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漢語大詞典》和《漢語大字典》“阜部”詞的本義比較研究

2021-06-11 22:32:13楊瀅張微燕朱春紅
錦繡·上旬刊 2021年2期
關鍵詞:漢語大詞典比較研究

楊瀅 張微燕 朱春紅

摘要:本義是漢語詞義系統(tǒng)的源頭,在漢語詞義研究中具有重要價值?!稘h語大字典》和《漢語大詞典》是迄今最為權威的兩部大型漢語語文辭書,對字詞的解釋把本義作為起點。本文選擇兩部辭書“阜部”詞的本義作為比較研究對象。兩部辭書《阜部》共有的詞是 116個,其中本義釋義完全相同的有32個。本義不完全相同的一共59個,其不同點主要包括釋義范圍不同、釋義表述不同、釋義詳略不同、釋義的輕重程度不同等幾個方面。本義完全不同的有25個詞。兩部辭書都是學界廣泛使用的權威辭書,學界非常有必要對這些完全不同的本義加以甄別和辨析,確定正誤,方便研究者查閱和使用。結合詞的本義的定義、字形以及其它的訓詁材料,本文試著辨析了兩部辭書對“陲”、“隊”以及“墳”三個詞本義解釋的正誤,更多的例子只能提供給學界,期盼方家同行對之進行逐一的考辨。

關鍵詞:《漢語大詞典》《漢語大字典》?詞的本義?比較研究

“本義是漢語詞義系統(tǒng)之源,研究、探求本義對于正確理解詞義、把握詞義引申脈絡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任何從事古漢語、漢語史特別是漢語詞匯史教學和研究的學者無不重視詞語本義,以此為綱,從而提綱掣領、綱舉目張地掌握詞義引申系統(tǒng)”[1]。《漢語大字典》和《漢語大詞典》是迄今最為權威的兩部大型漢語語文辭書,兩部辭書在解釋字詞意義時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把所釋意義皆按照本義、引申義的順序排列?!稘h語大字典·凡例》中明確規(guī)定:“多義字一般按照本義、引申義、通假義的順序排列?!盵2]《漢語大詞典》編纂者之一虞萬里指出:“(《漢大》)義項按本義——引申義——引申義的引申義依次排列,但漢語單字與詞匯詞義之發(fā)展并非依循直線鏈式引申,而是立體式多向度引申,猶如族譜的譜系,難以用序號反映在辭典式的序列中,最終也只能大致按本義—引申義排列?!盵3]如果對兩部辭書中對同一個詞的本義的解釋進行比較,分析其異同,對于詞的本義研究和辭書釋義研究都有著重要的價值?!稘h語大字典》的釋義以字為單位,《漢語大詞典》的釋義為詞為單位,由于漢語中同一個字可以表示幾個詞,所以我們在研究時選擇兩部辭書中同一個詞的本義為比較對象,下面是對兩部辭書中《阜部》共同的117個詞所進行的比較分析:

一、本義完全相同

“本義完全相同”是指兩部辭書對同一個詞的本義的解釋完全相同,不僅詞義內容相同,其表述的語言也完全相同。兩部辭書中本義完全相同的有等共32個詞,這樣的詞有:阜、阠、阞、阫、阸、阦、阩、限、陡、陗、陘、除、陖、陚、陼、陸、陵、陯、陬、陰、陻、階、隃、隨、隰、隤、隱、隩、隣、隧、隥、隮,具體情況見下表:

二、不完全相同

“不完全相同”是指兩部辭書對同一個詞的本義解釋既存在相同點,也存在不同點。這樣的詞包括阝、阡、阣、陱、阬、阱、阮、阰、阯、阪、防、阭、陸、阹、阿、阼、附、阺、阷、陃、阾、陌、陑、陒、降、陔、陏、陓、陣、陜、陝、陛、陟、陞、陠、陙、陳、陮、陴、陶、陪、隄、陿、隁、隇、陾、隆、隌、隔、隕、隘、際、險、隲、、隴、隬、隨、隳,共59個詞,其不同點主要包括釋義范圍不同、釋義表述不同、釋義詳略不同、釋義的輕重程度不同等幾個方面,具體情況見下表:

對上表中的材料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兩部辭書對同一個詞的本義的解釋同與異主要包括以下兩種情況:

(一)詞義內容基本相同,解釋的方式有別

辭書中詞的意義包括詞義內容和解釋方式兩個部分。兩部分緊密聯(lián)系而又有所區(qū)別。詞義內容是詞的意義,解釋方式是釋義的表述形式。詞義內容雖然相同,但在釋義的表述方式上有差別,其差別主要有以下幾類:

1.釋義詳略不同

“釋義詳略不同”是指兩部辭書對同一個詞的本義解釋的內容大體上是相同的,但在解釋的詳略上有差別。下面略舉幾例加以說明:

“阣”的本義,兩部辭書都釋為“高聳直立貌”,詞義內容相同;但《漢語大字典》在此基礎上又加上了“〔阣〕也作“屹”。也單用作“阣”,直立貌?!蔽丛黾有碌脑~義內容,只是使釋義表述得更為詳細。

“阬”的本義,兩部辭書都釋為同“坑”,但《漢語大字典》釋為“地洞,也指洼地”,《漢語大詞典》直接解釋為“洼地”,詞義內容完全相同,《漢語大字典》比《漢語大詞典》表述略微詳細具體。

“阮”的本義,兩部辭書都釋為“古關名。漢置,在今河北省宣化縣西南”,但《漢語大字典》增加了示例“〔五阮關〕”,詞義內容完全相同,《漢語大字典》比《漢語大詞典》表述略微詳細具體。

“阪”的本義,《漢語大字典》和《漢語大詞典》都解釋為“斜坡”,詞義內容完全相同,《漢語大詞典》表述上更詳盡的進行了說明“亦作‘岅。山坡;斜坡?!?。

“防”的本義,兩部辭書都解釋為“堤壩”,但《漢語大詞典》在此基礎上,又對這個字進一步分析這個字“亦作‘埅。亦作‘坊”,而且增加了“堤岸”這一解釋,因此兩部辭書所釋詞義內容完全相同,不同的僅是詳略上有稍許差距。

“阹”的本義,兩部辭書都解釋為“依山谷作欄圈”,《漢語大詞典》的解釋“依山谷作遮捕禽獸的欄圈。亦指用以遮捕禽獸所圍的陣”,更為詳細。

“阼”的本義,《漢語大字典》解釋為“古時稱大堂前東面主人迎接賓客的臺階”,《漢語大詞典》解釋為“大堂前東面的臺階。天子、諸侯、大夫、士皆以阼為主人之位。臨朝覲、揖賓客、承祭祀,升降皆由此。?”由此可以看出兩部辭書解釋內容基本相同,只是《漢語大詞典》在此基礎上更為詳細的進行了補充說明。

“附”的本義,《漢語大字典》解釋為“〔附婁〕也作‘部婁。小土山”,

《漢語大詞典》解釋為 “見‘附婁?小土山”,兩部辭書釋義內容相同,?只是《漢語大字典》略微詳細一點。

“陑”的本義,《漢語大字典》解釋為“山名。在今山西省永濟市南。”,《漢語大詞典》解釋為 “古山名?”,兩部辭書釋義內容均為“山名”,?但《漢語大字典》詳細解釋了其位置信息。

“陒”的本義,《漢語大字典》解釋為“‘垝。毀壞”,《漢語大詞典》解釋為 “毀;敗壞?”,兩部辭書釋義內容均為“毀壞”,不同的是用字表述的詳略上有些許差異。

“陣”的本義,《漢語大字典》解釋為“軍隊行列?!保稘h語大詞典》解釋為 “亦作‘塦?!當吹谋煌僮?。‘陣的繁體字。亦作“陳”。軍伍行列,戰(zhàn)斗隊形。詞義內容完全相同,《漢語大詞典》比《漢語大字典》表述更為詳細具體。

“陮”的本義,《漢語大字典》解釋為“〔睢隗〕高?!薄稘h語大詞典》解釋為“見‘陮隗,〔陮隗〕高峻不平貌。” 二者解釋內容完全相同,只是《漢語大詞典》釋義更為精細。

“陴”的本義,兩部辭書都解釋為“城上女墻”,但《漢語大字典》增加了“俾倪”,也解釋為城墻上的女墻。詞義內容完全相同,《漢語大字典》比《漢語大詞典》表述略微詳細具體。

“陶”的本義,《漢語大字典》和《漢語大詞典》都解釋為“兩重的山丘”,詞義內容完全相同,《漢語大字典》后作“地名專稱”《漢語大詞典》亦作“匋”,釋義詳略有所不同。

“陿”的本義,《漢語大字典》、《漢語大詞典》詞義內容基本相同,《漢語大字典》用單音詞“窄”來解釋,《漢語大詞典》進一步用雙音詞解釋為“狹隘、狹窄”,更為詳細。

“陾”的本義,《漢語大字典》和《漢語大詞典》都解釋為“眾多貌”,《漢語大詞典》進一步作“陑”,釋義詳略不同。

“隆”的本義,《漢語大字典》和《漢語大詞典》都解釋為“豐大”,《漢語大詞典》參見“隆富”,【隆富】巨富。兩者釋義詳略不同。

“隌”的本義,《漢語大字典》和《漢語大詞典》都解釋為同“暗”,《漢語大字典》進一步補充為“光線不足;黑暗(跟‘明相對)”,《漢語大詞典》補充了“【隌闇】幽暗,不顯明”,兩者釋義詳略不同。

“隕”的本義,《漢語大字典》和《漢語大詞典》都解釋為“墜落”,《漢語大詞典》增加了“‘隕的繁體字”,兩者釋義詳略不同。

2.釋義表述不同

兩部辭書對有些詞的本義的解釋基本相同,但在具體解釋用字上表述略有差距。例如:

“阡”的本義,《漢語大字典》釋為“田間南北向小路。又泛指田間小路?!保稘h語大詞典》釋為“田間南北向的小路。亦泛指田間小路?!?,可見其不同點僅在于“又”和“亦”兩個字的使用不同?!耙唷痹凇稘h語大詞典》中的釋義中有 “副詞。又”這個解釋,因此“又”和“亦”表述的是同一意思。

“陃”的本義,《漢語大字典》釋為“人名”,《漢語大詞典》釋為“人名用字?!保叩尼屃x都是“人名”,表述稍有不同而已。

3.詞義范圍的廣狹不同

詞義范圍的廣狹不同是指在釋義的核心部分是相同的,但因為增加或取消了一些限定詞語,從而使釋義在范圍的廣狹上有所不同。例如:

“阰”的本義,《漢語大字典》釋為“古楚地山名?!保稘h語大詞典》釋為“山名”,《漢語大字典》釋義時把時間范圍確定在古代,而《漢語大詞典》則未作限定。

“陌”的本義,《漢語大字典》釋為“田間東西向的小路。也泛指田間小路?!?,《漢語大詞典》釋為“田間東西或南北小路。”《漢語大字典》在“田間東西向的”基礎上,取消限定詞語而解釋為“泛指一切小路”?!稘h語大詞典》有限定詞語“田間東西或南北向的”。詞義對象的范圍有所差別。

“陔”的本義,《漢語大字典》釋為“階次,殿階的石級次序?!?,《漢語大詞典》釋為“層次;階次?!薄稘h語大字典》僅認為“階次”是“殿階的石級次序”?!稘h語大詞典》詞義范圍更寬。

“際”的本義,《漢語大字典》釋為“兩墻相接處”,《漢語大詞典》釋為“縫隙,合縫之處”?!稘h語大字典》將相接處限于“兩墻”,而《漢語大詞典》則認為“際”是一切“縫隙,合縫之處”?!稘h語大詞典》詞義對象的范圍比《漢語大字典》大。

“陏”的本義,《漢語大字典》釋為“瓜類植物的果實。也作“蓏””,《漢語大詞典》釋為“瓜果果實。也作“蓏””,兩部辭書釋義的不同在于結出果實的瓜類種類不同?!稘h語大字典》指“瓜類植物”,《漢語大詞典》指“瓜果”,顯然《漢語大字典》詞義范圍更寬。

“陛”的本義,《漢語大字典》釋為“階梯。”,《漢語大詞典》釋為“臺階”。兩部辭書釋義的不同在于動詞“陛”所涉及的對象?!稘h語大字典》“階梯”的對象為“階梯”,《漢語大詞典》“陛”的對象僅限于“臺階”,其范圍縮小。

“陞”的本義,《漢語大字典》釋為“同“升”。上升?!保稘h語大詞典》釋為“同“升”。上升,登上?!?。兩部辭書釋義的相同點在于動詞“上升”,但《漢語大詞典》增加了“登上”的意思,兩部辭書釋義所涉及的種類范圍顯然存在差別。

“陙”的本義,《漢語大字典》釋為“水邊?!保稘h語大詞典》釋為“岸,水邊。一說小阜”。兩部辭書釋義的相同點在于解釋“陙”為“水邊”,但《漢語大詞典》增加了“一說小阜”,兩部辭書釋義所涉及的范圍顯然存在差別。

“阝”的本義,《漢語大字典》釋為“同‘阜”。后用作偏旁?!?,《漢語大詞典》釋為同“阜”。后用作偏旁,用于漢字的左側”,同“阜”是兩部辭書共同點,除此之外,《漢語大詞典》還列有“后用作偏旁,用于漢字的左側”義,顯然在方式范圍上比《漢語大字典》寬。

“隔”的本義,《漢語大字典》釋為“障隔;阻塞”,《漢語大詞典》釋為同“阻隔;間隔”,“阻隔”是兩部辭書共同點,除此之外,《漢語大字典》還列有“阻塞”,《漢語大詞典》還列有“間隔”,顯然在范圍上兩部辭書有所不同。

“隳”的本義,《漢語大字典》釋為“崩毀,毀壞”,《漢語大詞典》釋為同“毀壞,廢棄”,“毀壞”是兩部辭書共同點,除此之外,《漢語大字典》還列有“崩毀”,《漢語大詞典》還列有“廢棄”,顯然在方式范圍上兩部辭書有所不同。

三、完全不同

兩部辭書中本義完全不同的有阢、阤、阨、阧、阽、陁、陀、陂、陋、陊、陎、院、陭、陫、陲、、隗、隙、隓、陷、隖、隫、隭、隊、隵25個詞,具體情況見下表:

從上表可以看出,《漢語大字典》和《漢語大詞典》對以上這些詞的本義的解釋完全不同。兩部辭書都是學界廣泛使用的權威辭書,學界非常有必要對這些不同的本義加以甄別和辨析,確定正誤,方便研究和使用。下面結合詞的本義的定義、字形以及其它的訓詁材料,試著辨析以下三例。

(一)“陲”的本義

“陲”的本義,《漢語大字典》釋為“危”,《漢語大詞典》釋為“邊境;邊疆”。我們認為,《漢語大詞典》釋為“邊境;邊疆”是正確的。《漢語大字典》釋為“?!?,沿用的是《說文》的解釋,可是沒有具體用例。我們知道,本義是與字形相聯(lián)系并且有文獻用例可以證明的最早的意義。《漢語大詞典》釋為“邊境;邊疆”,是有文獻用例的,如《左傳·成公十三年》:“芟夷我農(nóng)功,虔劉我邊陲?!绷硗?,《辭源》也將“陲”的本義釋為“邊境”,可作為參照。

(二)“隫”的本義

“隫”的本義,《漢語大字典》釋為:“同‘墳,墳墓?!薄稘h語大詞典》釋為:“同‘墳,水邊高地?!眱刹吭~典均認為“隫”與“墳”同,但對“墳”的本義的認定卻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漢語大字典》認為“墳”的本義為“墳墓”,而《漢語大詞典》所釋的“水邊高地”為引申義。我們認為,《漢語大詞典》所釋的“水邊高地”是本義,而《漢語大字典》所釋本義“墳墓”是引申義。實際上,《漢語大字典》對“墳”的本義的解釋沿襲了《說文》?!墩f文》:“墳,墓也?!睂Α墩f文》的這一解釋,宋末元初的戴侗在《六書故》中已經(jīng)予以了駁正:“土髙起為墳。《周禮》曰:辨其丘、陵、墳、衍、原、隰。康成曰:水涯曰墳。葬者封土以識之,故墓亦謂之墳。引而申之,凡髙大者皆曰墳?!鼻宕墩f文》四大家之一的朱駿聲在《說文通訓定聲》中進一步清理出了“墳”的本義、引申義系統(tǒng):

《說文通訓定聲·屯部》“墳”:墓也,從土賁聲。按:此字本訓大防也?!稜栄裴屒瘛罚骸皦?,大防?!薄夺尩亍罚骸皦災笥诤訅??!薄对娙陦灐罚骸白癖巳陦灐!眰鳎骸按蠓酪病!薄冻N洹罚骸颁伓鼗础!眰鳎骸把囊病!滨U照《蕪城賦》:“袤廣三墳?!弊ⅲ骸盎蛟缓訅灐⑷陦?、淮墳也?!薄斗窖浴罚ㄒ唬骸皦?,地大也,青幽之間凡土而高且大者謂之墳。”注:“卽大陵也。”《射雉賦》:“崇墳夷靡。”注:“今呼爲塘。”《楚辭哀郢》:“登大墳以逺望兮。”注:“水中高者爲墳。”轉注《方言》(十三):“冢,秦晉之間謂之墳?!弊ⅲ骸皦炄∶诖蠓酪??!薄抖Y記檀弓》:“古也墓而不墳。”注:“土之高者曰墳?!甭曓D爲墦?!睹献印罚骸白渲畺|郭墦閑?!弊忠嘧鲏摗S帧稜栄裴屧b》:“墳,大也?!?/p>

從上可知,《說文》釋“墳”為“墓”,誤把引申義當本義,朱駿聲訂正為“大防”,即水邊高地,并整理出“墳”由本義而引申出“墳墓”和“大”兩個引申義的詞義系統(tǒng),完全正確。同時,《辭源》對“墳”的本義的解釋“水邊高地,同‘墳”,也可參照。因此,《漢語大字典》沿襲《說文》的解釋而把“墳”的本義解釋為“墳墓”是錯誤的,而《漢語大詞典》解釋為“水邊高地”則是正確。

(三)“隊”的本義

“隊”的本義,《漢語大字典》釋為:“墜落。后作‘墜?!薄稘h語大詞典》釋為:“‘隊的繁體字。集體的編制單位?!蔽覀冋J為,《漢語大字典》所釋本義正確。隊,甲骨文為,從阜、從倒人,有從倒子,示人或子由山阜上墜下,會意。卜辭用本義,有跌落的意思,應為墜字初文。金文為,周金文字有作隊,從阜、?聲。小篆為,篆文字形明確作隊,沿用墜下本意?!墩f文》:“隊,從高隊也?!倍巫ⅲ骸瓣牎?,正俗字。古書多作隊,今則墜行而隊廢矣。《釋詁》:‘隊,落也?!倍斡癫酶鶕?jù)《說文》和《爾雅釋詁》把“隊”“墜”認定為古今字。《辭源》對“隊”的解釋為:“墜落,喪失。後作“墜”。由此可知,《漢語大字典》把 “隊”的本義解釋為“墜落”是正確的。

結語

以上我們對兩部權威辭書《漢語大字典》和《漢語大詞典》之《阜部》共同的116個詞所釋本義進行了比較分析,全面總結出了兩部辭書所釋本義的異同情況:第一種情況是本義完全相同。具體指的是兩部辭書對同一個詞的本義的解釋完全相同,不僅詞義內容相同,其表述的語言也完全相同。兩部辭書中本義完全相同的共有32個詞:阜、阠、阞、阫、阸、阦、阩、限、陡、陗、陘、除、陖

、陚、陼、陸、陵、陯、陬、陰、陻、階、隃、隨、隰、隤、隱、隩、隣、隧、隥、隮。第二種情況是本義不完全相同。具體是指兩部辭書對同一個詞的本義解釋既存在相同點,也存在不同點。這樣的詞包括阝、阡、阣、陱、阬、阱、阮、阰、阯、阪、防、阭、陸、阹、阿、阼、附、阺、阷、陃、阾、陌、陑、陒、降、陔、陏、陓、陣、陜、陝、陛、陟、陞、陠、陙、陳、陮、陴、陶、陪、隄、陿、隁、隇、陾、隆、隌、隔、隕、隘、際、險、隲、、隴、隨、隬、隳等,共59個詞,其不同點主要包括釋義范圍不同、釋義表述不同、釋義詳略不同、釋義的輕重程度不同等幾個方面。第三種情況是兩部辭書中本義完全不同,包括阢、阤、阨、阧、阽、陁、陀、陂、陋、陊、陎、院、陭、陫、陲、隋、隗、隙、隓、陷、隖、隫、隭、隊、隵等25個詞。兩部辭書都是學界廣泛使用的權威辭書,學界非常有必要對這些完全不同的本義加以甄別和辨析,確定正誤,方便研究者查閱和使用。結合詞的本義的定義、字形以及其它的訓詁材料,本文試著辨析了兩部辭書對“陲”、“隊”以及“墳”三個詞本義解釋的正誤,更多的例子只能提供給學界,期盼方家同行對之進行逐一的考辨。

參考文獻

[1]祝鴻熹、芮東莉《漢語字詞本義研究的誤區(qū)》,《古漢語研究》2003年第3期。

[2]《漢語大字典凡例》,《漢語大字典》漢語大字典編撰委員會編著,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1995年版。

[3]虞萬里《<漢語大詞典>編纂瑣》,《辭書研究》2012年第2期。

猜你喜歡
漢語大詞典比較研究
從現(xiàn)存最早話本新詞新義看《漢語大詞典》晚收的詞條及義項
評《〈漢語大詞典〉研究》
辭書研究(2016年6期)2016-12-23 02:44:09
敦煌碑刻文書詞匯與《漢語大詞典》釋義缺失例舉
“藏匿”與“炫耀”式景觀中植物種植的美學比較
人間(2016年28期)2016-11-10 11:51:06
唐寅仕女畫與喜多川歌麿美人畫比較研究
中外數(shù)據(jù)新聞編輯流程比較研究
新聞前哨(2016年10期)2016-10-31 17:28:25
各國稅制結構與我國的比較研究
資產(chǎn)減值新舊會計準則比較研究
淺析媒介體制比較研究的框架設計和技術邏輯
今傳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27:04
《漢語大詞典》中休閑一詞與大學體育發(fā)展的關系
比如县| 延川县| 威海市| 永吉县| 芜湖县| 隆林| 贞丰县| 英山县| 葵青区| 广河县| 海阳市| 连平县| 花莲市| 天台县| 松滋市| 陆川县| 高平市| 锡林浩特市| 柳州市| 盐源县| 博罗县| 阿合奇县| 靖州| 拉萨市| 汝阳县| 巢湖市| 株洲市| 静乐县| 黄龙县| 建始县| 和林格尔县| 山西省| 泌阳县| 西乌| 垣曲县| 霍山县| 富蕴县| 枣强县| 平遥县| 香港 | 高邑县|