學習計劃[2]。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教育教學產(chǎn)生了不良影響,學生不能正常到校上課。為響應教育行政部門提出的“停課不停學”號召,學校師生積極參與云課堂,網(wǎng)絡課程教學持續(xù)了一段時間。后期經(jīng)過調(diào)研后發(fā)現(xiàn),學校學生在經(jīng)歷過學科學法指導系統(tǒng)化訓練后,自主學習、自我管理已成為常態(tài),線上學習效果良好,這讓大家深刻感受到學科學法指導課程的魅力,更堅定了繼續(xù)開設學科學法指導課程的信念[3]。
經(jīng)過幾年的摸索,學校形成了相對穩(wěn)定的系列學科學法指導框架,提煉整理出的“初中學科學法指導”課程系統(tǒng)已日漸成熟,不但在校內(nèi)各年段實踐效果明顯,還走出了校門,走進了媒體和兄弟學校。2018年9月,學校段振富老師受建設福州電視臺《名師有約》欄目邀請,開設小升初學法指導專題講座。
(三)推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建設
1.開設“毓英合唱團高水平藝術素養(yǎng)實踐”課程
為了更好地落實上級主管部門提出的“體藝2+1”,學校以毓英合唱團為抓手,每年都與對口小學對接優(yōu)質生源,聘請校內(nèi)外音樂專家?guī)ьI團隊,對學生進行從基礎教學到技巧提升的全方位訓練。團隊初步形成后,音樂教師團隊選定曲目,組織學生進行分聲部訓練。在不同教師的帶領下,學生分小組、分時段進行訓練。這樣在日常學習之余,學生的興趣愛好可以得到培養(yǎng)、特長可以得到充分發(fā)揮。
學校毓英合唱團先后獲得市中小學生合唱比賽特等獎(中學組)、福建省第六屆中小學生藝術節(jié)一等獎(合唱類中學組)、全國第六屆中小學生藝術節(jié)二等獎(合唱類中學組)等多項榮譽。因為毓英合唱團近幾年成績頗佳,2017年成為市教育局從幾百所中學挑選出的唯一一個合唱團并整合為小茉莉合唱團分團。
2.開設“排球普及與競技”課程
福州第十六中學是多年的省級排球傳統(tǒng)校,2020年還被教育部認定為國家級排球傳統(tǒng)校。每年新生入學后,都要學習排球訓練校本課程,依業(yè)已成熟的校本教材進行理論學習和操作學習,每名學生都要完成規(guī)定內(nèi)容的學習并通過考核,最終成績計入體育總分成績。同時,學校排球隊還從全體學生中挑選有潛力的學生作為重點培養(yǎng)對象,參加每周兩次的集中強化訓練,這些學生中的佼佼者會成為校排球隊隊員,為日后參加省市級比賽做準備,也為畢業(yè)后進行更加專業(yè)的排球學習、訓練做準備。
學?;旧闲纬闪恕叭巳藭|球,班班有球隊,年年有比賽”的常態(tài),排球運動已經(jīng)成為學校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截至2020年,學校女子排球隊榮獲福州市中學生排球錦標賽十九連冠、男子排球隊榮獲十二連冠。在全省中學生排球聯(lián)賽上,從2012年至今,學校排球隊獲得冠軍(初中組)兩次、亞軍(初中組)五次。
3.開設“詠春非遺傳承”課程
詠春拳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起源于福建,風靡世界。學校自2015年開始引進詠春拳項目,進而研發(fā)并開設相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根據(jù)詠春拳本身的要求,按照國家對課程設置的規(guī)定,制定了在學校實施的規(guī)范標準,按照學校課程的考核要求,明確提出過程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的指標,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國家級非遺項目”在中學的傳承可行性模式。詠春拳課程的實施和完善,進一步豐富了學校的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體系。學生通過循序漸進的詠春拳訓練,既能夠增強身體素質,又能夠提高學習專注力以及面對問題時的應變能力,還能夠培養(yǎng)恒心和毅力 。
福州第十六中學作為“省義務教育課改示范性建設學?!保浴皩W習型團隊”為載體,不斷探索學校課程改革實踐。在實際操作中,學校將“學習型團隊”建設成果運用到德育課程、學科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為學生全面發(fā)展提供了課程上的保障,并形成了可操作的模式和相對完善的課程體系。近3年,學校教學質量不斷提升,在中考中取得了優(yōu)異成績,每年都獲得福州市教育局頒發(fā)的“綜合評價優(yōu)勝獎”“中考綜合考評優(yōu)勝獎”。同時,學校還將課程改革的相關經(jīng)驗和成果分享給兄弟學校,輻射到福州英才中學、福州三中羅源濱海學校、福州第二十五中學、莆田霞林學校、閩清塔莊學校、寧德屏南嶺下中學等。各校在學生自主管理、學科課程建設、學?;顒娱_展等方面,也開始推進“學習型團隊”和三大課程體系建設,并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 ?參? ?考? ?文? ?獻? ?]
[1]? 丁耀星,段振富.“先學后導,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研究課題總結 [J].中學教學參考,2016(27):6-8+2.
[2]? 龐志波.加強學法指導 構建高中數(shù)學高效課堂[J].中學生數(shù)理化(教與學),2020(4):51.
[3]? 李天友.談教學基本環(huán)節(jié)學法指導[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1999(6):22.
(責任編輯? ? 黃?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